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宣布49億元五年投資計劃 包括在新加坡設全新先進位造中心

2020-12-19 新浪財經

原標題:戴森宣布49億元五年投資計劃 包括在新加坡設全新先進位造中心 來源:聯合早報

《聯合早報》11月27日報導:戴森(Dyson)宣布總額27億5000萬英鎊(49億1700萬新元)的五年投資計劃,包括將在新加坡設立一個全新的先進位造中心,集合眾多設備與推動技術創新。

五年計劃的投資陣地將集中在新加坡、英國和菲律賓,但該公司現階段未能透露在本地的投資額。至於有關先進位造中心的細節,也要日後才會公布。

戴森在文告中指出,它將對新科技與新產品做出投資,最遲於2025年把旗下產品組合增加一倍以及進軍全新領域。

戴森總裁克魯格(Roland Krueger)說:「現在正是對例如儲能、機器人和軟體的新科技做出投資的時候,這些新科技將推動我們產品的性能和可持續發展,對戴森的客戶有利。」

他說:「我們將擴展現有產品類別,並在未來五年內進入全新的領域。這將為戴森的發展開闢新的篇章。」

戴森之前已宣布多個在新加坡的計劃。其中,在聖佔姆士發電廠(St James Power Station)設立全球總部大樓的計劃正在進行中。

同時,它還將在新加坡擴展先進研發設施與研究實驗室,涵蓋的領域,包括機器學習與機器人技術。

戴森也將在它全球課程計劃的基礎上,在新加坡設立新的大學研究計劃,以推動產品開發。

目前,戴森在新加坡已有顯著的先進位造能力,包括一個自動化數碼引擎設施。

相關焦點

  • 通戴森計劃投資27.5億英鎊開發電動汽車電池技術
    (來源:通用汽車官網)戴森計劃投資27.5億英鎊開發電動汽車電池技術(來源:國際船舶網)全球城市投資動態N新加坡將推出高門檻「全新科技準證」申請者只要滿足以下三項條件當中的兩項,便可在新加坡創業,或在當地企業任職、進行投資、擔任董事及提供諮詢等,也可以在高等學府執教或提供企業培訓。條件分別為:過去一年的固定月薪至少20000新加坡元;曾在市值至少5億美元或擁有至少3000萬美元資金的科技企業擔任領導職位至少五年;曾主導科技產品的研發工作至少五年。
  • 戴森斥資27.5億鎊研發新技術,產品種類將增加一倍.亞洲是重點
    英國著名科技企業戴森集團日前宣布,未來5年將向新技術和新產品追加27.5億鎊(約合36.7億美元)投資。預計這些投資將使戴森集團的產品種類增加一倍,並向新的領域拓展。 新的投資將聚焦新技術,用於在新加坡、英國和菲律賓地區,聘請更多軟體、機器學習、機器人、零淨排放等領域的工程師和科學家。
  • 捲髮棒一夜刷屏後,戴森確認2021年在新加坡投產電動車
    10月23日,英國戴森(Dyson)公司宣布,公司董事會已經批准投資25億英鎊在新加坡建造首個汽車製造廠,以推進其製造電動汽車的計劃,該工廠預計將在2020年竣工完成,第一批車型將於2021年投產。計劃在新加坡建造的工廠效果圖戴森公司是一家英國的家電設計與製造公司,在全球首創了「無葉風扇」產品,並在中國等多個國家申請了發明和實用新型等專利。如今風靡全球的「網紅產品」——捲髮棒和真空吸塵器也均是由這家公司所生產。
  • 戴森未來5年將在機器人、人工智慧和電池領域投資27.5億英鎊
    據國外媒體報導,戴森未來5年裡將向新技術投資27.5億英鎊(約合240.5億元),以首次將其產品範圍擴大到家電以外的領域。戴森表示,該公司計劃在電池技術、機器人、智能產品、機器學習和材料科學方面投資27.5億英鎊。此外,該公司還將專注於將其固態電池技術商業化。該公司聲稱,這種技術將使其生產出更清潔、續航時間更長、更高效的電池。
  • 戴森吹風機與吸塵器背後的秘密
