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佳釀,一天一文,背住就行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要發揮鄉土人才作用,開創鄉村振興工作新局面。就地取「才」,讓鄉土人才「聚」起來、「壯」起來、「興」起來,以「主角」身份唱響鄉村振興「大樂章」。
打好「鄉愁牌」,廣納賢士,讓鄉土人才「聚」起來。不久前上映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充分展現了「鄉愁」對鄉土人才的吸引力。生於斯、長於斯的鄉土人才,對鄉土充滿情感,他們是鄉村一筆寶貴的財富和資源。鄉土人才常常是返鄉大學生、退役軍人、農民企業家、種植高手、養殖能人和能工巧匠等,他們或是帶著技術和知識,或是帶著財富和人際資源在外,把他們聚集起來,打出鄉村振興「組合拳」,是新時代農村發展的新要求。這需要政策激勵引領,無論是資金幫扶還是環境資源優勢,都應統籌協調好,為人才返鄉後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後盾支撐。做好宣傳,把鄉村的發展情況、未來可塑性、幹事創業的平臺和機遇充分展示出來,解除鄉土人才返鄉發展的後顧之憂,讓他們想返、敢返、能返。
用好「指揮棒」,健強肌體,讓鄉土人才「壯」起來。要始終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做好引領、服務工作,構建和完善人才制度體系,政策實施過程中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建好地方鄉土人才信息庫,做好基本信息的登記和管理,做到統一指揮,統一發力。鄉土人才返鄉只是第一步,要真正發揮實效,關鍵是要留得下、成長好,才能讓鄉土人才不斷「壯」起來。要打通鄉土人才「選育管用」全鏈條,充分利用好黨校、實訓基地等教育點,對他們進行系統的理論、實踐培訓,組織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產業大戶開展座談會,相互分享經驗。同時,把有能力、有威望的鄉土人才優先選入村「兩委」班子中,吸納到基層黨組織中,讓他們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前進的領頭羊、致富的帶頭人。
搭好「表演臺」,各騁所長,讓鄉土人才「興」起來。要做好地方發展規劃,敢創新、敢發展,引進先進技術,運用網際網路思維,以科技引領新農村發展,通過項目資助、創業扶持等政策舉措,搭建出能讓鄉土人才一顯身手的「表演臺」。支持有能力的鄉土人才辦企業、興實業,真正把鄉土人才「用起來」,因地制宜、取長補短,提高鄉土人才幹事創業的積極性,激發人才活力。讓農村成為鄉土人才實現夢想的平臺,讓他們在實踐中去檢驗、提升自己,更好地投身到鄉村產業發展中去,不僅收穫物質財富,還有地位的變化和精神的滿足,使之對地方更有融入感,實現鄉土人才留得下來、興得起來。
來源:雲嶺先鋒網 作者:陶國芬[免責聲明]本文摘錄轉載於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