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寶媽在群裡發布了這樣一則問題:「孩子餓死也不吃韭菜餡的水餃,該怎麼辦?在線等」,面對這樣的話題,我憑著好奇心點開了群裡,群中寶媽們的回答可以說五花八門,但更多的答覆則是:「不愛吃韭菜餡的水餃,那換成白菜餡的水餃不也一樣」。
雖說這一話題激起的有些莫名其妙,貌似很簡單,但仔細想想這位寶媽可能只是想通過這一件小事,來反映孩子不好好吃飯這一本質,並想以此來引起更多寶媽的共鳴,或許還能從中得到一些育兒的小建議,卻沒成想結果竟是如此「滑稽」。
若說以育兒題材為主旋律的電視劇,那麼首當其衝想到的一定是《虎媽貓爸》,劇中趙薇飾演的母親,每日裡也時常面對著孩子不好好吃飯這一頭疼問題,劇中其女兒不愛吃青菜,母親為了改掉女兒挑食的壞毛病,便強硬般的將青菜硬塞進女兒的口中。
這一幕被其父親所見,父親制止道:「既然孩子不願吃,那就不要硬逼著她吃了,你越是逼她,她就越不愛吃青菜」,其實回歸現實當中,像劇中母親那樣「改正」孩子吃飯壞習慣的行為也可以說屢增不鮮。
當面對孩子挑食時,很多父母都會選擇威脅和強迫,例如:你要是不吃,就用永遠別吃,也當是為家裡省糧了、不吃就餓著、老師沒教過你浪費糧食是可恥的這個道理嗎、你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想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還挑食?有的吃就不錯了,我告訴你不吃也得吃……
不知從何時起,凡事有挑食毛病的孩子,都會被冠上「矯情」、「不懂事」、「不聽話」、「沒事找事」等標籤,但實際上真的是所有挑食的孩子都是如此嗎?我想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吧,俗話說「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就算是成年人,難道所有食物自己全部都可以接受嗎?並不是如此的吧。
我曾在一篇報導中看見一則訪問孩子愛挑食原因的新聞,報導中寶寶給出的答案是:主要每天買菜的人是父母,所以他們做出來的菜肯定都是自己喜歡吃的,而且有時候一個星期必有重複的,這也是他們不挑食的原因所在,其實仔細想想,這位小孩的回答也並非無稽之談,我想這也應該是父母反思自己的一項緣由。
這世間的每一個人都有其區別於他人的喜好,即便是雙胞胎也會有不同,若是只憑他人無法接受自己的喜好而去直接斷定其挑食的壞毛病,那這是極為不公平的,此外也會有父母不理解,為什麼孩子會這麼討厭一個食物,這個疑問其實是很好解釋的。
就像我本人就是一個榴槤愛好者,我甚至是可以拿榴槤當正餐來食用,但我的弟弟就十分的反感榴槤的味道,每次只要一聞到榴槤,他就會在馬桶上反胃好久好久,我也有問過他原因,他說大概就是身體的一種本能抗拒反應。
就好比我厭惡生薑一般,每次只要聞到生薑的味道,我是真的會有一種反胃到暈眩的感覺,我想這種本能反應大概是無法掌控的。
按照這個原理,我們來換位思考一下,既然我們面對自己十分討厭的食物都會本能的出現這種反應,那麼何況是孩子呢?因此我想這種挑食也是有可諒解之處的,孩子有一兩樣不愛吃的食物,其實也不是什麼大問題,父母還是可以找一些其他營養價值相對等量的食物予以替換。
或者父母也可以告訴孩子:若是有什麼自己十分討厭的食物,一定要儘早和父母提出來,這樣在做一道菜時,例如鯽魚湯,對於不愛吃香菜的孩子,父母可以在放香菜提味之前,先給孩子盛出他的份,之後再放入香菜供其餘人食用,這樣在完成眾口難調這一艱巨任務的同時,也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其實對於孩子而言,他們的味蕾往往需要的並不是多麼貴重的山珍海味,即便是再平常不過的家常小菜,若是符合他們的心意,也是可以提升孩子內心滿滿的幸福感,我建議父母還是應該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口味喜好。
面對孩子不喜歡的食物,為了避免孩子由挑食引發的營養不良,父母也是可以找一些食物作為替換的,只要營養價值極可能等量即可,例如:孩子不愛吃豆腐,那父母就將孩子的飲食換成魚肉、豆漿等。
其實孩子挑食的原因有千萬種,還有可能就是家長們總是會重複做一樣飯菜,也會讓孩子感覺到厭煩,所以我們在給孩子們做飯的時候,也要重複著做不同有營養的菜式,但大多數家長也會感到很艱難,有些寶媽就抱怨過:菜就那麼幾樣,每天都做的就那些,難道還能做出花來呀!
其實從寶寶出生到上小學這一階段的是最重要的,如果想要孩子未來不厭食,我們要在寶寶0~6歲這個階段,做精美的飲食供寶寶食用並喜歡上吃飯,《0~6歲寶寶食譜必備全書》便是我給我家樂樂從出生到上小學必備的食譜。
其中根據0~6歲寶寶在不同時期的身體發育特點和營養需求為寶寶們量身定做了每一個階段的營養食譜,從食物的形態、口感和營養搭配等方面都非常適合寶寶的消化系統,保證寶寶生長發育所需的影響。
其中共有600道食譜進行了各種細分:菜餚、羹粥、主食、湯飲、早餐、午餐、晚餐、加餐等四季食譜以及常見病調理食譜等等,並且每一道食譜都配備了精美插圖,詳細講解製作過程、烹飪技巧和餵養經驗,裡面內容條理清晰、針對性強、圖文並茂,能夠讓家長們現學現用,從而讓寶寶們愛上吃飯、不再挑食。
我是樂樂媽,不僅是一名10年的幼兒教師,還是一位80後寶媽,
在這裡向大家分享我在育兒和教育孩子道路上的一些小事兒,
主要專注於孩子大腦的潛能開發,和我一起培養聰明伶俐的孩子吧!
如果你也喜歡樂樂媽的育兒小知識,
記得點讚、分享、加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