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能做的,是告訴孩子永遠都有一條回家的路

2020-08-27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尹琳

時代和我們都誇大了作為母親和父親的能力。愛,不會讓我們必然地收穫成功和幸福,卻能在我們受傷脆弱的時候,不至墮入真正的深淵。

《天才槍手》劇照

問題:

我自己原生家庭有很多矛盾,生了孩子以後,就希望能做一個好媽媽。我相信,一個人能事業成功、能有一個幸福的婚姻,跟原生家庭密不可分。我希望通過努力,讓我的孩子過上跟我不一樣的成功幸福的生活。孩子表現得沒有別人好或者做了錯事,我就會挺沮喪的挺內疚的。請問,我該怎麼調節?

回答:

「努力做個好媽媽,讓我的孩子成功、幸福」——如果我說,這是一個你永遠都無法完成的任務,你會不會很生氣?

我不是在貶低你的能力,我是說,哪個好母親都沒有辦法完成這個任務。因為這遠遠超出了「好母親」的輻射範圍。

當下的社會、文化過度強調母親的作用,把個人的幸福成功與童年經歷和家庭教育過度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會導致人們,尤其是母親產生錯覺。這種錯覺造成的一個後果就是,母親的心理壓力會變得很大,一旦孩子在成長中出現一點問題,或者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就會內疚:「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再好的養育,也不能保證孩子不出差池,平平穩穩地生活在母親預想的道路上,獲得主流社會認可的成功和幸福。

相反,你有沒有想過,因為得到了足夠的愛和尊重,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可能蹦躂得更歡實,遇事更有主見,更願意冒風險——是的,冒風險、做錯事。

王小帥的電影《青紅》裡有一個高中女孩小珍,生長在氣氛溫暖開放的家庭,有一對愛護和關心她的父母。和朋友青紅比起來,被愛滋養的小珍更快樂更有主見。當然,做出來的事情也更加冒險,有一天,她帶著美好的愛情幻想跟人私奔了。

泰國片子《天才槍手》裡,女主也是一個被父親深愛的學霸,同樣也沒有省心地成為父親一路養育正確的證明,她違反法律,利用自己的考試能力做槍手掙錢。

兩部片子裡,好父母都是好父母,可是孩子一樣都不省心。

好父母,不是用孩子的成功幸福來證明什麼,相反,他們能做的,就是用一輩子的時間告訴孩子,無論你遇見什麼,做錯了什麼,都有一條回家的路。

所以,《青紅》裡的小珍面對了現實窘境,在父母的不懈尋找下回家,繼續在愛中從容生活;《天才槍手》裡女主遇到威脅時可以選擇回頭,勇敢地在父親陪伴下自首。

我們愛自己的孩子,希望通過努力,讓生活給我們一個確定感,可是命運之神總是隨意撥弄,你無法通過自己的努力,哪怕是質量最高的母愛,去保障孩子有一個更幸福更成功的人生。

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是,在他們需要的時候,愛護、理解、安慰、幫助,綿延我們的一生。

作者簡介:

尹琳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發展心理學碩士,兩個孩子的媽媽,相信「痛苦的背面是力量」。

