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培養(下)

2021-02-19 李陸桂Englishlearner

       大多數中國人在表達時所犯的英語錯誤,是因為他們仍然用漢語思維,沒有養成必備的英語思維品質和思維模式。他們在與人用英語進行思想交流時首先考慮漢語含義,然後在嘗試把它譯成英語,其結果就是人們常說的「Chinglish」。當我們訓練自己說話時,用同一種語言思維,我們的英語將聽起來更加純正。有一位長期在中國教英語的外教建議:我們說英語時,在我們的大腦有機會用漢語思維之前我們必須迅速開始說。當然,我們沒有預先思考說出來的語句會犯些錯誤,但是至少聽起來中式英語不是那麼明顯。儘可能多與英語相伴,儘可能為自己創設一個英語環境,主動用英語裝備大腦是培養良好英語思維品質和建立英語思維模式的最佳途徑。

 

(二)明確中英文思維的差別


       儘管大多數學生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英語,但由於他們日常交流思想使用的是母語,他們的英語學習或多或少受到了母語的幹擾。他們在表達英語時受到的母語影響被語言學家稱之為「石化現象(fossilization)」。學習外語時用母語思考並逐字翻譯,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然而,雖然這種現象很正常且合理,但它就是會讓我們的英語聽起來不地道,甚至彆扭。舉例來說,筆者在國內兩個國際機場的男公共衛生間看到了提醒小便者注意衛生的揭示語「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中文翻譯,不僅令人感到不自然,甚至令人啼笑皆非:Please aim carefully(請仔細瞄準。);另一種翻譯:A step closer, a bit cleaner.其實這句話根本不需要譯成英文。筆者去過國外,發現男衛生間的小便處上方根本沒有任何揭示語,因為,在公共場所講究衛生已經是大家遵守的「公德」,早已人人皆知,深入人心。另外一個例子:「我很怕蚊子。」是中文常見的說法,但要小心,在英語中afraid是指真正的懼怕,所以不能說「I am afraid of mosquitoes.」,那會讓人誤以為有隻200磅的蚊子要攻擊你!這句話只要寫成「I hate mosquitoes.」或「I find mosquitoes  annoying」就可以了。

       要想使學生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建構有效的英語思維模式,教師有必要通過日常教學使學生明確中英文在表達思想時在思維模式方面的差別。概括說來,英語思維和中文思維的差別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漢語比較直觀,英語則傾向於透過現象描述本質的東西。例如:

Have you been educated ? 你念過書沒有?

當然,同樣的意思也可以用英語表達為Have you gone to school? 但不管用哪一種方式來表達,在文字上都比中文更加貼近「受教育」這一本質,而中文的「讀書」顯得表象化,直觀。再如:

Help me up. Let me see if I can bear weight.扶我一把,看我還能不能站起來。

這句話的情境是說話者的腳扭傷了,需要別人幫忙攙扶起來。漢語的「站」很直觀,不管你是不是因為扭傷想站起來,還是坐久了想站起來,反正都是「站」。但在英語中則明確表達了說話人是想驗證自己的傷勢,腳能否支撐身體的重量,和一般的「站起來(stand up)」是不同的,所以用「bear weight(承受重量)」,意思更加明確,符合本質。

2.中文主觀性強,英語客觀性強。中文的主觀性體現在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上,在英語對話中一般只會談個人的感受,而中文則會加進去一些個人的判斷。例如,我們對別人的感謝的回應是「別客氣」,潛臺詞就是這事是我應該做的,你的感謝是一種客套。而英語則說「You're welcome!」或「My pleasure.」,只談自己的感受或意願。

3.在句子的表述順序上,漢語傾向於從整體出發敘述問題,先整體,後局部,先次要,後主要;英語則傾向於從局部出發敘述問題,先局部,後整體,先主要,後次要。例如:

I was invited to attend Tom's birthday party last Saturday.

