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挖冬筍是上午挖好還是下午挖好?怎樣才能找到冬筍?

2020-12-22 油茶農夫

冬筍,具有嬌嫩清脆、口感帶甜,是很多消費者喜歡的綠色食材。冬筍是楠竹在立冬前後發育生長成的筍芽。而楠竹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小趙前兩天曾寫了一篇《為什麼會有冬筍,冬筍如果不挖走,會長成竹子嗎?》,反響強烈。

小趙家的屋後就竹林,挖筍也挖了十多年,但不是專業,只能算業餘,和那些老師傅們,不敢相比。很多的經驗和要訣也都是從老師傅們那裡學過來的(原來筍不值錢,竹子值錢,現在反過來了,是筍值錢竹子不值錢)。原來農家的冬筍是不讓挖的,很多人認為挖了第二就不會長竹筍,也就沒有竹子了。

這是個錯誤的觀念,冬筍那怕就是不挖,也會被寒冷的天氣給凍壞,第二年不挖也會爛掉。學習這個,也不是為了挖了能夠賺錢,也只是解解嘴饞。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來說一說,挖冬筍是什麼時候挖,怎麼去挖?

挖冬筍什麼時候挖好?其實挖冬筍是沒有上午和下午之分的,如果你高興,只要您看得見,您晚上都可以去挖。很多人分上午和下午,那是因為農村人吃早飯比較晚。再加上冬季的早晨霧氣溼度大,清晨上山容易被路水打溼衣服個鞋子,很多農戶都是吃完早飯才出門,那時都差不多到九、十點鐘了。山上的霧氣也散了,水珠也差不多都幹了。

挖冬筍怎樣才能找到呢?首先要說的是,挖冬筍一定要有好眼力、好耐心、好體力,有了這「三好」,經驗是時間的積累,可以慢慢學,一天學一點,也能成高手。小趙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

第1、學會辨別竹子的年齡:別說沒有用,竹子分新竹和老竹(老竹分三年以上,五年以上),新竹外皮脆綠,竹節處有一圈白色的絨粉。這絨粉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脫落變黑,到完全脫落變黑要三年的時間。

三年以上的老竹外表墨綠,沒有白粉圈,竹節處是一圈黑色的粉末,這些粉末時間越長,也就越少,竹節處齒圈就越明顯。

五年以上的老竹外綠中帶黃、發亮,像刷了亮油一樣。竹子時間越長,顏色就回變的泛白,竹子也稀少,這樣的竹子一定要砍掉,就是部砍它自己也會死掉。

學會了辨別新竹和五年以上的老竹,在這兩種竹下,就不用找,新竹猛長竹鞭,木質脆嫩,老竹鞭木質堅硬,這兩種育芽能力都不強,老竹鞭也還是有育芽功能,但是都是很小的芽體,就是長成竹子,都只要一點點大。而三年竹,竹體健壯,韌性足,竹鞭活力強,顏色金黃,芽點多且生長迅速。(要找這種竹)

第2、看竹子公母,辨筍的走向:竹子是分公母的,筍的生長,是和墨綠柱公母很大關係。順著竹子往上看,第一竹枝是一根枝為公,兩根有叉的為母。順著母竹叉所指的方向,就再那個範圍去找,肯定能找到。

第3、看地表凸起和裂縫:這是嘴簡單,也最實用的方法。冬筍在地底下生長,在地表層10~30公分的層面生長。冬筍長大,就會膨脹自身向上土層延伸(記住所有的筍都是向上生長)。筍越大,地表層就回凸起得越高,裂縫就越來,有竹葉覆蓋,會像一個像山丘。

