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帶娃一個星期,寶寶回家就不吃輔食,得知原因後,寶媽很生氣

2020-09-05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今天,看到一位寶媽在和我訴苦,她說:婆婆總是和我對著幹,我給孩子吃什麼怎麼吃,她都說不對。但關鍵是我知道婆婆是好心,可就是想法不合,真是有代溝難溝通!看到這條留言後,不禁想起坐月子那會兒,被婆婆支配的恐懼。

其實是兩代人不同的觀念導致,尤其是在育兒方面,很多時候,長輩與我們的看法都是相反的。


奶奶帶娃一個星期,寶寶回家就不吃輔食,得知原因後,寶媽很生氣

前些天,朋友小婷就和婆婆鬧了些不愉快,還說,以後再也不讓老人幫忙帶娃了。

原來,小婷老家有事,丈夫不會做飯,她就把10個月的女兒送到了奶奶家。一星期後,當她接回孩子,卻發現女兒竟然不吃她做的輔食了。

起初,她覺得可能是孩子不愛吃,但是當她變換了好幾道菜的時候,才發現,是真的不吃她做的東西了。

小婷有點慌,還以為孩子生病了不舒服,就給奶奶打電話。奶奶說:「不能啊,寶寶在我這吃的可多了!」


她問孩子吃的最多的是什麼,奶奶告訴她後,還說了做法。然而,在聽到加鹽這一步時,小婷腦袋「轟」的一下。

她氣壞了:「媽!寶寶現在還不能吃鹽!」可能是她語氣不太好,結果兩人吵了起來,不歡而散,小婷生氣,奶奶也委屈。

之所以會變這樣,就是兩人的育兒觀導差異致的。奶奶和很多老人一樣,不認為鹽是小孩不能吃的,甚至有些人還認為,小孩不吃鹽,那就沒力氣。

小孩到底能吃鹽嗎?

答案否定的!

中國營養學會在《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中提出,在7-12個月齡的寶寶,每天攝入鹽總量不能超過1克。

而在小嬰兒每天吃的奶粉、母乳、輔食中,含有的鈉就已滿足每日攝入量,若再在輔食中額外添加,攝入的鹽就超標了。

而每天吃鹽過多,對嬰兒的危害也很大。


①影響食慾:過早吃鹽,寶寶的口味就會被養重,若養成習慣,他們更是對天然的輔食、母乳提不起興趣,會變得挑食、偏食等。

②加重腎臟負荷:鈉的代謝,主要靠的就是腎臟,可1歲的小孩,腎臟還沒有發育成熟。這時候每天攝入過多的鹽,只會加重負荷,傷害身體。

③影響健康: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早就有許多相關的研究證明,小孩不能多吃鹽。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減少鹽攝入,避免成年後患高血壓等疾病的風險增加。


因此,在給小孩做食物時,一定要保持清淡,不需要額外的添加鹽,尤其是記得不能以成人的口味,去衡量孩子的食物。

而除了鹽之外,還有一些問題也是老人帶娃時常見的錯誤,爸媽們一定要及時發現,不然等你接手的時候,可能就晚了。

老人常犯的帶娃錯誤還有哪些?

