《習近平用典》敬民篇

2020-12-11 人民網

「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國共產黨90多年光輝歷程啟示我們,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使我們從人民群眾中汲取了巨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正是這種力量讓我們創造了中國奇蹟、書寫了中國震撼、找到了中國道路。

從「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到打掉橫亙在黨和群眾之間的無形之牆,增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習近平總書記履新之始就將「人民」作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核心價值,在「敬民」的話語坐標下,強調親民有真感情、愛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

 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 解讀

人民,常常被比為載舟的水,喻為種子的土地,視為枝葉的根本。對於執政者,人民的重要性如何強調也不為過。正因此,十八大部署在全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拾黨的優良傳統,重申黨群血肉聯繫。這樣一次以密切聯繫群眾為主旨的黨內教育活動,不可能把群眾關在門外,習近平同志也一再要求「堅持開門搞活動」,一再告誡「切忌自說自話、自彈自唱」。他引用的這句話,把人民比喻成可以照見治亂的水。現實中,不管是教育實踐活動,還是更多其他工作,讓群眾參與、受群眾監督、請群眾評判,多照照群眾這一面鏡子,多比比群眾這一把尺子,才能真正回答好「依靠誰、為了誰」的問題。

■ 原典

湯徵諸侯。葛伯不祀,湯始伐之。湯曰:「予有言: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聽,道乃進。君國子民,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湯曰:「汝不能敬命,予大罰殛之,無有攸赦。」作湯徵。

——﹝西漢﹞司馬遷《史記·殷本紀第三》

■ 釋義

這段話出自司馬遷《史記·殷本紀》。殷,即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朝代,其開國君主為成湯。公元前1620年,成湯徵討不祭祀的諸侯葛伯。他對伊尹說:「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不(fǒu):同「否」。意思是,人從水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形象,從百姓精神面貌可以知道國家治理狀況。簡而言之,就是「以民情為鏡」。這是有據可查的最早的「鏡子論」。

成湯的「鏡子論」表明,早在中國奴隸社會時期就已將民情狀況作為衡量統治好壞的標準。此後,「以人為鏡」的觀念被歷代開明統治者所接受。《詩經·大雅》中有「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大戴禮記·保傅》曰:「明鏡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唐太宗李世民將「鏡子論」進一步發揚光大。據《新唐書·魏徵傳》記載,直言敢諫的魏徵去世後,唐太宗感嘆:「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鑑,內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鑑亡矣。」

相關閱讀:

