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4日,是美國獨立244周年紀念日。每一個美國人除了慶祝,更需要反思。
如果《獨立宣言》是美國立國的基礎,那麼也是國家認同的來源。在獨立紀念日來反思《獨立宣言》,應該是個很好的時機。
《獨立宣言》很短,它立論的起點是下面這句話。
「我們認為這些真理是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這其實是不可靠的,因為它假設了已知什麼是自明的(self-evident)概念。顯然,它至少假設了以下概念是自明的:造物者、生命、人、自由、幸福。
法國著名數學家亨利·龐加萊說:要警惕最基本的假設,因為它最可能神不知鬼不覺的矇混過關。
在《數學:確定性的喪失》中,美國著名數學史家莫裡斯·克萊因則說了大意如此的話:亞里斯多德認為,某一概念的定義最終要用已知的概念來描述,所以必然有自明的概念作為開始。然而,2000多年來學者們普遍忽視了這一必要性。
最基本的假設,就是假設已知什麼是自明的概念。不找到真正自明的概念,就不可能澄清從而不可能理解其他任何概念,包括「理解」。
在《時間的秩序》中,義大利著名物理學家卡洛·羅韋利先生就說到:我們甚至連「理解」是什麼意思都不清楚。
當然不能霸蠻,否則就可以宣言任何概念是自明的。英國著名哲學家喬治·愛德華·摩爾,好像曾經就這樣霸蠻說:「good(善)」是自明的,並且到此為止。
到底什麼是自明的概念呢?
自明的概念,其實就是不可定義的概念。而所謂不可定義的概念,就是試圖給該概念下定義會導致重言。
在中文裡,若且唯若試圖給「知不知」下定義會導致重言。試圖給概念X下定義,相當於問:X是什麼?意思就是:知不知X。顯然,若且唯若試圖給「知不知」下定義,才會導致重言:知不知「知不知」。
所以,在中文裡「知不知」是唯一不可定義的概念,也就是唯一自明的概念。
「知不知」可能解決了邏輯的起源問題。
分析「知不知」,可以發現它蘊含了三者邏輯關係:先後、否定和合取。其中,「否定」和「合取」很明顯,而「先後」則容易被忽視。不考慮「先後」,就等於說「知不知」與「不知知」沒有區別。
現代通用邏輯系統有一個關鍵的缺陷,就是沒有將代表先後關係的括號,列入邏輯聯結詞最小完備集。
至少莫裡斯·克萊因先生也認為,數學是一門邏輯學科。若此,找到了邏輯的起源,也就找到了數學的基礎。
可能不是所有語言都能構造自明的概念。至少利用谷歌翻譯,在包括英語在內的其他自然語言中,沒有找到形式與意義都能對應中文「知不知」的概念。
如果谷歌翻譯沒錯,那麼英語中就沒有自明的概念。所以,用英語不可能澄清從而不可能真正理解任何概念。
《獨立宣言》的所有籤署人,包括起草人託馬斯·傑斐遜先生,好像都不會中文,估計都不可能理解其中任何一個概念。當然,不知「知不知」是唯一自明的概念,即使會中文的人也如此。
從以上中文的視角看,《獨立宣言》立論的起點是假設的,並不是自明的,因而是不可靠的。
立論的起點不可靠,宣言的觀點就不可信。立國的基礎不可信,國家的安全就不可期。任何理論乃至文章如此,從而任何組織乃至系統亦如此。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美國對於全世界、全人類的安全至關重要,一旦美國不安全,不知誰能置身事外。希望美國安全,希望世界和平。
然而,在對抗關係中,一切努力都可能被誤解,但願以下中文古話能起到一點化解作用。
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聞一言以貫萬物,謂之知道。知不知,上。不知知,病。不知而自以為知,百禍之宗也。自誠明,自明誠。誠與道,異名而同實者也。良藥苦口,忠言拂耳。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在中文裡,「知不知」是唯一自明的概念,也就是所謂終極答案。相應的,所謂終極問題就是:什麼是自明的概念?
德國著名哲學家維根斯坦說:我的語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
相信所有美國人都希望自己的國家安全,希望會中文的美國人尤其是精英們,嘗試從中文的視角重新理解《獨立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