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的道與術

2020-10-19 中國青年報

前幾天,我認真觀看了《名師大講堂》王小騫老師的講座,受益匪淺。

和孩子說話有講究

「55387」黃金定律,適合家長,但在現實中很難做到。「55387」黃金定律的內涵是,溝通之道最主要的體現在:

55%的態度:家長說話的神態、表現,都能影響到孩子的表現,你說話的態度溫和,孩子也會溫和地回應;如果你態度惡劣,孩子則橫眉冷對,甚至會把耳朵「加蓋」。

38%的口吻:家長講話的語氣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我家孩子這方面就非常的明顯,如果我說話聲音大或者指出她哪裡不對,她就會據理力爭,甚至頂嘴。相反,我用溫和的語氣和她說話,或者誇她,她則非常開心,會抱著我說:「媽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我最愛媽媽了,我會繼續努力的,驕傲是不對的」。口吻的不同,收到的效果真是大相逕庭。身為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把負面情緒扼殺在搖籃裡。

7%的內容:做到上面兩點,父母的話孩子就很容易聽進去了。

誇孩子的技巧

王小騫老師說,誇獎是對事也對人,批評是對事不對人,這個觀點非常精闢。

她列舉了自己閨女問她的一個問題:「媽媽,白雲後面是什麼?」她答:「白雲後面是大氣層。」孩子繼續問:「那大氣層後面是什麼?」「宇宙。」 孩子又問:「那宇宙後面是什麼?」「媽媽不知道這個答案。」這個問題把她難倒了,因為至今沒有人能回答出這個問題。隨即,王老師「狠狠地」誇了孩子一番:首先,「寶貝你提了一個很有質量的問題,太好了」,這是對事的誇獎;其次,「你這個好奇心真是讓媽媽吃驚,等你長大後研究出來,告訴媽媽好不好」,這是對人的誇獎,這種高質量的誇獎,對孩子的觸動非常大。

我們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好奇心、善良、與人分享等等小細節、小事情,都不要吝惜自己最美的語言,要「狠狠地」誇獎孩子。

大人的行為、語言往往會影響孩子。我有時會把工作上的負面情緒帶到家裡,孩子並沒做錯什麼,因為自己心理不痛快,說話語氣就衝,孩子也很委屈:一天沒看到媽媽了,本來開開心心地撲進我懷裡,想把她一天的開心與不開心與我分享,而我連聽的機會都不給她,一下子就吼出來,自己是痛快了,而孩子則眨巴著無辜的大眼睛看著我,甚至緊緊地抱著我。

這時的我也會自責,會把嘴巴拉上拉鏈,讓自己情緒穩定。

所謂的術DCapp法,包括五個方面——

誇細節:一定要具體地誇,誇對的部分,不要一味地只看到錯的揪著不放,這樣能幫助孩子改掉馬虎的毛病、增強專注力。

誇協作:不要讓孩子成為一座孤島,要讓孩子們學會協作,不論是在體育活動中還是做值日等等,都要與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完成。閨女在開學的幾天裡,與同學一起做老師的小幫手,表現不錯,每當自己說起時,滿臉自信,希望以後繼續努力。

誇態度:要讓孩子養成做事情認真、努力完成每個不同難易程度事情的習慣。

誇獎不貶損:讓她感覺到自我榮譽感、自我價值感。

前幾天,閨女在學校把語文、數學、英語作業都完成了,寶爸一頓誇:「寶貝,看看今天是不是比昨天有進步了,這樣是不是節省了好多時間,你可以幹你喜歡的事了,時間是不是多了好多?」「爸爸,是的,我好開心,以後我也會這樣的,不驕傲,我要繼續保持,這樣我就可以看我喜歡的恐龍立體書和宇宙百科了」。

誇計劃:讓孩子幹她自己能幹的事,有計劃地去做。比如整理書包、文具、書桌、玩具等,這方面我女兒做得還不錯,很早的時候就開始了,鼓勵她堅持下去。

不要說「你真棒,很聰明」,這樣只會把孩子誇笨了,她只會做簡單的事情,耍小聰明。

家長要有方法有耐力

對於孩子寫作業拖拉問題,王老師認為,今日事今日畢,讓孩子知道作業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家長的事情,讓孩子決定寫作業的時間,玩就玩個痛快,但不管有多晚,作業一定要寫。困、累都不是藉口,孩子寫,家長要陪著,不能玩手機,可以選擇在一旁看書。

