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展示專題丨培養思維品質型英語繪本教學模式的初探與感悟

2021-02-07 中閱院播種閱讀

在我任教的4年間,我發現學生會陷入因為不會閱讀而導致不愛閱讀,又因為缺少閱讀而導致不閱讀的惡性循環中。還有一個現象是小學生的英文閱讀基本都局限於單一的教材,閱讀材料的缺失會極大地影響學生語言的有效積累。繪本,也可以稱圖畫書,是20世紀問世的圖書品種,也是在人類對童年認識得更透徹以後出現的書籍形式。


繪本具有以下三個鮮明的特點


繪本的語言簡練生動,低段繪本往往以簡單句貫穿整個故事,例如在外研社大貓分級閱讀1級中的一個繪本The See-saw裡,全文主要用「...went up.」來講述故事。學生會通過插圖來輔助理解故事情節。


繪本的插圖十分精緻優美,又十分符合兒童的認知特點。例如在外研社繪本Cat and dog play hide and seek裡,每頁繪本都有一點跡象告訴讀者小貓跑到哪裡去了。


繪本有原汁原味的語言表達。例如外研社繪本Ladybird fly away home中,有一個句子是這樣表達的「Ladybird is on the tree.」在這裡關於介詞on的使用,我們幾位老師都存在疑惑,一般來說表達外來物在樹上我們用in the tree,原生物我們用on the tree。這裡的ladybird是外來物怎麼用on the tree呢?經過我們幾位老師的討論最後給出的原因可能是為了小朋友的閱讀能更直觀,也為了引導學生去樹上找一找ladybird。


繪本中的文字則包括兒童的生活經驗,能幫助兒童擴展理解力、想像力、思考力的故事和自然美妙的韻律,其故事更是一個相對完整的語言應用實例。而國外引進的原版繪本又不能完全符合我國學生的認知和語言發展特點,而且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會影響學生的理解。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繪本是最適合低年級孩子進行英語閱讀的高質量閱讀材料。


然而,目前大部分英語繪本課都是停留在淺層閱讀的層面,學生僅僅是會讀繪本中的句子,了解故事的情節,很少有對繪本進行多維解讀,深挖內涵,這並不利於學生的思維品質的合理發展。原因大概是低段學生英語知識儲備量少,語言能力並未達到相應的水平。這也是我初初接觸英語繪本的一個困境,下面我將以外研社繪本Tec and the Cake為例,分享我在繪本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

教學文本是外研社大貓分級閱讀1級裡的Tec and the Cake,作者是Tony Mitton,插畫師是Martin Chatterton。本冊繪本的主人公是一個叫Tec的偵探。Tec以掉在地上的蛋糕渣為線索,尋找究竟家中哪個寵物偷吃了蛋糕的過程。最終發現是Tec的小狗偷吃了蛋糕,更為有趣的是小狗一直跟隨Tec尋找「偷吃者」。因為教學對象是二年級學生,在語言能力上尚有欠缺,但是繪本基本都是以「Who ate the cake? Was it...?」的一問一答展開,所以理解難度不大。教學的目標應該是如何激發學生關於科學意識,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知錯就改。考慮到授課對象是二年級學生的實際學情,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如何利用好繪本的插圖幫助學生運用邏輯思維、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逐步深入探究故事情節,最終自己總結出:仔細觀察,知錯就改。



Lead in:複習舊知,激發課堂


本環節設計了TPR性質的歌曲Go to school,學生歡樂唱歌,中間還設計了一個互動環節,學生自信的去和周圍朋友,聽課老師互動。歌曲之後一個小遊戲Guessing Game,告訴學生「現在開始你就是一名偵探,我們一起來尋找真相吧!」老師和學生一起解決繪本中出現的主要事物,具有很強的代入感,可以很好的活躍課堂氣氛,激揚學生的情緒,有助於後續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Pre- reading:讀前預測,激發興趣——側重於培養發散性思維