上周六,我被邀請參加湯姆的生日聚會。

4.英語句子結構嚴謹,中文則相對鬆散。英語除了祈使句之外,一般情況下句子中的主語、謂語等主幹成分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各個句子成分之間的邏輯關係必須通過一些連接詞交代清楚。而中文則沒有這麼嚴謹,經常會出現成分缺失的情況,成分之間的邏輯關係也不一定非得做出交代,只要意思上能被理解就可以。例如:

You have to resort to the violence ? 非打不可?

One minute he's all over me, and the next he's pushing me away.

剛剛還甜言蜜語,一會兒就對我置之不理了。

以上兩個例句的中文都沒有主語;第二個例句的英文用了並列連詞「and」,句子結構顯得完整,邏輯嚴密。

(三)鼓勵學生建立詞彙網絡,為提高英語思維品質提供語料支撐


       語言學家的研究表明,我們所習得的詞彙在大腦中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繫。這種聯繫的主要特徵是發散型的網絡結構,所以稱為「詞彙網絡」。一個人的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好壞與他的「詞彙網絡」是否發達密切相關。例如,我們給學生一個詞「earthquake(地震),」讓他們寫下聯想到的單詞,他們會很自然聯想到以下單詞frightening, frightened, rob, scream,escape, wound, blood, bleed, death, rescue, immediately, ambulance ,hospital,electricity ,food, drinking water...這些詞彙有以下特點:

1.都是由「earthquake」這個詞激發出來的,一個詞可以激發出無數與之相關的詞;


2.詞與詞之間在詞義上互相關聯,有的密切,有的疏遠;


3.這些詞有名詞,也有動詞、形容詞、副詞,有的是描述人,有的是說東西,另一些是敘述行為。

       有的學生把自己英語口、筆頭表達能力較弱歸因於自己的詞彙量不大。這話雖然有一定道理,但理由站不住腳。有的人詞彙量雖然不小,但表達能力卻很弱,這其中的原因是他所掌握的詞彙基本上是「死」的詞彙,詞與詞之間沒有形成支撐英語思維品質的強勁和靈動的「詞彙網絡」。我們在進行詞彙學習的時候,不但要學習單個的詞彙,也要充分利用詞彙之間的激發作用,通過發散性思維,有意識地擴大詞彙關聯的範圍,提高詞彙之間的關聯強度,從而縮短詞彙激發的時間,提高詞彙提取的速度,有意識在詞彙之間建立有意義的聯繫,對詞彙進行深加工。

(四)增強學生對跨文化意識的敏感性,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語言是文化的主要載體。英語語言學習過程就是了解和學習他國文化的過程。《課標》要求的英語學習目的之一就是要讓學生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進而做到能夠尊重他國文化,形成跨文化交際的意識和能力。跨文化意識是英語思維品質培養的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話句話來說,沒有跨文化意識的人是不具備良好英語思維品質的。實踐證明,如果教師引導得力,學生對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學習的興趣會轉化為語言學習的持久動力,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

(五)積極創設培養學生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語言環境」,鼓勵學生勇敢走出「舒適區」,利用英語思維提高表達能力


      語言心理學家研究證明,我們都有一個不願意走出來的「舒適區(comfort zone)」。但是,如果我們越是願意脫離這樣的區域,我們就越容易成功(Michael Knapp,2011)。在英語學習中,脫離不了「舒適區」,語言的環境難以建立。

      「舒適區」這種觀念在生活中許多地方都適用。有些人喜歡徹夜玩電腦遊戲,但是為了通過即將到來的考試,他們必須走出他們的「舒適區」----玩電腦遊戲帶來的愉悅和舒適感,把平時用來玩遊戲的時間花在複習功課和睡眠上。

       通過觀察,筆者發現,對於有些中國人而言,大聲說英語,尤其是與其他中國人用英語交談,會破壞他們的「舒適區」;然而,筆者同時也發現,那些英語口語優秀的學生很有毅力,他們在課堂上經常把握住各種說英語的機會,有時甚至對自己,對同學似乎比較「苛刻」,儘可能說英語,卻很少用母語表達思想,強迫自己脫離說母語的「舒適區」。剛開始,他們自己也會感到不舒服,不自在,但隨著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日漸提高,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改善,他們的自信心越來越強,在英語學習的國度裡自由翱翔。

