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財經|大國貿易戰,看這一局中美之間到底應該怎麼玩?

2021-01-11 MBA中國網

MBA中國網訊】一夜之間,中美貿易戰打響。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3月22日)籤署備忘錄,宣布將增中國進口商品價值600億美元的關稅。

不到12個小時,中國商務部就發布聲明進行反擊——對美國進口水果、豬肉、葡萄酒等商品徵收涉30億美元關稅。

▲中美正式打響貿易戰(圖片來自新浪財經)

中國與美國,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爆發貿易戰,旋即引發了全球股市震蕩。

美國道瓊工業指數應聲下跌724點,跌幅達2.9%;標普500指數下跌2.52%,下挫68.24點;納斯達克指數跌2.43%,報收7166.68點;此外,亞洲股市也出現普遍開盤大跌局面,上證指數下跌3.39%,報收3152.76點;新加坡海峽指數下跌2.4%,報收3407.48點;香港股市盤中一度暴跌近千點,恒生指數報收30309.29點,跌幅2.45%。

市場的恐慌情緒實際上在川普籤署針對中國的貿易備忘錄之前,就已經有所表現。這一次不是讓人意外的「黑天鵝」,而是讓全世界都看得見的「灰犀牛」,逼至眼前。

川普對華發起懲罰性關稅依據來自白宮的「301調查」結果,即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該條款授權美國可對他國「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發起調查,並在調查結果結束後,可實施單邊制裁,如徵收報復性關稅等措施。

面對美國發起的貿易戰,中國回應姿態也很強勢,有媒體引述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奉陪到底」的霸氣回應,「我們一定會反擊,我們會報復。如果別人來硬的,我們也來硬的!看誰堅持到最後。」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高級訪問學者AlexCapri則認為:

「301調查結果及600億關稅措施實際上是川普團隊的一個談判策略,在鋼鐵、鋁、太陽能電池板等領域徵收新關稅也主要是象徵性的。川普主要是藉此向北京施壓,獲得讓步,讓中國開放更多市場,進行更多交易。」

AlexCapri也認為,雖然300至600億美元的關稅懲罰對中國龐大的經濟體來講,能夠產生的影響較小。

儘管如此,北京也不會坐視不理,而會採取報復性措施,來回應美國的做法,這就可能會激化雙方的針鋒相對,對全球價值鏈造成極大幹擾,最終傷害市場。

「我們正處於世界兩大經濟之間的大規模貿易戰的邊緣,這令人非常擔憂。」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治理制度與機構研究中心主任盧耀群(LawrenceLoh)說。

「如果美國繼續實施一系列行動,包括提高關稅和限制投資,而中國則在關稅甚至非關稅壁壘上針鋒相對,予以反擊,這將給全球經濟帶來災難,許多國家為實現全球自由貿易而努力促成的措施和機制,都將付之東流。」

盧耀群認為,如果美國和中國能回到談判桌前解決問題,還來得及,大國之間貿易戰是我們最不想看到的結果,哪怕是剛開始,也應該立即結束。

大國貿易戰勢必損害全球價值鏈,這顯然是全世界都不願意承受的。但也有分析認為,川普有意掀起對華貿易戰,主要是面臨2018中期選舉壓力。雙方進行了第一輪互放狠話階段,接下來是要立即採取措施,還是回歸談判,都有很大空間。

在AlexCapri看來,這次博弈,北京其實可以保持淡定,在對中國貿易沒有實際威脅的領域,做些適當讓步,讓川普能夠以「勝利」的姿態贏得政治基礎。

比方說,最近中國政府兌現承諾,向美國信用評級機構穆迪以及信用卡服務機構VISA、萬事達放開市場準入,但實際上,中國的支付和信用評級早已經被支付寶、微信支付、財付通等電子支付平臺佔據主導了,因而,這樣的讓步對中國來說,無足輕重。

AlexCapri在接受CNBC電視訪問時認為,中國的技術轉讓規則是制度性的,很難改變。

不過,中國的貿易行為是制度性的,包括對國有企業予以持續補貼,對智慧財產權和技術轉讓有整體要求,以及抵制外來競爭,保護本土市場和行業。只要中國的貿易制度和做法不變,那麼貿易問題就依然存在。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策略與政策系主任AndrewDelios則認為,美中之間發生貿易戰是不可避免的。

「自30年前美國與中國開始就貿易制定規則以來,公平一點講,兩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兩個國家來看,30年前意義重大的事情,放在今天可能沒意義。兩國的變化並沒有通過貿易變化或者貿易協定反應出來,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所謂的貿易戰就是對這種變化環境的回應。」AndrewDelios說。

