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管理是一種動態的管理過程,管理對象是活生生的人(老師和孩子)。管理效果要達到最優化,只有管理者樹立起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人」字上下功夫,管理工作才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管理者的良好素質(前提)
俗話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首先園長要有良好的道德修養,以身作則,做老師的表率,用整個心去做整個的園長。順境時常思憂患,逆境時充滿信心這樣就會影響老師的行為取向,使老師產生敬佩感。第二,園長處事要公,心術要正,老師要看到你秉公辦事,光明磊落,自然會對你產生信賴感。第三,園長應該實事求是,根據自己幼兒園的實際情況,制訂出切合實際的幼兒園管理目標,遵循教育規律辦事,同時,也要密切聯繫老師,善於聽取老師和家長的意見,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鼓勵老師求真求實,讓老師敢於說真話,使老師對你產生信任感。總之,作為一名老長要有優良的品格,博大的胸襟,寬容待人的氣度,用愛心去徵服人心,學會「克已復禮」的休養功夫,才能增強老師凝聚力,調動老師積極性、創造性,才會贏得老師的信任和在老師中的威信。真正起到說話人家聽,辦事人家服,行為人家誇。只有良好的素質,才能使管理者和老師之間真正做到相互信賴,成為老師心中「可信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二、提升老師的思想品德素質(保證)
德能教育,有德才有能。提高老師的思想道德素質作為老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教書育人的職業,要求老師必須具有高尚的品德。在對老師的素質要求中,思想道德素質無疑處於首要的和基礎的地位。沒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沒有良好的師德或修養,即使業務水平再高、身體素質再好,也絕不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也絕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在實際工作當中,我們會發現一些老師,特別是老老師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始終保持著飽滿的工作熱情。即使是在個人遇到困難,甚至是不公正的待遇時,他們的教書育人工作積極性仍然很高,仍然一心撲在自己的工作上。他們的積極性哪裡來?來自於他們內在的自我激勵,來自於他們較高的素質。雖然他們也希望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物質上的獎勵,但是不管得到與否,在內心深處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對學生的無限熱愛,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使得他們能在任何時候都把工作、事業放在第一位,而把自己放在次要的位置。這也正是人們把老師贊為「人梯」,頌為「蠟炬」的原因所在。作為幼兒園管理者在滿足老師精神和物質需要,調動老師積極性的同時,應通過要把師德要求貫穿到對老師的工作、學習、培訓、進修、考核評價、晉升獎懲等各個管理環節中去,引導老師不斷加強師德修養,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從而使老師從內心深處以教書育人為己任,把做好教書育人工作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唯才是舉,選賢用能(基礎)
假若你幼兒園的「師德標兵」是因和領導關係掛鈎做上的又或者這個人只是與園長關係較好有利益上的往來,就是這樣一個優秀老師,卻經常有對學生的謾罵和變相體罰,造成名不副實的情況,而真正優秀的人才被埋沒。作為一名管理者在評優、評先、選拔中層管理者時,不應該憑主觀任命,憑個人的感覺走,應該多去看實績,多考查,多去了解情況,如果光是聽一些身邊人的片言隻語,可能導致自己判斷失誤而影響老師的積極性,同時也損壞自己的領導形象。園長應該多到老師中間去轉轉,聽聽老師的心聲,體諒老師的苦衷,這樣也增進幹群關係,體現人文管理,將老師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調動起來。