這樣試幾次,孩子自然就知道作業是自己的事情,媽媽真的會不管,就會提前制定自己寫作業時間規劃了。這雖考驗家長的耐力,但很有效果。

對於不少孩子們玩遊戲忽略了正事,王老師建議家長培養孩子的廣泛興趣,騎自行車、跳繩、剪紙、打球等一切孩子喜歡的事情,使之從玩遊戲中解脫出來。

做孩子不容易,作家長更不容易,相互配合、相互理解,雙向溝通。家長要了解孩子想法、尊重孩子,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很有好處,也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

來源:中國婦女報

相關焦點

  • 和諧家庭之道 親子溝通
    和諧家庭之道我在過去的一年裡,三次參加了家齊老師《和諧家庭之道—親子溝通》的課程,老師自己已經帶領了六十多次這樣的課程。課程圍繞著《孩子和我更貼心》溝通模型而展開的,課程目標是:人本基本觀念破譯幸福密碼,溝通效能訓練促進和諧關係。課程宗旨:運用溝通的方法,達成以下目的:協助孩子學會自行解決問題;改變孩子不恰當的行為;化解父母與子女間的衝突,拉近父母與子女的價值觀念。
  • 焦點解決 溝通之道——「禾馨心靈家園」青春期親子輔導工作坊...
    焦點解決 溝通之道——「禾馨心靈家園」青春期親子輔導工作坊 親子活動 發布日期:2018-12-28 14:55
  •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儋州市青春健康溝通之道親子活動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儋州市青春健康溝通之道親子活動為了促進老師與家長的溝通、家長與孩子的溝通,激發家長與孩子的合作意識、溝通意識,進一步增進親子感情,12月20日晚,儋州市衛健委、市計生協攜手市教育局、團市委在南開附中儋州一中的體育館舉行青春健康溝通之道親子活動
  • 教育的道與術
    教育的「道」就是教育的戰略,教育的「術」就是教育的具體戰術。古語說,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歷史者不足以謀一時。仔細想想也可以遷移過來闡述教育道與術的關係。所有這些做法都生動體現了教育教學「術」發展,可惜的是缺乏對教育教學總體的「道」把握。從哲學來講,道是事務的根本,術是事務發展方法途徑。二者對立統一,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強調術的運用,不考慮整體的燈塔,必然會迷失方向;只考道的運用,只考慮燈塔的照耀,不結合具體的實際考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必然會被現實的困難阻斷。
  • 班級管理的「道」與「術」
    作為科學的研究者與藝術的踐行者和鑑賞者,該從「道」即教育理念上去不斷提升自己,還是該不斷追逐「術」即教育管理方法?這是值得我們每個班主任認真思考的問題。目前班主任界普遍對「術」的追求更為熱衷,作者們也往往迎合廣大班主任所好。可真的有那种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萬能膏」?
  • 談談賺錢的道與術
    道適合專注,術適合變通。圖源網絡01賺錢的道與術作者說到:我們在日常生活讀的書,絕大多數都屬於道,而很少術。道即道理,在絕大部分的情況是不會改變的;而術即方法,是會千變萬化的。賺錢也是如此,以前可以靠購買房地產獲得資產,但是如今完全行不通。雖然術行不通,但是賺錢的道是沒有改變的。
  • 小紅書運營的「道」與「術」
    中國自古以來講究「道」:大凡天下之學問,萬事成敗,皆不出道與術;所以運營也能講出道與術,只要你能弄懂了這兩點,運營出一個優質的帳號,基本是順其自然的,但你放心,我今天不是來跟你講玄學的,許多人搞不清楚道和術到底是什麼意思,到底有什麼區別?
  • 學海泛舟 | 李娜:財務學習中道與術的一點感悟
    ,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於術」,莊子說「以道馭術,術必成,離道之術,術必衰」,《孫子兵法》說,道為術之靈,術為道之體,以道統術,以術得道。古人說,上人用道,中人用術,下人用力。曾經這些晦澀難懂的語言,在本次學習後引起了深深的思考。其中的道是什麼意思呢?於企業而言,什麼是道什麼是術呢?站在管理角度又如何看待與理解道與術呢?於個體而言,什麼是道什麼是術呢?
  • 阿斯湯加的術與道
    前幾天在群裡和一些湯友又討論起來術與道的問題。隨著這段時間的練習對這個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 《好父母的說話之道》:豆瓣9.5分,父母必備的親子溝通手冊
    文 / 魔斯媽媽《好父母的說話之道》是美國《父母》雜誌科學顧問委員會成員、著名的臨床心理學家溫迪.莫戈爾博士最新推出的一本育兒專業書籍。很多人一聽到名字,很容易聯想到另外一本同樣有名的教父母親子溝通的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 《好父母的說話之道》:豆瓣9.5高分,父母必備的親子溝通手冊
