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手書墨跡遭曝光,書法水平大意外,能否匹配國學大師惹爭議

2020-12-10 壺山居士

說到書法,一直給我們的印象是書法是國學的標籤,由此推導,國學大師們必然在書法上有所能耐,這是基本功嘛,縱觀民國的那些國學大師們,也確實如此,個個都是書法方面的行家,談起書法不僅滿腹學識,而且一手不凡的毛筆字更是讓許多人欽佩。

南懷瑾先生

但是有一位國學大師,他的書法作品一被網友們曬出來,就遭受到了許多不同的評論,這些評論褒貶不一,雖然說有的中肯,有的言說主旨離題萬裡,但也看得出網友們對國學大師的書法有了自己的主見,不再盲目崇拜。

南懷瑾墨寶

這位國學大師就是南懷瑾。一提起南懷瑾,許多人就想起了自己被其作品,思想影響的事跡。確實,南懷瑾對國學的解讀,曾經在國內海外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認識,生命認識。

南懷瑾墨寶

尤其是他的《論語別裁》,影響了許多代的人。國學認識被人們如此推崇,按理說,書法功底也應差不多了多少。出人意料的是,網友們對南懷瑾的書法作品並不買帳。

南懷瑾書寫照

許多網友在看南懷瑾的書法作品後,推斷南懷瑾缺少臨帖的基本功,他的書法是跳崖式的再現。意思是沒有書家們臨帖的基本功夯實,直接起筆相寫,因此首先在手腕用力上就不穩健,線條柔弱無力,筆毫不正,無法把持住筆桿的重心。

南懷瑾墨寶

因為缺少書法的基本功底,所以南懷瑾的書法就遺漏了書法的法度,不管是在結體上,還是在轉頓提按上,都是按著硬筆寫法去揮毫的,嚴格上來說,是以硬筆去寫毛筆字,看似好看,其實沒有什麼書法價值。

南懷瑾墨寶

對於南懷瑾先生的書法水平,能否算是大家。網友們爭論不一,褒貶不一,有的網友評價說一語中肯,有的網友則嗤之以鼻,認為一派胡言,由此也引起了書法上的爭論。但是不管怎麼樣,小編以為,南懷瑾先生的書法還是在市場上存在著,還是被許多人收藏著,這就說明南懷瑾先生的書法自有其應有的書法加之,可能是不對一些人的口味而已,但它不會因此磨滅它的光輝。