憑主觀感覺和印象,往往會孤陋寡聞、一意孤行、聽不進不同的意見,這是管不好幼兒園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人,是幼兒園管理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作為管理者,首先要破除「論資排輩、求全責備、遷應照顧」等思想障礙,創造出一個「公平、平等、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環境,堅持德才兼備和群眾公認的原則,做到唯才是舉、人盡其才、能者上、庸者下,無親疏之分,貫徹「能者多勞,多績多獎」的原則,公平合理善待每一個人。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作為管理者應具備端平一碗水的氣度,既看到人的短處,也要看到人的長處,挖掘老師潛在的能力,並委以重任,放手讓他們承擔工作,使他們有自豪感、成就感和責任感。注重用人效益,做「點將」園長。幼兒園工作同社會上其他工作一樣,用好人是工作成敗的關鍵。這就提醒園長,在用人上既要重「才」,更要重「德」。真正做到用好一個人,配好一班人。要會「點將」,在用人觀念、用人導向上真正起「帥」的作用。進而造成一個比才幹、比能力、比實績的競爭局面,全體老師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
四、良好的人際關係
假如園長,工作能力強,但園長與老師關係緊張,人際關係沒理順,在這種環境中這位園長的決策、制度落實中老師的牴觸情緒強,最終矛盾激化,一切工作「功虧一簣」。
圖片來源於網絡
幼兒園的領導工作,離不開人和事,是在複雜的人事關係中進行的。因此,處理好上下左右的人際關係,是園長搞好工作、提高領導效能的基礎。管理者必須善於處理好校內外的人際關係,為幼兒園管理服務,一所幼兒園管理的好壞,取決於領導決策水平之高低。如果只靠園長一人對幼兒園工作來作決策,靠園長一人拍板,即使園長水平再高而難免受到其文化背景、知識結構、社會地位以及個人社會經歷、能力等因素的制約,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對事物判斷的局限性、片面性,而造成決策上的失誤。為了克服因個人認識上的盲區,園長必須集思廣益,多方徵求老師的意見。如何才能讓老師自覺積極參與我們幼兒園的管理之中呢?第一,上下溝通,園長應平易近人和老師平等相處,切忌凌駕於老師之上,目中無人;只要管理者平時真誠地深入老師之中與其平等相處打成一片,時間一久,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痕跡自然消除。校園中那種輕鬆、愉悅、和諧的人際關係水到渠成,二者成了無話不說的同事、朋友。一個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氛圍在幼兒園中形成。老師的聰明才智、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參與幼兒園管理成了他們的意願。二、彈性化的管理,管理要嚴,但不能硬管,死管。即使是規章制度管理,也是在尊重,信任的前提下進行的。把自己當成是「監工」、「老闆」;把幼兒園中的珍貴財物——老師當作是自己的「打工者」、「僱員」,是可以隨意吆三喝四的、是可以任意利用的,可隨意操縱一部教育機器;更不能對老師當作財務一樣來「管」,必須常常懂得,老師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是有強烈的自尊心和進取心的知識分子。他們每時每刻都用敏銳的眼光衡量著園長的學識、人格以及管理水平。也隨時準備為幼兒園工作獻計獻策,只是在尋求機會而已。殊不知他們是教育教學工作第一線的實踐者,對幼兒園工作情況最了解、最熟悉。他們之中蘊涵著真知灼見,等待著管理者去發掘。管理者一定要有一種服務的意識,才能增強老師的事業心與責任感。幼兒園管理充滿了活力與生機,這樣有助於管理者多方面吸取意見,作出最佳選擇,提高了決策的正確。三、少說「不行」,作為一名管理者對老師提出的意見、建議、以及改革方案,應多傾聽、多肯定、多鼓勵、保護和發揚其積極性和創造性。即使行不通,也應給予肯定有價值的東西,不要簡單的說不行,一言以蔽之。多說一次「不行」就等於多堵塞一條言路。久而久之,無人進言,豈不成了孤家寡人。四、「保持距離」園長要和老師保持一定的距離,如果距離過大,就會脫離群眾;如果沒有一定的距離,混同一般老師,容易被老師的意見所左右,便失去園長應有的尊嚴與權威,距離的大小,在不同場合,不同時間,應有不同的尺度。這個「度」,就是:既不脫離群眾,又保持應有的尊嚴和權威。
想了解學習更多知識,關注我們。聯繫報名《最強校長》三天兩夜課程,廣州新雲天教育《最強校長》是面向全中國,針對中國教育機構推出的百年老校體系大課。課程自開課以來得到了很多投資者、校長們、老師們與同行的認可與支持。本著能幫助到更多的教育機構和企業,弘揚中華文化,鼎盛中華民族,用真誠與熱血開創偉大教育事業,幫助中國家庭實現幸福生活,融合哲學與機制的力量,助力中國教育機構和諧永續發展,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大復興!
課程內容包括,企業文化、演說、招生、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