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沒有他,或許就沒有手機和筆記本電腦

2020-12-23 澎湃新聞

文: 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 

吉野彰先生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我連忙打電話給旭化成公司前駐北京總代表森山博之先生,問他一句話:「你熟悉吉野先生嗎?」森山先生回答說:「幾次陪他一起出差、一起喝酒,他是一個很坦率的人。」

吉野彰先生今年 71 歲,是旭化成公司的名譽特別研究員。

問日本人:「旭化成公司是做什麼的?」幾乎所有的人的第一反應是「生產保鮮膜」。確實,日本的保鮮膜的一半,都是旭化成生產的。

但是,旭化成其實是一家集化學、纖維、住宅、建材、醫藥、醫療、電子零部件生產於一體的綜合性化工企業。吉野先生一輩子都在這家公司工作,直到現在,整整半個世紀。

吉野先生於 1948 年出生在大阪府, 1970 年畢業於京都大學工學部(又是一位京大畢業的諾貝爾獎得主),學的是石油化學專業,恩師是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的福井謙一教授。 1972 年,吉野先生獲得碩士學位後進入旭化成公司工作,先後擔任過離子二次電池研究組組長、電池材料事業開發室長。

1983 年,吉野先生運用鈷酸鋰開發陰極,運用聚乙炔開發陽極,在 1983 年研製出世界第一個可充電鋰離子電池的原型。 1985 年,吉野先生克服諸多技術問題,徹底消除金屬鋰,確立了可充電含鋰鹼性鋰離子電池( LIB )的基本概念,並取得日本註冊專利。世界上第一塊現代鋰電池的誕生,拉開了人類移動信息革命的序幕。

值得一提的是,吉野先生在研發過程中,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陰極材料——直到他讀到了牛津大學教授古迪納夫的論文,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根據古迪納夫的研究原理,把現有的鋰鎘電池的重量縮減了三分之一。吉野先生因此與古迪納夫教授結下了友誼,這一次,兩人雙雙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吉野先生研發出來的這種鋰電池,具有安全性高、體積小、能量密度高等特性,突破了以往鎳氫電池的技術限制。索尼公司獲得這一技術後,與旭化成合作,在 1991 年首次將鋰電池實現了商業化。

眾所周知,索尼當初喜歡這一項技術,是因為索尼生產攝像機,這鋰電池成為攝像機的長效電池。但是,產品一直局限於攝像機中,旭化成公司自己也沒啥信心。

但是,到了 1995 年,微 軟發 布了具有劃 時 代意 義 的 Windows95 操作系 統 ,它 帶 著「我的 電腦 」、「 IE 瀏覽 器」等一系列 發 明一路狂奔, 世界開始進入移動 IT 時代,隨後手機、筆記本電腦、數位相機等「移動互聯」電子工具的出現,鋰電池出現了幾何級增長。

吉野先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2004 年時,鋰電池在電池中的佔比還不到 1% ,如今已經成為移動電池的主流,現 在主要 應 用在兩大 領 域:一是移 動 式 產 品,如手機、 電腦 ,佔 鋰電 池使用量的 2/3 左右 ; 第二大 領 域便是 車載電 池。他說:「世界 變 化的速度 實 在太快了,根據我 們 2010 年掌握的數據 統計 ,當 時車載 用 鋰電 池幾乎是零, 現 在 則 要達到 30% 多,以後 這 一比例可能 還 會不 斷增加。 電動 汽 車 的出 現 ,等於 給鋰電 池打開了一個新的 應 用方向,是全新的商 業 機遇。」

吉野先生不否 認 ,目前 車載電 池 還 是有一些弱點的,但 這 並不能 歸結 於 鋰電 池本身的技 術 困境,也有一些客 觀 原因。筆 記 本 電 池 畢 竟 經歷 了 20 多年的 時間 ,但 車 用 電 池的使用 時長 從被開始使用到目前 還 很短 暫 ,汽 車 行 業 在一 邊 摸索新 車 型,一 邊 研 發 及製造著 鋰電 池,需要 給 電動汽車一些 時間 。如 2015 年,人 們 看到了 續 航裡程 為 200 公裡左右的 電動車 ,那麼到了 2020 年你可能會看到 續 航 400 公裡左右的 車 型。

