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用典》亮相法蘭克福 英專家:引人入勝

2021-01-10 中國經濟網

  10月14日,法蘭克福書展開幕。走進北京圖書展臺,如同進入北京四合院內的書房。正中一名身著漢服的女子正在表演茶藝,身旁的沉香爐散發著幽香。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習近平用典》一書,在這充滿中華古韻的氛圍中亮相書展。

  這本書從習近平數百篇講話和文章中,遴選出使用頻率高、影響深遠、最能體現其治國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則,並對這些古典名句的釋義和習近平引述所賦予的現實意義加以解讀。其古樸素雅的裝幀設計,與展臺淡雅的風格相互輝映,引得不少參觀者駐足翻閱。

  倫敦城市大學名譽教授、中國文化對外翻譯與傳播研究中心高級顧問衛克安非常期待儘快讀到這本書的英文版。「我熟讀過《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引人入勝。他常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以中國古代哲人的智慧名句,來表達一些深刻的道理,讓年輕人也能夠非常容易理解。」

  談到習近平引用過的「功崇惟志,業廣惟勤」,衛克安說:「習近平正是這句話的篤行者。機會不會無端落在誰的頭上,而是需要為之付出十分的努力。他自己正是一步一步腳踏實地走過來的。」衛克安表示,他每次去中國,都會為中國年輕人豐富的知識而驚嘆。「那些普通的年輕人,都能和你隨口聊歷史、文化和藝術,而且都能表達出自己的見解。」他相信《習近平用典》通過詮釋中國古典智慧的古今意義,將給中國年輕人帶來更多的智慧。

  扎赫蘿是一名有中國血統的德國中學老師,她對《習近平用典》非常感興趣。「縱使經過數千年歷史沉浮,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從未斷過。」她表示,典故是中國古代哲學智慧的結晶。「若在講話中引用典故,一句話還未說完,對方就能夠明白你的深意。這正得益於中國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她認為,《習近平用典》借習近平的講話給古文以現代意義,結合當代中國的發展情況,體現出了深刻的治國智慧。「對古文進行現代解讀十分重要。中國的古代文明,正是通過不斷被賦予新的意義,才能夠流傳至今,經久不衰。」

  在德國專售中國語言和文化類圖書的奧利佛圖書網創辦人奧利佛·埃文斯,第一時間把《習近平用典》放到了自己的網站上展示。奧利佛出生在北威州,到中國留學過一段時間後便喜歡上了中國文化。目前,他的圖書網經營1000多種中國圖書。他告訴本報記者:「《習近平用典》通過廣泛闡釋典故背景,分析習近平講話的深刻意義,將歷史典故同當代社會有機結合起來,是一本理解當代中國的重要書籍。」

  截至目前,《習近平用典》在中國大陸發行量已突破100萬冊,繁體中文版已由香港新青年出版社出版,韓文版已與韓國GANA出版社籤署出版協議,英文、日文、葡文等版權輸出事宜正在洽談中。

  荷蘭博睿出版社全球副總裁皮特·科伯格翻閱《習近平用典》後向本報記者表示,他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圖書走向國際市場。他說,國際圖書走入中國和中國圖書走向世界的數量都在不斷增多,這是真正意義上的雙贏。

  (本報法蘭克福10月14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5年10月15日 04 版)

(責任編輯:孫丹)

