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京劇藝術的基本特徵就是程式化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京劇藝術的基本特徵:程式化

  寫意性和虛擬性賦予戲曲表演極大的自由,演員在舞臺上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但觀眾理解與接受的能力和方式各不相同,怎麼能夠讓每個觀眾都看懂臺上的表演呢?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在看了京劇演出之後曾經有這樣的感想:發現觀眾和演員之間似乎存在某種默契,某種約定俗成的規則,觀眾可以毫不費力地明白演員的意圖。在戲曲舞臺上下,確實存在著這樣一種默契和規則,它就是戲曲的程式。

  所謂程式,就是規範,即根據戲曲舞臺藝術的特點和規律,把生活中的語言和動作提煉加工為唱念和身段,並和音樂節奏相和諧,形成規範化的表演法式。程式就好像是戲曲的語法,在戲曲舞臺上一切表演都要用這個語法說話,而根據這種語法把生活語言轉化為戲曲語言的過程就是程式化。京劇是通過程式化的表演來表現生活的,程式直接或間接來源於生活,是生活動作的藝術化、舞蹈化,例如開門、關門、整冠、理髯、上馬、登舟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動作,既要讓人看得懂,又不能照搬生活動作,得把生活動作進行美化和節奏化,也就是舞蹈化,例如「起霸」、「趟馬」,實際就是整束盔甲、騎馬趕路,但在京劇舞臺上,具體的生活動作已變成舞蹈性的表演了。

  運用規範化的程式進行表演,並不意味著京劇表演就是一種沒有生氣的公式化的東西。程式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觀眾觀看表演時不會滿足於演員完成了程式動作,而要看演員對程式的運用恰當不恰當,優美不優美,符合不符合生活實際。所以,同樣一套程式動作,不同的演員表演起來也會有不同的藝術效果。京劇藝術的題材和內容是在不斷豐富變化的,程式也不能總是一成不變的。程式來自於前輩戲曲藝人們生動活潑的創造,在新的時代為了表現新的生活內容,就要創造性地運用、改造和豐富舊有的程式,創造新的表現手法,從而發展戲曲的程式。千百年來,中國戲曲藝術家正是用這樣辯證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程式的。正因為程式在戲曲中既有規範性又有靈活性,所以戲曲藝術才被稱為「有規則的自由動作」。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張曉曄 )

