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寶駿:強迫症殺手

2020-12-13 autocarweekly

文 | 杜德彪

如果一個注重駕駛的老司機也對車聯網產生興趣,要麼因為軟體打開了新視界,要麼因為對比效果受了傷。

多數在2016年前後購買車輛的朋友,車機系統跟現在比就是古董,更多強調視覺化的概念,這種評價還算是好聽的,直白說就是作為一塊倒車顯示屏。

但存在即合理。當平均水平是這樣的時候,你就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這種現象目前依然存在,且屬於一種固有思維:就像唱片業尚在頂峰時,沒拿數位化的威脅當回事,而傳統主機廠曾經也沒把玩軟體的放在眼裡。

直到馬斯克出來給大家上了一課,並證明一塊無按鍵大屏同樣有魅力。但觀察車機系統,還有另外一個視角,就是合資和自主的態度。

合資車企姍姍來遲?

直到不久前,某合資品牌才正式成立了軟體公司,當然業務涵蓋範圍很廣,自動駕駛和軟體架構,還可能包括電氣架構。

但分明是給逼的,可以理解為:如果到了在組織結構上動刀的程度,就說明這已經不單單是砸錢的事兒了,而是要趕上某種趨勢。

在這種時候厚此薄彼或嘲諷沒什麼意思,思維方式才有意思,因為這是人性的弱點,大家都願意站在自己的成功學裡去看世界,雖然嘴上都嚷嚷著要創新,但擁抱起新鮮事物來並不都那麼積極。

畢竟歲數大了,學習和新鮮事物都需要和固有思維做鬥爭。

不久前在試駕某合資車企王牌SUV時,還是今年剛推出的新品,藍牙說什麼也連接不上,語音控制大概能聽懂半句,鼓搗了半個小時之後,隨車的工作人員說:放過它吧。

人機互聯是個挺恰當的稱呼,類似一種交流。這種交流的特性是:如果在最開始就有明顯的交流障礙,那雙方很可能就到此為止了,一段知己或愛情的佳話也就無從談起。

那臺某合資車企王牌SUV,我並無不滿,只是後來沒有耐心和興趣再去了解它。

合資和豪華主機廠在這方面的轉身普遍比較慢,寶馬去年才給車機安裝了語音助手,但趨勢是總算在態度上承認了車聯網的地位(當然,放在當下當然是天經地義的),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

搶灘登陸還是拓寬賽道

如果非要說被動,這種推波助瀾的倒逼可能要算上某些自主品牌一份。他們仿佛是找到了多年未見的突破口,即使不是畢其功於一役,也要證明或拿回些什麼。

當然,就車聯網和自動駕駛來說,現階段在尚處人力駕駛的背景下到底能成為多大程度的勝負手,或者購車關鍵詞,還難說,除非到了一個全自動的駕駛環境當中才好評估,但沒有現在哪來的未來,可能「現在」就是給「未來」做鋪墊的。

這可能就是新寶駿在目前——準確的說是在這16個月裡幹的事,對於「未來」的一種可能性。

對於聚焦智能網聯的汽車品牌來說,最容易的事是藉助風口,而最難的事就是把它從一種偶然刺激和網絡傳說,變成一種購車必需品。

看得出新寶駿現階段的目標就是這個。

這兩天我試駕了另外一個自主品牌的車聯網系統,總體感覺還不錯,有大屏打底,旋轉加持,但操作上有斷點,每次下指令都是單次的,喚醒一次執行一個命令。

在沒有對比的背景下,這不算硬傷。理論上這個系統和合資產品從前的視覺化擺設是一個道理,但新寶駿如今的車聯網系統就會有種區別於傳統車機的體驗。

現在新寶駿的車聯網可以實現大約90秒內連續指令輸入,無需重複喚醒。你可以在讓系統打開空調之後打開多媒體,然後繼續幹別的。但只要是溝通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你靈機一動想到了其他,美其名曰「跳躍式思維」,但一般的車機系統可負不了這個責。