其實還有兩種方法,就是看竹兜節辨筍有幾個,看竹兜節辨竹鞭的走向。這些老師傅教過我,自己太笨,就是找不準,也就不方便在這裡教大家。

相關焦點

  • 冬筍好吃難挖,農村小哥教你如何找到冬筍容易挖回家
    初冬之初,成群的農民跑上山,無論是颳風還是下雨,還是眼看著千裡之外,只要有竹林,就會不時地動蕩不安。到哪裡有竹子,農村的人就知道是挖竹筍,冬天叫挖冬筍,春天叫挖春筍來區別。春天的嫩芽長出來很容易找到,但是冬筍藏在地下。與兩者相比,冬筍更受歡迎。山上有許多竹子樹。
  • 農村自家挖的冬筍吃不完怎麼辦?冬筍怎樣保存的時間長?
    冬筍一般可以保存多長的時間,吃不完的冬筍該怎麼保存好?文/農夫也瘋狂在大冬天的時候,最好吃的野味莫過於冬筍了。如果自家有一片竹林,那在冬天的時候去山裡挖冬筍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不過冬筍好吃卻不好挖,如果沒有經驗的話,那就全靠運氣了,一下午可能也就挖一兩個。
  • 農村老話「冬筍好吃不好找」,怎樣才能快速找到冬筍?
    農村老話「冬筍好吃不好找」,怎樣才能快速找到冬筍?老農說了三方法文/農夫也瘋狂在大冬天的時候,農民朋友也是沒什麼事情可做的。而在以前農民閒暇的時候會去山裡抓野味吃,現在因為禁獵了,也不允許抓野雞、野兔和野豬吃了,所以很多人現在都會在冬天的時候去山裡挖竹筍。但是就像老話說的那樣:冬筍好吃卻不好找,要想挖冬筍真的是技術活,不然別人輕輕鬆鬆能挖一大籮筐,而你一下午可能就是碰運氣只是挖到幾個。那怎麼樣才能快速找到冬筍呢?我們來聽聽老農說的這三個方法,大家看看管不管用!
  • 有一種過年叫「回老家,挖冬筍」,冬筍好吃不好找,怎麼能找到?
    想必這個時候大家都已經放假回家過年了吧,或者正坐在回家的火車上,努力往老家趕去,乘客旅客們可謂是歸心似箭,恨不得早點回到農村老家。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過年習俗,有一種過年叫做「回老家,挖冬筍」,過年的味道是由一盤冬筍炒臘肉開始的。冬筍好吃不好找,怎麼才能快速找到呢?冬筍,顧名思義,就是長在冬天竹林裡的竹筍。
  • 冬筍越難挖就越好吃
    每個江浙人的冬天,多多少少都會吃幾餐冬筍做的菜,比如混合著鹹香五花肉的醃篤鮮,湯白汁濃,冬日裡喝上一碗,渾身都暖和了;還有鹹中帶甜的油燜冬筍,味道極為鮮美,就著冬筍可以吃好幾碗飯。筍一年四季皆可食,唯冬筍珍貴,素有「金衣白玉,蔬中一絕」的美譽,自古被視作菜中珍品。中華食筍史可謂源遠流長,《詩經》裡「其簌維何,維筍及蒲」就是對筍的記載。
  • 挖冬筍,這樣看竹子就能找到竹根!輕鬆好找
    農村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九前冬筍逢春爛,九後冬筍清明旺」,這老話告訴咱們,冬至以前的冬筍不挖也會爛地裡,這冬至以後的冬筍,挖了就可惜了,因為它能在清明時旺盛的長出竹子,一句老話,就告訴了我們挖冬筍的最佳時間,畢竟一根竹子的價值比一根竹筍的價值要高的多。
  • 農村高手挖冬筍,是如何選竹子選地方的?快收藏這些挖筍秘籍!
    冬筍的採挖時間是10月份到次年的2月份。說到它的採挖這不僅是個力氣活還是個技術活,同時還有大小年之分,大年雨水豐富,土地肥沃,冬筍就繁殖快,數量多採掄就更加容易,隨意盲目的採挖估計沒挖到還累的夠嗆。下面我們就來一同探討採挖冬筍的技巧:一是尋找竹子。
  • 又到挖冬筍季節,如何尋找冬筍?哪裡的冬筍最多?看完心裡有數了
    像往年在11月以後就可以挖冬筍了,但是今年因為南方的雨水偏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下雨,所以冬筍的個頭很少,並且上市也要晚一些。現在已經是12月份了,才開始少量上市。並且相比於往年,今年冬筍的產量也要低很多,所以在市面上的售價也要高很多,批發價也要10多元一斤,而零售都要20元以上一斤。不過冬筍是長在地底下的,要想挖到它還是需要技巧的。
  • 冬天楠竹筍毛竹筍冬筍怎麼挖?收購已經開始了,脫貧致富技術來了
    其實,一個冬季,一家人完全能夠掙夠一家人在農村一年的開支。是不是想想都激動呀?冬季怎麼在農村毛竹林掙夠一年的開支呢?我們慢慢來算算,按5口之家來算,年收入一人3200,已經夠用了,5口之家,則16000元,基本能夠滿足農村生活的開支,當然,並非一年只幹冬季,還有春夏秋,那您另謀高就,這裡不指點。
  • 納溪區白節鎮:體驗挖冬筍 樂了遊客惠農民
