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建團隊,建設網絡課程,做好課前準備
根據學校關於開展線上教學工作的要求,做好「停課不停教」的責任擔當,組建了三人《Javascript前端開發技術》課程教學團隊,開展了課程建設工作。我們根據中國工信出版集團電子工業出版社《Javascript前端開發技術》教材,整合了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主編《Web前端開發》等資源,整理對應教學內容的視頻、PPT、教學案例、作業習題等,上傳到我校的網絡課程平臺上,為課程教學做好充分準備。
(二)督學督教線上化,全心全意服務學生
為了保證學生的線上學習,研討、推進在線教學的各項工作,及時發現、解決各環節存在的問題,針對微信群裡學生提出的意見建議與問題困難,及時與學校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以最快速度進行回復。
(三)教學研討和督導評價線上化,切實提高線上教學質量
我們的教學團隊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教學督導,還開展了線上教學巡查,考評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線上教學運行的整體情況,不斷改進線上教學管理工作,切實提高線上教學質量。教學團隊參與和學生監督學習的有效監管機制,為改進學習效果不斷加強創新教學方式,教學質量得到了保障。
(四)線上直播教學,加強教學互動
為了應對疫情延期開學給學校教學帶來的影響,我校領導提早謀劃和部署,利用我校的網絡課程平臺,讓學生在線學習、鞏固知識成為了可能;利用智能移動辦公平臺「釘釘」,及時在平臺上做好學校組織架構,使得線上直播教學得以有序進行。
1.知識講授:
老師利用20分鐘介紹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與重難點,解答學生在預習階段提出的疑問。
2.案例演示:
老師使用本節課講授的知識,演示代碼編寫,實現相應功能,即使學生在家學習不一定都備有電腦,我們也不能忽視本課程實踐應用方面的講授。在疫情期間,本課程的授課以理論為主,實踐操作為輔;等學生返校後,則以實踐應用為主,理論複習為輔。
3.在線答疑:
在老師授課過程中,學生做好筆記。答疑階段,利用釘釘直播的連麥功能,學生能與老師實現語音對話,即時互動,提出疑問,老師在線解答。
4.布置課後作業:
使用釘釘學習圈、學校網絡課程平臺等平臺,給學生布置適量的課後作業,鑑於學生學習條件有限,作業以選擇、填空、判斷等客觀題為主,適量加入問答題,方便學生提交,同時,給定作業完成的時間與上交期限。
(五)作業與成績
1.作業批改:
老師登錄學校網絡課程平臺,批改學生提交的主觀題作業,檢查客觀題作業的完成情況,根據作業情況調整教學內容與進度。
2.課後鞏固:
老師上傳習題,編輯、發布單元測驗,供學生鞏固已學知識。
3.成績統計:
利用學校網絡課程平臺的成績冊設置功能,為學生的作業、測驗等成績加權求和,再結合直播課程的出勤情況,得出課程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