 

註:本文曾發表在《基礎教育研究》2014年第三期。

個 人 簡 介

李陸桂,先後在兩所中學當了十多年的英語教師,教過初中和高中英語;既教過農村的孩子,也教過城市的學生;既教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也教過基礎比較好的學生;1996年至今在廣西桂林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擔任高中英語教研員。廣西特級教師、廣西首屆教學名師、廣西首批正高級教師,廣西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新修訂高中英語教材作者之一。他每年要聽100多節英語課。此外,他現在依然保持著天天學習英語的習慣,哪怕每次學習只有短短十幾分鐘,沒有懈怠。

相關焦點

  • 一家之言|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培養(上)
    本文從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定義、培養英語思維品質和英語思維模式的重要性
  • 發現英語思維品質的培養路徑
    新版《英語課程標準(2017)》指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含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思維品質首次被明確列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要素之一。
  • 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研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思維品質(官網網址:http://www.chinaxinkecheng.cn)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要素之一,也是學生培養良好的英語能力的必備要素。我國英語語法的教學過程中,語法佔有較大的比重,是初中英語教學中很重要的部分,可是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比較注重單詞的講解、詞彙的積累,對語法的運用相對較少,而新課改要求培養學生一定的自主思維能力,因此,探討英語語法教學中培養思維能力是極為重要的。
  • 英語寫作教學與思維品質發展
    《課標》將思維品質納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框架,並界定為「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如何在寫作教學中實施學生思維品質培養,是廣大英語教師們面臨的新課題。令人欣喜的是,有些一線教學名師和優秀骨幹教師已經在這方面做了頗具啟發性的教學探索。
  • 基於思維品質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與思考
    隨著中國學生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框架的出臺,英語學科提出了基於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的核心素養架構。英語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主要途徑之一。在閱讀教學中發展學生的多種思維能力,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其核心價值所在。然而,目前的英語閱讀教學還存在著只關注語言知識的講解和處理表層信息的現象,教師疏於深入挖掘文本,忽視通過閱讀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 英語思維及如何培養英語思維
    在「美國小學」課堂,經常會有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的教學方式。如:老師會問大家「聲音是在空氣中傳播得快,還是在水中傳播得快?」一開始不告訴孩子們標準答案。老師指導孩子們搜集這方面的信息,並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最後鼓勵孩子們分享和交流自己的評估,最後下結論。久而久之,孩子們學會了不輕信,不盲從,懂得要客觀分析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和理性判斷。
  • 高中英語教研:如何培養高中生英語學習的思維品質
    培養高中生英語學習的思維品質,是教學過程中應予以高度重視的一個層面。應該承認,對學生的思維品質培養還存在普遍薄弱點,就此探究三個方面:板書設計能夠將教師提取概括的思維過程通過言簡意賅的文字外顯出來,在教授學生提取概括能力方面有很重要的引導作用;但許多教師忽視具有邏輯性和生成性的板書對學生提取概括能力培養的示範作用。
  • 海報展示專題丨培養思維品質型英語繪本教學模式的初探與感悟
    然而,目前大部分英語繪本課都是停留在淺層閱讀的層面,學生僅僅是會讀繪本中的句子,了解故事的情節,很少有對繪本進行多維解讀,深挖內涵,這並不利於學生的思維品質的合理發展。原因大概是低段學生英語知識儲備量少,語言能力並未達到相應的水平。這也是我初初接觸英語繪本的一個困境,下面我將以外研社繪本Tec and the Cake為例,分享我在繪本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
  • 「核心素養下中小學英語教學與學生思維品質的探索」主題研討在...
    大會旨在教育方針的正確指引下,共同研討「核心素養下中小學英語教學與學生思維品質的探索」這一主題,為中小學英語教師解決在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本次會議以專家深度講解及答疑互動的方式,以觀念更新為目的進行有組織的理論學習,系統化的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困難,促進觀念的交流和共享。
  • 思維品質培養 融入靈動課堂
    呂娟娟 英語特級教師。現任教於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曾先後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黑龍江省勞動模範、省政府特殊津貼、省教學名師、省師德先進個人等榮譽。主持完成多項國家、省級課題,教學成果《高中英語五種課型教學模式建構與實踐創新》榮獲全國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出版教學專著一部,主編教學論著、教材11部。