《習近平用典》序言:從中華文化中汲取力量

《習近平用典》今日首發 人民日報創作團隊解讀出版幕後

《習近平用典》目錄(部分)  編輯出版說明

相關焦點

  • 《習近平用典》立德篇
    在系列重要講話中,習近平同志也一再強調政德問題,認為治黨治國之要,在於「築起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兩道防線」。 對於新時期領導幹部,什麼是「德」?2011年12月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提出,領導幹部加強思想政治修養,要善於辨別、正確處理四組關係——是與非、公與私、真與假、實與虛。
  • "習近平用典"出版:"論語"引用最多 最青睞蘇軾
    □本報記者劉瑛 通訊員錢政安  歷時一年編寫、校訂工作,國內第一本聚焦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的書籍——《習近平用典》近日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公開發行。該書3日晚經央視新聞聯播推薦後引起廣泛關注,記者第一時間電話聯繫到該書責任編輯之一曹騰進行採訪,了解到該書出版背後的諸多細節。
  • 楊立新:習近平的用典藝術
    通過對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文章中引用的典故查找原典、加注釋義,我深深 地感到,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取精用宏、驅遣自如,在古典和現代之間自由穿行、遊刃有餘,所引典故體系完備、脈絡分明,充分發掘了中國傳統文化 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價值,揭示並彰顯了包孕其中的時代精神。 習近平善於用典,精於用典,堪稱用典大家。其用典範圍之廣、數量之大、頻率之高,在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中非常突出。
  • 從《習近平用典》 中汲取精神力量
    原標題:從 《習近平用典》 中汲取精神力量   近讀《習近平用典》一書,我不僅深刻地體會到習近平用典的精妙意境,更深刻地體會到習近平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強烈文化自信。
  • 《習近平用典》亮相法蘭克福 英專家:引人入勝
    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習近平用典》一書,在這充滿中華古韻的氛圍中亮相書展。  這本書從習近平數百篇講話和文章中,遴選出使用頻率高、影響深遠、最能體現其治國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則,並對這些古典名句的釋義和習近平引述所賦予的現實意義加以解讀。其古樸素雅的裝幀設計,與展臺淡雅的風格相互輝映,引得不少參觀者駐足翻閱。
  • 書法家邊保華:書寫用典名句、彰顯文化自信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用典之美——邊保華書法作品展」在北京名家藝術館開幕並展出,圖為開幕式嘉賓合影。「用典之美——邊保華書法作品展」正在北京名家藝術館隆重展出,吸引著眾多書畫愛好者的參觀及展覽。該展覽由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國家行政學院書畫研究院聯合主辦,邊保華的諸多作品引來紛紛好評。
  • 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為何有如此之魅力?
    而《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這個節目,用一種特別的形式,把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新思想新理念,以富有魅力的風格呈現出來,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就像一場思想的盛宴,在這裡,能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能感受到中華民族最深沉、最悠久的精神追求,更能感受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音。
  • 濟南市:「學習強國」「學習達人」薛在銀學習《習近平用典》書法...
    1月15日上午,由山東省濟南市委宣傳部、山東省圖書館學會、山東省濟南市委講師團、「學習強國」濟南工作專班聯合主辦的「學習強國」「學習達人」薛在銀學習《習近平用典》書法作品巡迴展在山東省圖書館舉行。展出的書法作品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吸引了眾多書法愛好者前來觀展。
  • 安徽省詩書畫研究會舉辦《習近平用典》書畫作品巡展
    人民網合肥9月13日電(記者苗子健)經過數月的籌備,9月13日上午,「安徽詩書畫,喜迎十九大——《習近平用典》國學書畫作品巡展」在合肥久留米美術館拉開帷幕。 安徽省詩書畫研究會會長朱秀坤介紹說,舉辦《習近平用典》國學書畫作品巡展,雖說已不再是全國範圍內第一次以詩書畫藝術形式,學習和宣傳《習近平用典》的一次政治文化活動,但在安徽舉辦這樣的活動,仍然是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此次活動既是對《習近平用典》一書學習和宣傳的推動,更是向「黨的十九大」獻禮。
  • 2017國考申論素材之習近平用典——任賢篇
    2017國考申論素材之習近平用典——任賢篇 2016-10-29 09:10:37| 中公教育
  • 2020總書記十大用典|決勝全面小康篇
    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一次異常嚴峻的大考,經歷過無數次驚濤駭浪的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忠誠擔當、攻堅克難、奮勇前進,在「十三五」收官之年、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博通經史 精釋用典——讀《習近平用典》一書的典故釋義
    最近,由人民日報出版社推出的《習近平用典》一書甫一面世,即好評如潮,首印30萬冊不盈月即預售完畢。該書的典故釋義作者楊立新是我多年的摯友,蒙他惠賜一冊,乘興翻閱, 不由讚嘆他所下功夫之深, 對總書記所用典故詮釋之精,忍不住拍案叫絕。
  • 《中華成語典故學習詞典—習近平用典釋義與溯源》在臺灣出版
    一部由大陸、臺灣、港澳共二十六位博士、專家、學者參與編寫的《中華成語典故學習詞典——習近平用典釋義與溯源》日前在臺灣出版。該書主編由中國語言文字大詞典編纂工作委員會主任劉嘉豐、副主任劉澤武與臺灣新生報大陸新聞召集人王輝丹擔綱。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用典」書畫攝影獲獎作品展示
    為反映廣東省律師文化建設的成就,展示新時期律師的文化形象,推進律師文化建設,值此廣東省律師協會成立40周年之際,廣東省律師協會律師文化建設工作委員會舉辦廣東省律師協會40周年「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用典作者:葉港一等獎(3名)(排名不分先後)作品名稱: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用典
  • [習近平最新用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講話、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經典名句,用中國經典講「中國經驗」,以中國道理說「中國道路」。這些典故名句是5000年文化長河中沉澱的智慧結晶,寓意深邃、生動傳神,極具啟迪意義,也彰顯了文化自信。
  • 典故的意義——《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觀後
    這些華章佳句,又和習近平總書記樸素的大眾化的語言鮮活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實現了讓古籍裡的文字活了起來。   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百家講壇》播出的系列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共分12期,每期節目確立一個主題,邀請一位思想解讀人,一位經典釋義人,和大家一起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論述當中的用典。
  • 帶您品讀習近平十大人才用典
    帶您品讀習近平十大廉政用典【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歷來高度重視人才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曾多次就人才工作發表重要論述,就如何識才、愛才、敬才、用才、引才、育才,以及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等話題,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
  • 《習近平用典》篤行篇
    實幹精神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注重落實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習近平總書記在履新之初就向全黨鄭重宣示「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形式主義」列為「四風」之首,矢志根除虛浮作風;到全面深化改革強調「把抓落實作為推進改革工作的重點」,致力實現改革藍圖,強調實幹、注重落實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鮮明品格。  「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