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導師炒魷魚,被「勸退」的博士卻發了Science!

2021-02-07 解螺旋




對於國內的大多數研究生來說,雖然導師對自己會有各種嫌棄,他也不會真的拋棄你,縱使延期個幾年,也總有熬出頭的那一天,但在國外有些課題組卻不是這樣的。


如果你的表現不能讓導師滿意,他可能隨時地就Fire了你,比如接下來這位哥們兒,獨在異國他鄉實驗也做的不順利,還收到了來自導師猝不及防的解僱。但他卻把一手爛牌打出了花被導師炒魷魚的他,不僅沒有就此結束自己坎坷的科研生涯,反而是登上Science網站解鎖開掛的人生。Anurag 是一名來自印度的博士研究生,他懷揣夢想,遠涉重洋到以色列攻讀博士學位已經有一年時間了。起初,他在實驗室的一切進展順利,和自己的導師相處也還融洽。可是最近3個月,他遇到了一些問題:他在實驗中犯了一些錯誤,導致研究進展緩慢。他並不知道導師也在關注這些問題,而導師也從來沒有就這些問題和他進行過交流。直到有一天,導師叫他到辦公室來一趟,並告訴他不需要帶筆記本。Anurag 困惑不解地跟著導師坐下來。他們前一天剛開了兩小時的會,最後敲定了未來幾個月的研究計劃,Anurag 不清楚這次還需要討論什麼。這個時候,導師開始說話了:「Anurag ,這次談話不太容易。」 此言一出,立即讓Anurag 對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緊張起來了。導師先用15分鐘列舉了他學術能力積極的一方面後,看著他的眼睛說:「你被實驗室開除了。」 Anurag 驚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這是事實:「他在開玩笑嗎?」「這怎麼可能?」,他一次次在心裡發問。導師的突然發難,讓Anurag 猝不及防。他不知道導師為什麼要開除自己,只能懷疑是那些實驗錯誤,使得導師不相信自己能在計劃時間內完成課題研究。被解僱的頭幾天特別困難,Anurag 常常幾個小時呆呆地盯著電腦屏幕,什麼也不想做。有一天,他獨自一人坐在海灘上,一邊哭泣,一邊眺望著地中海的另一邊,茫然地想著自己該怎麼辦。導師給了Anurag 兩個月時間處理離開前的收尾工作,Anurag 試圖用有希望的結果來改變導師的想法,但是導師態度依然決絕。Anurag 不敢把這個消息告訴遠在印度的家人,害怕讓他們失望。他很快就陷入了抑鬱和焦慮的狀態。與此同時,他離開以色列的日期也越來越逼近了,因為他的籤證要求必須註冊成為一名學生才能留下來。他很孤獨無助。
Anurag 想知道是否只有自己才會遭此厄運。他在網上閒逛,卻發現很多博士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完成學業,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和自己的導師關係破裂,至少他不是唯一不幸的人。也是在這段時間,Anurag 看了一部寶萊塢的電影《最好的再見》,這部電影的男主角被告知還有3個月的生命,這位不幸者對此的回應是重新審視自己對生活的看法,並著手充分利用剩餘的時間。電影裡面有一句經典臺詞,似乎是對Anurag說的:「當生活留給你的儘是酸澀檸檬時,想辦法把它們做成可口的檸檬汁。」於是,他開始反思自己能從現狀中做出怎樣的「檸檬汁」。 圖片來源:網絡Anurag 渴望獲得博士學位的信念從未動搖過,雖然被導師「炒魷魚」後信心受到了打擊。但是經過深思熟慮後,他告訴自己:「一次失敗的嘗試並不是世界末日,我需要再試一次。」自己也許不是實驗室最熟練的研究人員,但可以成為一名好老師。他對指導學生很有熱情,目標是學有所成後回到印度,成為一名教授,並且堅信自己能夠勝任這個工作。他重樹信心後,給另一位導師發了email申請他的項目。這次,他選擇了一位更資深的終身教授,期望他有更豐富的指導國際學生經驗,對發展學生的學術研究能力也更有耐心。在和前導師的那次決定性談話兩個月後,他收到了義大利的一個博士項目邀請並欣然接受了這個項目。他為此遠赴歐洲,很高興攻讀博士學位的夢想能夠再次實現。雖然Anurag 如今的博士課程還面臨著其他挑戰,但他的導師一直在支持他。Anurag 很樂意嚮導師尋求幫助和指導,也很慶幸自己沒有放棄夢想,發現了另一位願意指導自己的教授。Anurag 將這段走出人生低谷的心理歷程寫成文章投稿到Science中,用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大家:「如果你發現自己處於相似的處境,生活也在給你酸澀的檸檬,問問自己:「我該怎樣做出檸檬汁?」