本環節通過仔細觀察繪本封面,尋找細節,學生做出關於故事發展的合理性或者不合理性的猜測,在這裡要鼓勵學生展示他們五花八門、天馬行空的想法。學生紛紛舉手發言說出封面上的元素:放大鏡,男人,空盤子,標題等等淺層顯眼的元素。這時我就引導學生看看Tec的帽子和手上的放大鏡,讓學生猜測Tec的身份,再做出進一步的故事情節猜測。


While reading: 層層遞進,理解文本——側重培養邏輯思維

本環節,教師將通過電教平臺播放音頻,學生通過聽繪本音源,翻閱繪本,初步感知故事。在這裡我會利用電教平臺的互動式電子繪本帶領學生大聲朗讀文本,感受語言美。因為繪本中Tec是從一個空盤子開始尋找的,而空盤子的周圍掉落了一些蛋糕屑,Tec和小狗就開始拿著放大鏡跟著蛋糕屑留下的痕跡在屋子裡尋找是誰吃了蛋糕。每到一個動物就要問學生:Was it...?讓學生通過動物的表情和地上的蛋糕屑來推測是不是它。就這樣找到了小貓,小魚,小倉鼠,通過它們臉上憤怒的表情和還在繼續的蛋糕屑路徑得知,以上這些小動物都是偷蛋糕的人。最後蛋糕屑指引他們來到了小狗的窩,原來是小狗偷吃了蛋糕。這裡還要特別注意引導學生要為他的每一個猜測尋找支撐的理由,發展邏輯思維。


Post reading: 組織活動,鞏固提升——培養側重培養批判性思維

讀後活動,我設計了小組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表演出繪本故事。因為我任課的班級小組經常有學習合作的機會,所以組內的分工十分熟悉,每個人都可以在小組長的安排和組織下迅速地拿到自己的任務,並開始合作練習。在這一環節中,我會給10分鐘的時間給學生,完全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表演中能夠有角色帶入性的體會角色背後的感受,這樣更能感悟繪本深層的德育理念。


Consolidation: 總結延伸,發展思維——側重培養創造性思維

在這個環節,要求學生替換故事中的動物和吃掉的食物,創造自己的繪本。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出專屬於自己的一個全新的故事,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二年級學生,學生的思維應該是萬花齊放般多樣的,作為老師,我們應該鼓勵並且認可學生的各種猜測,同時進行思維引導,在整個授課過程中都各有側重地進行思維訓練,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在閱讀階段學生主要通過聽音頻,翻閱繪本、大聲朗讀來感受英文的語言美,通過圖片環遊的方式,設置難度漸深的問題,幫助學生梳理故事情節,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在讀後活動中設計了小組表演的環節,可以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情境浸入式的理解感悟最後歸納出:仔細觀察,尋找蛛絲馬跡才能找到真相。在這裡可以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


還有一個環節是討論你是否喜歡小狗?在這裡學生可以批判性的給出自己的答案。無論學生回答說喜歡或者不喜歡都需要給出理由,這裡培養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在課後活動中布置了製作自己繪本的家庭作業,學生可以發揮想像力,創造自己的獨創繪本,在這裡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


教師的最後的課堂小結:We should keep under observation! Any correct is all progress! 可以簡單點題,也可以更有深度地挖掘繪本內容。


這節課是面對二年級學生的,所以對於思維品質培養上會有一定要求,因為在不同的學齡段,繪本閱讀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標。比如說我在一年級時所上的繪本閱讀課The See-saw,這節課的教學目的就是側重於體會英語的語言美,學會簡單的繪本閱讀技巧,提高認知水平,和這節課的目標是不同的。


作為一名低段的英語老師,能選擇合適的英語繪本來輔助課本教材的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從而幫助學生在開心愉悅的氛圍中,切實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

