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又到挖冬筍季節,如何尋找冬筍?哪裡的冬筍最多?看完心裡有數了
文/農夫也瘋狂
進入12月份以後,農民這個時候也沒有太多的農活可幹,在南方有些農民就會去山裡採挖一些草藥來賣錢,也有些農民回去農田裡面挖泥鰍、黃鱔。不過更多的農民會去竹林裡挖冬筍,有技術的話一天能挖到三四十斤,按照今年的行情來看,一斤冬筍在市場上售價是20元左右,這樣一天下來至少能掙五六百塊錢。
像往年在11月以後就可以挖冬筍了,但是今年因為南方的雨水偏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下雨,所以冬筍的個頭很少,並且上市也要晚一些。現在已經是12月份了,才開始少量上市。並且相比於往年,今年冬筍的產量也要低很多,所以在市面上的售價也要高很多,批發價也要10多元一斤,而零售都要20元以上一斤。不過冬筍是長在地底下的,要想挖到它還是需要技巧的。不懂方法和技巧,那一天也挖不到幾個。那如何尋找冬筍呢?哪裡的冬筍最多呢?看完心裡有數了!
進入12月份以後,是挖冬筍的好時節,一般有楠竹的地方都有冬筍。不少人也有誤區,認為竹林大的才有冬筍,一些小竹林就沒有冬筍。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越是小的竹子反而都容易長冬竹筍。而要想挖冬筍,首先就要學會找冬筍。因為它不像春筍會長出地面,是長在地裡面的。所以就要根據裂紋和一些跡象來尋找冬筍。有經驗的農民都會先根據竹葉的顏色來判斷有無冬筍。一般竹子的葉子顏色比較深的,這樣的竹子附近基本都會有冬筍。相反如果竹子的葉子枯黃,這樣的竹子長勢不好,地下也一般少有冬筍。另外一年生的竹子也不會長冬筍,只有老竹子才喜歡長冬筍的。
其次是選地,這樣就進一步縮小了範圍。選好目標竹子之後,就選擇挖冬筍的地點。冬筍喜歡生長在背陽的地方,在山上找冬筍的時候,可以選擇陰涼、背陽、潮溼的山窩採挖,尤其是有竹鞭露出地面的地方。在附近查看地面是否有裂縫,如果有就表示地下基本有冬筍。在挖冬筍的時候還要注意觀察竹鞭,如果竹鞭是金黃色的,並且較為乾燥,那表示附近有筍可挖,可以追著竹鞭挖。如果竹鞭是嫩鞭,水分多的鞭那附近也沒多少筍可挖,沒有繼續採挖下去的必要了。老輩人的經驗是,竹鞭的節上鬚根多的可追;鬚根少的不追。同時鞭淺的地方先挖,而鞭深的地方可以過段時間再挖,因為鞭深的地方冬筍個頭還不大。至於竹鞭的深淺,可從竹根據蔸節的疏密來判定,節疏的為深鞭,節密就是淺鞭。
最後一點就是要掌握挖筍的技巧。挖筍的時候,就算是找到了冬筍,如果不掌握方法,那挖出來的冬筍要麼爛了,賣不上價格。要麼挖的筍不多,浪費力氣。 挖筍的時候中間可以重鋤,而兩邊要輕鋤,這樣做就是為了避免傷筍;如果側臥,則筍結在中間,還要注意結在下側的「翻鞭筍」。另外還需要注意,挖筍的時候不要挖到一個就離開了。因為在民間還有著「豎一橫二臥三四」的說法,意思是說冬筍並不是單獨生長的,少則兩三個,多的能挖到一窩,在附近挖到八九個也不足為奇。
採挖冬筍也要儘量小心,不要傷到其他的小筍芽和竹根,挖完之後記得要用原土把它再覆蓋上。同時冬筍雖然好吃,在市面上價格也不便宜,但是也不能為了挖掘冬筍而大肆損壞竹根。又到了一年挖冬筍的季節了,各位朋友們,你還知道哪些挖冬筍的技巧嗎?歡迎補充!(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可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