新寶駿在嘗試負責。與其說TA在優化車機,還不如說TA根據人在表達上的弱點進行針對性「修復」。因為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羅永浩一樣表達能力那麼強,其實就算老羅在創業初期幹英語培訓的時候,在海澱劇院演講時也要有個思考時間。

所以說,你能服務好最普通的用戶,你就贏了,這可以表現在技術上,也可以體現在銷量上。

比如新寶駿車聯網的升級項目能治療「拖沓病」,深度理解表達概括性不強的用戶。其他針對諸如腦子更好使,同時想到好幾件事的用戶,也有相應的「交互場景可隨意打斷」,喚作(可治療的)「機械病」。

想方設法來擴大車聯網(更進一步是智能化)在市場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這就是做車聯網品牌追求的東西。新寶駿也許做到了,只等待銷量發酵。綜上所述,TA在追求一種可能性,而階段性成功的衡量依據是,當老司機對車聯網有了高下之分判斷,它在未來的重要性就能被逐漸放大了。

嚴格來說這並不算是絕對機會,而是參與者創造或放大出來的機會,只有這個市場出現了一個爆款,它才能成為主流。而新寶駿作為智能汽車先導者,與其說是樣板,不如說是為自主陣營試水。這種技術研發當然也是在為更大的智能化大盤布局,但現階段新寶駿相當於拓寬了賽道,像把4G拓成5G,才會有更多玩家參與進來。

新寶駿剛剛獲得了「估值」,由世界品牌研究機構評為中國500強,估值161億。對廠商來說是個榮譽,但以媒體視角來看是個風向,代表非資本市場的理性觀點,在這個特殊時期下,或未來形成常態——品牌增值的方法論。當然這是馬後炮式的評論,而品牌在前期的行為就是一種帶著嗅覺的賭注,新寶駿目前賭對了,不僅是由於在組織機構上的快速組合,也在於智能化領域的某些天分。

同時,新寶駿的上榜也證明了不僅是資本市場,品牌機構的教授們也同樣對智能科技感興趣,從上榜企業來看,排在前列的是騰訊,華為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和信息通信技術供應商,儘管汽車行業整體不被看好,但新寶駿這樣率先進入智能汽車圈的品牌反而受到青睞。

正如新寶駿那套「通人性」的車聯網系統試圖(或正在)解決不同人群的痛點,智能汽車圈已經進入「技術流」階段,打個沒有惡意的比方,中超的水平頂多能保證你的參賽資格,而英超的水平才能保證你分到蛋糕,新寶駿在智能化水平還不好用量化數據界定,而除了車機系統,TA的無人駕駛也可以做到0-150公裡時速範圍內來控制車輛,包括橫移變道能力,這讓成立16個月的新寶駿有點像「圈外」的造車新勢力們的進化速度,大概這就是品牌機構看好TA的理由。