吉野先生不僅研發出了鋰電池,也研發出了構成鋰電池的四種基本材料——陽極材料、陰極材料、電解液、絕緣材料。而這四種材料左右著鋰電池的安全性與壽命。在這一方面,吉野先生所在的旭化成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鋰電池絕緣材料的製造商。同時,由此衍生出來的樹脂薄膜,也成為人工透析的一項新技術材料。

根據預測,吉野先生研發的鋰電池技術,隨著智慧型手機與電動汽車的普及,到 2022 年,將催生 7 萬億日元( 4645 億元人民幣)的世界市場。

可以設想,如果沒有吉野先生,沒有此次同時獲獎的美國化學家斯坦利·惠廷厄姆、約翰·古德伊納夫,我們的手中,可能還沒有手機、沒有筆記本電腦,自然也不會有微信和支付寶。鋰電池的發明,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奠定了人類無線、無化石燃料社會的基礎。

我們在祝賀吉野先生的同時,也特別關注到一個現象,那就是,吉野先生獲獎之後,他的一切活動,包括舉行記者會見和接受媒體專訪,都是在旭化成公司裡舉行,也由旭化成公司全力操辦。

為什麼一個退休老職工與原來的公司還有這麼緊密的關係?我問了旭化成公司負責宣傳的廣報部長關塚太郎先生,關塚先生深夜給我答覆說,吉野先生雖然退休了,但是,公司一直聘任他擔任名譽特別研究員,需要他培養一批後繼的技術力量。

我於是想到了日本企業中一個特殊的制度,叫「 OB 制度」 (顧問,或者「長老」制度),也就是說,一批擔任過公司管理職務的員工和技術骨幹,雖然退休了,但是公司一直會與他們保持緊密的聯繫,讓他們成為公司的「 OB 」,撥出一筆資金資助他們的活動,提供場所讓他們能經常來公司轉轉,讓他們為公司發展繼續出謀劃策,做到「退而不休,休而不離」,至死作為公司的一員。