相關焦點

  • 京劇文化:京劇,地地道道的中國國粹,正在不斷地發展
    經過長期的錘鍊與磨合,京劇逐漸形成了一個與世界各種戲劇截然不同的,以綜合性、虛擬性和程式化為美學特徵的表演體系。京劇藝術集音樂、唱腔、美術、舞蹈和武打等各種表演手段為一身,其所具有的強烈感染力,超越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也超越了語言的障礙,這充分說明了具有綜合性美學特徵的京劇在世界戲劇舞臺上的獨一無二。
  • 京劇藝術的普及之路
    啟示之一,是如何充分利用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大、滲透性最強的現代電視傳媒,去弘揚和傳播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藝術 。     京劇之所以被稱為國粹,在我看來,乃是因為它典型地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戲曲藝術,典型地代表著中華民族通過戲曲形式把握世界的美學精神。
  • 高雅藝術進校園,京劇賞析品味國粹魅力
    「京劇」一詞最早出現在哪一年?生旦淨末醜的行當特色是什麼?京劇的「程式化」「虛擬化」的怎樣的?……面對1000多名學校師生,青島市京劇院副院長、國家二級演員鞏發藝現場講解京劇知識,將大家帶進梨園世界。啟動儀式上,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王琳簡要介紹了開展京劇進校園活動的有關情況,活動組織和協辦單位領導共同按下大屏幕啟動按鈕,啟動「京劇進校園活動」活動。京劇藝術作為具有極致之美的藝術,是中華民族的璀燦明珠和無價瑰寶,是最具群眾性、普及性、代表性的傳統藝術。
  • 比較傳統京劇《群英會》與現代京劇《赤壁》
    接下來,我將以《草船借箭》和《火燒赤壁》兩場戲,主要的來探討一下兩者的區別,並且對京劇的改良做一個簡要性的評論。京劇是戲曲的一種,戲曲是戲劇的一種。而我們通常所知的京劇,也就是傳統京劇,它以程式化的表演為主要的藝術特點,布景簡潔樸素,幾乎所有的調度都是由演員的表演來完成的。電影《霸王別姬》裡有那麼一種說法:「走七步才是楚霸王,走五步,那不成黃天霸了吧?」
  • 給孩子的京劇:關於京劇藝術的百科全書
    給孩子的京劇:關於京劇藝術的百科全書「藍臉的竇爾墩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小朋友們聽過這首歌嗎?對,這個說的就是京劇臉譜,那京劇長什麼樣子呢?好戲開場嘍!京劇藝術是中國獨有的,而且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
  • 簡述:國粹京劇藝術的民族特色和濃鬱的藝術魅力
    近幾十年來,戲曲藝術逐漸從市民文化娛樂的主流地位趨向邊緣化。京劇也同樣如此,但是當今京劇藝術的發展也涉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是一個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理由。通過從京劇藝術表現手法、京劇伴奏樂器、京劇行當、京劇中的優秀人才等多方面多角度向大家介紹了我國國粹京劇,為適應時代的發展,特提出我國京劇改革發展的思路,希望國粹京劇有更好的發展。
  • 「不過隨於時代,反處處合於時代」——看京劇「第一科班」如何守正...
    「富連成社始終堅持國劇的傳統表演方法和程式,延續了國劇藝術源源不斷的生命力,從而經受住了京劇市場的檢驗,獲得了自身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深圳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副教授陳仕國指出,富連成社對傳統表演方法和程式的堅持,反倒成了其在競爭中突圍的籌碼。20世紀90年代初,舒桐曾在寧夏向出身富連成社的張元奎學戲。
  • 程式化?生活化?戲曲影視劇舉步兩難
    尋求新的表達形式是戲曲存活下來的必然途徑 程式化?生活化?戲曲影視劇舉步兩難 曲琪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8-01-15    [列印] [關閉]     戲曲的特點是虛擬性、程式化,而影視則要求用寫實的手法反映自然生活形態。
  • 程式化是戲曲藝術走向成熟的必然結果,是對現實生活的高度概括
    戲曲藝術的程式化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是對生活的提煉、美化與總結。是在長期的發展的過程中,經過藝人的代代積累,而形成的適合於表演,觀眾能接受的,又有文化內涵與審美價值的經驗,有著完美的表演、服飾、臉譜、行當、唱念做打各個因素上的完整體系。
  • 戲曲 京劇的藝術特點
    京劇舞臺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臺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範化的程式。它作為創造舞臺形象的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嚴格的。不能駕馭這些程式,就無法完成京劇舞臺藝術的創造。由於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