相關焦點

  • 這位博士小姐姐,發完Science發Nature
    這個打破西南交大校史,發學校首篇Science,近日又一作發Nature的漂亮的博士小姐姐又有著怎樣的科研之路與感悟?隨諾獎導師學習的過程中,楊倩深感導師思維的活躍以及思路的新穎獨到,「他對於科研的態度更多的是一種樂在其中,這個領域長時間的研究使得導師的思維更加獨到」。楊倩也感慨到,實驗室裡有頂尖的設備和優秀的團隊,特別是身邊的同事都很優秀,所有人都處於一種很自律的狀態,她也會不自覺的想要提高自己。
  • 博士申請:給導師發郵件
    最近有些申請讀博的同學諮詢如何聯繫自己心儀的導師。在這裡給大家 總結一下相關的要求和注意事項。 給導師的郵件要怎麼寫才能吸引導師的注意?
  • 打破校史,發學校首篇Science的博士,近日發Nature
    這個打破西南交大校史,發學校首篇Science,近日又一作發Nature的漂亮的博士小姐姐又有著怎樣的科研之路與感悟?隨諾獎導師學習的過程中,楊倩深感導師思維的活躍以及思路的新穎獨到,「他對於科研的態度更多的是一種樂在其中,這個領域長時間的研究使得導師的思維更加獨到」。楊倩也感慨到,實驗室裡有頂尖的設備和優秀的團隊,特別是身邊的同事都很優秀,所有人都處於一種很自律的狀態,她也會不自覺的想要提高自己。
  • 讀博7年,終以一作發Science畢業的蘭大博士,近日再登Science!
    去掉本科 4 年、支教 1 年,馬天瓊的博士讀了整整 7 年。7年蟄伏,終於成就了一篇世界級影響的Science得以畢業。厚積薄發,近日,馬天瓊再次利用該研究報導的新方法,和同事合作,以第二作者身份發了篇Science研究,將COF化學推向了新的價態。
  • 博士招考季,如何發郵件聯繫導師呢?
    近日,各大高校的博士招生簡章已經陸續出臺。除了部分高校外,大部分的博士招生工作圍繞著「申請審核制」開展。對於準備報考博士的小夥伴們來說,除了按照招生簡章上的要求準備相應材料外,還應提前和意嚮導師取得聯繫。通常來說,較為常用和穩妥的方式還是通過郵件聯繫導師。導師的郵箱可以通過招生主頁或者查詢以該導師作為通訊作者的文章獲得。
  • 剛發Science,又發Nature!博士小姐姐曾打破校史,校長評價:「一個載入史冊的事情」
    這個打破西南交大校史,發學校首篇Science,近日又一作發Nature的漂亮的博士小姐姐又有著怎樣的科研之路與感悟?隨諾獎導師學習的過程中,楊倩深感導師思維的活躍以及思路的新穎獨到,「他對於科研的態度更多的是一種樂在其中,這個領域長時間的研究使得導師的思維更加獨到」。楊倩也感慨到,實驗室裡有頂尖的設備和優秀的團隊,特別是身邊的同事都很優秀,所有人都處於一種很自律的狀態,她也會不自覺的想要提高自己。楊倩在接受揚華研究生新聞中心採訪時坦言,以前博一博二時對於科研不太有自信,研究思路也不夠豐富。
  • 發量勸退是什麼梗 戴森捲髮棒價格和發量勸退有什麼關係
    戴森出了一款捲髮棒,因為這款捲髮棒的價格的原因,在網絡上面興起了一個發量勸退的詞語。那麼在網絡上面發量勸退是什麼梗?一起來啊看看吧!發量勸退是什麼梗  因為戴森新出的捲髮棒價格是在4000元左右的樣子,所以很多人表示自己並不是因為價格貴所以不買這個捲髮的神器。
  • 在職博士怎樣才能順利畢業,請記住導師給你的幾點建議
    在職博士主要受到原單位工作,家庭及其他一些原因的限制,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安心讀文獻,做實驗和寫論文。第二是在職博士往往因工作和家庭相對穩定,導致畢業意願並不是很強烈,甚至還有一些在職博士在達到畢業最大年限面臨著被勸退的處理時,仍然不著急。但是,塔主認為這種畢竟是少數,而對大多數在職博士而言,還是想著能按期順利拿到博士學位,不被讀博所困擾。
  • Science給博士新生的「歡迎」信:5點期望太扎心!—新聞—科學網
  • 博士勸退文(肺腑之言)
    從本科到博士年年拿很牛的獎學金,論文發到手軟。出國前導師給他二十萬讓他寫本書,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寫完了。到博士畢業也沒談過戀愛,一畢業人家給介紹了個某省高考狀元,在海外博士畢業的妹子(一般男人聽到這樣的妹子都腿軟,不敢要啊),很快結婚一起去美國了。故事講完了。仰視得脖子已經骨折,慚愧得已經挖地洞挖到地下十八層了。