相關焦點

  • 楊立新:習近平的用典藝術
    通過對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講話、文章中引用的典故查找原典、加注釋義,我深深 地感到,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傳統文化經典取精用宏、驅遣自如,在古典和現代之間自由穿行、遊刃有餘,所引典故體系完備、脈絡分明,充分發掘了中國傳統文化 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價值,揭示並彰顯了包孕其中的時代精神。 習近平善於用典,精於用典,堪稱用典大家。其用典範圍之廣、數量之大、頻率之高,在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中非常突出。
  • 從《習近平用典》 中汲取精神力量
    原標題:從 《習近平用典》 中汲取精神力量   近讀《習近平用典》一書,我不僅深刻地體會到習近平用典的精妙意境,更深刻地體會到習近平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強烈文化自信。
  • 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為何有如此之魅力?
    10月18日,光明日報邀請參與《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的專家、節目主持人、朗誦家和相關學者、行業代表、青年學生齊聚一堂,細論總書記典故運用之妙,探討如何讓傳統文化別開生面,讓中國故事歷久彌新,讓理論思想入腦入心。  「《百家講壇》系列特別節目用一種特別的形式,把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以富有魅力的風格呈現出來,受到大家的歡迎。」
  • 《習近平用典》敬民篇
    從「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到打掉橫亙在黨和群眾之間的無形之牆,增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習近平總書記履新之始就將「人民」作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核心價值,在「敬民」的話語坐標下,強調親民有真感情、愛民有真措施、利民有真成效。
  • 向總書記學習用典
    繼2015年2月《習近平用典》第一輯出版後,近日《習近平用典》第二輯又出版了。其中第一輯收錄習近平總書記用典135則,第二輯148則。將兩本書結合起來閱讀,我們不僅深刻地體會到總書記用典的精妙意境,更深刻地體會到總書記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強烈文化自信。   古人說文章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講話、文章、訪談等,形成了獨具個性的風格,人們愛聽、愛讀、愛看,海外媒體紛紛稱之為「習式風格」。
  • 《習近平用典》立德篇
    在系列重要講話中,習近平同志也一再強調政德問題,認為治黨治國之要,在於「築起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兩道防線」。 對於新時期領導幹部,什麼是「德」?2011年12月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習近平同志提出,領導幹部加強思想政治修養,要善於辨別、正確處理四組關係——是與非、公與私、真與假、實與虛。
  • 中國出版「雲端」亮相法蘭克福書展
    當地時間10月13日晚,第72屆法蘭克福國際書展線上開幕,中國出版通過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設立的「閱讀中國」網站專頁整體亮相,17家中國的出版集團及專業出版單位參展。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法蘭克福書展取消實體展會,改為線上舉辦。
  • "習近平用典"出版:"論語"引用最多 最青睞蘇軾
    □本報記者劉瑛 通訊員錢政安  歷時一年編寫、校訂工作,國內第一本聚焦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的書籍——《習近平用典》近日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國公開發行。該書3日晚經央視新聞聯播推薦後引起廣泛關注,記者第一時間電話聯繫到該書責任編輯之一曹騰進行採訪,了解到該書出版背後的諸多細節。
  • 濟南市:「學習強國」「學習達人」薛在銀學習《習近平用典》書法...
    1月15日上午,由山東省濟南市委宣傳部、山東省圖書館學會、山東省濟南市委講師團、「學習強國」濟南工作專班聯合主辦的「學習強國」「學習達人」薛在銀學習《習近平用典》書法作品巡迴展在山東省圖書館舉行。展出的書法作品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吸引了眾多書法愛好者前來觀展。
  • 安徽省詩書畫研究會舉辦《習近平用典》書畫作品巡展
    人民網合肥9月13日電(記者苗子健)經過數月的籌備,9月13日上午,「安徽詩書畫,喜迎十九大——《習近平用典》國學書畫作品巡展」在合肥久留米美術館拉開帷幕。 安徽省詩書畫研究會會長朱秀坤介紹說,舉辦《習近平用典》國學書畫作品巡展,雖說已不再是全國範圍內第一次以詩書畫藝術形式,學習和宣傳《習近平用典》的一次政治文化活動,但在安徽舉辦這樣的活動,仍然是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此次活動既是對《習近平用典》一書學習和宣傳的推動,更是向「黨的十九大」獻禮。
  • 《中華成語典故學習詞典—習近平用典釋義與溯源》在臺灣出版
    一部由大陸、臺灣、港澳共二十六位博士、專家、學者參與編寫的《中華成語典故學習詞典——習近平用典釋義與溯源》日前在臺灣出版。該書主編由中國語言文字大詞典編纂工作委員會主任劉嘉豐、副主任劉澤武與臺灣新生報大陸新聞召集人王輝丹擔綱。
  • 博通經史 精釋用典——讀《習近平用典》一書的典故釋義
