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候鳥南遷避冬 墾丁迎嬌客辦"白鷺鷥祝福"

2020-12-24 央視網

  中新網9月21日電 島內北方大批候鳥南遷避冬,恆春半島是它們重要的中途棲息站,墾丁公園管理處歡迎這批遠到的嬌客,將舉辦「白鷺鷥的祝福」賞鳥活動,邀民眾共賞這大自然的奇觀,也給予?們祝福希望一路平安。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墾管處處長施錦芳說,每年東北風初起,一年一度的候鳥季又開始了,各種鷸科、鷺科及保育類的伯勞、鷹群等都陸續飛抵恆春半島,是入秋的第一波訪客,墾丁的山野、天空非常熱鬧。

  施錦芳指出,在候鳥南飛的季節裡,白鷺鷥羽色、飛行姿態與壯闊有序的人字形隊伍,絕對不比猛禽遜色,尤其當一群上千隻宛如雪白羽絲,緩緩飄越上空時的壯觀大自然景象,讓人感動莫名,永生難忘。

  墾管處保育課技士蔡乙榮說,鷺鷥群南遷期間,部份在臺灣停留度冬,大部份更飛往南洋一帶渡冬,南遷的鷺鷥隊伍中,成員以小白鷺、牛背鷺、大白鷺及中白鷺為主。

  據悉,鳥群在飛越巴士海峽前,選擇龍鑾潭西岸樹林頂端或潭區周邊溼地棲息,或飛到農田中覓食,農民翻耕田地時,它們更會緊跟在曳引機後覓食;近年來調查發現,大部分南遷的鷺鷥群都直接飛越恆春半島趕往南洋渡冬區。