相關焦點

  • 優化英文繪本教學,培養學生思維品質
    為了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促進一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共同提高,本次活動圍繞「優化英文繪本教學,培養學生思維品質」這一主題有序進行。在本次活動中,東風小學和我們國泰街學校的英語團隊呈現了兩節精彩課例。十四所學校的英語教師參加了研討活動。我校吳柯冉老師講授的英語繪本課《Nan Rendong-The Father of「China’s  FAST」》深受學生的喜愛。
  • 一家之言|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培養(上)
    本文從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定義、培養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重要性
  • 景小 | 舉行小學英語「多模態」閱讀教學模式(繪本教學)研討活動
    2017年11月20日,小學英語「多模態」閱讀教學模式(繪本教學)研討活動在南京市景明佳園小學舉行。江蘇省教研室副書記、江蘇省中小學英語教研員何鋒老師,南京市小學英語教研員張海燕老師,雨花臺區教師發展中心田凱副校長,雨花臺區教育局小教科錢來順科長、雨花臺區教師發展中心小學英語教研員李光明、周春燕老師以及兄弟學校的英語骨幹教師出席了本次活動。周春燕老師主持了本次活動。首先由南京市景明佳園小學的劉漪老師執教六年級繪本課I Love You, Dad。
  • 基於「教育雲規模」平臺的小學英語 ​「混合式」作業模式初探
    基於「教育雲規模」平臺的小學英語「混合式」作業模式初探[摘 要]英語課程是小學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教育雲平臺被廣泛應用在教學中。英語作業在課堂教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便於老師透過學生的作業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因此英語作業是制定教學計劃的有效工具。「教育雲規模」平臺下的小學英語混合式作業模式被越來越多的老師關注。
  • 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研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思維品質(官網網址:http://www.chinaxinkecheng.cn)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要素之一,也是學生培養良好的英語能力的必備要素。我國英語語法的教學過程中,語法佔有較大的比重,是初中英語教學中很重要的部分,可是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比較注重單詞的講解、詞彙的積累,對語法的運用相對較少,而新課改要求培養學生一定的自主思維能力,因此,探討英語語法教學中培養思維能力是極為重要的。
  • 廣饒縣同和幼兒園開展「展風採 促成長」繪本教學專題聯動教研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通訊員 喬佳琪 東營報導  繪本作為兒童的「人生第一書」,被公認為兒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讀物
  • 一家之言|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培養(下)
    儘可能多與英語相伴,儘可能為自己創設一個英語環境,主動用英語裝備大腦是培養良好英語思維品質和建立英語思維模式的最佳途徑。       要想使學生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建構有效的英語思維模式,教師有必要通過日常教學使學生明確中英文在表達思想時在思維模式方面的差別。概括說來,英語思維和中文思維的差別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1.漢語比較直觀,英語則傾向於透過現象描述本質的東西。
  • 教學研究 |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發展學生思維品質初探
    ─ 以譯林英語教材 9AUnit4 Reading Never Give Up 為例【導讀】工作室成員呂梅老師不僅是深受學生和家長歡迎的優秀教師,也是一位善烹飪、精園藝的生活家。要想把生活過得如她一樣有滋有味,怎能沒有一個善於思考的腦袋?培養思維品質,也可以從英語課開始哦。讓我們快快點開正文,看一看呂老師是如何在她的英語閱讀課上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的。
  • 研討丨巧用思維導圖開展小學英語繪本教學
    思維導圖作為一項思維工具,越來越多的應用與大中小學的英語教學中,實證研究顯示其對英語教學有很大促進作用。它幫我們整理大腦的內存,二次重構目標內容,鼓勵學生主動記憶分析創造。但它除了可以幫助我們處理繪本中語言信息層面的內容外,更多的是帶給學生在輸出過程中的一種心流體驗,或者說高峰體驗。
  • 播種英語閱讀,耕耘繪本教學——南頭三鑫學校與中山市西區英語教研組「繪本課題」交流活動
    本次交流活動第一個流程為觀課;三個子課題研究小組分別在低,中,高年級開展三堂不同閱讀教學模式的繪本教研課。楊燕嫻老師本次的上課內容為牛津樹故事繪本The Magic Key。本節課主要採用了圖片環遊的教學模式,通過課前複習,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感知主題。通過小組合作來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故事內容,加深對篇章的理解,培養自主閱讀和合作能力。
  • 基於核心素質下的英語閱讀教學與學生思維品質培養