  • 實驗室博士背著導師私發了兩篇SCI,導師知道了會怎樣?
    而一個合格的博士生導師,「為師」要教會學生做研究的方式方法,「為導」要把握好學生課題的大方向,甚至為研究生聯繫發文章的渠道。 每一位夢想早點畢業的研究僧都期望導師能多帶帶自己,哪怕不幸成為了組內小透明也希望能和導師保持良好的關係,但發文章完全不帶導師「玩」的研究僧你見過沒有?
  • 博士背著導師私發了兩篇SCI,導師知道後會怎麼處理?
    作者:青塔人才 來源:青塔人才對於很多初入科研的研究生菜鳥們來說,羽翼尚未豐滿,發文章還得靠導師提攜。而一個合格的博士生導師,「為師」要教會學生做研究的方式方法,「為導」要把握好學生課題的大方向,甚至為研究生聯繫發文章的渠道。
  • 28歲女博士成為博導,生物不是「勸退專業」了?
    一位28歲的女博士,獲聘成為大學博士生導師,而且在看了這位女博士的證件照之後,大家紛紛表示羨慕嫉妒恨,不僅僅是才華橫溢、天資過人,而且人長得還漂亮。這位女博士的導師,那也是大大的有名,湯富酬教授領導的團隊,在國內生物學界享有盛名,已經出了很多優秀的成果。生物不是勸退專業嗎?看了這位李琳博士的成就,讓人羨慕嫉妒恨的同時,不得不讓人有一種想要投身生物研究的想法。
  • 研究生導師是怎麼選擇學生?你被你的導師「坑」過嗎?為什麼?
    研究生導師是怎麼選擇學生?你被你的導師「坑」過嗎?為什麼?我雖然沒被導師坑過。但和我一起讀研的兩個同學算是是被坑慘了。我至今不懂,到底是導師的問題,還是學生的問題。我認識一個女同學三年換了三個導師,一個男同學雖然沒換導師,也被坑的夠嗆。
  • 實驗室博士背著導師私發了兩篇SCI,導師知道後會怎麼處理?
    最近,知乎上就有這樣一則話題激起了研究生和導師們的圍觀討論。某生信領域博士發了兩篇meta分析的SCI論文沒有署名導師,累計影響因子5分,說不上利用了實驗室資源,但實驗室從沒有過這樣的先例,不知道導師知道了會怎麼處理?
  • 研二學生擬發一篇論文,導師要求第一作者給在讀博士,該怎麼辦?
    一個剛讀二年級的研究生,擬發的科研文章竟然達到了在讀博士的科研水平,真是可喜可賀啊。說實話,當自己辛辛苦苦、日日夜夜弄出來的科研成果,讓師兄師姐掛個名也就罷了,還要把第一作者讓出來,而且還是讓給一個外校的在讀博士,這要換做是任何人,都有些太為難了。
  • 一位延期博士的苦惱:我的導師為何如此偏愛在職博士?
    我是一位延期博士。可能大多數延期博士的最大苦惱在於論文寫不出,發不出。但是我除了這個煩惱外,導師對師門中那些在職博士的偏愛,也是我,包括一些師弟師妹們的傷心之處。師門來了幾位在職博士我所學的專業是文史類較為冷門的專業。
  • 香港科大內地博士自殺調查:疑因導師「甩手」
    一名在科大就讀的博士向記者透露,在科大的BBS論壇上,曾出現一名為「gifter」的網友所發的帖子,其中透露葛煒煒的導師近日將赴美國的消息,並表示其所帶的學生只能「轉別的研究方向或者跟去美國,再不然,就自己去工作吧」。  「去美國,意味著在科大這幾年白白損耗,還需要再讀五六年。」
  • 博士勸退文,寫得真好!
    從本科到博士年年拿很牛的獎學金,論文發到手軟。出國前導師給他二十萬讓他寫本書,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寫完了。到博士畢業也沒談過戀愛,一畢業人家給介紹了個某省高考狀元,在海外博士畢業的妹子(一般男人聽到這樣的妹子都腿軟,不敢要啊),很快結婚一起去美國了。故事講完了。
  • 程式設計師35歲就被勸退 復旦博士:不單是人情味問題
    此外,被定義為高齡的程式設計師多是80-85出生、尚未成為高管的,如果拿到了終身合同,公司會改項目,讓他們向更低齡的90後匯報工作,以此「勸退「這些員工。這個爆料讓人那些35歲的高齡程式設計師不寒而慄,也引發了網絡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