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小女孩被父母綁樹上教育,路人拍視頻上傳網絡違法了嗎?法院這樣...

2020-12-22 每日經濟新聞

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消息,去年6月,一段短視頻在網絡引起軒然大波。視頻中,哭泣的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教育。警方後來找到了女孩父母,對其教育方式進行批評。但包含女孩肖像的視頻大規模傳播,也給女孩一家造成了壓力。

路人出於監督目的拍攝的視頻是否侵權?視頻傳播過程中,平臺又應盡到哪些義務?

2019年的某個早上,6歲小女孩李某某因不願上學而哭鬧,父母將其綁在樹上進行教育。路人魏某使用手機拍攝了上述過程,並將視頻私信給新浪微博大V進行傳播,引起廣大網友對李某某父母教育方式的熱議。視頻中,李某某的面部特徵清晰,還露出了內褲。李某某以拍攝者魏某侵犯其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為由訴至法院,要求魏某停止侵權、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同時李某某主張,由於新浪微博的經營者北京微夢創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夢公司」)在其父親向該公司提出刪除視頻的時候沒有及時處理,導致侵權損失的進一步擴大,應與魏某承擔連帶責任。

最終法院認定,路人魏某轉發的涉案博文侵犯了李某某的肖像權 、隱私權,並未侵犯其名譽權,微夢公司無需與魏某承擔連帶責任。

案情回顧

原告李某某:魏某的網絡傳播行為侵害其肖像權、名譽權和隱私權,微夢公司未及時刪除涉案視頻應與魏某承擔連帶責任。

李某某主張,魏某未經其和其監護人同意,在未經模糊、打馬賽克等遮掩處理的情況下,將拍攝的高清視頻傳播到微博上,引來眾多網友熱議及微博用戶轉發。同時,其父親於2019年6月11日通過兩個渠道通知微夢公司刪除涉案視頻,微夢公司未能及時採取必要措施。

李某某認為,魏某未經允許私自將未經處理的高清視頻上傳微博,侵犯其肖像權、名譽權和隱私權,同時微夢公司在其父親向該公司提出刪除視頻的時候沒有及時處理,導致侵權損失的進一步擴大,應與魏某承擔連帶責任。

被告魏某:其行為並未侵害李某某的權利。

魏某辯稱,其主觀上並無過錯,視頻是如實拍攝,其目的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其行為也並非違法行為,並未侵害李某某的權利。

被告微夢公司:公司不應承擔任何責任。

微夢公司辯稱,該公司僅是提供空間儲存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者,無任何主觀過錯,該公司並未找到涉案的微博內容,李某某也從未就涉案內容對微夢公司進行有效通知,涉案視頻拍攝來源正當,李某某主張的損失源於其父母的教育行為,與微夢公司無關,公司不應承擔任何責任。

法院經審理查明

涉案視頻時長9秒,內容為一個約6歲的小女孩被一根黑色拖車繩綁在一棵樹上,小女孩呈站姿,撩著自己的連衣裙,露出內褲,視頻播放過程中可以清晰聽到小女孩的哭聲,畫面中有一成年男子由遠及近走來,抬手指向視頻拍攝者,並說道:「該走走你的,聽見了嗎」,後視頻結束。該視頻中小女孩的面部特徵清晰。涉案視頻由魏某拍攝,當天魏某通過其微博帳號共發布了4篇相關博文,第1篇因涉案視頻未通過審核致使該視頻沒有發布,而第2、3篇均是轉發的包含涉案視頻的博文,後魏某將前三篇博文進行了刪除處理,並在微博上發布第4篇博文向李某某道歉。

爭議焦點

一、魏某原發或轉發涉案博文是否侵犯李某某的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二、微夢公司是否因未履行「通知-刪除」義務,而與魏某承擔連帶責任。

