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教育,「路人」拍視頻上傳網絡被判侵權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去年6月,一段短視頻在網絡引起軒然大波。視頻中,哭泣的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教育。警方後來找到了女孩父母,對其教育方式進行批評。但包含女孩肖像的視頻大規模傳播,也給女孩一家造成了壓力。

路人出於監督目的拍攝的視頻是否侵權?視頻傳播過程中,平臺又應盡到哪些義務?

2019年的某個早上,6歲小女孩李某某因不願上學而哭鬧,父母將其綁在樹上進行教育。路人魏某使用手機拍攝了上述過程,並將視頻私信給新浪微博大V進行傳播,引起廣大網友對李某某父母教育方式的熱議。視頻中,李某某的面部特徵清晰,還露出了內褲。李某某以拍攝者魏某侵犯其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為由訴至法院,要求魏某停止侵權、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同時李某某主張,由於新浪微博的經營者北京微夢創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夢公司」)在其父親向該公司提出刪除視頻的時候沒有及時處理,導致侵權損失的進一步擴大,應與魏某承擔連帶責任。

案情回顧

原告李某某:魏某的網絡傳播行為侵害其肖像權、名譽權和隱私權,微夢公司未及時刪除涉案視頻應與魏某承擔連帶責任。

李某某主張,魏某未經其和其監護人同意,在未經模糊、打馬賽克等遮掩處理的情況下,將拍攝的高清視頻傳播到微博上,引來眾多網友熱議及微博用戶轉發。同時,其父親於2019年6月11日通過兩個渠道通知微夢公司刪除涉案視頻,微夢公司未能及時採取必要措施。

李某某認為,魏某未經允許私自將未經處理的高清視頻上傳微博,侵犯其肖像權、名譽權和隱私權,同時微夢公司在其父親向該公司提出刪除視頻的時候沒有及時處理,導致侵權損失的進一步擴大,應與魏某承擔連帶責任。

被告魏某:其行為並未侵害李某某的權利。

魏某辯稱,其主觀上並無過錯,視頻是如實拍攝,其目的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其行為也並非違法行為,並未侵害李某某的權利。

被告微夢公司:公司不應承擔任何責任。

微夢公司辯稱,該公司僅是提供空間儲存服務的網絡服務提供者,無任何主觀過錯,該公司並未找到涉案的微博內容,李某某也從未就涉案內容對微夢公司進行有效通知,涉案視頻拍攝來源正當,李某某主張的損失源於其父母的教育行為,與微夢公司無關,公司不應承擔任何責任。

法院經審理查明

涉案視頻時長9秒,內容為一個約6歲的小女孩被一根黑色拖車繩綁在一棵樹上,小女孩呈站姿,撩著自己的連衣裙,露出內褲,視頻播放過程中可以清晰聽到小女孩的哭聲,畫面中有一成年男子由遠及近走來,抬手指向視頻拍攝者,並說道:「該走走你的,聽見了嗎」,後視頻結束。該視頻中小女孩的面部特徵清晰。涉案視頻由魏某拍攝,當天魏某通過其微博帳號共發布了4篇相關博文,第1篇因涉案視頻未通過審核致使該視頻沒有發布,而第2、3篇均是轉發的包含涉案視頻的博文,後魏某將前三篇博文進行了刪除處理,並在微博上發布第4篇博文向李某某道歉。

爭議焦點

一、魏某原發或轉發涉案博文是否侵犯李某某的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二、微夢公司是否因未履行「通知-刪除」義務,而與魏某承擔連帶責任。

法院認定

該案由父母綁女童視頻微博傳播引發,被告方抗辯稱其傳播的目的是想藉助輿論監督制止可能存在的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因此,該案的審理涉及到未成年人人格權保護與輿論監督兩者的平衡。未成年人代表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且身心尚未成熟,為此我國專門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法,給予未成年人特殊、優先保護。公眾對於社會上發生的不當行為均有權發表言論進行批評,但這種批評應當有一定限度,特別是涉及到未成年人時,應當把未成年人權益放在首位。因此,法院在認定行為人的行為是否侵犯李某某人格權時,需要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則作為解決相關矛盾衝突的基準,綜合考慮行為人的職業、影響範圍、過錯程度,以及行為的目的、方式、後果等因素進行判定。

一、魏某轉發的涉案博文侵犯了李某某的肖像權 、隱私權,並未侵犯其名譽權。

關於肖像權

肖像是指通過影像、雕塑、繪畫等方式在一定載體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識別的外部形象。雖然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但是並不意味著不以營利為目的就可以隨意使用他人肖像。