但不管是車聯網還是自動駕駛,現在的市場規律是,領先者優勢一旦形成就很難再被追上,所以未來也許有更多驚喜,走著瞧吧。

相關焦點

  • 走出強迫症
    「我有強迫症!」成了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口頭禪。比如,「處女座」和「強迫症」的標籤經常被捆綁在一起;很多人表示必須點完所有手機上的紅點才能安心入睡;一些不規則的網絡趣圖也使得自稱有強迫症的網友大呼「我有強迫症,這種圖片讓我感覺很難受!」
  • 強迫症的強迫與反強迫
    也就是說,強迫讓我們感到強烈的持續的焦慮,心理衝突;反強迫呢,就是我們的想法、方式,來試圖壓制、消除強迫。通過反強迫,我們解決強迫有兩個方向。一個呢,就是認為,擔心是問題,要去極力的解決這個擔心的問題。思考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解決或者是壓制強迫。另一個方向,就是我們否認這個強迫,認為它是不合理的,是沒必要的事,不應該擔心這個事情。
  • 解密強迫症:寫給強迫症患者的話
    強迫症是心理疾病裡的頑疾。強迫症的核心症狀是:「強迫與反強迫的對立」。首先就是有了強迫行為、或者強迫思維。來訪者感覺到強迫行為沒必要,所以,就想解決強迫症,想克制強迫行為。而經過自己反覆的克制強迫行為無效後,導致病人更加焦慮、擔心、害怕。從而誠惶誠恐。強迫症加劇了。
  • 六個月走出強迫症的我,強迫症患者應該看看!
    我是強迫症親歷者,16歲開始強迫症發作,一直在硬抗,18歲半實在支撐不住了,尋求心理諮詢,半年痊癒。現在已經過去七年了!我們先來說說看,強迫症真的能治癒麼!我說的這個問題,因為我被這個問題困擾了很久。因為我上網去查,很多人說,強迫症是神經症的癌症,連心理醫生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強迫症是最難治癒的神經症。這把我嚇尿了有木有?雖然也有人說已經怎麼治好的,但好像花了好幾十年,我聽了一樣嚇尿了有沒有?尼瑪說好的共享青春年華呢?而且我覺得我這懷疑精神力量還是很強的,心想你說治好就治好了?你能保證不復發?總之,有段時間,包括走出強迫症之後一段時間,我還是挺鬱悶的。
  • 強迫症治療
    可能在你還不知道它是怎麼一回事的時候,你已經患上強迫症了。在心理學中,「強迫」一詞的含義是指個體意識到來自自我的一些觀念、行為、意願甚至情緒是不必要、不合理的而又無法自我控制的。當自我的這種強迫和來自理性的自我反強迫導致的心理衝突引致當事人痛苦、焦慮,日常生活工作受到影響,長時間不能自我緩解時,強迫狀況已到精神障礙的程度,謂之「強迫症」。
  • 走出強迫症的牢籠之強迫症的本質是什麼
    作者天年(郝兆強)點擊我的頭像看更多強迫症原創文章。神經症患者的症狀千奇百怪,症狀各異,什麼荒誕離奇的症狀都有,生活當中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小細節,平常人正常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成為他們強迫的對象或是症狀。一般每位患者都覺得自己的症狀與別人不一樣,自己比別的患者更痛苦,或是沒有遇到與自己的症狀完全一樣的患者覺的自己的症狀很特別,心靈倍感孤單。
  • 強迫症是什麼 出現這些現象要謹防強迫症
    強迫症是什麼?很多的人在做事情的事情都會有強迫症但是不影響生活,但是有些人的強迫症已經是非常的嚴重。強迫症已經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困擾。到底什麼是強迫症呢?強迫症的表現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強迫症吧。  強迫症是什麼強迫症(OCD)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反覆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 強迫症的自我治療 3大緩解強迫症的療法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近些年有很多人都會有強迫症的現象,那你知道強迫症因該如何自我治療嘛?,強迫症對我們的身體又會有哪些危害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什麼叫強迫症強迫症是以強迫症狀為主要臨床相的一類神經症,部分患者可在一年內緩解,但也有部分患者的預後較差,需要積極的幹預治療。目前對於強迫症的具體病因及機制尚不是十分清楚.治療主要是改善患者的症狀,使其從強迫的境地總解脫出來。
  • 走出強迫症的最好方法,強迫症有什麼表現?
    強迫症是當今社會比較常見的一種心理性疾病,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有嚴重的影響,患者常常會出現不受控制的做一些事情的情況,所以很多人都想擺脫強迫症,那麼大家知道走出強迫症的最好方法是什麼嗎?強迫症有什麼表現呢?
  • 走出強迫症的牢籠之前言
    前言在我自己青春年少時,曾經有一段泣血的患強迫症的經歷,大好的青春年華在與強迫症的抗爭中度過了,強迫改變了我自己的一生。曾經深受強迫症困擾十五年,自己走的異常艱辛。人生七十古來稀,能有幾個十五年,在最為重要最為美好的人生時期,就在強迫症帶來的痛苦中度過了。一路走來一路歌,一路走來,一路降妖除魔。
