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崴腳、踢球崴腳,為什麼我們的腳踝這麼容易受傷?

2020-12-16 懂球帝官方

崴腳,專業術語叫叫做"踝關節扭傷",一般症狀就是"腳脖子腫了"。在我們日常生活、運動,或者女孩子穿高跟鞋走路時都很有可能發生崴腳的情況。但是生活中有些人很容易就把腳崴了,有些人不管怎麼跑、跳,腳腕都好好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而且崴腳雖然是個小問題,對人的影響卻很大,不僅腳脖子會腫脹、疼痛,走路也不順當。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崴腳"這個事兒,看看崴腳後該怎麼應對,平時怎麼鍛鍊才能增強腳踝力量不崴腳。

一 為什麼腳踝最容易受傷

我們老說崴腳、扭腳、腳脖子腫了,為什麼腳腕是最容易受傷的呢?這其實跟腳踝自身的構造有關:踝關節天生就是不穩定的關節。

踝關節是一個脆弱的結構,作為全身負重最多的關節,它承受著幾乎身體上所有的重量。而踝關節的扭傷一般發生在足內翻的情形下,這和踝關節的解剖結構有著密切的關係,踝關節在蹠屈時,也就是我們做踮腳這個動作時,踝關節內的距骨會滑出踝穴,這個時候由於沒有了內外踝的固定,踝關節僅靠兩邊的韌帶來維持穩定,所以變得"靈活有餘,穩重不足",受到外力時就很容易扭傷;【1】另外就是踝關節的內側韌帶比外側韌帶堅韌,而人的外踝比內踝低,這就造成了腳踝關節受力不平衡,很容易扭傷。

腳踝受力分析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踝關節先天不足,是全身上下最容易受傷的關節。

二 崴腳有什麼危害?

除了我們都知道的:崴腳之後腳脖子會腫起來、崴腳之後走路不方便、崴腳還可能對腳踝的韌帶造成損傷等。

崴腳之後如果不好好處理,就會演變成"習慣性崴腳",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你可能上下樓梯的時候用力不當都有可能把腳崴了,而且 "習慣性崴腳"還會使外側韌帶往往發生斷裂或拉傷,使踝關節外側的軟組織不能及時恢復其原有強度,會導致關節的鬆弛、不穩定。

 

崴腳導致韌帶受損

三 崴腳了怎麼處理好得快?

今天具體介紹一下腳扭了之後怎麼做才能好得快,腳踝扭傷後並不是說能走路了就是好了,真正的康復應該是肌肉力量、動作協調性、神經反應都恢復到原來的水平。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美國俄克拉何馬運動醫學中心提出的六階段腳踝恢復訓練理論, 【2】大家根據自己腳踝實際情況來進行恢復訓練。

這六步簡單來說就是 :1活動關節,2嘗試讓關節受力,3 恢復腳踝力量, 4 嘗試行走,5增強腳踝力量,6 訓練關節協調性,完成六個階段的康復練習訓練後,損傷的腳踝能基本恢復到受傷前的水平。下面我們具體來看這六步到底是怎麼做的:

1腳踝損傷急性期階段

踝關節剛扭傷有疼痛感,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在腳踝關節運動上,進行小幅度的腳踝活動動作,如屈伸、內翻、外翻等,促進腳踝的血液循環,加快腳踝損傷的恢復。

 

腳踝活動

2腳踝損傷急性後期階段

如果腳踝的疼痛感消失或大幅度減輕,這時就可以讓患肢適當受力並進行小範圍的移動,同時,要做一些小強度、簡單的練習。

3腳踝運動前階段

如果腳踝的疼痛感和腫脹消失,可以用彈力帶纏繞腳踝進行適當的拉伸練習,逐漸強化腳踝的受力能力,然後開始適應性地使用患肢支撐身體,並且使用患肢緩慢地行走。

利用彈力帶進行腳踝抗阻練習

4腳踝適當運動階段

如果能夠正常地慢走,這時可以進行適量的8字型和Z字型慢跑和快走練習,同時也需要重視腳踝力量訓練,可以進行適量的爬梯練習,用手抓住樓梯上的扶手,儘量減少患肢的受力,並且在爬梯時注意安全。