    戴森展示了其產品的核心創新力——數碼馬達技術。從戴森起家的吸塵器,到之後拓展的吹風機、美發造型器、幹手器等多個領域,戴森都在數碼馬達技術不斷革新傳統家庭電氣產品的設計形態與用戶體驗。與其他電氣品牌一般採用第三方數碼馬達元器件不同,戴森一直都堅持數碼馬達的獨立研發製造,並對先進生產技術進行投資。
  • 科技公司戴森在英國投資2億英鎊,推進電動汽車開發 | 美通社頭條
    2018.8.30 星期四 戴森在英國投資2億英鎊,開啟電動汽車開發的下一階段戴森最近入駐修復一新的 Hullavington 機場飛機庫,之後宣布了機場園區開發的下一階段工作戴森與「斯特林建築獎」獲獎建築師克裡斯·威爾金森合作,對機場進行修復和加固,將其改造成現代化的工程設計工作空間。到目前為止,戴森在其新技術中心已經投資了8,400萬英鎊,修復了兩座1938年代建成的飛機庫。現在,戴森汽車團隊的400名成員已經入駐先進的汽車中心,另有三棟建築將在未來幾個月內交付使用,可額外提供15,000平方米測試空間。
  • 戴森從造車夢中醒來
    這位英國企業家周四在全體員工的電子郵件中宣布了這一消息(文末郵件全文),詹姆斯·戴森和董事會在試圖找到買家失敗後決定停止這一造車計劃。戴森說,展望未來,他的公司將「專注於製造固態電池的艱巨任務」以及視覺系統、機器人技術,機器學習和 AI 等其他「基礎」技術。戴森在電子郵件中寫道:「戴森汽車團隊開發了一款出色的汽車:他們的方法獨具匠心,同時忠實於我們的理念。」
  • 戴森在滬揭幕科技實驗室,展望長期在華投資願景
    實驗室坐落於上海市黃浦區八號橋創意產業集聚區的中心地帶,戴森工程技術團隊將會專注於面向中國消費者及其家庭的新技術研究並快速將智聯技術引入中國市場。 戴森科技實驗室的工程師們將與英國、新加坡的同事們密切合作,積極開展家居研究和用戶試驗,幫助戴森公司在立項之初就掌控好研發進程的方向。目的則是為了創造能夠更適合中國市場的科技產品。
  • 深入體驗戴森黑科技:杭州首家戴森官方體驗店在杭州樂堤港隆重開幕
    Cyclone V10 TM無繩吸塵器,由戴森最先進的馬達技術[]驅動。戴森官方體驗店和概念店於杭州樂堤港全新開幕的戴森官方體驗店是品牌暨在其他世界主要城市相繼開幕官方體驗店之後的又一全新拓展。1999 年:由克裡斯·威爾金森 (Chris Wilkinson) 打造的初創概念店於巴黎正式開業,秉承著想讓人們了解到機器的工作原理,並且意識到如何改進產品的理念。
  • 戴森「造車」夢醒:180億打水漂
    英國家電巨頭戴森公司創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通過電子郵件向全體員工宣布,該公司將放棄醞釀了6年的電動汽車項目。戴森承認,公司的工程團隊已經製造出非常好的原型車,但始終沒有找到可行的商業化方案。在出售電動汽車部門未果後,最後只能做出這個最困難的選擇,並關閉在英國和新加坡的研發機構。
  • 戴森發布全新V8 Slim Fluffy無繩吸塵器
    2019年12月,戴森在中國市場發布全新V8 Slim Fluffy無繩吸塵器,配備全新升級的輕便軟絨滾筒吸頭,重量與體積縮減40%1,整機重量僅為2.15公斤,可為中國用戶帶來更加靈活簡便的吸塵體驗。
  • 應用材料公司攜手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成立先進半導體技術聯合實驗室
    ·新實驗室總投資達1.5億新元,將聘請60名經驗豐富的科學家、工程師和研究員應用材料公司宣布將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合作在新加坡設立全新的研發實驗室。新實驗室總投資約1.5億新元,將主要從事用於下一代邏輯和存儲晶片的先進半導體技術的開發和研究。
