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藝術的程式化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是對生活的提煉、美化與總結。是在長期的發展的過程中,經過藝人的代代積累,而形成的適合於表演,觀眾能接受的,又有文化內涵與審美價值的經驗,有著完美的表演、服飾、臉譜、行當、唱念做打各個因素上的完整體系。人物故事可以千變萬化,但終不離這個體系,這是戲曲藝人幾百年來總結和提煉的精華,絕不是因循守舊,而是在傳承的基礎上因時代而變化的不斷繼承、創新與發展。戲曲藝術在內容上褒貶分明,懲惡揚善。
由於舞臺空間、表演時間、接受群體的各方面制約,不可能展開現今所說的人性的複雜的一面,但正因為如此,其弘揚的正能最才更顯得更為充足、概括、簡約,負能量才能得到抑制和約束,而易於被普通百姓所接受,從而達到移風易俗,教化社會的目的。比如包公的造型與表演,一上臺便給人一種正義、威嚴、堅毅、果敢的印象。曹操的造型都是陰森的白臉,三角眼下吊,眉頭緊鎖,顯示了奸詐、陰險。其實這類臉譜造型是程式化的、藝術化的、臉譜化的,其目的是通過演繹傳說與故事來匡扶道德,教化人心,不是再現歷史。
當然,這其中宜揚了封建道德與皇權思想,這是其歷史的局限性,不過,對於一門民間藝術而言,其在自身領域與歷史條件下,能成熟至此,也是彌足珍貴的。冀東皮影戲屬於民間戲曲形式,是一種傀倡藝術,在影人造像和演唱上具備生、旦、淨、末、醜等行當,自清中期至民國初,已經逐步成熟並繁盛。就其人物及砌末的造型來看,也表現出程式化的特徵與民間美術的特徵。冀東皮影的程式化特徵首先表現在頭茬上,「生」和「小兒」的頭茬面部造型都是通天直鼻梁,環狀的細長眉毛,丹風眼,閉口小嘴,紅唇,嘴角上託,頰尖鼻直,這樣的造型顯得白淨清秀,俊氣疏朗,美麗無比,這種特徵是冀東皮v影所獨有的,也代表了北方皮影的特徵。
這個造型的面部適用於影戲中眾多人物,公子、小姐、忠良、老生、皇帝、公主等,都是這個形象。區別只在頭茬冠戴、衣服、裝飾上。比如「生」和「小兒」的區別,僅在於「小兒」的髮際線處,多出一皓齊整彎曲的劉海兒,額部也微彎一些,並佩戴女性獨有的耳環。這樣,嫵媚迷人、溫柔大方的性格美便體現出來了。羈行和生行的面部造型也一樣,只是為了體現年齡、身份、性格等特徵,輯多了不同樣式的鬍鬚,有三尖黑須、五縷長輯、黑白滿長等。「花生」、「花小」的頭茬造型又屬一類,這類造型以五分臉居多,也有六七分臉。
前額較鼓,不是通天鼻梁,有蒜頭圓鼻,嘴巴為兩片張開,呲牙咧嘴,眼睛周圍有象笑紋的白圈,眉開眼笑,眼角下垂。有小紅臉蛋,模樣頗似戲曲中的三花臉。七分臉造型有雙目單耳,兩眼逼近,眼正嘴歪,有的雕成花朵狀的麻子臉,幽默風趣,滑稽可笑。「花生」中的醜,有些奸邪狡詐,壞事做盡,醜態百出,面目可僧,但大部分「花生」與「花小」面部造型區別不大,只是髮式冠戴與截子不同而已。「大」和「淨」的造型近似,多是掃帚眉、臥蠶眉、大圓眼、鷹勾鼻,額頭外突。以「陽刻」為主的白臉「大」,一般表現內藏奸詐,外露兇相的角色,如曹操,秦檜等奸相。
其餘「陰刻」頭茬的造型多以黑、紅、綠上色,塑造那些正面人物,如黑臉的包公。「毛淨」的造型與「大」相近,多為陰刻、肉臉,也有上紅綠色的,以表現勇武英俊。「文生」與「武生」造型相同,區別只是角色頭茬上,前方有個燕尾狀的「武翅子」,有「武翅子」的是「武生」,沒有的是「文生」。「文羈」與「武器」的造型區別也在「武翅子」上。為了表示身份的不同,頭茬冠戴裝飾紋樣的造型中也有明顯的程式化特徵。帝王、娘娘、公主、騎馬等一般冠戴上都有龍、鳳的形象。
大家閨秀髮替上都有複雜美麗的珠花紋飾,而平常人家的婦女只帶譬環或貼一兩朵花兒。反(番)王相帥頭茬的冠戴多有狐狸尾,僧多戴五佛冠,道多頂八角卦巾。神仙頭飾上都有花草樹葉。妖魔鬼怪的頭飾則是其原型動物形象。比如姐己,頭飾上便是一隻狐狸。太子多戴太子盔,書生多頂學士巾或窮生巾,如此等等。人物一出場,便有形象可以明確地表示其身份特徵,所以,影人形象才有廣泛而深厚的群眾欣賞基礎。其次,影戲造型的程式化特徵還表現影人戳子,即衣服上。
如身穿蟒袍的是大臣,穿掩衫的是元帥,穿褂子的是下級官員,穿黃龍蟒的是皇帝。如果頭戴風巾子,身披鬥篷,說明這是行路之人的造型,頭纏布條,腰系素裙是病人的打扮,穿花短衣的大多是醜兒,著硬靠的肯定是武將。在皮影戲的色彩運用上,也呈現出和戲曲藝術一樣的程式化特徵。冀東影戲運用的色彩不多,主要黑、白、紅、綠、黃等,其中白色是鏤空格子所呈現的白色幕布的色彩,黃色為驢皮的本色,實際運用的只有紅,綠和黑色。在色彩的運用規律中,紅、黃、藍為三原色,對比最為強烈。
冀東影戲中的綠色接近藍色,所以效果也絢麗多彩。黑白的運用能壓住對比過分豔麗的色彩,所以黑白的穿插使用使影人色彩豔而不俗,雅俗共賞。其中紅色用在頭茬臉譜上,表示忠勇,如關公的面部色彩。黑色表示剛正,如包公。白色表示奸詐,如曹操。綠臉表示綠林豪傑,強盜反賊或者妖怪。這種程式化的造型易於辨認,善惡分明。頭茬與截子的搭配使用加上砌末的造境使影人造型豐富多公意彩,千變萬化,能演出名目繁多的人物角色,構成了燈影下、幕布上一出出悲歡離合,世態萬象,感人肺腑,百折幹回的人生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