責編:孫潔

相關焦點

  • 圖文:天空一片白如下雪 臺灣墾丁鷺鷥南飛過冬
    大批白鷺鷥群起南飛,萬鳥蔽空,頗為壯觀。,墾丁龍鑾潭邊出現成千上萬白鷺鷥大遷徙的壯觀場面,龍鑾潭的天空一片白茫茫,有如下雪一般。  據世界日報報導,有關人士介紹說,鷺鷥群每年於8月底至10月間往南遷移,部分在臺灣中南部停留,成為留鳥,大部分飛往南洋一帶過冬,南遷的鷺鷥隊以小白鷺、牛背鷺較多、大白鷺及中白鷺次之。鷺鷥的羽色、飛行姿態與隊伍的壯闊有序,在青山綠水間,龐大而緩慢飛動的畫面十分優雅。
  • 臺灣寫真:臺南、墾丁等地上萬候鳥大集結
    臺灣南部的臺南、屏東懇丁等地沿海地區紛紛有上萬隻候鳥大集結,過境、停留及即將飛離的鳥兒,雜處在一起,頗為壯觀。  臺南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人員觀察,往年九月起,大批候鳥開始在臺南沿海交會,今年九月上旬及中旬西南氣流及颱風豪雨後,成群的冬候鳥飛抵臺南,形成今年秋冬第一波候鳥集結高峰。而這裡沿海的夏候鳥,七月就被發現陸續離臺,燕子的遷徙最明顯。
  • 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冬夏候鳥開始「換崗」
    2018年12月26日,大批珍禽候鳥在江西鄱陽湖之濱的沙湖山一帶棲息。 段八一 攝中新網南昌2月22日電 (記者 蘇路程)中新網記者22日從江西省林業局獲悉,位於江西境內的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越冬候鳥已開始北遷,夏候鳥的先頭部隊已抵達鄱陽湖。湖區保護候鳥的工作人員表示,湖區冬夏候鳥開始進行「換崗」。
  • 墾丁公園
    臺灣屏東縣墾丁公園龍鑾潭度冬雁鴨種類繁多,是遊客賞鴨的好去處。   墾丁公園位於屏東縣恆春鎮(南端恆春半島之南側),成立於1984年1月是臺灣第一座公告成立的公園;墾丁公園三面環海,東鄰太平洋、西鄰臺灣海峽、南瀕巴士海峽,是臺灣本島唯一熱帶區域的公園。
  • 雲南全面加強鳥類保護管理 禁止隨意投食補飼候鳥
    圖為白鷺鷥。 羅愛東 攝中新網昆明3月4日電 (王佳純 郭麗娜)記者4日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該局日前發布全面加強鳥類保護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雲南各地劃定候鳥遷徙通道、開展巡護值守等,嚴厲打擊破壞鳥類資源違法犯罪活動,並明確禁止擅入自然保護區觀鳥和拍鳥,在候鳥遷徒停歇地、越冬地隨意進行投食等行為。
  • 大批冬候鳥抵廈 篔簹湖/五緣灣溼地公園登多處可觀賞
    廈門地處鳥類遷徙路線的重要節點上,每年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候鳥來此過冬。最近,隨著天氣逐漸轉涼,候鳥們都回到了廈門。那麼,在哪些地方適宜觀賞這些候鳥呢?一起來看。  在五緣灣溼地公園鷺鳴樓附近的這片水域裡,平日就有飼養黑天鵝,最近就變得更熱鬧了。
  • 遷徙的候鳥靠什麼辨舊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候鳥「先頭部隊...
    它們有的補充完能量,又將展翅南飛,有的將待在這裡,度過又一個長冬。真正的熱鬧時節還未到來,10月中下旬以後,大批量的候鳥將前赴後繼地抵達,屆時,我省又是一派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場面了。冬候鳥剛來,過境鳥落腳,夏候鳥未走,留鳥依然徜徉。河南黃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孟津管理中心林業高級工程師馬朝紅點出了候鳥遷徙的進度。扣馬生態恢復區內,黃河沿線是大片的豆田。大豆葉漸黃、莢正硬,檉柳株株,散落在田野裡。突然,豆田裡驚起一道黑影,片刻後,又一道。
  • 抗戰時期,重慶守護了大批故宮南遷珍寶
    抗戰時期,重慶守護了大批故宮南遷珍寶) 《國家寶藏》的熱播,讓故宮裡的館藏成為網紅般的存在,很多人看完節目都大呼:「故宮等我!」
  • 遷徙的候鳥靠什麼辨舊路?
    它們有的補充完能量,又將展翅南飛,有的將待在這裡,度過又一個長冬。    真正的熱鬧時節還未到來,10月中下旬以後,大批量的候鳥將前赴後繼地抵達,屆時,我省又是一派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場面了。    【現狀】    冬候鳥已來、夏候鳥未走、過境鳥落腳補充能量    秋分時節,陰晴天氣,蕭瑟涼風,天高水低。