南懷瑾與追隨者

相關焦點

  • 大師還是騙子,充滿爭議的國學大師,南懷瑾到底算什麼?
    全世界的華人中,說起名氣最大的國學大師,毫無疑問,南懷瑾肯定是其中之一。甚至可以說,南懷瑾的影響力,已經超出了華人世界,很多白人,黑人也對他非常崇拜。但是,譽滿天下的同時,常常也是謗滿天下,在國內,也有很多人認為南懷瑾的學說漏洞百出,是騙子,是偽大師。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樣看待南懷瑾的學說呢?
  • 「立雪南門」展呈現南懷瑾、金庸、林散之等名家墨跡
    走進地處新虹藝術館的上海中國書法院展廳,難得一見的是展覽開篇呈現的諸多名家墨跡,其中金庸的書法可見英雄俠氣,啟功的書法挺拔安靜,林散之的草書筆墨淋漓,顧廷龍的篆書高古嚴謹,汪道涵的是儒雅文氣…… 尤其是追隨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學習傳統文化,並在南先生支持下創辦道南大學堂。為紀念這些師長,他撰寫了系列文章,以鮮為人知的故事,道出這些名師的精神風貌。
  • 中國最後的國學大師——南懷瑾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是非爭議很大的人物——南懷瑾。作為中國歷史中最後一位集儒、釋、道為大家的國學大師。在他的論述中有很多不被現在人所接受。可是作為一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在與現代文明最後的碰撞中,有這樣的論調也是無可厚非。
  • 近現代公認的四大國學大師書法
    20世紀以來「國學大師」這個稱呼有點泛濫,稍有點名氣的文化人,會被各種人稱之為「國學大師」,其實「國學大師」這頂帽子真不是誰都能戴的。「國學」是對中國學術的簡稱,「大師」係指人們對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很深造詣者的尊稱,「國學大師」則是指其學問在「國學」研究之範圍內屬於出類拔萃者。同時,「國學大師」不能光看其學問,還要看其道德即人品、文品,看其文品與人品是否統一,即是否屬於融人品與文品於一體的「道德文章」者流。近現代的章太炎、梁啓超、王國維、胡適是公認的國學大師,擅書是其基本功夫,不過書名必為學術所掩。
  • 南師百問:為什麼有人尊崇南懷瑾為國學大師,有人則持相反態度?
    不遭人忌,是庸才這個人很容易理解的。設想我們普通人去做一件事情,會有人支持你,也會有人說你的不是。這些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更別說,一個在國學傳統文化方面,能夠集大成者的人了。這些所謂的否定,正應了那句俗語:不遭人忌,是庸才。
  • 七十而立張中行 ——兼評國學大師南懷瑾
    有些所謂的大師,文化素養可能比一般讀者高一些,但由於忙於「販賣」而忘了及時「進貨」,腹中的「料理」早已不新鮮了還到處顯擺。 比如南懷瑾,七十年代在臺灣風行一時,九十年代在大陸又倍受追捧,熱度很高,至今仍有相當多的粉絲,被大家譽為國學大師。 張中行看了南懷瑾書,發現這位國學大師的國學底子十分浮躁。
  • 趙樸初和南懷瑾書法作品:一位返樸歸真,一位見法見情!
    、教育家、中國文化國學大師,都寫得一手好書法。書法史上有四位著名的佛門書法家,一是北齊的安道壹,二是由南朝陳入隋的「二王」傳人智永,三是唐代與「草聖」張旭並稱的懷素,四是近現代律宗大師弘一。僧人書法,必有佛性。趙樸初居士的字顯示一種長於思理的佛門禪智。
  • 南懷瑾的水平如何?李敖評價很犀利,不及朱清時厚道實誠
    在當代文化學術界裡,有一個重量級的文化大師,其學問之大、著述之豐、經歷之奇、名聲之高、爭議之多,近百年來恐怕絕無僅有。他是國學與佛學的雙料大師,著作50多部,足有數千萬字,其作品之豐富,內容之廣博,少有人可比;他的著作被奉為「劃時代的巨著」,不說臺灣、香港,便是大陸,每年出版就達百餘萬冊之巨,而且在他2012年去世後非但未減,反而仍呈增長普及之勢,這在當代學問家序列中,絕對鳳毛麟角;他享譽海內外,粉絲遍布全球,人們尊稱他為「哲學家」、「宗教家」、「大居士」、「禪宗大師
  • 國學大師南懷瑾教育理念或成為我們孩子的中國素質教育一個範本
    國學大師南懷瑾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生於浙江溫州,當代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學者、武術家。歷任臺灣政治大學、輔仁大學教授。2012年9月29日下午4時,南懷瑾在蘇州太湖大學堂逝世,享年95歲。南懷瑾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創建了蘇州太湖大學堂。其出版作品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等共計三十多冊,且被人們翻譯成八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