    四川新聞網瀘州12月11日訊(周超文 劉信瓊 文/圖)「哇,挖到了,挖到了…….」12月10日,在瀘州市納溪區白節鎮回虎村的萬畝竹海深處,10多個大人小孩專門從瀘州城裡趕來體驗採挖冬筍,他們手拿鋤頭,在楠竹林中興奮地或尋或挖,個個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 農人常說「今年冬筍挖得多,來年春筍才長得多」,這話有道理嗎?
    地裡雖沒了農活,他們也會主動找點事情做,挖冬筍就是一件非常有樂趣的事。首先,找到冬筍不容易,沒有足夠豐富的經驗,冬筍就在你腳下你也看不見。找到之後怎麼挖也有講究。沒有足夠熟練的技巧,不是把冬筍挖折,就是把筍身弄得坑坑窪窪。雖然有門檻,但幾乎每個冬天,村裡的大人小孩兒有時間都會去挖冬筍,以前冬天應季的蔬菜不多,冬筍是難得的美味。
  • 老農民說過「冬筍好吃,但不好找」?那麼怎樣快速找到竹筍
    但是在以前的時候農村的農民們一般都會直接去山上找一些野味回家好過年,但是現實我們的國家好像是已經禁止狩獵了,所以山上的一些野味都已經不允許抓了,所以現在有很多的農民一般都會在自己閒暇的時候去山上找一些竹筍。
  • 為何老農民說「冬筍好吃不好找」?應該如何快速找到竹筍呢
    在我們的農村裡面我們的老人經常都會說到的一句話,那就是我們的冬筍雖然好吃,但是卻不好找啊,但是應該要怎樣才能找到冬筍呢?我們的老農民說了這三個辦法,我們的大家一起來看一下有沒有效果呢?,如果你要是覺得還可以的話,也可以根據他的辦法去找竹筍。
  • 竹林裡挖筍燉雞湯,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挖冬筍的技巧 是一種玄學一月的冬筍,長得正好。深埋在土裡,等待春天的到來。秦哥說今年是冬筍的小年,後院的冬筍沒有往年多,挖起來有難度。「打算挖多少?」在竹林裡東刨一下,西鋤一記,不一會就找到了筍的跡象。刨開土,隱隱看見了筍尖。順著筍尖把土一點點刨開,整根筍就露了出來。然後瞅準根部,一鋤頭下去,冬筍就自己蹦了出來。以上這些連貫的動作,當然都是秦哥做的。
  • 冬筍採挖方法:冬筍什麼季節採挖?如何進行採挖?
    冬筍在哪裡找?冬筍是立冬後的竹筍在地下的筍芽,因為冬筍沒有出土,需要從地下採挖,挖出來的冬筍味道非常的鮮嫩。不過冬筍因為在地下所以採挖的時候還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冬筍的採挖時間:挖冬筍的時間上的講究還是挺多的,「九前冬筍逢春爛,九後冬筍清明旺。」
  • 冬筍20元1斤,農村楠竹林有一種東西更貴,1斤500看到記得採回家
    但種植戶還是很多賺錢的,畢竟賣出去就是錢;但也真的有人虧本的,調整思路嘛,相信我,方法永遠比困難多,掙錢的方法也很多。就拿今年的冬筍來說吧!市場價,20元一斤,這個對於楠竹產區來說,可是好事情,可依然有人吵著說賺不到錢?這個,可得說道說道!如果20元1斤的冬筍依然賺不到錢,那只能說四個字了——你還不夠窮!
  • 冬筍炒冬菇,細膩柔白的冬筍遇到深沉香鬱的冬菇,簡直是美味!
    冬筍炒冬菇,細膩柔白的冬筍遇到深沉香鬱的冬菇,一個清爽,一個鮮濃,簡直是美味啊!那麼為什麼春天吃不到呢,因為春天的都是春筍啊!冬筍比春筍來說口感要細嫩,誰讓人家埋地底呢。不要以為冬筍跟春筍一樣,隨處可見,不存在的。
  • 農村楠竹筍毛竹筍新鮮冬筍,今年是豐年,農民為什麼不願意賣?
    農村楠竹筍毛竹筍新鮮冬筍,今年是豐年,農民為什麼不願意賣?我們這裡有很多楠竹,也就是外地人說的毛竹,楠竹是我們本地農村人的經濟命脈之一,以前沒有那麼多打工的地方,農民朋友每年的經濟收入,就靠楠竹維持。寒冷的冬天,則是挖冬筍賣,男女老少全出動,挖冬筍是力氣活,但是,力氣若的,可以配合力氣強的挖冬筍。農村的楠竹筍毛竹筍新鮮冬筍,可得純手工採挖,既是技術活,也是力氣活。
  • 冬筍真心好吃,但挖筍別走到不熟悉的山上去,臨安有位老兄……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首席記者 鮑亞飛 通訊員 葉彬 周李陽「他已經進山6個小時了,還是沒回來。」12月6日20時11分,杭州臨安公安分局於潛派出所接到報警:其同事下午2點出門至今未歸,請求幫助。經現場了解,迷路山林的是老王,臨安本地人,今年47歲,在於潛打工,出門前同事說了一句「我山上去挖冬筍了」。20時左右,工友老李見其還沒下山,覺得情況不妙就報警求助。
  • 冬筍雖好,但它很有意思。產地不同,差距會非常大
    而冬筍的存在,像是給忙了一年的人們,純樸而真摯的犒賞,毫無保留。冬筍雖好,但它很有意思。產地不同,差距會非常大。即使同是冬筍,城裡產的,再怎麼芬香鮮美,也不及山中所長。只有生在山野,肉質才緊緻、脆嫩,讓人一嘗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