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的「第二課堂」——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外語(學習外語·在跨...

2020-12-17 雲南網

原標題:留學生的「第二課堂」——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外語(學習外語·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世界)

許多初到國外的中國留學生,常常會因為習慣於國內教育的模式,下意識地認為「學習外語」的場景多數在校園內,其實,學習留學所在國的語言往往需要有機結合校園與生活兩種場景,才能起到更好效果。這裡,筆者將以自己海外留學時的實際經歷為例,來談談跨文化交流中語言學習的一些建議。

巧用通俗詞語

即便曾有過出國旅行的經歷,絕大多數留學生在正式開始海外學習之前,並沒有長期單獨在國外生活的經歷,這意味著新留學生們的外語詞彙積累大多來源於課堂。因此,初到國外時,很多人在交流中習慣性地使用教材上的「範例句式」——這些詞句從語法上分析並無錯誤,但是應用於日常對話中時卻不很地道。

我的一位校友曾有過一段令人哭笑不得的小故事。他幾乎將英文寫作的語句格式掌握得「爐火純青」,因而在第一次出門去快餐店點單時,習慣性地對店員說:「Firstly, I would like to have A……; secondly, I want to order B……, last but not least, I would like C…….」(「首先,我想要A;其次,我想要B;最後,我想點C」)店員在聽到這種「莊重肅穆」的句式後,第一反應並不是按其要求下單,而是表現得非常錯愕——因為長期生活在英語國家的人並不會在點單時使用這樣的句式。

這個例子其實在留學生初到國外時並不鮮見,大家迫切地想要使用標準而明確的句式進行表達,但實際效果往往差強人意。由此可以看出,在課堂以外的日常交流中接觸、掌握一些通俗用語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能讓自己的口語表達變得更加地道,同時,也能更好地理解當地人所使用的「非教科書式」用語。

了解「詞典之外」的意思

隨著與當地人的交往不斷深入,留學生常常會發現,一些本土學生常用的詞語組合或是單詞含義,在字典中甚至可能找不到解釋。

筆者自己就有切身體會。在與外國同學合作完成一項小組作業時,因時間跨度較長,大家經常需要在線上交流。一次,在我上傳了自己完成的部分作業後,一位同學在線上回覆:「mint」。在當時,這個詞給我造成了很大困惑,因為不論是固有印象還是查通用詞典,這個詞語的核心解釋都是「薄荷」與「鑄幣」,因而放在當時的語境下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同學對我的作業究竟是滿意還是不滿意?我在心中打鼓。

想來想去,我決定向這位同學問出我心中的疑惑。在弄明白我的困惑後,他不禁哈哈大笑。原來,「mint」在當地通俗口語交流有「很好」「非常棒」的意思。他不曾想到,自己的一句誇讚竟讓我「糾結」了大半天。

一些留學生可能會擔心使用俗語詞彙不夠「正式」,會讓對方感覺自己不禮貌。在一些較為正式的場合裡固然如此,但是在日常聊天對話中,若是大量使用教科書上的「標準詞彙」來遣詞造句,卻並不符合本地人的聊天習慣。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在中國學習漢語的留學生總是用「乘坐計程車」這種說法,而不說「打車」;說「我的配偶」「我的伴侶」,而不說「我的丈夫」「我的妻子」,這樣雖然不存在語法上的錯誤,但卻會讓人明顯感到用詞過於刻板,不符合口語交談習慣。

接觸外文網際網路拓展視野

是出國後了解當地人慣常表達的另一個方式。受限於語言水平,並被固有習慣所影響,許多中國留學生即便在出國之後也更愛閱讀中文網頁,對外文界面「敬而遠之」,這其實不利於外語學習。

在課餘時間裡,社交媒體是便於接觸當地流行語的實用方法。筆者在留學初期與同學線上聊天時,常使用「Hello」或者「How are you」這樣較傳統的方式和同學展開對話,但對方打招呼時往往傾向於選擇「Howdy」「What's up」,甚至是「S'up」這樣的通俗詞彙。最開始,我覺得這樣問候不夠正式,但在逐漸了解當地人的語言習慣以後,才發現這樣問候恰恰顯得親切。就像在中文語境中,比較熟悉的好友間更習慣用「最近怎麼樣啊」來問候,而不是「你最近生活得怎麼樣」這種句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文化間同一個網絡詞彙有時也可能造成誤會。一個常見的例子便是國內網民在表達讚許時會用的「666」,但對於歐美國家的網民來說,這個數字更容易讓他們聯想到宗教傳統中的魔鬼形象。另一個較多見的例子是「LOL」,留學生們看到這個詞的第一反應是電子遊戲「英雄聯盟」,但在國外,線上聊天中使用「LOL」一般代指「哈哈大笑」的表情。留學生們在國外上網時難免會遇到此類文化差異,如若出現誤會,與對方交流清楚即可,在接下來的使用中便能精準「避雷」。