5腳踝增強力量階段

如果能夠正常行走、慢跑和爬樓,那麼這時就可以嘗試進行單腳跳,並且進行短距離加速跑、腳踝負重跑等練習。

6腳踝保持練習階段

如果受傷的腳踝已經基本恢復,這時就要訓練腳踝的協調性。可以在不平整的路面行走、進行腳趾發力的踮腳練習、跑樓梯練習等,逐漸增加受傷腳踝的受重能力。

踮腳練習

四、怎麼做才能不崴腳

崴腳說白了就關節不穩扭到了,要想不崴腳,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強踝關節穩定性。

而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得鍛鍊腳踝周圍的韌帶和肌肉,因為這兩者能把腳踝緊緊包裹住,起到一個對踝關節的保護作用。如果說其中一方功能缺失,另一方的功能就要去彌補,說的專業點兒叫"代償",【3】通俗點兒就是韌帶不堅韌那肌肉就得多用力。對於踝關節來說,全面強化其周圍前群、後群、外側肌群,才能有效增強其穩定性。具體的鍛鍊方法如下:

1雙腳提踵

雙腳打開以肩同寬,腳尖膝蓋在一條直線上,收緊腰腹核心,以腳趾為軸,把後腳跟緩緩向上抬起,這個時候把身體中心逐漸轉移到前腳趾上,讓我們的腳踝作為中間的槓桿充分受力,達到最高點後保持2-3秒鐘,使我們的小腿和踝關節感到充分受力後,緩緩落下,重複此動作。每天做10-15次。可以很好地練到腳踝。

2單腳提踵 

如果有朋友會覺得上一個動作比較簡單,我們還可以提高難度,把雙腳練習變成單腳練習。因為是單腳練習,所以我們的難度會相應增加,平衡感會增強,這時候需要腳踝有更好的力量去做為支撐。

3足背伸/屈

採用坐姿,利用彈力繩或毛巾來進行輔助。這套動作會根據腳踝的生理特徵做練習:鉤腳尖和伸腳尖這樣矢狀面運動,同時可以往左和往右的內收和外展的練習,我們就結合腳踝的這幾個特徵,利用彈力繩來做強化訓練。