法院認定

該案由父母綁女童視頻微博傳播引發,被告方抗辯稱其傳播的目的是想藉助輿論監督制止可能存在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因此,該案的審理涉及到未成年人人格權保護與輿論監督兩者的平衡。未成年人代表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且身心尚未成熟,為此我國專門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法,給予未成年人特殊、優先保護。公眾對於社會上發生的不當行為均有權發表言論進行批評,但這種批評應當有一定限度,特別是涉及到未成年人時,應當把未成年人權益放在首位。因此,法院在認定行為人的行為是否侵犯李某某人格權時,需要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則作為解決相關矛盾衝突的基準,綜合考慮行為人的職業、影響範圍、過錯程度,以及行為的目的、方式、後果等因素進行判定。

一、魏某轉發的涉案博文侵犯了李某某的肖像權 、隱私權,並未侵犯其名譽權。

關於肖像權

肖像是指通過影像、雕塑、繪畫等方式在一定載體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識別的外部形象。雖然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但是並不意味著不以營利為目的就可以隨意使用他人肖像。

該案中,涉案視頻包含有李某某可以被識別的外部形象即肖像。且未經李某某監護人的同意,魏某傳播了涉案視頻即公開了李某某的肖像。

此外,魏某使用自己的微博帳號發布涉案視頻沒有成功,在其收到微博平臺向其發送的「未通過審核」的通知後,仍舊繼續進行傳播,其主觀過錯明顯。

從拍攝並傳播涉案視頻目的、手段來看,此案中,可以認定魏某拍攝並傳播涉案視頻的目的是良善的,但其採取的方式卻在客觀上給李某某造成了次生傷害。而事實上,魏某可以選擇更為合理的方式,比如,拍攝視頻後可以選擇報警等渠道進行檢舉或控告。再比如,即便魏某認為有輿論監督的必要,也應當使用打馬賽克等技術對於涉案視頻進行遮掩處理,使未成年人不被辨識。因此,魏某採取的方式超出了輿論監督的限度,已經背離了其保護未成年人利益的初衷。

從損害後果來看,魏某雖然在當天即刪除其微博上的涉案視頻,但是相關事件已經在網上發酵,事發當天警方亦通過網上得知相關線索,從側面可以看出事件在網上已經產生一定影響。

綜合考量上述因素,法院認為,魏某未經李某某監護人同意,公開李某某肖像的行為侵犯了李某某的肖像權。

關於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雖然隱私強調私密性,但並不意味著在公開場所進行的活動就一定不構成隱私。如果這些在特定公開場所進行的是僅為一部分人所知悉的活動,一旦被大範圍公開即會給權利人的人格利益造成重大損害,亦應當作為隱私予以保護。

因此,認定隱私是否存在及其範圍,應當從權利人本身的意願和社會一般合理認知兩個視角共同去界定。當涉及到權利主體是未成年人的情形時,行為人應當施以更高的注意義務,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

該案中,從涉案視頻中可以看出,魏某在拍攝涉案視頻時,李某某的監護人是予以制止的,其已經通過行為明確表示了不願意通過錄製視頻擴大知曉範圍的主觀意願。雖然李某某被其父母當街管教,但知悉範圍限於當地當時的過路人群,對李某某造成的影響有限:因李某某父母系採取當街將其綁在樹上進行管教的方式,一旦擴大傳播,不僅可能會讓李某某的同學等相關人士知曉,也可能會帶來社會熱議的後果,將對李某某造成人格利益和人格尊嚴的重大損害。並且,涉案視頻中還有李某某在掙扎時露出內褲的鏡頭,涉及到李某某的私密部位,也不適宜進行傳播。故按照社會一般合理認知,無論是李某某本人,還是李某某的父母,均不願意此事超過現有範圍進行傳播。

法院在綜合考量上述因素的情況下,可以認定魏某傳播涉案視頻的行為披露了未成年人李某某不願意為他人知曉的私密活動和隱私部位,侵犯了李某某的隱私權。

關於名譽權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該案中,魏某傳播的涉案視頻是對於事發當時的客觀記錄,其隨涉案視頻而發的評論亦在合理範圍,沒有對李某某侮辱、誹謗之處,所以魏某沒有侵犯其名譽權。