在跨文化交流中,需要掌握「雅俗共賞」的能力,根據日常社交、學術寫作或正式場合等不同場景適用不同的詞彙搭配。留學生單就語言學習來說,更多收穫常常在課堂之外。(孫嘉熙)

相關焦點

  • 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外語(學習外語·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世界)
    許多初到國外的中國留學生,常常會因為習慣於國內教育的模式,下意識地認為「學習外語」的場景多數在校園內,其實,學習留學所在國的語言往往需要有機結合校園與生活兩種場景,才能起到更好效果。這裡,筆者將以自己海外留學時的實際經歷為例,來談談跨文化交流中語言學習的一些建議。
  • 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外語 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世界
    (原標題:留學生的「第二課堂」—— 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外語 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世界)
  • 小學生學習第二外語是拔苗助長還是激發潛能?
    ●第二外語走進小學課堂  近日筆者在採訪中了解到,2009年11月,作為以外語特色著稱的精誠實驗小學國際部為四年級學生開設了第二外語——阿拉伯語校本課程,每周為學生安排兩節課。  該校一名四年級學生小穎告訴筆者,課堂學習主要以日常口語為主,比如,你來自哪裡,我叫什麼名字,你喜歡哪些食物等。
  • 該不該讓孩子學習第二外語
    小孩子從小學習英語已不足為奇,現在廣州一些培訓機構和學校已經開展少兒第二外語班。小班模式,雙語教學,是現在第二外語教學的特點。孩子獨特的語言學習天賦、家長的期待是第二外語發展的推動力。  機構學多一門語言就是學多一門文化  記者了解到,目前廣州培訓機構中開設少兒外語班的還不多。
  • 外語學習不用愁 外語通9388促銷中
    外語學習不用愁 外語通9388促銷中 2007-06-29 eNet
  • 外語難學?結合這4個大腦學習規律,提升外語學習和複習效率!
    因此,複習是學習的必要環節,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但是看似簡單的複習,要達到優化的複習效果,必須符合大腦學習的規律。對於大多數外語學習者,尤其是我國的外語學習者而言,由於日常生活中缺乏交流的機會,課後複習無疑變成了學好外語的重要一環。
  • 中國人為什麼重視外語學習?
    時針回撥至半年前,一位名叫安灝然的小學生因利用情景短劇教網友學習外語而走紅網絡,流利的口語讓人不敢相信他只是個9歲的孩子……從90歲高齡的老人,到9歲的小學生,從中外企業的合作洽談,到日常生活中的溝通問候,對大多數中國人而言,用外語交流早已不再陌生,外語學習已成為各層次學歷教育的必修課程。
  • 小學首開「第二外語」學德語
    楚天金報訊 「第二外語」課程是大學英語專業學生才上的,或者作為高中生的「選修課」,然而在武漢市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常青一校,2009年起便從4年級開始設「德語實驗班」,學生從最初的40人增加至500多人。據悉,這是武漢市首次在義務段學校開設「第二外語」課。
  • 專家指點大學生第二外語學習
    前日,北京新東方學校多語種部主任範猛接受了北京高校校園新生代雜誌《UP新鮮人》的採訪,向大學生介紹第二外語的學習。採訪實錄如下。  《UP新鮮人》:範老師您好,感謝您在百忙中接受我們的採訪!首先,可否談一下大學生學習「二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中外教育人士共論第二外語學習 非越早學外語越好
    中外教育人士共論第二外語學習 非越早學外語越好 中外專家在談及第二外語的學習時,多數認為,孩子並非越早接觸第二外語越好,除非孩子置身於相應的語言環境中。  由於英語學習的低齡化傾向越來越明顯,江蘇省內的英語培訓班也出現了不少「小小孩」的身影。當天,第二外語的教學成了國內外專家學者關注的熱點之一。  來自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馬廣惠表示,如果沒有專業的外語學習環境,不建議孩子在小學3年級前學習第二外語。
  • 外語學習心得分享
    現在我基本可以做到英語得心應手,而且多門外語也可以朗朗上口。因此,有些粉絲非常納悶和難以置信:我們學英語都這麼難,您居然幾門外語都能講!學習者很想了解學習秘訣,家長們希望我能教他們的孩子。  回想我的中學時代,社會大環境並不有利於學習外語,書店裡連本英語原著都沒有,客觀條件不如解放前。在那種非常不理想的條件下,我只有靠課堂學、課後聽廣播和磁帶、見到英文詞就努力去記憶;實在沒什麼材料可學,就把每篇課文朗讀一百遍!上了大學,可讀的外文書報極大豐富;到了網際網路時代信息爆炸,英文名著更是浩若煙海。
