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題是「加入睡眠世界,保持你的節奏去享受生活」。
在如此快速的生活節奏下,你的睡眠質量合格嗎?讓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測試。
1.連續一個月每周至少有3天出現上床30分鐘無法入睡
2.每天睡眠時間不足6.5小時
3.在睡眠過程中夜間醒來次數超過3次,醒後難於入睡
4.多夢,噩夢的情節如同電視連續劇一樣
5.次日起床後伴有嗜睡、疲勞、精神狀態不佳、認知功能下降等
以上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標準,如果你有一項或者幾項的回答是「YES」,很遺憾,你也是失眠大軍中的一族。
但是,保持平和心態、保證優質睡眠,對高壓下的現代人來說確實很難做到。有時候,生活裡的一點小事,都可能成為你失眠的導火索,讓你飽受折磨。
杭州的張大伯是個操心的父親,年輕的時候關心兒子的學習,到老了之後擔心兒子的工作。結果操心過頭,讓他成了一個嚴重的失眠者。睡眠日前夕,他來到杭州市中醫院,下定決心要擺脫失眠的困擾。
因工作問題和兒子大吵一架
糾結三年每晚只能睡一小時
3月19日,杭州市中醫院舉辦了睡眠義診活動,張永華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團隊、神經科、呼吸科、耳鼻喉科、針灸科等科室的專家聯合為患者解決睡眠問題。
錢報記者在現場見到了早早來排隊就診的張大伯,他無奈地說,三年前和兒子大吵了一架,之後就整晚整晚睡不著,最近情況愈發嚴重,所以趁著這次義診好好看一看。
張大伯今年70多歲,他戴著一頂帽子,身體瘦削、面色暗沉,整個人看上去沒啥精神頭。旁邊的老伴比他著急,「你看他氣色這麼差,我早上6點多就來給他排隊了。」
杭州市中醫院院長、浙江省名中醫、中國睡眠研究會中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張永華讓老兩口先別急,把病情好好講清楚。張大伯搖搖頭,嘆了一口氣,慢慢道來——
事情要說到三年前。當時,30多歲的兒子從原來的單位辭職,準備換一份工作。張大伯覺得,男人三十而立,這個階段正是拼事業的階段,換工作絕不能馬虎。
於是,張大伯託了好多朋友的關係,方方面面打點好,幫兒子在某單位找到一份他覺得滿意的工作。哪知道,兒子完全不領老爸的情,還怪老人家管得太多。
最後兒子堅持跳槽到自己想去的公司。張大伯想不通,自己盡心盡力、考慮周到,為什麼兒子就是不聽自己的。為此,父子倆大吵了一架。就是那次吵架,把張大伯「氣」得睡不著。
「我以前睡覺就不大好,但每天晚上也能睡4個小時左右。那次吵完架,我晚上就老想著這事,過不去這道坎,越想越睡不著。」張大伯說,現在他晚上能睡一個小時就不錯了,只能白天稍微補一覺。
現在,父子的關係還是有點僵。而且兒子跳槽後,事業發展平平,並沒有迎來事業高峰,這更讓張大伯操心不已。
「想太多」易造成失眠
塑造良好個性有助睡眠
張永華院長聽完病人的傾訴,感嘆道,「這又是一個『想太多』的典型病例。」
睡眠障礙,也就是睡眠量不正常或睡眠中出現異常行為,約佔所有睡眠問題的15%,它常常伴隨長期的思想負擔和精神壓力。
「從我接診的病人來看,那種做事細緻認真、追求完美、想得比較多的性格,特別容易失眠。」 張永華院長建議,患者在中西醫藥物治療的同時,努力調節自己的情緒,改變看問題的方式,塑造一個健康、良好的個性。
張永華院長表示,睡眠問題很複雜,它可能涉及多個不同的科室,和一些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病癥結合,所以這次是多學科聯合義診,各科室專家都為病人獻計獻策。
張永華院長建議,存在失眠障礙的患者,一定要及時到專業醫院尋求專科醫師的幫助,切不可自行服用安眠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