二、微夢公司無需與魏某承擔連帶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連結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該案中,就魏某的傳播行為而言,魏某於傳播當日即自行刪除涉案視頻。對於魏某的傳播行為,不存在微夢公司接到通知採取必要措施的適用空間。因此,微夢公司無需與魏某承擔連帶責任。

法官說法

由於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能力差,且心智不夠健全,在社會中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為此國家近些年也在不斷完善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規,在出於為未成年考慮的情況下,無論是父母還是社會上的「好心人」,在行使自己保護未成年人權利的同時,都要注意權利的行使方式,確保在最大程度保護未成年人的範圍內,來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在網際網路時代,個人隱私信息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對於未成年人。輿論監督權作為憲法賦予我們的一項重要權利,我們要正確引導輿論方向,謹慎行使自己的權利;網絡服務提供者更要完善網絡平臺審核制度,加大對「涉及未成年人內容」的審核,正確理解「通知-刪除」義務的要義,以期更好的履行好保護未成年人、營造清朗有序網絡空間的社會責任。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6歲小女孩被父母綁樹上教育,路人拍視頻上傳網絡違法了嗎?法院這樣判
    每經編輯:王曉波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消息,去年6月,一段短視頻在網絡引起軒然大波。視頻中,哭泣的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教育。警方後來找到了女孩父母,對其教育方式進行批評。但包含女孩肖像的視頻大規模傳播,也給女孩一家造成了壓力。路人出於監督目的拍攝的視頻是否侵權?視頻傳播過程中,平臺又應盡到哪些義務?
  • 小女孩被父母綁樹上教育「路人」拍視頻上傳網絡被判侵權
    央廣網北京12月19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去年6月,魏某隨手拍下一段一名6歲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進行教育的短視頻,隨後發布到網上。該視頻一時間引發廣大網民對孩子父母教育方式的質疑,而魏某自己也惹上了官司。魏某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視頻傳播過程中,平臺應盡到哪些義務?
  • ...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教育,「路人」拍視頻上傳網絡被判侵權
    去年6月,一段短視頻在網絡引起軒然大波。視頻中,哭泣的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教育。警方後來找到了女孩父母,對其教育方式進行批評。但包含女孩肖像的視頻大規模傳播,也給女孩一家造成了壓力。路人出於監督目的拍攝的視頻是否侵權?視頻傳播過程中,平臺又應盡到哪些義務?2019年的某個早上,6歲小女孩李某某因不願上學而哭鬧,父母將其綁在樹上進行教育。路人魏某使用手機拍攝了上述過程,並將視頻私信給新浪微博大V進行傳播,引起廣大網友對李某某父母教育方式的熱議。視頻中,李某某的面部特徵清晰,還露出了內褲。
  • 6歲女孩被父母綁樹上教育,路人「隨手拍」後成被告!法院這樣判…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昨天(18日)公布的一個生效判決就屬這種情況。 去年6月,6歲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進行教育,一位路人魏某隨手拍下這個過程,將短視頻發到網上。魏某的視頻引來廣大網民對孩子父母教育方式的質疑,魏某自己也惹上了官司。孩子的父親認為,魏某侵犯孩子的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將其訴至法院。