1. 奶粉加糖

大家知道小孩非常喜歡吃甜的東西,很多老人在給娃衝奶粉的時候會加一點糖,孩子也很愛喝。

但是這樣一來就影響了孩子的口味,糖分攝入過多又影響健康,還會有導致蛀牙的可能。因此一定要及時的告訴老人,不能隨便的給孩子的飲食加「料」了。

2. 睡覺蓋厚被子

說實話,老人對小孩的愛一點都不比爸媽少,但有時關心則亂。很多老人擔心孩子睡覺的時候著涼,就給孩子身上蓋著厚厚的被,想讓孩子更暖和一些。


但是相比於怕冷,小孩更怕的其實是熱,蓋著厚厚的被子,身體的熱量難以發散,反而會捂出病來。

3.共用餐具

大家也知道,給娃餵飯是很麻煩的事情,老人為了方便,有時候就你一口我一口的喂。有時為了試溫,還會嘗嘗飯勺裡的飯,溫度可以再給孩子。

老人是好心,但他們的衛生觀念不夠強,不知道孩子的抵抗力弱,也忽略了自己的口腔中還有許多細菌。如此一來,沒有足夠的抵抗力,孩子很有可能會被交叉感染,反而會生病。


因此,在老人幫忙帶麻的時候,父母們也不要完全做撒手掌柜,還是要多多注意一些的。

但同時也不能忘記體諒老人,因為帶娃真的很辛苦,我們將自己原本的責任轉嫁到他們身上,本就是不該。

所以一定要多一些體諒,如果他們有哪裡做的不對,要委婉的告訴他們,用商量的語氣,這樣他們也能夠更接受一些。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很多家庭都是姥姥帶娃,而不找奶奶?原因寶媽們心知肚明
    沒辦法,她就讓自己親媽幫忙帶娃了。當然,奶奶有時候也表達過身體好了,想幫忙帶孫子。但是,我朋友直接拒絕了,理由是「孩子習慣姥姥了」,可實際上是她內心排斥讓奶奶帶娃。除了這位朋友,我身邊很多人也是讓孩子姥姥幫忙帶娃。為什麼很多家庭都是姥姥帶娃,而不找奶奶呢?原因寶媽們心知肚明。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一號寶媽:我家女兒是公認的可愛,我本人也很喜歡給孩子穿搭,每次出門穿什麼衣服,穿什麼鞋,都得配套搭好。孩子帶出去,大家都會誇孩子可愛,衣服好看,發照片也會有不少寶媽問我要衣服連結。前段時間帶孩子回家探親,那幾天爺爺奶奶抱著孩子到哪都帶著,於是就有了右邊那張,孩子灰頭土臉,又黑又「樸素」的照片。只能說,從「城市潮娃」到「農村土娃」,真就只需要一個奶奶。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大家都會誇孩子可愛,衣服好看,發照片也會有不少寶媽問我要衣服連結。今年回家過年後,自己因為工作不得不返回,但又怕帶著孩子危險,就先把孩子放奶奶家待一段時間。一個多月後,我回去接我兒子,真的差點認不出來。
  • 「輔食像豬食」,辛苦做輔食被寶爸吐槽,寶寶護理不應只讓媽媽學
    琳琳生氣地說:「你懂什麼,1歲之內的寶寶不能吃鹽。」寶爸故意抬槓地說:「我媽說我一歲的時候都吃餃子了,那餃子裡能沒有鹽嗎?不吃鹽身上能有勁嗎?孩子長不好都怨你。」寶爸作為家庭中的一員,需要為帶娃做出貢獻,一起學習科學養娃小知識在寶寶出生後,大多數寶爸在家庭中都會充當「甩手掌柜」的角色。
  • 想讓寶寶斷奶,寶媽狠心離開寶寶一星期,回來後寶寶表情讓人心疼
    現在的寶寶往往都是吃母乳長大的,每個寶媽根據不同的情況,會適當的選擇母乳餵養的時間,有的寶媽給寶寶餵到6個月就不餵了,有的寶媽給寶寶餵到1周歲就不餵了,當然還有時間更長一些的。但是無論母乳餵養到寶寶多大,寶寶最終都要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斷奶,而斷奶對於寶寶來說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 奶奶帶了幾天娃,讓寶寶發燒腹瀉不止,寶媽得知原因後悔不已
    文|秘籍君前幾天,我一個鄰居寶媽和她老公要出去拉一批貨物,就把一歲多的寶寶交給婆婆帶,這沒幾天呢,就聽說他們寶寶拉肚子特別厲害、還發燒,剛出去幾天的寶媽聽到消息之後就趕緊回來了,去醫院檢查原來是寶寶感染了輪狀病毒。
  • 有一種帶娃叫奶奶「假帶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寶媽要妥善處理
    文|啞鈴媽媽在一些傳統家庭裡,女人生了娃,就算是給婆家完成了一項任務。至於帶娃嘛,如果還要寶媽一個人帶,那就不行了。因為太累了,寶媽受不了。再說,初次生育沒有帶娃經驗,婆婆也不放心讓兒媳一個人帶娃。不愛吃什麼,一次都不給做。孩子的偏食很嚴重,身體很難健壯,這分明就是給寶媽添亂。另外,有些奶奶的飲食習慣也不是很健康,一天只吃兩頓飯。不過,老人習慣了,身體也算硬朗。可是,對於小孩子來說,卻不行啊。
  • 為什麼很多寶媽不願讓婆婆幫忙帶娃?不是不願而是不敢!不敢
    在某乎上看到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媽媽不想把孩子交給婆婆帶?沒有養過孩子的人大約是不能理解的。現在社會生活多難,一個人養一家好幾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沒有老人幫忙帶娃,小家的生活水平、經濟情況等都會急劇下降。為什麼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很多寶媽卻越來越不願意讓婆婆幫忙帶娃呢? 其實真實的情況不是不願意,而是媽媽們不敢把孩子交給婆婆帶。
