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各位朋友點擊右上角「關注」並討論,及時回復大家
早前在我國小學出現過留級制度,當學生學習成績過差或者幾門科目不及格時,學校會要求留級,但隨著國家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留級制度已經被取消。如今,小學中很少能看到留級生的影子。有一部分家長希望恢復留級制度,給那些心理和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一點緩衝,再給學習慢的孩子一次機會。有時留級制度常常被看作是對學習差的學生的一種懲罰,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那留級制度應不應該存在或者恢復呢?
支持者觀點
觀點一,中小學留級制度的實施,帶給學生升入高年級的壓力,這種壓力會變為學習的動力。現在的孩子在學校越來越難教育,沒有了留級制度後,就更加肆無忌憚,學習不好也不會有任何懲罰,跟其他同學一樣升入高一年級。如果有留級制度,部分不願意學習的學生由於害怕留級被嘲笑,會發奮努力,成績會有提升,從這方面講,留級制度給學生的學習起到震懾作用。
觀點二,每個人的生長發育情況存在差異,有的學生智力和心理髮育早,有的學生比較晚。有些學生智力發展水平在留級之後可能就趕上來了,以後學習也能跟得上。存在留級制度,可以為這些發育遲緩一點的同學提供一次機會,對他們以後的發展是有利的。九年義務教育還是要因材施教,因人而異,不要過多的要求「量」而忘記了「質」。
觀點三,沒有留級制度讓很多學生成了學習的拖油瓶,一年級學習不好,一些知識沒有學會,由於基礎的原因,升入二年級後,還是學不會,周而復始,直到學習產生厭惡。就這樣,沒有留級,一直混著讀完初中,小學知識沒學會,初中知識也沒有學會,最後浪費了時間,啥也沒學到。對於混完九年義務教育,實在是沒有任何意義。
反對者觀點
觀點一,不贊成讓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留級,孩子就應該和同齡的一起成長,不能僅僅考慮學業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孩子一旦留級,對孩子的自尊心和學習的信心是一種打擊,應該對學習困難的學生予以幫助。有些孩子可能學習能力短時間發展遲緩,不能把短時間的學習能力評估作為孩子留級的標準,這樣對孩子是不公平的。
觀點二,九年義務教育是國家政府在承擔相應的費用,留級的學生就是多次佔用國家資源,對其他學生是不公平的。留級生的出現,勢必會增加國家的教育費用投入,增加老師和學校的辦學經費,這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學習差的學生有時不僅僅是因為智力原因,大多數是對學習不感興趣,沒有恆心。對於這樣的學生就是留級幾年估計學習也不會好,因此,留級制度根本沒必要存在。
您對九年制義務教育的留級制度怎麼看,應不應該恢復?此文首發並僅發「百家號」,不授權任何平臺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