  • 基於核心素質下的英語閱讀教學與學生思維品質培養
    -2020學年華附聯盟學校英語研課活動在華師附屬天河實驗學校舉行。▲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天河實驗學校盧紅英老師為大家帶來朗文2A 「Chapter5 Part C Signs we see 」課堂展示盧紅英老師用圖片環遊的方式帶領孩子在故事中享受英語閱讀的樂趣,本堂課在教授知識的同時給予了學生很大的自主思考的空間,激發了學生的思維。
  • 【教學觀】潘景麗:思維品質——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突破口
    摘要: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涵蓋思維品質、語言能力、學習能力與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在國內外核心素養研究中具有顯著的重要性,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著力點與突破口。綜述思維品質在國內外核心素養中的地位和闡述思維品質與英語學科其他核心素養的關係的基礎上,提出了從思維品質入手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和文化意識的路徑。
  • 《高中英語新課標解析》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思維品質
    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強調三個方面,即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新性。 在過去的語言學科教育當中,我們欠缺對思維品質的關注。我們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然後在邏輯思維的基礎上,能夠讓學生有理有據地進行意義和意圖方面的表達。
  • 怎樣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
    那麼英語思維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要培養英語思維?缺乏母語環境該怎麼培養英語思維呢? 什麼是英語思維? 「英語思維」— think in English / use English to think,碰到英語,直接理解英語,按照英語語言的組織方式進行表達,不會受到漢語母語的幹擾,沒有中譯英的轉換過程。
  • 陳剛:如何培養學生邏輯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
    本期,江蘇省邳州市新城中學陳剛老師將分享自己在教學實踐中對「思維品質」的思考與感悟。《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版》(下稱課標)把學生思維品質列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之一,並要求在英語教學中貫徹課標的精神實質,立德樹人,把培養學生思維品質作為教學重點,提升其學科核心素養,凸顯了英語學科對發展學生智力的促進作用。
  • 活動觀引領下小學英語思維能力培養的思考與實踐
    一、引言《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英語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發展語言技能,還要進一步促進他們思維能力的發展(教育部,2012)。外語教學研究者與實踐者對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也具有廣泛共識。
  • 【英語論文】聚焦學生思維品質的中學英語報刊閱讀案例研究
    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注重知識點的講授,局限於對文本信息的表層理解,缺乏對文本深層次的理解、分析和評價,導致學生思維難以發散,沒有真正與文本互動和交流。本文結合對兩節報刊閱讀教學的案例評析,探究聚焦學生思維品質的課堂教學途徑,即培養學生的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思維品質等。
  • 英語語言能力少不了的英語思維培養
    英語思維是英語真正流利、熟練的境界和標誌。英語思維是英語的靈魂和生命,掌握了它,你就能自由操縱英語,且終身不忘。英語雖然在中國普及了三十年,但卻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啞巴式英語。近幾年英語學習的趨勢是,年齡愈來愈小,時間愈來愈長,花費的精力愈來愈大,但學習效果並沒有本質提高。根本原因是我們一直以詞彙量、語法量、考級、考試分數等作為學習目標,卻忽視了英語思維的培養。
  • 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導語:《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強調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重點梳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一、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必要性《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把思維品質列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 教學研究 |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發展學生思維品質初探
    ─ 以譯林英語教材 9AUnit4 Reading Never Give Up 為例【導讀】工作室成員呂梅老師不僅是深受學生和家長歡迎的優秀教師,也是一位善烹飪、精園藝的生活家。要想把生活過得如她一樣有滋有味,怎能沒有一個善於思考的腦袋?培養思維品質,也可以從英語課開始哦。讓我們快快點開正文,看一看呂老師是如何在她的英語閱讀課上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