  • 寶媽拒絕給寶寶吃醬油,婆婆最後被氣走!婆媳帶娃的戰爭何時休?
    對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輕人來說,養育孩子成了如今最難的一件事了,不僅需要金錢的支持還需要大把的時間精力,無奈只能求助家裡的老人來幫忙帶孩子。可是在傳統觀念和現代觀念衝突的情況下,一不小心就容易和老人發生矛盾,這不僅僅因為一件小事寶媽委屈的哭,自己的父母也氣到血壓升高。
  • 7個月寶寶不愛吃輔食,寶媽又吼又叫,一年後弄懂原因她很慶幸
    著名女星馬伊琍作為一個寶媽,曾經怒懟過所謂的「育兒專家」,她說「沒有親自養大過幾個性格不同的孩子,沒個十幾年以上經驗跟隨來以觀後效的,都別逞能」。對於馬伊琍的發言,很多寶媽都特別認同,養娃這件事本來就不能靠紙上談兵,實戰經驗才最寶貴。
  • 寶寶輔食黑名單:這4種輔食不適合2歲內的寶寶,很多寶媽都在犯
    文|張女子育兒原創,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寶媽心中這4種營養健康的輔食,真心不適合2歲以內寶寶吃,別忽視寶媽們都是希望寶寶能夠健康成長發育的,但是寶寶是否能夠發育得好,不僅要吃得營養健康,更為重要的,還是需要好好呵護寶寶的腸胃,只有一個健康的腸胃,才能有一個好的身體。
  • 為什麼奶奶帶娃時寶寶乖,媽媽帶娃寶寶「沒事哭三場」?原因有三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場景,這又是為什麼?現在很多父母都把孩子交給了家中老人,對於父母而言,讓老人帶娃其實也是為了孩子好。畢竟很多新手父母沒有育兒經驗,獨自帶娃反而不能夠細緻的照顧孩子。但是奶奶帶娃的時候,孩子反而聽話又乖巧,幾乎不會有太多的小脾氣。明明是很好帶的寶寶,為什麼到寶媽這裡瞬間就變成了小惡魔?背後的原因可不簡單。
  • 孩子3歲後奶奶想帶娃,寶媽說完後奶奶不再說話
    從生下來就一直帶孩子的寶媽,全都知道什麼時候帶孩子最辛苦,那就是孩子三歲前。這是因為寶媽初為人母,什麼也不懂,即使看了育兒書籍,也沒什麼實戰經驗,面對孩子無從下手,手忙腳亂,所以孩子三歲前寶媽最累最難。
  • 寶媽生娃之後,很討厭聽到別人說的幾句話,希望你一個也別遇上
    這個時候寶媽們的內心,就像一個不定時的小火山,一兩句不適時宜的言辭,都會讓寶媽傷心很久。最讓寶媽討厭的幾句話,你聽到過嗎?寶媽生娃之後,最討厭聽到別人說的幾句話小芸懷孕的時候,寶寶是橫向胎位,看起來顯得肚子特別大,肚形側面看上去尖尖的,這也成了社區大媽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 寶寶3歲前最難帶,原因大多是這兩種,撐過去的都是「神仙」寶媽
    由於情緒上的不穩定和日常帶娃的難題,琳娜接連和婆婆、老公發生了不愉快,這也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差點導致了抑鬱。其實針對琳娜的情況,也是很多新手寶媽都經歷過的哭鬧,一方面是經驗不足,還有一方面則是寶寶處在嬰幼兒時期,的確很難帶。
  • 孩子上幼兒園後奶奶想帶娃,聽完寶媽的話不吭聲了
    如果問寶媽,帶孩子最難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大多寶媽都會回答是在孩子三歲之前。那個時候孩子年齡尚小,需要照顧和注意的方面很多,又是認知和成長的關鍵期,而自己又初為人母也還有很多不了解、不知道,甚至是不熟悉的地方。此時,也是寶媽最需要有人「搭把手」的時候。
  • 寶媽堅持一個人帶娃,為何不叫奶奶幫帶娃?他到底在怕什麼?
    帶寶寶出去玩,被問的最多的問題是,「這麼年輕不去上班?他奶奶呢,讓他奶奶來看孩子」針對這個問題,我真的不知道如何作答。懷孕之前一直上班的,懷孕之後,公司倒閉,就一直沒有上班了。在快要臨產時,婆婆來照顧我。老公擔心我一個人在家,有什麼事,不放心。確實,奶奶來了之後。我不用一個人做飯了,不用做家務了,輕鬆了不少。可是天天在一塊,矛盾也越來越凸顯。
  • 寶爸帶娃寶媽怕不靠譜,回家一看就拍照發朋友圈:真是帶娃鬼才
    很多時候,一個家庭中承擔帶娃重任的都是媽媽,爸爸的存在感非常的低,因為很多寶媽都認為爸爸帶娃很不靠譜,都不敢讓爸爸們照顧寶寶。朋友小梅和老公婚後育有一個兒子,有一回,她老公休假在家,小梅又正好需要出門逛超市,於是她將寶寶留在家裡交由老公照顧,希望藉此培養父子兩人之間的感情。
  • 寶寶只愛喝奶奶煮的粥,真是因為奶奶廚藝好?寶媽嘗一口就明白了
    ,經常由長輩來帶娃的家庭非常多,在孩子飲食問題上,寶媽經常會和長輩發生一系列不同的觀點和意見。同事王姐這個月休完產假回來上班就一直在和我們交流帶娃的輔食經驗。對於王姐來說,帶娃本來不是什麼難事,但是婆婆插手帶娃就讓你非常苦惱了。
  • ​國外寶媽帶倆娃很輕鬆,為何國內寶媽帶一個娃,總感覺那麼難呢
    文/可馨育兒說到帶娃,可能每位寶媽都有一堆委屈要說,都有一堆經驗分享,可是說來說去離不開的還是帶娃太難了,累就不說了,關鍵是自己的時間完全被佔用,想做什麼都要趁娃不在身邊,趁娃睡著趁娃去上學,自己的自由就這樣被支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