該案中,涉案視頻包含有李某某可以被識別的外部形象即肖像。且未經李某某監護人的同意,魏某傳播了涉案視頻即公開了李某某的肖像。

此外,魏某使用自己的微博帳號發布涉案視頻沒有成功,在其收到微博平臺向其發送的「未通過審核」的通知後,仍舊繼續進行傳播,其主觀過錯明顯。

從拍攝並傳播涉案視頻目的、手段來看,此案中,可以認定魏某拍攝並傳播涉案視頻的目的是良善的,但其採取的方式卻在客觀上給李某某造成了次生傷害。而事實上,魏某可以選擇更為合理的方式,比如,拍攝視頻後可以選擇報警等渠道進行檢舉或控告。再比如,即便魏某認為有輿論監督的必要,也應當使用打馬賽克等技術對於涉案視頻進行遮掩處理,使未成年人不被辨識。因此,魏某採取的方式超出了輿論監督的限度,已經背離了其保護未成年人利益的初衷。

從損害後果來看,魏某雖然在當天即刪除其微博上的涉案視頻,但是相關事件已經在網上發酵,事發當天警方亦通過網上得知相關線索,從側面可以看出事件在網上已經產生一定影響。

綜合考量上述因素,法院認為,魏某未經李某某監護人同意,公開李某某肖像的行為侵犯了李某某的肖像權。

關於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願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雖然隱私強調私密性,但並不意味著在公開場所進行的活動就一定不構成隱私。如果這些在特定公開場所進行的是僅為一部分人所知悉的活動,一旦被大範圍公開即會給權利人的人格利益造成重大損害,亦應當作為隱私予以保護。

因此,認定隱私是否存在及其範圍,應當從權利人本身的意願和社會一般合理認知兩個視角共同去界定。當涉及到權利主體是未成年人的情形時,行為人應當施以更高的注意義務,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

該案中,從涉案視頻中可以看出,魏某在拍攝涉案視頻時,李某某的監護人是予以制止的,其已經通過行為明確表示了不願意通過錄製視頻擴大知曉範圍的主觀意願。雖然李某某被其父母當街管教,但知悉範圍限於當地當時的過路人群,對李某某造成的影響有限:因李某某父母系採取當街將其綁在樹上進行管教的方式,一旦擴大傳播,不僅可能會讓李某某的同學等相關人士知曉,也可能會帶來社會熱議的後果,將對李某某造成人格利益和人格尊嚴的重大損害。並且,涉案視頻中還有李某某在掙扎時露出內褲的鏡頭,涉及到李某某的私密部位,也不適宜進行傳播。故按照社會一般合理認知,無論是李某某本人,還是李某某的父母,均不願意此事超過現有範圍進行傳播。

法院在綜合考量上述因素的情況下,可以認定魏某傳播涉案視頻的行為披露了未成年人李某某不願意為他人知曉的私密活動和隱私部位,侵犯了李某某的隱私權。

關於名譽權

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該案中,魏某傳播的涉案視頻是對於事發當時的客觀記錄,其隨涉案視頻而發的評論亦在合理範圍,沒有對李某某侮辱、誹謗之處,所以魏某沒有侵犯其名譽權。

二、微夢公司無需與魏某承擔連帶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連結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該案中,就魏某的傳播行為而言,魏某於傳播當日即自行刪除涉案視頻。對於魏某的傳播行為,不存在微夢公司接到通知採取必要措施的適用空間。因此,微夢公司無需與魏某承擔連帶責任。

法官說法

由於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能力差,且心智不夠健全,在社會中處於相對弱勢的地位,為此國家近些年也在不斷完善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規,在出於為未成年考慮的情況下,無論是父母還是社會上的「好心人」,在行使自己保護未成年人權利的同時,都要注意權利的行使方式,確保在最大程度保護未成年人的範圍內,來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在網際網路時代,個人隱私信息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對於未成年人。輿論監督權作為憲法賦予我們的一項重要權利,我們要正確引導輿論方向,謹慎行使自己的權利;網絡服務提供者更要完善網絡平臺審核制度,加大對「涉及未成年人內容」的審核,正確理解「通知-刪除」義務的要義,以期更好的履行好保護未成年人、營造清朗有序網絡空間的社會責任。