  • 冬候鳥遷徙進入尾聲,最後一批「北方來客」抵達揚州
    錢治華 攝當一群紅嘴的鳥兒出現在高郵湖時,意味著候鳥遷徙,已進入尾聲。這紅嘴的鳥兒正是紅嘴鷗。通常,它們是最後抵達揚州的冬候鳥。紅嘴鷗抵達揚州,比往年晚了一些揚州攝影協會野生動物與鳥類攝影分會的錢治華,在高郵湖上拍攝到了一群約80隻紅嘴鷗,這是他今冬第一次在揚拍攝到紅嘴鷗。
  • 20萬隻候鳥飛抵 天津北大港溼地開啟「天鵝湖」景觀
    新華社天津11月1日電(記者毛振華)秋末冬初,近20萬隻候鳥飛抵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北大港溼地,其中不乏東方白鸛、白頭硬尾鴨等珍稀鳥類以及火烈鳥等「稀客」。  從呼倫貝爾到渤海灣鳥類遷徙通道,是世界八條主要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東部遷徙路線重要組成部分。
  • 大批春候鳥過境北京,公園裡的觀鳥人樂壞了
    大批春候鳥過境北京從2月1日至2月26日,北京9個國家級和34個市級野生動物監測站,共監測到野生鳥類26.5萬隻,其中包括大天鵝、白尾海雕等珍稀野生鳥類。3月2日舉行的「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宣傳活動中,市園林綠化局公布了上述數據。
  • 候鳥、留鳥、旅鳥傻傻分不清?福州觀鳥指南來啦
    N海都記者 羅丹凌 石磊磊夏去秋來,越來越多的候鳥南遷而來,地處東南沿海的福州迎來最佳觀鳥季。上周末,福建省石探記生物學研究中心和福山郊野公園共同進行了今年入秋的第一次候鳥觀鳥調查。工作人員悄悄走進林中,舉起手中的觀鳥望遠鏡,仔細觀察林間的小鳥。石探記成員李女士說,她在福山郊野公園的最美觀鳥步道上,監測到紅尾伯勞、極北柳鶯等候鳥。此外,其他鳥友則在金牛山公園內發現了壽帶、白喉林鴝的蹤跡。
  • 鄱陽湖本月將迎冬候鳥遷徙高峰
    ▲白鶴  隨著冷空氣南移,又到一年一度候鳥向南大遷徙的時間了。不過大多數種類的候鳥已被監測發現,比如,鄱陽湖的4種鶴(白鶴、白頭鶴、白枕鶴、灰鶴)的先頭部隊已全部到達;到達鄱陽湖的其他主要候鳥還有東方白鸛、豆雁、鴻雁、白額雁、灰雁、白琵鷺、小天鵝等幾十種。  記者了解到,9月26日凌晨4時許,護鳥員在巡護時發現,53隻豆雁飛抵鄱陽湖都昌多寶鄉馬影湖,成為今年首批抵達鄱陽湖的冬候鳥。
  • 臺灣寫真:臺北動物園新光特展館準備就緒迎嬌客
    中新社發 黃少華 攝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三日電 題:臺北市動物園新光特展館準備就緒迎嬌客中新社記者 路梅 陳立宇大陸贈送給臺灣的一對大熊貓「團團」和「圓圓」今天晚間就要抵達臺北,入住臺北市立動物園(又稱木柵動物園)新光特展館,這是它們定居臺北的新家。為了迎接大熊貓入住,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已經連續忙碌了兩個多月,目前一切就緒,待迎嬌客。
  • 《爸爸回來了》,最受歡迎的墾丁親子度假勝地
    無論是碧海藍天,還是綠地湖泊,墾丁都給人一種清新的通透感,這不,《爸爸回來了》近期就來到了墾丁
  • 客家人:「客」從何方來,「客」到何處去?
    ▲客家先民的遷徙路線最早的一次大遷徙可追溯到西晉永嘉之亂(307-313年),北方少數民族混亂中原,士民為避戰亂,紛紛攜家南遷。東晉南朝為了安置從北方遷來的士民,在南方設立了僑州郡縣。這些人主要遷至江淮地區,離中原尚近,亦有一部分進入江西贛江流域。北方中原漢人就成了「僑客」。
  • 阜新「候鳥老人」開始向南「遷徙」
    為此,每年到了冬季,李女士就要南遷。李女士告訴記者:冬季南方氣溫不像東北這麼低,血壓不會驟然升降,非常適合養生。記者了解到,我市「候鳥老人」南飛過冬是自發興起的,他們大多選擇環境優美、氣候怡人的南方市縣,非常適合老年人居住、養生。(記者 梁東輝)
  • 申城逐漸迎來越冬候鳥大軍 罕見灰腹灰雀再現身
    東方網12月13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寒風颳過,鳥兒隨之展翅南飛,最近幾天,申城逐漸迎來越冬候鳥大軍。專家稱,與八九月來滬歇腳即走的遷徙候鳥不同的是,眼下這些越冬候鳥將在本市安家落戶。   「這兩天我們已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前往鳥類保護核心區,一方面統計越冬候鳥的數量,一方面監控有無非法捕鳥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