你可以將困惑和痛苦寫信至郵箱yinlin@thepaper.cn,200字以上,描述最困擾你的一個或兩個點,越具體越好。

責任編輯:李淑平

校對:欒夢

相關焦點

  • 你得給孩子留條回家的路
    為人父母者定要警醒自己,必須考慮:世界那麼大,我的孩子能去哪裡?給孩子留條回家的路,孩子永遠不會崩潰,即使面臨失敗、遇到挫折。無論外界的風雨雷電,浪濤險灘都不會壓垮他,唯有風雨後依然無處生根的失望,才是壓彎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讓他決絕於我們。沒有人能放棄你的孩子,只有你自己放棄你的孩子,孩子才會放棄你,走向絕路!不僅孩子需要一條回家的路,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需要。妻子給丈夫留個門,丈夫給妻子留個情,孩子給父母留個心,家庭就是一個滿滿的愛的世界。魏天樺已在黃河中了!!!
  • 真正的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條拉鏈,絕不做孩子的差評師
    :你為什麼內心深處永遠無法原諒父母?結果顯示:有5.85%的孩子曾經有過自殺的計劃;有34.39%的孩子曾有過「活著不如死了好」的想法。這背後的根源,就是來自於父母的差評,重點是大多數父母對此一無所知。有句話說:你滿嘴是愛,卻面目猙獰。我們總以為罵幾句無所謂。甚至覺得,罵孩子是為了孩子好。
  • 父母的語言對自己的孩子是有魔力的,永遠不要這麼和孩子說話
    父母的語言對自己的孩子是有魔力的,父母的無意之言可能就會改變孩子的世界觀或者產生心理問題,所以作為父母我們一定要好好說話,永遠不要這麼對孩子說話。這句一聽貌似是正確的,但是「貪婪」「吝嗇」是孩子這個階段正常的心理表現。父母這麼說會深深的傷害孩子自尊,也可能會讓孩子認為我必須分享一切,沒有什麼是歸屬我的。隨著孩子長大,很大可能會發展成「老好人」的性格。正確的說法:你能讓這個小朋友玩一會你的玩具嗎?或者:你們倆可以交換玩一下玩具嗎?把決定權交給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管理好自己的東西。如果孩子反對,我們不需要繼續堅持。
  • 如何找到回家的路?三歲的孩子告訴你:哭累了,就不要哭了
    姑娘說不知道,這顯然不怪孩子,我們並沒有刻意的去告訴過她,沒有特意的讓她記憶。同時也佩服慧寶的媽媽,在孩子這麼小時就教會了他如何應對突發情況,並給他指明了回家的路。2、增強孩子的防衛意識《央視直播間》曾經做過一個測試,關於拐騙兒童,當時50個參加的孩子中,42個被成功拐走,這個機率讓每一個家長都膽戰心驚。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平平安安的成長,但家長警惕性不高和教育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的缺失是主要原因。
  • 在父母心中,孩子永遠都長不大
    回家的孩子,是父母最好的禮物。她都這麼大了,想家時還會哭鼻子,嘲笑她的時候也心疼她。在父母心中,孩子永遠都長不大。  於是我們就在網上查車票,居然發現到那個城市的往返車票都可以買到,還沒下單,就問問孩子假期有沒有外出打算,要不然我們去了她跑了。  結果孩子突然問我們假期會不會外出,我們說沒有,她說想給我們寄個節日禮物。  我們告訴她想去看她,結果臭東西直接發來一張截圖,原來她居然買了車票,準備回來了。
  • 席慕容:每一條走上來的路,都有不得不跋涉的理由
    自幼隨父母輾轉重慶、上海、南京,最後到臺灣,之後又去歐洲留學。每換一次環境,孤獨便增加一重,她只好通過寫詩來抒發重重寂寞。在無邊的黑夜裡,席慕容經常會夢見回家,卻總在剛推開家門的瞬間醒來。正如席慕容自己說的:「我一直相信,世間應該有這樣一種愛情,絕對寬容,絕對的真摯,絕對的無私和絕對的魅力,假如世界無法找到這樣的愛,就讓它永遠地存在我的心中。」
  • 好的父母能做孩子的玩伴,看謝娜「實力」演繹
    謝娜是兩個娃的媽媽,兩個孩子年齡一樣,一起玩,當然也一起吵。那麼當兩個娃因為爭搶同一個玩具而吵起了架,作為父母怎麼辦呢?謝娜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她會趁孩子不注意,把玩具往天上一扔,裝作玩具不見了,然後故意帶領孩子到處找玩具「這裡有沒有?」「我們一起看看是不是藏在那邊?」
  • 育兒路是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孩子接觸這個社會,我覺得應該從孩子能走路的那一刻算起,孩子能走路,意味著他/她的活動範圍將大大地擴充,意味著家長的放手,意味著孩子的身影一秒鐘也不能離開家長的視線。我知道這很難,但這個人間惡魔那麼多,可壞人永遠不會嫌棄你的孩子小呀!看到這裡,家有男孩的家長長長呼出一口氣,這位家長,你的觀念out了!喜歡男孩的惡魔還少嗎?!
  • 致父母: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愛你
    總覺得父母還年輕,自己可以有無所顧慮,等到父母生病臥床後才後悔自己沒有多陪伴父母;孩子小時候纏著我們,我們總覺得煩覺得累;但等到孩子長大去遠方求學工作,才發現時光如梭,曾經的小人兒早已長大,漸行漸遠。我們都知道,父母是愛孩子,這種無私純樸,不求回報的愛感染了許多人。