  • 8招教你跟強迫症患者相處
    生活中很多人都懷疑自己患上了強迫症,但是大家知道當人們身體患上強迫症具體有哪些症狀呢,其實強迫症包括強破洗滌、強迫檢查、強迫技術等等。還有就是在一段時間內症狀內容可相對的固定,隨著時間的推移,症狀內容可不斷改變。
  • 強迫症原來是這樣的,再也不要隨意說出「逼死強迫症」了
    據說處女座的人都是超級強迫症患者,所以這個遊戲最開始叫「逼死處女座」,後來大家玩嗨了,乾脆擴大打擊面,整個強迫症群體都成了「受害者」。比如,前一陣子微信上十分流行的「小紅點頭像」,即將普通頭像的右上方模仿微信提示信息標上一個紅色數字,來告訴你收到了幾條消息。一般有強迫症的人看到這些一定要點擊進去,退出來時看到數字消失,才會心裡舒服。
  • 感覺自己得了強迫症,怎麼辦?強迫症怎麼改善?
    強迫症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反覆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 強迫症的若干問題
    強迫症的表現為頻繁出現的害怕、擔心、闖入性的強迫思維,有些人伴有儀式化強迫動作,通常是針對吉兇觀念,或某種不良感覺。缺乏靈活性,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在強迫思維、行為模式上。強迫思維可不伴有強迫行為,強迫行為則都是在解決強迫觀念。
  • 你是強迫症的潛在患者嗎?關於強迫症的精神分析報告
    強迫症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最典型的神經症之一,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主要臨床表現,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存在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這種想法在腦海中反覆出現,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很精神健康。
  • 什麼選擇性強迫症?
    選擇性強迫症患者會出現強迫檢查。通常與強迫疑慮同時出現。患者對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覆檢查,如反覆檢查已鎖好的門窗,反覆核對已寫好的帳單,信件或文稿等。遺傳在本病發生可能起一定作用。對強迫症患者的家系調查顯示,遺傳因素在強迫症的形成中起著一定作用。強迫症患者的父母5%-7%也患有此病,該數字遠遠高於普通人群的患病率。另外,對雙胞胎強迫症患者的調查發現,兩人同時患此病的絕不是個別現象。尤其是單卵雙生子的同時發病率更高於雙卵雙生子,從而進一步證實了強迫症與遺傳因素有關。
  • 走進強迫障礙——強迫症〔四〕失控的大腦
    我們一定要相信強迫症和「失控的大腦」有不同程度的關聯。大量神經解剖學和現代核磁共振成像技術表明,強迫症源於大腦皮層與大腦皮層下基底神經節之間的迴路功能障礙,更準確地說,就是額葉皮層與紋狀體(額葉——紋狀體系統)的迴路存在功能障礙。強迫症患者受牽連的腦部結構有:1.大腦皮層:眶額皮層、背外側前額葉皮層和前扣帶回皮層。
  • 你了解強迫症嗎?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強迫症!
    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強迫症,你們真是"Too yong to simple"到底什麼才是強迫症?《你了解強迫症嗎?你就可能有強迫症。謎思之二:強迫症的一大症狀為太常洗手Although hand washing is the most common image of OCD in popular culture,雖然洗手是大多數人眼中的典型強迫症表現obsessions and
  • 強迫症是精神病嗎
    強迫症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理治療,其中,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方式。心理治療中的認知行為治療也是強迫症的一線治療方案,對改善強迫症帶來的影響有很好的療效。 具體的治療方法因人而異,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及嚴重程度,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並需要定期觀察隨訪。 強迫症屬於一種慢性病,而且容易反覆發作,所以同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一樣,需要長期堅持治療。
  • 心理學:什麼是強迫症?
    強迫症屬於一、強迫症的表現強迫觀念強迫懷疑:對自己言行的正確性反覆懷疑,如反覆檢查是否關好門窗、是否忘記帶鑰匙;強迫性窮思竭慮:明知毫無意義,卻反覆思索一些無意義的事,如為什麼太陽不是方的?強迫聯想:患者腦海中聽到或看到某一觀念或一句話,便自然而然地想到另外一件事物;強迫回憶:腦海中反覆出現經歷過的事;強迫計數:對可以計數的物品強迫性計數,如計數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