    活動請來了廣州市英語教育教研專家趙淑紅老師為授課的老師給予精彩點評。我校周夢秋老師在活動中上了一節高質量的展示課。▲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天河實驗學校盧紅英老師為大家帶來朗文2A 「Chapter5 Part C Signs we see 」課堂展示盧紅英老師用圖片環遊的方式帶領孩子在故事中享受英語閱讀的樂趣,本堂課在教授知識的同時給予了學生很大的自主思考的空間,激發了學生的思維。
  • 英語教研共同體暢享新思路,給優秀英語教學成果一個展示平臺!
    分享主題:《如何有效地將任務型教學活動融入學術寫作課程》分享人簡介:曹峰,成都七中萬達學校國際部英語教師,國際部英語教研組長,英國利物浦大學碩士研究生,持有 CELTA 證書(劍橋大學國際英語教師證書分享主題:《基於閱讀策略教學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研究》分享人簡介:程莉,中學高級教師,美國訪問學者,今日頭條專訪人物,成都七中八一學校英語學科指導專家,兼任英語教研組組長,致力於創新課堂研究和師資培訓
  • 基於思維品質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與思考
    隨著中國學生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框架的出臺,英語學科提出了基於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的核心素養架構。英語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主要途徑之一。在閱讀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其核心價值所在。然而,目前的英語閱讀教學還存在著只關注語言知識的講解和處理表層信息的現象,教師疏於深入挖掘文本,忽視通過閱讀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 開發區選派教師參加省英語故事教學研討及教學研究成果展示活動
    首先是外研社培訓專家潘小平老師帶來的專題講座《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拉開了此次活動的帷幕,潘小平老師以全英式講解開場,通過圖文解字的方式向老師們幽默地介紹自己,同時,引出核心繪本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 英語寫作教學與思維品質發展
    出現這樣的窘境,主要源於英語教學中,存在重傳授語言知識和訓練語言技能,輕發展心智水平、提高人文素養的問題。因此,新課標提出核心素養概念,不再強調語言的「工具性」,而是突出了語言教育的育人本質。本文擬從思維品質與寫作的關係、思維品質在學業質量水平分級描述中的體現入手,反思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通過英語寫作教學,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思維品質發展的課程新目標。
  • 孟麗麗:思維課堂融於英語教學策略初探
    思維課堂融於英語教學策略初探思維的產生隨著人類的出現而存在。目前,各大領域都對「思維」做出過相應解釋。例如:哲學領域把思維解釋為人的意識,僅存在於人腦之中,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心理學把思維和人的心理聯繫起來,認為思維通過人腦獲得,對語言、表象、動作進行概括,能夠間接的反映客觀事物。
  • 故事可以這樣教——赴婺源參加全省小學英語故事教學研討及教學研究成果展示活動(筆記)
    ▲ 注重語音拼讀和學生的朗讀,注重學生的全體參與,通過猜測、角色扮演、表演故事等多種教學手段,將繪本故事的情景層層推進,層層深入,不斷啟發學生、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注意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善於在繪本教學中留白,問學生Can you guess what will he/they say?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 ...探繪本閱讀教學新徑——「中國教育夢——全國小學英語課賽...
    中國教育在線 訊 中國教育夢——全國小學英語課賽一等獎精品課展示觀摩活動於4月13日—14日在德強學校小學部舉行。沈國鋒、程曄、周亞文、丁瑞芳、桂凌俊、馬東方,6位國家級名師共聚德強,分享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成功經驗。
  • 思維品質如何融入教學活動?這位特級教師的課堂探索值得一看丨名師...
    今天好師妹就來帶大家看看特級教師呂娟娟如何把思維品質融入英語教學。人物介紹呂娟娟:英語特級教師,現任教於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曾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黑龍江省勞動模範、省政府特殊津貼、省教學名師、省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省級課題,教學成果《高中英語五種課型教學模式建構與實踐創新》榮獲全國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出版教學專著一部,主編教學論著、教材11部。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思維的工具。
  • 螺嶺教育集團組織英語科組參加第十屆全國英語自然拼讀與分級閱讀教學雲端研討會
    通過圖片環遊法,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大意,並利用實物操作,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知人和動物不同的喝水方式,開拓視野,加深理解並讓讓學生體驗不同工具打破雞蛋的過程,引導學生合理想像,培養創造性思維。課堂氛圍熱烈,老師們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