  • 讓劉德華的音樂與你一起踏上《回家的路》家就一個字,溫暖一輩子
    春節將至,闔家團圓,共享天倫,是春節永遠不變的情感依歸。人生中縱然有無數條路可走,但只有心路可守,這條路,值得我們傾盡一生去追尋,即使世間風景萬般,燈火輝煌,家始終是一場落葉歸根的深情!他的記憶永遠定格在那個陽光明媚的上午——孩子突然的走失使他的家庭從此陷入不幸。孩子丟失了,丟失的孩子哪去了,沒有人知道。 為此妻子崩潰,去了遠方獨自居住。而他依然留在原地,假裝生活還在繼續。但時間,悄然地,繼續流逝著,不知去哪兒了...
  • 孩子,父母,我們,永遠的話題
    孩子,父母,我們,永遠的話題 「孩子」是各年齡段的爸媽都不斷交流和適合交流的共同話題之一。聊到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家長有不同的感受。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們大多滿滿驕傲,永遠是「孩子是自家的好」,在各自的誇獎與享受中,可以交流、分享育兒經驗,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心得,可以聊很長時間,聊得很深入。
  • 失敗家長的9個壞習慣,一條沒中的都是好父母
    沒有天生的問題孩子,只有錯誤的教育方式和失責的父母。以下是失敗家長的9個壞習慣,一條沒中的都是好父母!從小教會孩子了解社會規則,明確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開始會很難,但孩子成長後,會明白父母的苦心。
  • 憑什麼,父母永遠都是對的,而我永遠都是錯的?
    曾經有好幾位來訪者談到父母的行為對自己造成傷害時,問我:為什麼錯的都是我,難道父母就沒有錯嗎?為什麼總是我認錯,我道歉,他們卻從來不認錯、不道歉?來訪者小A上初中時,她的媽媽總是偷偷進她房間,偷看她的日記,她發現後,告訴媽媽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以後不能偷看我的日記了。媽媽不吭聲。小A後來給日記上了鎖,可是放學回家後,發現鎖被媽媽打開了,媽媽又偷看了她的日記。
  • 孩子越大越不和父母說話:不懂溝通的父母,永遠打不開孩子的內心
    願每一個父母都懂得放下姿態,在理解和尊重中,收穫孩子的真心。——少兒守護人前兩天,孩子剛返校,鄰居就開始訴苦,抱怨自家孩子一整個假期都不和父母說話,除了吃飯、上廁所,就把自己一個人關在房間裡,作息時間完全混亂,晚上熬夜一兩點,早上睡過十二點。開學送孩子回學校,剛進校門,就催家長趕快回家,多一句話都懶得說。
  • 做孩子願意求助的父母,有多重要?
    類似的事情,很多人都有共鳴。小時候,犯了錯誤,或者做了什麼不好的事,害怕被責備,根本不敢告訴父母。在媽媽眼中,孩子身上多少都有一些缺點,在某些方面做得還不夠好,她們給孩子打7分、5分、8分。而當問到孩子「如果滿分是10分,你給媽媽打幾分」時,孩子們全部給媽媽打了10分。
  • 孩子認為自己父母永遠是不好的,父母認為自己孩子永遠是最棒的,這...
    不論父母如何有耐心,孩子都會認為自己父母不理解自己。 大部分的家庭會困惑於此。 我們真的能改變他嗎 在一條大路和一條小路面前,父母一般都會指點一二,但通常孩子卻不會按你說的去走,非得掙脫桎梏
  • 育兒的第一責任人是永遠是父母,不是老師!好父母永遠勝過好老師
    說起兒童英語啟蒙教育,大多數家長首先想到的就是給孩子找個好學校、好老師,然後把孩子的英語啟蒙教育託付給學校、託付給老師。這真的兒童學英語最好的方法嗎?學好一門語言需要大量的輸入,要想達到接近母語的水平,遠不是一周幾次英語課就可以解決的。家長完全託付給學校,會發現孩子的英語水平或許能應付考試,但是肯定無法真正掌握英語。
  • 不管你是18歲還是80歲,在母親面前你永遠都是孩子!
    兒行千裡母擔憂,不論走多遠的路,不論身在何處,她永遠惦念你。而只要想到母親,就能找到回家的路。今天下午,孩子們提早一個小時放學,我準時把孩子們接了回來。進了小區正巧遇到鄰居在帶二寶等著大寶放學,我家小的就把自己的糖果送給了小朋友。我也就跟幾位奶奶級別的老人閒聊幾句。
  • 外面的世界再繁華,也別忘了世上最美的路:回家的路
    對於在外漂泊或流浪的學子和遊子來說,無論身處何地,心中都永遠有家的位置。無論離家有多遙遠,心裡都有一個回家的夢。每個遊子的心裡,無論外面的風景多麼優美,但是最美的,卻是回家路上的風景。回家,那是一個讓人念念不忘的詞,無論在外面受多大的難,受什麼樣的累,只要有可能,就一定要踏上回家的路。
  • 父母心聲:我們能擁有孩子多少年?
    從此,你最怕聽到的一句話是:媽媽,我不回家吃飯了,你們自己吃吧。  大學畢業後,孩子留在了遠方工作,一年也難的回來一次了。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幾天就走了。你最盼望的就是孩子的電話,希望,孩子對你說一聲:媽媽,我很好,你保重身體。這樣就足夠了。  孩子結婚了,回家的時間有一半勻給了你的親家,孩子回來的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