  • 從「南懷瑾大師的自我評價」說起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學習國學傳承經典的熱潮。談到國學,南懷瑾大師是婦孺皆知的。南懷瑾大師,1918年3月18日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於2012年9月29日在蘇州太湖大學堂逝世,享年95歲。南懷瑾大師是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中國古代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國學大師。 南懷瑾大師生前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全身心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其代表作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等共計三十多冊,且被人們翻譯成八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
  • 南懷瑾|「宰相肚子能撐船」國學大師的三段名句,要有大度的心量
    南懷瑾三段名句|知道「宰相肚子能撐船」和「唾面自乾」的故事嗎國學大師南懷瑾曾說:「人生的快慰往往源於不記恨。」大師是在告訴我們,要原諒那些傷害過你的人,記住別人曾經對你的好,那樣會給你帶來一種身心的平和。忘記那些微不足道的憤怒,你就能體會到生活中的平和之美。
  • 國學大師季羨林10幅書法題字欣賞,書友:奇縱古拙、一般人看不懂
    季羨林對於經常寫字練書法的人來講,能夠有一位真正的欣賞者,往往顯得特別重要。真正的欣賞者可以在在塵封的、殘破的幾行墨跡中能夠發現歷史上的許多書家。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著名作家季羨林的書法。季羨林讀書法不同於我們之前介紹的朱自清、沈從文、巴金、茅盾等人的作品。其他作家的書法,即使是外行人也一眼便可看出有著深厚的書法功底。而季羨林的書法,相比之下則要顯得「拙劣」了一些,甚至有書法愛好者會覺得這樣的字一點也不工整,乃醜書之流、根本不能稱之為書法。
  • 南懷瑾是大師還是騙子?北大教授:他的作品只適合文盲村夫看
    莫言是我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按道理來說他在文學上的水平應該是公認的好,可依然有很多人看不上莫言的作品;不過和這位「大師」比起來,莫言身上的爭論只能算作小巫見大巫, 南懷瑾先生,應該是我國爭議最大的一位作家,曾經有北大教授對其抨擊道:他的作品只適合文盲村夫看!
  • 南懷瑾到底是大師還是騙子?北大教授:他的書只適合文盲村夫閱讀
    莫言是我國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按道理來說他在文學上的水平應該是公認的好,可依然有很多人看不上莫言的作品;不過和這位「大師」比起來,莫言身上的爭論只能算作小巫見大巫,南懷瑾先生,應該是我國爭議最大的一位作家,曾經有北大教授對其抨擊道:他的作品只適合文盲村夫看!
  • 南懷瑾的作品應該普及嗎?
    昨天,偶然看見一篇文章,文章的標題叫做《南懷瑾是大師還是騙子?北大教授:他的作品只適合文盲村夫看》,作者是「一枕古書」。可以看出來,作者是對南懷瑾基本上持有贊同態度。他首先承認了一個事實,即「莫言身上的爭論只能算作小巫見大巫,南懷瑾先生,應該是我國爭議最大的一位作家,曾經有北大教授對其抨擊道:他的作品只適合文盲村夫看!」
  • 南懷瑾的太湖大學堂
    南懷瑾的太湖大學堂  銀監會副主席郭立根帶隊到大學堂聽課,稱「南先生是貫通東西文化、學識淵博的國學大師,在海內外都享有盛名」。南懷瑾則說:「我只是一個年紀大、頑固的、喜歡中國文化的老頭子」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柴愛新 | 蘇州報導  廟港是太湖東南岸的一個安靜小鎮,地屬蘇州吳江,以盛產太湖螃蟹而聞名。
  • 南懷瑾更像江湖術士?北大教授:他的書是民間演義,全是胡言亂語
    ——宮崎駿飽受爭議的文人從來都不少,就拿南懷瑾來說,他被不少人稱為"一代宗師",也被一些人稱為"滿口胡言的大騙子"。他宣揚國學,一生為中國正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所努力,卻總有人盯住他明明修道卻生兒育女且葷腥不忌不放。
  • 南懷瑾的故鄉情
    南懷瑾先生對此頗為感慨,他說:「人,畢竟就是那麼平凡。多少宗教上的大師,都受到得道還鄉的苦果。」得道還鄉也是南懷瑾先生一生的抉擇。他學道於四方,卻念念不忘「我是溫州府樂清縣人」,總是不厭其煩對眾人講解「你們知道嗎,我們家鄉樂清的』樂』,是個多音字,不止有4種讀音」。他為家鄉發展奔波,幹成了籌建金溫鐵路等大事。
  • 數字閱讀平臺興起國學熱,掌閱首發上線南懷瑾先生40餘部著作
    這些年輕人不僅喜歡現代文學,同樣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很感興趣,而通過數字閱讀來傳播國學、推廣國學的熱潮也正在興起。      2018年6月,國內領先的數字閱讀品牌掌閱與東方出版社展開合作,宣布上架中國文化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已出版著作的電子版本,大力推廣國學、傳播經典。
  • 品讀《聽南懷瑾大師講國學》
    ——聽南懷瑾講包容    容人之過,方能得人之心。有過之人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寬容和友誼,希望得到悔過自新機會。這種需要一量得到滿足,其對立情緒便會立即消失,感恩戴德,「得人滴水之恩,必當湧泉相報」的情感很快在心理上佔據主導地位。在這個基礎上,稍加引導,就會產生像「戴罪立功」那樣的心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