    最近,由人民日報出版社推出的《習近平用典》一書甫一面世,即好評如潮,首印30萬冊不盈月即預售完畢。該書的典故釋義作者楊立新是我多年的摯友,蒙他惠賜一冊,乘興翻閱, 不由讚嘆他所下功夫之深, 對總書記所用典故詮釋之精,忍不住拍案叫絕。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用典」書畫攝影獲獎作品展示
    為反映廣東省律師文化建設的成就,展示新時期律師的文化形象,推進律師文化建設,值此廣東省律師協會成立40周年之際,廣東省律師協會律師文化建設工作委員會舉辦廣東省律師協會40周年「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用典作者:葉港一等獎(3名)(排名不分先後)作品名稱: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用典
  • [習近平最新用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文章、講話、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經典名句,用中國經典講「中國經驗」,以中國道理說「中國道路」。這些典故名句是5000年文化長河中沉澱的智慧結晶,寓意深邃、生動傳神,極具啟迪意義,也彰顯了文化自信。
  • 典故的意義——《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觀後
    這些華章佳句,又和習近平總書記樸素的大眾化的語言鮮活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實現了讓古籍裡的文字活了起來。   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百家講壇》播出的系列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共分12期,每期節目確立一個主題,邀請一位思想解讀人,一位經典釋義人,和大家一起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論述當中的用典。
  • 專家:習近平訪英對中歐發展意義重大
    新華網北京10月22日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9日抵達英國首都倫敦,開始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中外專家及官員認為,此訪不僅會極大推進中英關係,對中歐總體關係發展也將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駐比利時大使曲星說,這是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以來又一次歐洲之行,去年他訪問了荷蘭、法國、德國和比利時。
  • 《之江新語》德文、英文版首發式在法蘭克福舉行
    新華社法蘭克福10月15日電(記者田穎 左為)在第71屆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開展之際,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駐德國大使館、中國外文局、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館在法蘭克福聯合舉辦了《之江新語》德文、英文版首發式。
  •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金聲玉振 史鑑昭昭
    作者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百家講壇》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現場    中華經典,是一座豐富的寶庫,蘊藏著無數寶貝。其中有一個有力的手段就是用典。    中國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歷史上誕生過無數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藝術家,發生過無數波瀾壯闊的、綺麗委婉的故事,有著許許多多推動人類文明進程的發明創造,因此也就留下了種種典故,形成了大量成語。它們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也是中華語言文字的工具和素材。引用經典,可以達到言簡意賅、以少勝多的效果。
  • 《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引發社會點讚
    最近看完《百家講壇》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第九集《惡竹應須斬萬竿》,他熱情點讚。這一集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重要思想。節目第十集《天下之治在人才》,從人才選用、人才培養、人才任用三個角度闡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才觀。作為新疆阿克陶縣克孜勒陶鄉塔爾開其克村第一書記,48歲的王韶輝說,這一集對基層黨員幹部很有啟發。「愛國家、有理想、肯實幹、能創新、敢擔當正是我們選用人才的標準。選出的人才需要在忙碌的村務實踐中打磨、鍛鍊。」
  • 《之江新語》德文、英文版首發式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在第71屆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開展之際,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駐德國大使館、中國外文局、中國駐法蘭克福總領館在法蘭克福聯合舉辦了《之江新語》德文、英文版首發式。《之江新語》是習近平主席在擔任浙江省主要領導期間,在省域層面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理論探索和實踐創新,是學習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文獻。該書於2007年8月首次出版,2013年11月重印,在海內外引起熱烈反響,現已翻譯了英、法、西、德、日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