  • 義聯集團宣布投資200億元高雄打造臺灣最大購物中心
    淡出國泰金的前國泰金副董事長蔡鎮宇,在新加坡地產界傳出震撼消息!蔡鎮宇以海外公司名義,砸下70億新臺幣,買下新加坡菁華地段大樓羅賓遜中心(Robinson Center),至於義聯集團董事長林義守,也宣布花200億元,在高雄打造臺灣最大購物中心,引發關注!
  • 專訪戴森CEO:從捲髮棒到電動車,戴森生意邏輯是什麼?丨稜鏡
    騰訊《稜鏡》 作者李偉蘇格蘭人駱文襟(Jim Rowan)現在在新加坡工作,手下有數千名工程師和科學家,他是英國戴森公司的CEO。他的新加坡團隊當下正進行一個備受矚目的項目——製造出一款能驚豔世界的電動汽車,最好要比手持吸塵器和自動捲髮棒更成功。
  • 當外包成為主流 戴森選擇自建生產線
    但英國家電公司戴森(Dyson)卻決定在新加坡自建生產線,試圖通過創新製造流程的各個環節,做出技術含量更高的家電產品。2012年,戴森投資5000萬英鎊,距離新加坡市中心大約半小時車程的工業園區West Park開設的工廠正式開始投入使用,專門用於生產戴森的數碼馬達。
  • 戴森總部將從英國遷至新加坡:大部分客戶和生產業務都在亞洲
    戴森的創始人和主席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英國家用電器製造商戴森的總部將從英國遷至新加坡。據紐約時報報導,1月22日,戴森公司宣布,其總部將從位於英格蘭西南部的馬姆斯伯裡遷至新加坡,以滿足其在亞洲業務增長的需求。戴森公司目前主要生產吸塵器和吹風機,但同時也在籌備電動汽車的研發和生產。戴森在其財務報告中稱,「戴森的大部分客戶和生產業務都在亞洲地區。
  • 美國紐約州與布法羅市(Buffalo)宣布達成高科技製造綜合中心諒解...
    Buffalo高科技製造創新中心(Buffalo High-Tech Manufacturing Innovation Hub)達成諒解備忘錄(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
  • 應材將攜手新加坡 發展先進半導體技術
    AStar合作建先進半導體技術研究室 投資1.5億新幣,400平方米Class1潔淨室,有60人應用材料公司今日宣布,計劃將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A*STAR) 共同合作,在新加坡設立新的研發實驗室,這項1.5億美元的聯合投資計劃將致力於發展先進半導體技術,以製造未來新世代的邏輯與記憶體晶片。
  • 電動車也不是說造就造的 戴森Dyson取消電動車項目
    去年戴森決定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本來大家都以為戴森能夠複製在吹風機和吸塵器市場的成功,推出一些有新意的電動車,但最終戴森還是承認電動車也不是想造就造的。戴森的電動車原計劃在2021年上市,為此戴森計劃投資20億英鎊,並且在新加坡建造汽車工廠。
  • 自動化+機器人 戴森引以為傲的黑科技是這樣誕生的
    導讀:很多人認為戴森產品是以設計贏得市場,而超過25億英鎊的技術投入才是其發展的強大支撐。今天,一起坐上開往「戴森誕生地」的專車,前往戴森位於新加坡的研發中心和製造工廠一探究竟。可能很多人認為戴森產品是以設計贏得市場,而超過25億英鎊的技術投入才是其發展的強大支撐。今天,一起坐上開往「戴森誕生地」的專車,前往戴森位於新加坡的研發中心和製造工廠一探究竟。研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