AndrewDelios也提到,中國在人工智慧、企業數位化發展方面都已經可以與美國比肩,出現了像騰訊、阿里巴巴這樣強有力的網際網路企業。

然而,在兩個經濟巨頭之間的競爭市場開放程度,仍存在巨大的不平等。有些美國企業被中國排除在市場之外,而同樣,美國也可以利用經濟民主主義和棘突情緒來抵制中國企業,比如華為。

貿易戰其實就是重寫各國的貿易規則,用以反映具有同等經濟地位的國家之間的貿易現實。因而,貿易戰不是對遊戲規則進行部分改善,或者增加新條款,而是徹底拆除舊制度,讓位給全新的貿易規則。

(本文轉載自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如有侵權請電話聯繫010-53572272)

相關推薦:

讀MBA有什麼回報,這十大價值告訴你

職場競爭意識推升MBA的價值

相關焦點

  • 中美史詩級貿易戰: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中國商務部在其網站發布公告,警告美國不要做出損人害己的舉動,堅決反對美方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徑,必將採取所有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同時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也做出回應,他稱:「我們一定會反擊,我們會報復。如果有人玩厲害的,我們就和他們玩厲害的,看誰更持久。」
  • 中美達成共識 貿易戰不打了
    ◆相關新聞:中美就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                 中美貿易戰不打了!逐條解讀中美聯合聲明                 兩國共贏 世界福音——國際社會解讀中美經貿磋商取得共識 熄火!中美達成共識 不打貿易戰
  • 中美500億美元貿易戰開打,該如何避開川普的陷阱
    一場史無前例的貿易戰正在逼近。  除了中國,最近川普一點都沒消停,四處點火,與歐盟、加拿大、墨西哥都發起了貿易戰。小巴真的無法理解,川普與世界為敵,到底圖的是什麼?  那麼,美國為何出爾反爾發起貿易戰?是一時衝動還是早有預謀?中國該如何應對?貿易戰對中美關係會帶來怎麼樣的影響?小巴採訪了幾位大頭,來聽聽他們的分析。
  • 聚焦中美貿易摩擦 | 中美貿易經濟帳到底該怎麼算?
    隨著近期中美貿易摩擦升溫,讓兩國經貿的一些熱點問題再次引發廣泛關注。美國對華貿易逆差真像美國說的那樣嗎?據美方統計,2017年美中貿易逆差的總額是3752億美元;而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僅為2758億美元。為何同一個數據會出現不同版本呢?
  • 中美貿易戰打響第一槍:深層次思考和未來沙盤推演
    在中美貿易戰開打之初,我們就提出了一些與市場流行觀點不同的判斷:「中美貿易戰具有長期性和日益嚴峻性」「這是打著貿易保護主義旗號的遏制」「中美貿易戰,我方最好的應對是以更大決心更大勇氣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對此,我們要保持清醒冷靜和戰略定力。」
  • 從大歷史的角度看中美貿易戰的前因後果以及大結局
    這裡面前後兩個大國和小國的意思都不一樣。第一個「大國」變成「小國」,這裡面的「大國」指得就是國土疆域面積大,後面這個從「小國」變成「大國」的,「大國」的意思是應該不是局限於疆域面積,而是指政治綜合實力。舉個例子。就疆域來說,全世界排名前10的國家分別是: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印度、阿根廷、哈薩克斯坦、阿爾及利亞。
  • 中美貿易戰休兵,蔡英文還在央求美國豁免
    【環球網綜合報導】中美貿易戰已告一段落,中美達成共識,停止互相加徵關稅。臺媒此前熱炒大陸與美貿易戰,聲稱臺可從中坐收漁利。可如今,貿易戰都休兵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冒出來懇求美國「能將臺灣列入鋼鋁232關稅案豁免名單」。怎麼,貿易戰結束了,臺當局還沒「脫戲」?
  • 2018年中美貿易戰最新時間表 美與中國貿易逆差再創新高
    2018年中美貿易戰最新消息,美國9月貿易赤字擴大至540億美元 與中國逆差再創新高 受工業用品出口創歷史新高推動,美國9月貿易逆差擴大至540億美元。 分國家看,9月中美貿易逆差擴大至402.4億美元,再刷歷史新高,8月份為385.7億美元;美國與俄羅斯貿易逆差17億美元,為2013年5月以來最高。 今年以來,美國貿易赤字較去年同期增加407億美元,或10.1%。其中,出口增加1438億美元,增長8.2%;進口增加1845億美元,增長8.6%。
  • 中美貿易戰休兵 蔡英文卻還在向美國央求這件事
    (原標題:中美貿易戰休兵,蔡英文還在央求美國爸爸豁免……)中美貿易戰已告一段落,中美達成共識,停止互相加徵關稅。臺媒此前熱炒大陸與美貿易戰,聲稱臺可從中坐收漁利。可如今,貿易戰都休兵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冒出來懇求美國「能將臺灣列入鋼鋁232關稅案豁免名單」。怎麼,貿易戰結束了,臺當局還沒「脫戲」?
  • 報告:中美貿易戰可能讓美國大學的學費收入損失11.5億美元