  • 小女孩被父母綁樹上教育,路人拍視頻傳網絡成被告,判了!
    12月18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公布的一個生效判決就屬這種情況。2019年6月,6歲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進行教育,一位路人魏某隨手拍下這個過程,將短視頻發到網上。魏某的視頻引來廣大網民對孩子父母教育方式的質疑,魏某自己也惹上了官司。孩子的父親認為,魏某侵犯孩子的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將其訴至法院。
  • 小女孩被父母綁樹上教育,「路人」拍視頻上傳網絡被判侵權
    去年6月,一段短視頻在網絡引起軒然大波。視頻中,哭泣的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教育。警方後來找到了女孩父母,對其教育方式進行批評。但包含女孩肖像的視頻大規模傳播,也給女孩一家造成了壓力。路人出於監督目的拍攝的視頻是否侵權?視頻傳播過程中,平臺又應盡到哪些義務?2019年的某個早上,6歲小女孩李某某因不願上學而哭鬧,父母將其綁在樹上進行教育。
  • 先被父母綁樹上教育,又被路人拍視頻上傳,6歲小女孩招誰惹誰?
    去年6月,一段小女孩被綁在樹上的視頻引發了網絡熱議。視頻中,小女孩被自己的父母綁在樹上「教育」,網友們紛紛指責這對父母的教育方式。網友們吃到了瓜,但視頻當事人和拍攝者魏某卻為此惹了不少麻煩,女孩的肖像在網上大量傳播,給女孩和家人都造成了壓力,路人魏某以及傳播平臺被女孩父母一紙訴狀告上了法庭。2019年6月的某天,6歲的小女孩李某某因不願上學而哭鬧,家長就將她綁在樹上「教育」,這期間路人魏某用手機拍攝了這一過程,隨後將視頻私信給了一個大V進行傳播,輿論在短時間內迅速發酵。
  • 小女孩被父母綁樹上教育,路人拍視頻上傳網絡被判侵權
    去年6月,一段短視頻在網絡引起軒然大波。視頻中,哭泣的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教育。警方後來找到了女孩父母,對其教育方式進行批評。但包含女孩肖像的視頻大規模傳播,也給女孩一家造成了壓力。路人出於監督目的拍攝的視頻是否侵權?
  • 6歲女孩被父母綁樹上教育,被人拍視頻發微博!法院判了
    哭泣的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教育,路人自稱出於監督目的拍攝的視頻是否侵權?視頻傳播過程中,平臺又應盡到哪些義務?昨天(12月18日),南都記者從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微信公眾號獲悉,近日,該院審理了一起相關案件。
  • 山東一媽媽將逃學兒子綁校外樹上捏大腿懲罰,教育方式引網友爭議
    6月24日早上,山東臨沂,有網友視頻爆料費縣東蒙鎮一小學門口有一小男孩被自己媽媽五花大綁在學校外一棵樹上懲罰,綁在樹上的小男孩被扒掉褲子,捏大腿,疼得哇哇大叫,據媽媽稱男孩天天逃課,自己實在管不了,出於無奈才以這樣的方式教育孩子。 視頻在網絡引發關注,掀起網友對於教育方式的爭議。
  • 15歲女生被迫拍不雅視頻羞愧跳樓,男子被從輕判處6年:我不服!
    2018年,廣西一名15歲的女生被一男子威脅拍隱私視頻,後來這些視頻被女生的媽媽看到,她為此而羞愧跳樓,當場死亡。當地法院依法判決該男子強制猥褻罪,但是,男子不服,上訴再審。近日,該案在當地院二審並決定維持一審判決,處以有期徒刑6年。
  • 6歲哥哥給女孩打傘,4歲弟弟淋成落湯雞,說好的「兄弟情」呢?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懂得教育引導自己的孩子。孩子是一張白紙,需要父母在白紙上畫好線條,讓白紙上的作品有了形狀,確保孩子不會走偏,就可以讓孩子自己給作品上顏色。下雨天6歲哥哥給女孩打傘6歲的小雨今年已經開始上幼兒園大班了,媽媽告訴他,他已經是一個大男子漢了,要學會照顧剛剛上幼兒園的4歲弟弟。小雨十分痛快的點頭,表示願意承擔起一個大哥哥的責任。
  • 臨沂男孩被女子脫褲綁樹捏大腿,知情人:親媽體罰,他天天逃課