文章來源丨京法網事

原標題:《【法律知識小課堂】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教育,「路人」拍視頻上傳網絡被判侵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小女孩被父母綁樹上教育「路人」拍視頻上傳網絡被判侵權
    央廣網北京12月19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去年6月,魏某隨手拍下一段一名6歲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進行教育的短視頻,隨後發布到網上。該視頻一時間引發廣大網民對孩子父母教育方式的質疑,而魏某自己也惹上了官司。魏某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視頻傳播過程中,平臺應盡到哪些義務?
  • 小女孩被父母綁樹上教育,路人拍視頻上傳網絡被判侵權
    去年6月,一段短視頻在網絡引起軒然大波。視頻中,哭泣的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教育。警方後來找到了女孩父母,對其教育方式進行批評。但包含女孩肖像的視頻大規模傳播,也給女孩一家造成了壓力。路人出於監督目的拍攝的視頻是否侵權?
  • 小女孩被父母綁樹上教育,「路人」拍視頻上傳網絡被判侵權
    去年6月,一段短視頻在網絡引起軒然大波。視頻中,哭泣的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教育。警方後來找到了女孩父母,對其教育方式進行批評。但包含女孩肖像的視頻大規模傳播,也給女孩一家造成了壓力。路人出於監督目的拍攝的視頻是否侵權?視頻傳播過程中,平臺又應盡到哪些義務?2019年的某個早上,6歲小女孩李某某因不願上學而哭鬧,父母將其綁在樹上進行教育。
  • 小女孩被父母綁樹上教育,路人拍視頻傳網絡成被告,判了!
    2019年6月,6歲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進行教育,一位路人魏某隨手拍下這個過程,將短視頻發到網上。魏某的視頻引來廣大網民對孩子父母教育方式的質疑,魏某自己也惹上了官司。孩子的父親認為,魏某侵犯孩子的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將其訴至法院。路人出於良善,拍攝這段短視頻,並發布微博是否構成侵權?視頻傳播過程中,平臺又應盡到哪些義務?
  • 6歲小女孩被父母綁樹上教育,路人拍視頻上傳網絡違法了嗎?法院這樣...
    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消息,去年6月,一段短視頻在網絡引起軒然大波。視頻中,哭泣的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教育。警方後來找到了女孩父母,對其教育方式進行批評。但包含女孩肖像的視頻大規模傳播,也給女孩一家造成了壓力。路人出於監督目的拍攝的視頻是否侵權?視頻傳播過程中,平臺又應盡到哪些義務?
  • 6歲小女孩被父母綁樹上教育,路人拍視頻上傳網絡違法了嗎?法院這樣判
    每經編輯:王曉波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消息,去年6月,一段短視頻在網絡引起軒然大波。視頻中,哭泣的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教育。警方後來找到了女孩父母,對其教育方式進行批評。但包含女孩肖像的視頻大規模傳播,也給女孩一家造成了壓力。路人出於監督目的拍攝的視頻是否侵權?視頻傳播過程中,平臺又應盡到哪些義務?
  • 先被父母綁樹上教育,又被路人拍視頻上傳,6歲小女孩招誰惹誰?
    去年6月,一段小女孩被綁在樹上的視頻引發了網絡熱議。視頻中,小女孩被自己的父母綁在樹上「教育」,網友們紛紛指責這對父母的教育方式。網友們吃到了瓜,但視頻當事人和拍攝者魏某卻為此惹了不少麻煩,女孩的肖像在網上大量傳播,給女孩和家人都造成了壓力,路人魏某以及傳播平臺被女孩父母一紙訴狀告上了法庭。2019年6月的某天,6歲的小女孩李某某因不願上學而哭鬧,家長就將她綁在樹上「教育」,這期間路人魏某用手機拍攝了這一過程,隨後將視頻私信給了一個大V進行傳播,輿論在短時間內迅速發酵。
  • 6歲女孩被父母綁樹上教育,路人「隨手拍」後成被告!法院這樣判…
    去年6月,6歲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進行教育,一位路人魏某隨手拍下這個過程,將短視頻發到網上。魏某的視頻引來廣大網民對孩子父母教育方式的質疑,魏某自己也惹上了官司。孩子的父親認為,魏某侵犯孩子的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將其訴至法院。 路人出於良善,拍攝這段短視頻,並發布微博是否構成侵權?視頻傳播過程中,平臺又應盡到哪些義務?
  • 6歲女孩被父母綁樹上教育,被人拍視頻發微博!法院判了
    哭泣的小女孩被父母綁在樹上教育,路人自稱出於監督目的拍攝的視頻是否侵權?視頻傳播過程中,平臺又應盡到哪些義務?昨天(12月18日),南都記者從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微信公眾號獲悉,近日,該院審理了一起相關案件。