    據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全球發展中心最新報告顯示,中美貿易戰直接導致未來10年,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全球發展中心研究人員發現,2004年至2014年間,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增長了四分之一,原因在於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徵收的關稅降低。報告說,貿易自由化增加了高收入家庭的財富,這些人將更多錢投資於住房並將其子女送往國外學習。
  • 中美之間的這一「赤字」,更應該努力消除!
    當下,中美關係因為貿易赤字等問題出現一定程度的緊張。實際上,包括貿易赤字這一問題在內,中美之間的一系列問題大多出在理解不夠上。與貿易赤字相比,更應該努力消除的是「理解赤字」。如果能夠相互理解,很多問題並不難解決。
  • 東協國家執政黨: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是促進繁榮的「唯一出路」
    中美貿易摩擦可能伴隨著的貿易和產業鏈轉移,讓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東南亞將是中美這場爭端的受益者。但來自東南亞的與會外賓均表示,中美貿易摩擦對東南亞,乃至全世界經濟都將造成負面影響,並呼籲中美應該儘早解決爭端。
  • 長安劍:中美貿易戰,稀土究竟能發揮多大威力?
    這一隻存在於中學地理課本的概念自從5月20日被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贛州實地調研以來熱度一直不退還伴隨著中美經貿摩擦的升級對中美貿易戰又有何影響?2017年,中國一度供給了全球近90%的稀土量中國的稀土廣受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歡迎被廣泛用於製造各類先進產品造福全球人民現在,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
  • 【遲疑·觀點】中美貿易戰升級,留學市場的冰與火
    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已經發酵了一波又一波討論,很多人覺得這對中國留學行業好像是一個滅頂之災,實則不然,我認為這件事要一分為二地看。我們需要把個體的命運和行業的命運分開看。就申請學生而言,今年當然是命運多舛的一年。本質上,面臨中美貿易戰引發的不確定性,申請留學的個體要花費比以前更多的成本,投入更多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和機會成本。
  • 中美貿易戰休兵,蔡英文還在央求美國爸爸豁免……
    【環球網綜合報導】中美貿易戰已告一段落,中美達成共識,停止互相加徵關稅。臺媒此前熱炒大陸與美貿易戰,聲稱臺可從中坐收漁利。可如今,貿易戰都休兵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冒出來懇求美國「能將臺灣列入鋼鋁232關稅案豁免名單」。怎麼,貿易戰結束了,臺當局還沒「脫戲」?
  • 中美貿易戰將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宋小莊(法學博士,深圳大學港澳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全國港澳研究中心)中美貿易戰將拖累還是促進中華民族的復興?見仁見智。從形上學看,答案可能是前者;從相反相成看,答案可能是後者。從親美和不親美的立場看,也是如此。
  • 中美貿易戰簡單通俗解釋 為什麼打貿易戰原因、開始時間
    中美貿易戰簡單通俗解釋 開始時間  2018年3月8日,川普宣布將於15天後對美國進口的鋼鐵和鋁分別加徵25%和10%的關稅。3月2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301調查報告」,認定中國政府在技術轉讓、智慧財產權和創新方面的相關行動、政策和實踐是不合理或歧視性的,對美國商務形成負擔或限制。
  • 給中美貿易算筆帳丨第四筆:算利益 誰是中美貿易的既得利益者?
    給中美貿易算筆帳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貿易關係不僅影響兩國自身的發展,還對全球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過去一段時間,美方多次以貿易失衡為由,挑起針對中國的貿易調查和不合理制裁,那麼,貿易失衡的帳到底該怎麼算?
  • 給中美貿易算筆帳丨專家:美國是中美貿易的既得利益者
    梁明:美國在華子公司的銷售收入是美國從中美貿易中獲取的利益的關鍵商務部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 所長、研究員 梁明:僅以貨物貿易平衡狀況衡量兩國之間的貿易利益是偏頗的。兩國的經濟交往,貿易利益要算「大帳」,也就是全口徑的概念。貿易大帳的全口徑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以及在對方國家子公司的銷售。誠然,如果僅僅計算貨物貿易3752億美元的逆差,中美貿易不平衡狀況的確較為嚴重。
  • 王立新:從歷史與比較的視野看大國競爭時代的中美關係
    從歷史與現實出發,王教授在講座中主要談了兩大問題:一是從歷史的視角來看,中美大國競爭時代是如何來臨的,如何走到了當下的局面;二是比較正在到來的中美競爭與歷史上的大國競爭的異同,以及未來可能展現出的競爭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