相關焦點

  • 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 如何預防習慣性崴腳
    在日常的生活中腳扭傷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嚴重腫起來會影響到行走和我們平時是生活,那麼,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扭傷腳腫了怎麼消腫?如何預防習慣性崴腳?下面就跟小編具體的來認識了解一下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吧。  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一、分清傷勢的輕重如果腳扭傷後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說明扭傷為輕度,可自己處置;如果腳扭傷後足踝活動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著疼的地方在骨頭上,並逐漸腫起來,說明可能扭傷到骨頭,應立即去醫院攝片診治。
  • 5個腳踝的訓練方法,增強腳踝力量的同時,還能避免崴腳
    我們在日常走路或運動時,經常會出現崴腳的情況,原因是因為腳踝的力量不足造成的,如何增強腳踝力量?5個鍛鍊方法,使你的腳踝力量得到提高,有效的避免崴腳。1、單腿直立踩球練習身體直立。4、加強平日的跳臺階練習這個方法很方便,不需要到健身房就可以做此動作,我們平時是走著上下樓梯,跳臺階動作讓我們從走的動作改為跳著上下樓梯,但動作的要領在於著地點不是全腳掌,而是腳尖或前腳掌,讓腳踝肌肉在上下樓衝擊力的刺激下,增強肌力,提高腳踝力量,但是我們身體的平衡保持就非常重要了,如果平衡度差,使身體重心發生偏移,這樣會造成腳踝的損傷
  • 崴腳了怎麼快速恢復 這些事項需注意
    在工作生活當中,人們難免會有受傷的時候,有時,一不小心,可能將腳部崴傷,十分疼痛。那麼,崴腳了怎麼快速恢復呢?崴腳之後要注意什麼?飲食上要注意哪些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固定扭傷部位如果傷勢較為嚴重,建議固定扭傷部位,固定後扭傷的部位不會受到牽扯和幹擾,能夠快速癒合,不固定的話,走路的時候會反覆的牽扯到扭傷的部位,容易癒合鬆弛,導致踝關節不穩,成為習慣性扭傷。
  • 崴腳後用紅花油揉揉就好?小心越揉腫越大!
    別以為崴腳只是小問題 很多時候,輕微的崴腳確實不需要我們多加注意就能自行「康復」,但也只是表面上看起來好了,實際上卻留下了暗傷—— 為什麼崴著崴著,就成「習慣性崴腳」了 輕度的扭傷只會損傷一部分的韌帶,所以走路等活動還可以順利進行。 但崴腳後若過多的活動,會讓撕裂的韌帶不能對準癒合,這就會導致韌帶變鬆弛、關節不穩定,所以就會經常崴腳。
  • 閃腰、落枕、抽筋、崴腳,想要快速恢復,就這麼做!
    落枕、閃腰、抽筋、崴腳,幾乎每個人都邂逅過這些小意外,這些問題往往看起來並不嚴重,但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處理不當還會引發大問題。一、閃腰閃到腰其實是腰部肌肉、筋膜、韌帶等軟組織的急性損傷。部分人在受傷當時沒有明顯的痛感,次日會感到腰部疼痛;部分人在受傷後立即出現腰部疼痛,隔天會疼痛加劇。閃腰還有可能是發生了小關節損傷或急性腰椎間盤突出。閃腰後如何處理?01儘快躺下閃到腰後應儘快躺下,減少肌肉筋膜組織的受力或腰椎的壓力,使疼痛緩解。
  • 崴腳後立刻做這幾件事,才能避免日後反覆崴腳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孫冰倩 吳醫師是一名醫務人員,平時喜歡打羽毛球,去年6月在一次羽毛球比賽中崴腳了,旁人告訴她,崴腳休息2周就好了,可是兩個月過去了,吳醫師的腳踝還是腫脹未消,活動受限。於是來到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求診。
  • 那些經常崴腳的人,一定是踩過這5個坑!
    有些人在崴過一次腳後,會習慣性的崴腳,走路多了腳踝就會腫脹、疼痛,時間長了,踝關節的軟骨出現磨損,甚至出現骨刺,這都是因為患者在第一次崴腳時沒有正確處理造成的,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崴腳後會造成後遺症的那幾個坑!
  • 冬季崴腳情況比夏季多,這是為何?醫生:這幾點處理方式非常重要
    當你走路、或者運動前,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則會很容易出現肌肉拉傷或者引起崴腳。在現實生活中,崴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關節韌帶損傷,專業術語也稱「踝關節扭傷」。也可能因為「崴腳」的事情比較常見,所以常常被人們忽視,認為踝關節扭傷沒有什麼大礙,回家自己用藥酒揉一揉就好。但這樣的治療卻不夠積極和徹底,缺少相應的康復技術手段,功能恢復也不理想。
  • 崴腳後如何儘快恢復?記住48小時這個時間點
