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和家長,點擊上方的「雜誌漂流進校園 」關注有驚喜哦!
本公號將每天推送教學資源和學習技巧,歡迎關注。
兩會期間有不少代表為教育界發聲,現今兩會已結束了一段時間,但這些會上的「好聲音」並未銷聲匿跡,大有「餘音繞梁」之勢。這其中就有近日被列入教育熱點的「留級制度」。說起這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甚至還會疑慮,這個制度不是一直都存在的嗎?但小編要告知眾位的是,教育局早年間已規定這個制度是不存在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十三條:義務教育階段,取消學生留級制度。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教授錢志亮表示,「希望能夠恢復留級制度,給生理年齡、心理年齡發育較遲的孩子一年的緩衝時間」。這一觀點發表後,迅速引發廣泛的爭論,支持者認為慢下來的基礎教育,或許能夠讓孩子成長得更加從容,而反對者則認為,如果不改變升學率至上的教育觀念,留級可能導致更大的問題。
錢志亮教授
留級制度的真相
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了解到的「留級現象」是有違規定的,簡而言之是學校戰戰兢兢地挑戰教育局的底線。既然是在「懸崖邊跳舞」,那麼留級制度學校也只敢用在那些因為屢教不改的頑劣學生身上。換而言之,這些被留級的學生並非因心智不夠跟不上老師教學進程,相反他們可能是最聰明的那一批,只是心沒用在學習上而已。
那麼問題就來了
第一、留級制度的使用權僅限於頑劣學生?
可以清楚地知曉,這類學生,只要家長、老師在問題初出端倪的時候就採取相應的措施的話,成績的提升是完全沒有問題的。甚至可以說,「臨時抱佛腳」這個拿不上檯面的方法都可奏效。但很多人卻忽略了這點,把後天養成的當成不可逆的,從而忽略了一些存在先天問題學生。
第二、為什真正需要留級的學生卻被施予「豁免權」?
根據我國著名教育專家錢志亮教授近18年的專項研究發現,我國有53.8%的孩子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日曆年齡同步,也就是說這些孩子上小學絕對沒有問題。但是,33.8%的孩子或者生理年齡低於日曆年齡,或者心理年齡低於日曆年齡,這就意味著3個孩子當中有1個孩子上小學時吃虧,因為他的生理年齡或心理年齡的發育還不成熟。
而略微諷刺的是,這33.8%的孩子在學校往往扮演著「乖巧懂事」的角色。哪怕他們聽不懂、不會做題、考試成績不理想家長和老師也會微笑地說:「沒事,盡力了就好。老師(爸爸媽媽)相信你下次一定可以的!」以上情況算是好的,要是家長偏激點,那麼課後數不盡數的輔導班是少不了了,壓力的增加更是勒緊了孩子尚不成熟的心智,從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因為他們乖巧,家長「不忍心」也不承認孩子的缺陷,近乎偏執地認為自己孩子只是不夠努力或學習方式不對而已,卻從沒想過這是一種先天的小缺陷。於是,他們亦步亦趨地跟在家長身後,用不過長的手去摘樹上的果實,結果不得而知。
留級制度為何被烙上了恥辱的印記?
我們一直在說自然入學年齡,似乎如果不按照這個來變成了一個「異類」。「跳級的學生是天才,留級的學生是個蠢材。」這句話小編讀書的時候家長也經常在耳邊教育,但凡身邊出了一個留級的學生,但凡他不屬頑劣,那麼就是笨,就是蠢。這種陳舊迂腐的觀念至今我都不明白為何會成為「精華」而非「糟粕」被保留下來。
我也不知道,原來調皮搗蛋的學生留級可以被最大化的原諒,而那些秉性乖巧好學卻因自身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卻成為了眾矢之的。同學的蔑視、老師憐憫的眼神、家長的無奈的目光,生來的「小缺陷」被無限放大,如果真該責怪,那當仁不讓的不該是父母「愚蠢」的染色體?
你可曾知曉,這些心智還不完善的孩子是那麼刻苦的努力學習,拼命想跟上老師的進度,不拖班級後腿?
我記得早前看過一篇文章,談到了留級的問題,有個小孩子很苦惱地告訴自己的父母想多讀一年,覺得自己跟不上學習進度。而他的父母是怎樣給予回應的?「孩子,你不夠努力,多努力一點點你就跟得上了。多讀一年的話,別的小朋友可會瞧不起你的。」有父母如此,又能說什麼呢?
請給33.8%的孩子一條活路
33.8%,一個不大不小的數字,表明1萬名學生中就約有3380名學生需要這麼一個緩衝期。但因為國家制度的嚴文規定,這些孩子可能被拒之門外,被動地接受愈來愈困難的課程。可能社會上很多聲音會說,「讓需要留級的孩子留級我沒意見,但萬一孩子牴觸怎麼辦?」這個問題其實蠻可笑的,我們都很清楚,孩子的牴觸情緒無非源自家長教育觀念的耳濡目染、部分老師的「你再不努力可就要留級了!」這種暗示性的話語影響。
他們的不願意,正是你們促成的。所以,現下最應該做的,就是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去對待,他不是一個思想的附屬品。請讓他自己選擇,而不是放一個梨一個蘋果在他面前,然後告訴他蘋果有毒。
如此看來,讓需要緩衝期的學生留級,無疑是保證義務教育質量的辦法之一。我們通過一定方法考核學生,合格的升級,不合格的留級,儘可能地讓每一個孩子都接受有質量的教育,而不是僅僅在學校呆了九年。
我國的教育專家也不止一次說過,中國當下的教育,最忌諱的就是「速食教育」,學校不是工廠,為什麼非得在一定期限內就批量產出數量眾多的商品?社會當真是供不應求?還是說,所有帶著made in china標籤的都是重量不重質?
我想,我們都需要好好的思考。就像錢志亮教授質疑的那樣,留級真的就那麼糟糕嗎?我們一起來看看主流媒體怎麼說:
作者:蘇驀
有獎活動:尋找最美師音——雜誌鋪全國教師詩詞朗讀大會邀您獻聲!
回復「書單」,可下載全國教師都在看的10本書電子版!
回復「班會」,領取中小學全套班會課件!
回復「詩詞」,可下載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全集高清視頻!
回復「電影」,可下載或在線觀看老師適合給學生看的10部電影!
回復「報名」,老師可報名雜誌鋪雜誌漂流活動,免費給班級領取40~50本適讀雜誌!
回復「朗讀者」,下載《朗讀者》1~4期高清視頻!
回復「小熊」,下載美國名師力薦動畫片《We bare bears》全兩季高清視頻!
小學老師整理出的語文基礎複習資料,非常齊全,請給孩子收藏!
小學1-6年級所有古詩,所有數學公式,留給孩子
《朗讀者》1~4期最全書單:你讀過幾本?(內附視頻資源)
定期閱讀倡導者 全民閱讀推動者
訂雜誌 就上雜誌鋪
(www.zazhipu.com)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雜誌鋪官網,5折訂教師及中小學適讀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