  • 京劇進校園,零距離感受國粹魅力
    9月12日晚,2019青島市「京劇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在青島理工大學市北校區禮堂舉行。1200餘名大一新生觀看了首場京劇表演,零距離感受國粹魅力。青島市京劇院副院長、國家二級演員鞏發藝首先向同學們講解了京劇的起源、四大徽班和「徽漢合流」的形成等基本知識。
  • 小劇場京劇的啟示 京劇如何與當代無縫銜接
    京劇如何與當代無縫銜接  其實,不只這一個結尾,《一蓑煙雨》整齣戲,主人公是宋朝的蘇東坡,講的是蘇東坡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穿的是改良過的帶有北宋味道的服裝,舞的都是京劇程式化的動作……但始終能夠讓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找到西方文化的影子,在過去的時空中找到當代人情感落點。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拉近了古人與今人,創作者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 永不讓人遺忘的珍寶-京劇,一種蘊含在中國人骨子裡的典雅
    但是傳統的文化不應被遺忘,也不可能被遺忘,更何況京劇是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作為中國的國粹,它有這最為龐大的藝術體系,海納百川,博大精深,集語言、舞蹈、音樂、劇情結構於一身。常有人說京劇聽不懂,其實之所以會聽不懂就是以為京劇採用湖廣音和中州韻,不熟悉這種語言體系自然聽起來有困難,然而這也正是京劇美麗的地方。看似程式化的表演卻有著不同的蘊意,不同的流派表演方式不同,同一位演員的每一次表演都會不同,正是在一次次的摸索與實踐中藝術才會打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 京劇文化:京劇,多種中國傳統藝術長期融合的結果
    從以上劇目人們可以看出,把京劇劇目連接起來,就是一部厚重的中華民族的歷史。人們通過京劇這一特有藝術形式,用本民族獨到的眼光,去思考和評判特定的歷史,也把自己的情感與喜怒哀樂融於歷史之中。總之,京劇唱出的是本民族人民最真實的心聲,表演的是民族最真實的願望,傳承的是中華民族最值得呵護的傳統美德。京劇根植於華夏民族大眾的心靈之中。
  • 想學京劇嗎,聊城京劇藝術體驗館開館啦!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藍臉、紅臉、黃臉等指的是京劇中的人物臉譜。臉譜藝術是京劇藝術之一。京劇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是國粹藝術之一,又是一門綜合藝術,包含文學、詩歌、音樂、舞蹈、美術以及武術、雜技、工藝等多種元素。
  • 中國戲曲與中國畫均具備程式化的表現語言,戲曲畫應運而生
    中國戲曲與中國畫均具備程式化的表現語言,並且後者的程式化表達更多地從其與前者的交流與借鑑中產生。廣義上看,一切藝術形式均有自身的格式與規範,這種形式上的規定性使藝術本身大都具備程式化的特質。,這不僅包括了由於詩歌、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因素不斷滲入,戲曲本身形成了嚴格的形式規範,而且這種程式性還作為戲曲表現的總體特徵,逐漸形成了戲曲表現的基本規律,尤其在動作、裝扮、語言等層面均有著特定的表達要求。
  • 【文化】京劇與法律
    「一桌二椅」幾乎就是京劇的全部道具,一會兒是桌椅,一會兒就是門了:椅子一擺,兩人前後一站,這就是門裡門外。桌椅還可以是高山、土坡和將臺,全看劇情需要。法律何嘗不是如此呢?法律處理「過去的故事」,「故事」必須短時間內在法庭上,隨後在判決書中還原。藉助物證、書證、鑑定結論等法律明文規定的道具種類,法官「虛擬」出案件的情形,隨後作出判斷。
  • 戲曲演員在戲曲表演藝術的教學中,要確立程式化的美學觀念
    正因為是這幾點特性構成了戲曲藝術獨特的美學特色。其實,戲曲的美學特性最終都歸結到了「程式性」這一點上。戲曲表演程式來源於生活,經過了藝術的加工提煉後,成為搬上戲曲藝術舞臺的、被藝術化了的相對固定的生活表演方式。
  • 戲曲藝術不是照抄生活的原狀,而是以程式化藝術形式來表現生活
    戲是生活的虛擬,戲曲藝術表現生活的辦法不是照抄生活的原狀,不去造成觀眾的幻覺,使他們覺得舞臺上演的就是正在進行的生活,而是以特殊的藝術形式即程式化來表現生活。沒有程式化就沒有中國戲曲藝術。而程式化之所以能產生,是基於中國戲曲藝術對戲和生活之間關係的這樣一種認識,即戲是生活的虛擬。
  • 評「比基尼京劇」:不要害怕嘗試,理清思路後創新
    評「比基尼京劇」:不要害怕嘗試,理清思路後創新     在今年舉行的中國區比基尼小姐總決賽和全球總決賽的啟動儀式上,參賽佳麗們穿著京劇元素的比基尼進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