    相信這種情況很多人都會遇見,尤其是經常打籃球的小夥伴,那就是——崴腳。這種突然間的暴力性扭傷會產生劇烈的疼痛,同時伴隨有紅腫淤血等情況。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都這麼嚴重。在這裡我們把崴腳簡單分為嚴重的和不嚴重的。對於不嚴重的,輕微的扭傷對於腳踝的傷害不是太大,所以不需要太過的擔心簡單的休息一下就好了,短時間內不要做劇烈運動就可以了。
  • 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
    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時間:2018-12-26 15:12   來源:百科解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 有時候走路著急,經常會不小心崴到腳。而且一些女性朋友喜歡穿高跟鞋,走路不穩,也很容易崴腳。
  • 我怎麼這麼容易扭到腳?習慣性崴腳到底是怎麼回事
    一次又一次,在血與淚的教訓下,不禁反思,為什麼我就這麼容易扭傷?今天,我就告訴你,你這是習慣性崴腳。踝關節扭傷是最高發的運動損傷,約佔所有運動損傷的40%。同一個人同一隻腳經常崴傷,稱之為習慣性崴腳(踝關節反覆性扭傷)。
  • 海慈專家:崴腳(踝關節扭傷)的幾個誤區和正確處理方法
    崴腳急性期應禁忌按摩,更切忌剛扭傷就馬上用藥酒點火擦洗。這樣做往往適得其反,會進一步加劇出血腫脹、皮膚瘀斑,甚至造成皮膚燒傷起水泡。誤區3:不願外固定由於踝關節扭傷多為內翻損傷,所以80%以上的崴腳會導致外側韌帶的撕裂或斷裂,致使腳踝兩側韌帶的拉力不平衡。
  • 男子崴腳後醫生竟讓打石膏,靠譜嗎?
    觀點 崴腳後有必要藉助石膏固定楊茂偉接受採訪時表示:「踝關節扭傷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崴腳。很多人覺得骨折了才需要打石膏,崴腳沒有必要打石膏,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楊茂偉說,踝關節扭傷容易導致內外側韌帶等組織的損傷,早期如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久而久之會導致踝關節韌帶鬆弛和踝關節不穩定。
  • 崴腳了怎麼做,提醒:注意這8件事,幫助恢復
    崴腳之後的問題可大可小,處理不當也會影響日後的行走,想要快速恢復就要掌握一些方法,如冰敷或熱敷等,不妨嘗試下面的幾種方法。1、冰敷或熱敷。冷敷。可以減少傷口腫脹,但是冷敷之後不能馬上熱敷,以免加重受傷部位腫脹和疼痛。
  • 跑步崴腳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會處理
    跑步是我們平時接觸的最多也是最容易上手的運動項目了,可以說是大眾參與度最高的運動之一。眾說周知,運動給大眾帶來的不僅是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其中還伴隨著傷痛的風險。雖然說跑步不像其他對抗性很強的運動項目那樣高,但是在跑步時粗心大意、路面不平或者發生緊急情況,急停或者緊急變向的時候,最容易出現急性腳踝扭傷,俗稱崴腳。
  • 擔心打球崴腳怎麼辦?6款實戰籃球鞋推薦,對腳踝的保護很到位
    首選第一肯定是崴腳。激烈的對抗、急停跳投、急速變向等隱藏高度風險。如果曾經有過崴腳並且沒有經過加強訓練的話,很容易再次出現損傷。所以籃球鞋的防護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一、威少1代戰靴防護性方面,威少1代搭載的CMP一體式後跟、鞋幫魔術貼,堪稱保護腳踝神器。
  • 29歲女記者崴腳12天後離世,醫生提出警告!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一個健康人說走就走了?原因居然是崴腳!崴腳後,她在幾天之內便昏迷12天就離開了人間!而最終的結果是死於肺栓塞。朋友對此唏噓不已:當時也沒有在意,因為崴腳是一件很普通不過的事情,誰沒有崴腳的經歷呢?的確是鑽心的疼呀!崴腳怎麼會導致肺栓塞?崴腳,這在生活中太常見了,最後怎麼就死於肺栓塞呢?簡直細思極恐。
  • 打羽毛球崴腳後怎麼辦?記住這4點消腫止痛,恢復快
    你知道打羽毛球最容易受傷的部位是什麼嗎?毫無疑問,是腳踝。打羽毛球,常常會發生踝關節扭傷,也就是我們常說中的崴腳。崴腳之後,非常容易出現腫痛,此時我們經常聽說要敷一下腳,那麼應該是冷敷,還是熱敷呢?冷敷還是熱敷,取決於崴腳的時間1、受傷後48小時內,冷敷受傷後越快冰敷越好,可用毛巾包著冰塊,敷在腫脹的部位,10分鐘一次間隔5分鐘,切不可一次冰敷過長時間。
  • 【體育保健康復專委會】崴腳後別再只會冰敷
    在籃球、足球、羽毛球以及跑步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意外受傷事件,其中崴腳所佔的比例更加高一些。上周小編在籃球專項課上打比賽時,隊友在我身後崴腳應聲倒下。「趕快冰敷!」
  • 崴腳可不是小事!專家教您正確處理方法
    那麼,為什麼會崴腳,我們又應該怎樣正確處理踝關節扭傷呢?一、什麼情況下會崴腳崴腳,也就是踝關節扭傷,是指在摔倒、踩空等情況下,踝關節超出了正常的活動範圍,出現過度的內翻或者外翻,使踝關節周圍的韌帶和關節囊等軟組織受到拉傷,甚至出現撕裂,從而導致踝關節處疼痛、腫脹的一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