  • 抖音拍視頻怎麼瘦臉 抖音拍視頻上傳後模糊
    18183首頁 抖音拍視頻怎麼瘦臉 抖音拍視頻上傳後模糊 抖音拍視頻怎麼瘦臉 抖音拍視頻上傳後模糊 來源:18183
  • 臨沂男孩被女子脫褲綁樹捏大腿,知情人:親媽體罰,他天天逃課
    父母作為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作為家長如果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孩子在外面闖了禍,家長就等於「自食其果」。所以大部分家長都想把孩子教育好。但現實是有些父母自己都不明白「如何做人」,讓他們教育孩子,他們只會用野蠻的手段體罰孩子,還美其名曰「不打不成才」。
  • 山東一媽媽將逃學兒子綁校外樹上捏大腿懲罰,教育方式引網友爭議
    6月24日早上,山東臨沂,有網友視頻爆料費縣東蒙鎮一小學門口有一小男孩被自己媽媽五花大綁在學校外一棵樹上懲罰,綁在樹上的小男孩被扒掉褲子,捏大腿,疼得哇哇大叫,據媽媽稱男孩天天逃課,自己實在管不了,出於無奈才以這樣的方式教育孩子。 視頻在網絡引發關注,掀起網友對於教育方式的爭議。
  • 偷拍"搭訕視頻"上傳網絡 專家:涉嫌侵權
    時間:2020-11-20 07:25:00作者:姚雯新聞來源:正義網  「搭訕視頻」上傳網絡,侵權!>  突然在街上被搭訕,感到意外的同時也要提高警惕,因為這可能不是一段浪漫故事,而是一次糟心的經歷——整個過程被偷拍成視頻傳到網上
  • 小女孩的「掉頭」裝扮,嚇傻路人,成為今年最嚇人的萬聖節裝扮!
    小女孩的「掉頭」裝扮,嚇傻路人,成為今年最嚇人的萬聖節裝扮!萬聖節剛剛過去不久,我們知道萬聖節在國外一直都會一個很受小孩子歡迎的節日。這一天大家可以裝扮的奇異驚悚,去外面要糖果,不給糖果就搗亂。今年最火的造型就莫屬這位來自菲律賓的小女孩了,這造型乍一看還是非常嚇人的。這個造型的服裝是她母親自己親手做的,花了兩天的時間做了這套服裝。這個造型做出來的效果也是很驚人的,看上去就是一個女孩子手捧自己掉的頭顱。這造型做的還是很逼真的,大白天走出去也有路人被嚇傻了。
  • 幼兒園孩子把同學綁在樹上準備燒死,究竟因為什麼讓他們喪心病狂
    導讀:幼兒園孩子把同學綁在樹上準備燒死,究竟因為什麼讓他們喪心病狂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幼兒園孩子把同學綁在樹上準備燒死,究竟因為什麼讓他們喪心病狂!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女孩地鐵狂踢媽媽,路人指責母親仍維護,網友迷惑:咋教育的?
    打父母的背後是家庭環境的影響還是孩子自身的性格問題?才更加值得我們思考。最近,一段孩子打自己母親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使得很多人對一些教育問題產生了深思。事情發生在武漢的一個地鐵上,人來人往的早高峰期,每個人都在按照自己的行程走路。
  • 孩子一把將奶奶推向護欄,路人拍下視頻上傳,網友:子不教父之過
    一個湖北襄陽網友拍的一個視頻上傳到網上,引起網友們的紛紛評論。評論一面倒覺得孩子目無尊長,父母沒教好,子不教父之過,慣子如殺子。視頻裡的內容是,奶奶跟孫子在一個護欄邊上互打,旁邊停著自行車。看來真的是教育上出了問題。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孩子打老人,不尊重老人,責任最主要在父母身上。身為一個合格的家長,要教會孩子孝敬老人,尊敬老人,孩子長大才能做一個懂事,勇於承擔責任的孩子,以後父母老了,孩子也才會孝順父母。
  • 模仿網絡視頻用易拉罐制爆米花,兩女孩一死一傷,網紅博主:並非模仿我
    近日,山東棗莊兩名未成年女孩模仿網絡視頻用易拉罐製作爆米花,導致嚴重燒傷,其中一名女孩因感染過重不幸離世。受傷女孩的家人稱其模仿的是網紅視頻博主「辦公室小野」的視頻,並且希望其能承擔法律責任。9月10日上午,網紅視頻博主「辦公室小野」沉默多日後於微博發布書面聲明,堅稱兩個小女孩模仿的並非自己的視頻,用易拉罐製作爆米花的視頻早在2016年就於網上流行。但表態願意給受害人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幫助,並且對帳號內容進行整改。
  • 女孩因發胖自卑,媽媽卻拍視頻嘲笑:各位父母,請尊重你的孩子
    女孩情緒崩潰,哭求媽媽刪掉自己出醜視頻,家長何時才能尊重孩子現如今是網絡時代,人們都習慣將一些生活日常上傳到網絡,父母更是,總是記錄著孩子日常的點點滴滴,當然了有些是好的,有些則是孩子的出醜視頻。媽媽感覺這段非常搞笑拍成了視頻想要上傳網絡
  • 學校外網上傳文學作品被判侵權
    學校外網上提供文學作品到底是教學需要的合理使用還是涉嫌侵權?學校和版權持有者各執一詞。日前,在徐匯法院審理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案件當中,巴金的多部代表作都捲入其中。《寒夜》、《家》、《霧雨電》等都是著名作家巴金的文學作品。巴金去世後,其子女依法繼承了其作品的著作權,後又授權北京中文在線數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行使專有使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