  • 外語學習的個人學習經歷與感悟
    現在距離我考過德語B2已經過了接近一年的時間,在這期間我沒有再參加德語的水平測試,但是能感受到自己的德語水平在穩步提高中,考過B2的時候其實德語還是很差勁,生活工作都是一臉懵逼,因為工作環境是德語,而外國人一般都比較健談,所以剛開始只是默默地聽,面對同事的長篇大論,時常覺得自己的天靈蓋要被揭開,德語被使勁地往裡塞。
  • 學習第二外語選擇攻略
    隨著歐洲杯、奧運會在今年夏天的舉行,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第二外語又開始大行其道,中學生也是二外的忠實擁護者,為此本報記者採訪了上海外國語大學西方語學院副院長陸經生和一些培訓機構的專家,就這些語言的學習特點、使用範圍和熱門指數作全面介紹,以便你從中選出適合自己的二外。
  • 全民學外語 | 海南掀起英語學習熱潮 周末培訓受熱捧
    今年1月,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海南省全面提升公民外語水平行動方案的通知》,提出以黨政機關、學校、新聞媒體、公共服務窗口單位四大領域為重點,分層次、分行業制定外語學習目標及工作方案,帶動和促進全社會外語學習、培訓與交流,提升公民外語文化素養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 當外語學習用上智能語音
    由此可見口語和語音在聽、說、讀、寫四項語言基本能力中的重要地位。人工智慧技術極大地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其中智能語音技術作為人工智慧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更多地用於教育領域的語言教學和語言測試中。國內和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外語課堂都將智能化的計算機輔助教學系統作為主要的應用工具,也將口語機考作為主流的口語考試形式。
  • 外語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構成與培養
    一方面,學習不能局限於教師課堂講授的知識,學生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選擇有利於目標實現或感興趣的內容,向精深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學生要實現線上內容與線下內容有機銜接、互為補充。第二,處理好語言知識、學科內容知識及交叉學科知識之間的關係。受傳統教育體制影響,當前外語類專業學生存在知識面偏窄、思辨能力較弱、綜合素質水平不高等問題。
  • 學了西班牙語的我要不要學習第二外語?
    從面試官的角度來看:(1)你多會一門語言那麼以後如果和說這種語言國家的人洽談這時候有你可以節約資本(2)在同樣繁忙的語言學習過程中,你還能比別人多掌握一門語言,說明你的自主學習能力絕對不錯!每個公司對於愛學習的人都是熱烈歡迎的,因為工作後就會發現要重新學習的辣麼辣麼多~So,如果你不是有硬體缺失,人品不錯在和別人西語水平都差不多的情況下,你還多會一門語言為什麼不選擇你?(除非被醜拒==這個小編也木有辦法)▼再談詩和遠方學外語除了工作生活外我們的最大福利就是:可以自己去國外浪!
  • 「為生命增值」 青島二中金課工程:第二外語課程
    本學期為了拓展學生語言能力和語言思維,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青島二中在原有課程基礎上開始在2019級全面推廣第二外語課程。  第二外語自身的系統構成可以成為與母語區分的重要獨立系統,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系統學習能力和環境語言習得能力。
  • 教學研究| 論外語教學中的批判性合作自主學習
    我們身邊的同伴榜樣,與我們年齡相仿、性格興趣相似、學習水平相近,似乎對我們的影響更大(Murphey1998)。因為學生之間聯繫密切,很容易相互模仿、嘗試新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在二語教學中,那些說本族語的人對學習者而言就是遠距離的榜樣,他們的影響力不如身邊外語學得好的人。
  • 【英語學習】乾貨!四六級暫告一段落 第二外語要怎麼選擇與學習?
    四六級暫告一段落 第二外語要怎麼選擇與學習? 為何要學二外 有一部分同學是對外國的服飾、文化、飲食、影視、明星等感興趣,學外語純粹就是愛好,沒有特別高的專業性要求。 這種學語言目的比較純粹出於喜愛的同學,一般來說集中於幾個文化產業非常發達的國家,靠獨特的人文環境,以及某些優秀文化作品給自己帶來了深厚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