相關焦點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出席發布會 笑容滿面 (1/5)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出席發布會5) "← →"翻頁 當地時間10月9日,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
  • 鋰電池之父們獲諾貝爾化學獎,讓我們拿起手機致敬!
    當地時間10月9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其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當地時間10月9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三位科學家。
  • 日本第27位諾貝爾得主——吉野彰 鋰離子電池的開發者
    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5點4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John B Goodenough教授、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M.stanley Whittlingham教授和日本化學家Akira Yoshino,以表彰其在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面作出的貢獻
  • 2019諾獎得主吉野彰呼籲改善年輕人研究環境
    中新網11月11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11日,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出席政府綜合科學技術與創新會議時,強調改善年輕人研究環境,「希望創造能按照其自己的想法進行研究的環境」。資料圖: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Akira Yoshino)。據報導,會上介紹了國立大學裡,從事帶有任期的、不穩定職務工作的年輕教師比例增加,以及以成為研究者為目標、升入研究生院的學生比例減少的現狀。吉野彰說,「對於年輕的研究者,有必要保證最低10年以上的研究期。
  • 2名女性分享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她們是什麼來頭?
    居裡夫婦曾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30多年後,居裡夫人的長女伊雷娜和丈夫因對人工放射性的研究,也共同獲得了化學獎。居裡夫人的小女兒艾芙居裡雖然沒有投身科研工作,但在1965年,她的丈夫、美國外交官亨利拉波易斯代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她們的研究幫助開發癌症療法
    30多年後,居裡夫人的長女伊雷娜和丈夫因對人工放射性的研究,也共同獲得了化學獎。  居裡夫人的小女兒艾芙•居裡雖然沒有投身科研工作,但在1965年,她的丈夫、美國外交官亨利•拉波易斯代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主角」鋰電池的前世今生
    很少看到一中元素在學術舞臺上扮演核心角色,但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主角卻是一個起源於宇宙大爆炸的古老化學元素——鋰。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漢(M.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3名科學家 盤點歷年得主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北京時間9日下午,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成為今年的諾獎得主,以表彰其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
  • 2019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一生都在換專業方向,凡事都沒有晚的時候
    2019 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鋰電池,97歲的老爺子Goodenough獲獎了。我們有些人就像是烏龜,走得慢,一路掙扎,到了而立之年還找不到出路。但烏龜知道,它必須走下去。上班選事業,諾獎得主也不曾一成不變Goodenough在1976年開始在牛津大學化學系實驗室開始工作,開始研究電池。
  • 21世紀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高齡化現象
    20世紀與21世紀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獲獎年齡數據的描述性統計見表1,從中可以看出,20世紀與21世紀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獲獎年齡的平均數、中位數與眾數基本相等,這表明20世紀和21世紀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獲獎年齡的數據都呈現出一定的對稱分布。
  • 三位鋰電池科學家獲諾貝爾化學獎,平均年齡81歲
    從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到電動車和風能、太陽能等大型儲能裝置,如今鋰離子電池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量源」,從而使無化石燃料社會成為可能。小電池大作用,這個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發明終於獲得諾貝爾獎的認可。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兩位獲獎者都是女科學家
    近1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者名單2019年: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約翰·古迪納夫教授(John B Goodenough)、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斯坦利·惠廷厄姆教授(M.stanley Whittlingham)和日本化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因在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方面作出的貢獻,榮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新聞—科學網
    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5點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9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得州大學奧斯汀分校John B Goodenough教授、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M.stanley
  • 一位97歲的數學家兼物理學家是如何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
    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和材料科學教授約翰·B·古迪納夫、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厄姆頓大學特聘教授M·斯坦利·威廷漢和名古屋名城大學教授吉野彰分享了這一獎項,以表彰其在鋰離子電池發展方面作出的貢獻。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我就是那個獲獎的笨蛋(圖)
    馬丁·沙爾菲  當地時間10月8日,200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馬丁·沙爾菲成為得主之一。沙爾菲事後接受採訪時透露,此前從未想過自己能幸運地獲得這項殊榮,他甚至還猜測,「今年會是哪一個笨蛋獲獎」。在得知自己就是這個笨蛋後,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公開聲明支持歐巴馬。  自己就是那個得獎的「笨蛋」  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沙爾菲目前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學教授,由於在發現和研究綠色螢光蛋白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而成為得主之一。
  • 日本又拿一枚諾貝爾化學獎,一起看日本化學大學排名如何
    當地時間10月9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古德伊納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吉野彰,以表彰其在鋰電池發展上所做的貢獻。日本歷屆諾貝爾獎得主當中,目前包含取得美國國籍的日本人在內,吉野是第27人。
  • 基因編輯「魔剪」獲諾貝爾化學獎,這2位女性得主啥來頭?
    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7日宣布,法國的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的珍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因為「開發出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獲得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這兩人均為女性科學家。
  • 2019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97歲獲獎者「棒約翰」火了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聯合授予美國科學家約翰·B·古迪納夫、M·斯坦利·惠廷漢姆以及日本科學家吉野彰,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研發工作。古迪納夫是至今為止最年長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 排名沒有清華北大高!卻出了11位諾貝爾得獎者,日本這所大學真牛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已經揭曉謎底,來自美日兩國的三名科學家「分享」了這一終極榮耀,這也是日本自2014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連續第六年獲得諾貝爾獎!三位2019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三位獲得者之一的71歲日本化學家吉野彰,是從京都大學1970屆畢業生,而這也是繼本庶佑獲得2018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之後又一位京都人
  • O2Micro與諾貝爾化學獎得主Dr. Goodenough的鋰電池之緣
    當地時間10月9日,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John B. Goodenough教授、紐約州立大學賓漢姆頓分校M. Stanley Whittlingham教授和日本化學家Akira Yoshino教授三位科學家因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突出貢獻而一起獲得2019諾貝爾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