    父母作為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作為家長如果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孩子在外面闖了禍,家長就等於「自食其果」。所以大部分家長都想把孩子教育好。但現實是有些父母自己都不明白「如何做人」,讓他們教育孩子,他們只會用野蠻的手段體罰孩子,還美其名曰「不打不成才」。
  • 小女孩的「掉頭」裝扮,嚇傻路人,成為今年最嚇人的萬聖節裝扮!
    小女孩的「掉頭」裝扮,嚇傻路人,成為今年最嚇人的萬聖節裝扮!萬聖節剛剛過去不久,我們知道萬聖節在國外一直都會一個很受小孩子歡迎的節日。這一天大家可以裝扮的奇異驚悚,去外面要糖果,不給糖果就搗亂。這造型做的還是很逼真的,大白天走出去也有路人被嚇傻了。前面的那位是小女孩的姐姐,手裡拿著一把刀,當然手裡還提了一個空南瓜籃子。當天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出去要糖果的,不給糖果我就搗亂。孩子的媽媽拍下了孩子們要糖果的整個過程,上傳到了網上,瞬間就火了起來,一段小視頻在全球被播放了2000萬次!
  • 比李子柒「可怕」,6歲女孩爆紅背後,竟然是這樣的父母|百家故事
    文 | 小綠也感謝Miumiu媽媽接受她刊專訪B站/微博 @彈吉他的Miumiu從未想過,有一天,我會被一個6歲的小女孩震撼到。可Miumiu的視頻卻總能讓人感受到一種令人沉迷的專注感。▼普通孩子的6歲,還在為能從1數到100而驕傲。可別人家孩子的6歲,卻已經會玩古典吉他、鋼琴、架子鼓、電吉他、民謠吉他、貝斯6種樂器。
  • 刀割、反綁、腳踢...5歲女孩被親生父母虐待致死,廣東高院判了!
    刀割、反綁、腳踢......5歲女孩被親生父母虐待致死,廣東高院判了!一出生就被送到老家和爺爺奶奶生活,長到5歲才回到父母身邊,女孩小琳得到的不是加倍疼愛,竟是非人般的虐待。
  • 「3歲女孩做吃播」引熱議 律師稱其父母或涉嫌違法
    央廣網北京8月27日消息(記者孫冰潔)8月24日,一條「3歲女孩被爸媽餵到70斤當吃播賺錢」的微博熱搜引發網友熱議。3歲的「佩琪」與年紀極不匹配的體重引發輿論關注,不少網友質疑其父母把她當「吃播」賺錢,並指出這種行為或涉嫌虐待。目前,廣州婦聯已介入調查,就其父母行為是否涉嫌虐待或違法一事記者也採訪了相關律師。
  • 3歲小女孩被餵到70斤,只為拍視頻賺錢?父母的良心不會痛嗎
    導語:讓孩子好好吃飯是最基本的餵養需求,可惜,有些人枉為父母。3歲的女孩體重高達70斤,不僅童年被毀了,健康也岌岌可危。沒人知道這個名字叫佩琪的小女孩現在是否會被父母遷怒,父母偶然把她玩耍、吃東西的視頻發到了網上,有粉絲表示很喜歡看她吃東西,看著非常有食慾。
  • 17歲姦殺女孩,31歲又犯案「我不到14歲,我無罪」
    我們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卻規定: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實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對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應當依法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幾乎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藉口與保護傘。狼就是狼,成年後再次犯罪在5月份期間有新聞報導,17歲姦殺6歲女孩,31歲又犯案,居然給了他第三次作案的機會
  • 模仿網絡視頻用易拉罐制爆米花,兩女孩一死一傷,網紅博主:並非模仿我
    近日,山東棗莊兩名未成年女孩模仿網絡視頻用易拉罐製作爆米花,導致嚴重燒傷,其中一名女孩因感染過重不幸離世。受傷女孩的家人稱其模仿的是網紅視頻博主「辦公室小野」的視頻,並且希望其能承擔法律責任。一孩子去世,一孩子重傷家人眼淚都哭幹了8月22日下午三點半左右,山東省棗莊市市中區永安鄉居民周先生的14歲女兒哲哲和12歲的鄰居女孩小雨模仿網絡短視頻,想用酒精燈加熱易拉罐做爆米花,引起爆炸和著火,兩人被燒傷,隨即被送往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