    很多人一聽到名字,很容易聯想到另外一本同樣有名的教父母親子溝通的書《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但這兩本書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相比較火爆全球、豆瓣評分8.8、實操性非常強的《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肯說》,作為同類產品《好父母的說話之道》能拿下9.5的豆瓣高分,我想是緣於它更全面、更深刻地探討了溝通背後的問題。良好的溝通,不僅僅是表達方法的問題。
  • 親子溝通,從心開始——記美國高中「親子溝通」德育展示課
    合肥一中副校長吳英明、35中副校長顧曉惠、合肥六中德育主任吳華、合肥一中高二年級部尤光雷副主任、美國高中校長餘海燕以及美國高中高一全體同學、家長參加了此次主題班會。班主任姚奔老師首先分享了兩個案例,由於缺乏溝通和交流,兩個大有前途的美國留學生自殺身亡,觸目驚心的慘案警醒了學生和家長進行有效親子交流的重要性。
  • 關係探究中的術與道
    理解道,甚於追求術 社會媒體中不斷出現的經驗理論之談,在我看完多少本關於人際交往的書以後,便成為了其中翹楚,可以嫻熟處理問題。我曾一度,思維局限於此,以為只要有了足夠的理論知識,便可以解決現實中的問題。
  • 【三木秉鳳】《 以道御術 110 》
    道是什麼?是事物的本體及其運動規律。人之惑,源自何?源於對自然規律與社會規律的茫然無知!規律是什麼?就是萬物之運行軌跡,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道自何來?老子言:道法自然,即道效法自己本然而然的樣態。道在哪裡?《中庸》曰:道不遠人。但《易》曰:「百姓日用而不知」。術是什麼?術就是現象!
  • 4招《非暴力溝通》,讓親子溝通從「雞飛狗跳」秒變「母慈子孝」
    在與孩子的互動中,你們是否經常產生衝突、誤解,溝通無果又破壞了親子關係呢?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本心理學著作《非暴力溝通》,相信您會像我一樣有所啟發,並在書中找到「非暴力親子溝通」的方法和答案。這本書揭示了人際衝突的本質,其中關於避免暴力溝通的思想,同樣適用於親子間的溝通。下面,我將結合自己的理解,和大家一起探尋書中的奧秘,讓您的親子溝通從「雞飛狗跳」秒變「母慈子孝」。
  • 親子關係需要經營,親子溝通需要學習:換位思考才能溝通無障礙
    和諧的親子關係中,溝通是第一位的。只要孩子和父母總有話說,願意和父母說出心裡話,親子關係就不會有什麼問題。親子關係好,父母的話孩子才能聽得進去,才有可能談到教育。有數據顯示,80%的問題青少年不和父母溝通。網癮、厭學、抑鬱症離家出走,這些問題的背後暴露的都是親子溝通的危機。有一位父親對我說:「孩子已半年多沒怎麼和我說過話了,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我感到自己很失敗,已經失去了對他的控制。
  • 親子溝通?不,親子談判更有效
    」…………相信父母與孩子的溝通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可溝通的實際效果卻令父母感到失望。原因在於,溝通只停留在想法的層面,很難改變孩子的行為。孩子在心裡豎起了一道牆,不願意和父母說出他們真實的想法,也不願意聽父母說,或者很難有效改變。因此,很多父母就這樣看著孩子出現各種各樣的行為問題,看著家庭關係越來越糟而不知所措。親子談判:把「說」落實到「做」如何幫助這些陷入困苦的孩子和家長?
  • 【三味講堂】報名| 毛海燕:青春期家長溝通之道
    青春期家長溝通之道好的親子關係是親子教育的基礎,只有在關係和諧的狀態下,孩子才會尊重父母,接受父母的教育。良好的親子關係來自於良好的溝通,溝通不僅要用心,還需要技巧。今夜,讓我們一起聊聊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的話題。
  • ...的技巧和方法: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之尊重,壹心哥親子溝通心得體會
    所以,親子溝通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與方法的,否則就沒有效果,所以對於這一代人的教育,絕不能再用老方法。 壹心大哥希望通過親子溝通心得體會分享,讓你能快速掌握親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可以與孩子的關係更密切,今天分享主題的是第三個技巧和方法:親子溝通的有效方法之尊重。
  • 這樣溝通,促進親子關係
    親子之間的溝通是講究方式方法的,好的溝通方法能夠更促進親子之間的互動,不好的溝通方法會阻礙孩子的發展,也會使得孩子變得不知道如何跟家長相處。所謂親子溝通,更多的是聽聽孩子的心聲,讓他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所遭遇的問題,再給予指導和幫助,這種基礎上的親子溝通也是正確的、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