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知道農村裡面的冬天一般都是沒有什麼事情的,所以農民朋友們在家裡面都是沒有時候事情可以做的。但是在以前的時候農村的農民們一般都會直接去山上找一些野味回家好過年,但是現實我們的國家好像是已經禁止狩獵了,所以山上的一些野味都已經不允許抓了,所以現在有很多的農民一般都會在自己閒暇的時候去山上找一些竹筍。
但是以前有老人就說過一句話,現在冬天的竹筍是不好找的,如果我們真的要向找到竹筍的話,那麼一定要有一定的技術才可以,如果你要是沒有了那個技術,那麼不管你找多久都是找不到的,不然為什麼別人一天可以找很多,但是你卻找不到呢,可能別人就是靠技術,而你就是靠運氣,那麼我們在冬天應該要怎樣才能找到竹筍呢?老農民說了三個辦法,我們可以參與一下。
第一、選竹林
雖然我們大家都知道竹筍是長在土地裡面的,不過在有的時候它還是會長出來那麼一點。所以現在的人們就有一句話是在這樣說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句話一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冬天要向挖竹筍,那麼我們就要到能夠長竹筍的地方去,所以我們在選擇竹子的時候就是一個最重要的關鍵。
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竹林裡面的竹筍才是最多的呢?其實我們的冬筍其實是有一定的時間還有年份的,一般我們要是想找到冬筍,那麼我們就一定要在那種兩年以上的竹林裡面才會長出冬筍的,所以我們也就只有去那種長了兩年以上的竹子附近去挖,這樣我們能夠挖到的機率要大一些。
而且我們在挖的時候還要看一下竹葉的顏色,其實有很多的人應該都知道一般的老竹子的葉子顏色都是要深很多的,所以嫩竹葉子顏色自然也要淺很多,所以那種顏色越暗的就說明竹子的年份就越久,所以我們要是想挖冬筍就一定要在那種顏色比較深的竹林下面去挖,這樣我們挖到的機率就會大很多,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我們要是去這種顏色比較深的竹林下面一般都是可以挖到。
第二、其次是選擇土質
我們在讀到以前古代的《孫子兵法》的時候,裡面就有一句話,所謂是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這句話就是說我們一定要知道對方的特點,所以我們的戰勝的機率才會越大,所以一般要是那種有經驗的農民一般在竹林裡面去挖竹筍,他們都不會一開始就動手,一般都是要先觀察,然後再看一下竹林裡面的土質,所以他們一般都會選擇那些土質比較輕鬆的地方才會下手。
但是他們要是發現土地上面有一些裂縫的話,那麼在這樣的土質裡面一般都有竹筍,如果要是那種土質稍微鼓起來的地方,我們要是一腳踩下去的時候要是覺得土質比較疏鬆的地方,裡面肯定有冬筍。還有一種就是在我們的水路有痕跡的地方,或者是竹鞭分叉的地方在一般的情況之下都是有冬筍的,況且我們在挖的時候,如果它的附近要是有一個很大的竹筍,那麼在它的旁邊肯定有好幾個小竹筍。
第三、最後看結竹筍的方向
如果要是以前在挖過竹筍的人應該都知道,如果要是時間比較長一點的老竹子,冬筍一般都會直接的長在竹鞭上方的母竹子前面,但是相反如果要是年齡比較小的一些母竹子就會直接長在母竹子的後面。但是我們在挖冬筍的時候,我們一點要小心,不能到處去挖,不然我們就是白費功夫,這樣呢還會很容易的傷到我我們的竹根,這樣在來年的時候竹子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所以我們在很多的竹林裡面要想找到竹筍其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如果我們要是沒有一定的經驗還有技術,其實我們是挖不到冬筍的,所以只有我們有了一定的經驗過後才可能會挖到更多的竹筍,如果我們要是在操作的時候還有特別的注意一點,那就是我們的竹根,如果要是我們一不小心可能還會直接把竹根挖斷。你們那裡有冬筍嗎?希望大家一起交流討論經驗。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