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你更接近下面哪種狀態呢?
第一種:
第二種:
第一種人態度消極。於他們而言,工作只是賺錢工具,當然應該斤斤計較。枯燥的工作和缺乏人情味的環境讓他們感到每天都在負重前行,毫無成就感和快樂可言。
第二種人態度積極。他們對身邊的人充滿善意、對未來充滿期待,總能在工作中發現成長的機會。在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中,每天都在精進、每天都有驚喜。
從表面上看,第二種人是從工作中找到了快樂,但實際上,相較於第一種人,他們只是對職場乃至於生活看得更通透罷了。
在與大多數人類似的工作環境裡,他們更懂得如何利用和掌控這個環境,而不是反過來被環境所束縛。
願在職場中辛苦打拼的你也是第二種人。不過,就算你還處在第一種人的階段也不要緊。因為,第二種人的心態是可以複製的。了解他們的思維方式,了解他們是如何看待職場的,能給我們帶來不小的啟發:
1. 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和精進是為了自我提升,而非作秀給領導看
無疑,在工作中表現出足夠的積極性更容易給領導留下好印象。然而,如果你的「熱情」只是一場做給領導看的戲,那麼,相信我,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吃力不討好。
一來,領導們既然能成為領導,在看人看事方面一般都有過人之處。如果你只有虛假投入,業績長期不見起色,他們終會識破你的伎倆並對你失去耐心。
二來,每天與你在一處辦公的同事是最了解你的工作情況的。如果他們覺得你太虛偽,整天只會溜須跑馬,那麼,你在辦公室的人緣堪憂,你與他人的合作也堪憂。
把關注點轉移到每一個具體的工作本身,力求讓工作對你產生的鍛鍊價值最大化,才是明智的做法。
你的洞察力和思考力會在一次次的信息篩選和信息整合中提到提升;你的交際能力和情商也會在與同事的交流合作中不斷被鍛鍊;你還會在每一次嘗試和新問題的衝擊中不斷加深對自我的認識。
總之,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認認真對待來到面前的每一個機會。
如果你不放過任何一個讓自己變得優秀和強大的可能,那你就不可能平庸。
也唯有自己足夠優秀和強大了,才能有足夠的底氣,不必擔心老闆會不會選擇你,而是由你來挑老闆。
2. 職位高低並不能決定人品優劣,應該以平等的心態對待上級和下屬
在上級面前如果有「低人一等」的心理,無疑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壓抑感,畢竟,沒有誰不想抬頭挺胸地做人,也沒有誰生來就認為自己不如人。
別忘了,職場裡的把職務細分成各個部分和各個級別,目的是為了科學分工、提高工作效率。
你的上級之所以成為你的上級,是因為他們在某個方面比你更專業、判斷力更強,一般來說,由他們來負責統籌小組或部門的工作,效率會更高、效果會更好。
但,你們是之間是平等的合作關係。
我們接受上級的領導,卻也知道,有疑問可以商量、有誤解可以澄清。這是對自己尊重,也是對工作負責。
反過來,如果你是其他人的上級,也應該給下屬足夠的尊重。不仗勢欺人,而是以理服人。也唯有這樣,才能真正贏得下屬的尊重。
總之,對上不卑,對下不亢,以不卑不亢的態度平等對待所有人,我們才能在職場上真正把自己的腰身舒展開來,讓自己以更放鬆的狀態參與到日常的工作與協作中。
以儘可能放鬆的狀態參與工作,不僅能提高你的創造力和工作效率,還能提高你的幸福感哦!
3. 觀察工作給自己帶來的變化,既要適時主動,也要及時止損
我們常說,找對象一定要三觀合,而且兩個人要互相成就,而不是互相拖累。這個道理放到找工作上同樣適用。
判斷一份工作是否適合自己,當然要看這個崗位的發展方向符不符合你的職業規劃。在當下的實際工作中,則要觀察自己能為公司創造多大的價值,以及,公司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精神和物質利益。
理想的情況當然是,你能為公司創造的價值越來越大,而公司也能回饋你以更多成長機會和更多物質利益,也就是升職加薪。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你是能看到未來的,你是可以為自己設定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的。
如果情況不理想,你能為公司創造的價值有限,或者你的貢獻和優秀一直沒有被看到,那麼,建議你給自己立一個期限,比如半年,比如一年,期限一過,如果自己還是得不到想要的發展或進階,那麼,還是及時止損,另覓出路吧!
而,在期限未到之前(這點很重要!),還是應該盡己所能,讓手中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幫助自己成長和精進,而不是就此放棄思考、消極地等待公司哪天想起來給自己升職加薪。
消極懈怠的態度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消磨自己的意志,拖得越久,你的損失就越大。
4. 想辦法將自己的某個興趣點發展成副業,在主業之外多為自己備一條出路
在這個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除了工作本身,生活變故和人生追求的變化都可能給我們的職業生涯帶來難以預知的衝擊。
所以,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鐵飯碗」。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如果你希望有一天能改變現狀;如果你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實現理想的萬分之一,那麼,不要滿足於你的主業,除非你現在的工作就是你的理想,你對它充滿熱情。
相信大部分人的主業都是以掙錢為第一目的,但,要靠這份工作實現理想的生活,希望非常渺茫。
所以,在選擇副業的時候,除非是迫於生計,否則,目的一定要有別於你的主業。
在剛開始的時候不要太在意收益,而要根據自己的熱情、興趣和能力來選擇一個可以給自己帶來成長和快樂的事情。
這樣的事情在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可能給你帶來長遠的利益,乃至於有一天發展成一份真正的事業,徹底改變你的人生。
退一萬步講,即使你的副業達不到這樣的成果,你也會因為個人價值在副業中得到擴展而變得更加自信。而一個自信的人,無論在生活還是職場上,都會收穫更多尊重,處理起事情來也更加遊刃有餘,快樂值自然也噌噌上升!
一年365天,工作起碼佔去了我們三分之一的時間。如果我們整天帶著鬱鬱寡歡的心情上班,無論剩下的三分之二時間過得多順心,我們都很難說這一年過得足夠好、足夠有意義吧!
打開自己的心,換一種看待事物的方式,你會發現,眼前一下子豁然開朗了!思路有了,出路自然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