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張出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巨額住院收據,在很多人的朋友圈裡熱傳。
「104萬其實只是部分費用,劉先生從入院至今總治療費用已超過170萬元。」中南醫院ICU副主任周青介紹,由於劉先生病情危重,治療過程中使用了大量先進設備。
醫院稱,治療過程中產生的所有費用都是按照物價部門核定的價格,並不存在違規。因為其病情嚴重花費較大,醫院還想方設法為他儘量節省費用。
據患者家屬說,她家是普通工薪階層,為付清170萬元治療費,家人借了不少外債,壓力非常大。雖然醫療費用可以報銷一部分,但是具體多少還不確定,正在走程序。
那麼在生病時,我們都會去尋求醫保的報銷,那麼醫療保險的報銷範圍、報銷比例你知道嗎?
那麼醫療保險是什麼呢?
醫保指社會醫療保險。社會醫療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法規,為向保障範圍內的勞動者提供患病時基本醫療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由統籌基金和個人帳戶構成。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帳戶;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劃入個人帳戶,一部分用於建立統籌基金。
2016年1月12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要求,推進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制度整合,逐步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
醫療保險的繳費:
社會醫療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法規,為向保障範圍內的勞動者提供患病時基本醫療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
社會統籌醫療保險組成:繳費基數為M:員工工資性收入+津貼。單位每年交納8%M;員工個人每年交納2%M;
單位繳費8%M:6.6%M至7%M進入統籌帳戶(1%M至1.4%M進入個人帳戶)---住院費用;
個人繳費工資的2%M: 2%M進入個人帳戶(加上單位繳費1%M至1.4%M)---門診費用。
注:住院費用從統籌帳戶中報銷,金額每人都一樣;門診費用從個人帳戶(即醫保卡)中扣除,每人不一樣。
2017年5月2日報導,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發布通知要求2017年居民醫保各級財政人均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新增30元,平均每人每年達到450元。2017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個人繳費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提高30元,平均每人每年達到180元。
醫療保險的優勢:
按統一標準享受待遇。同樣的準入條件,收費標準相同,享受的待遇也相同,不存在高低差別。員工門診費用可從個人帳戶中扣除,扣完以後由員工自行付費。員工住院費用按比例報銷:1萬元費用三級醫院報銷86%;1萬至2萬元費用三級醫院報銷88%;2萬至4萬元費用三級醫院報銷92%。如果員工連續幾年不生病個人帳戶資金可以累計滾存。
醫療保險的缺陷:
每一次住院有一個基本起付線的免賠額,分別為:一級醫院500元,二級醫院750元,三級醫院1000元,這些費用需要員工自行承擔。甲類藥和乙類藥按比例報銷,進口藥不予報銷,超過4萬元保障額度就得自行付錢。
醫療保險的結算:
(一)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結算程序
定點醫療機構於每月10日前,將上月出院患者的費用結算單、住院結算單及有關資料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後,作為每月預撥及年終決算的依據。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每月預撥上月的住院及特殊病種門診治療的統籌費用。
經認定患有特殊疾病的參保人員應到勞動保障部門指定的一家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藥,發生的醫藥費用直接記帳,即時結算。
(二)急診結算程序
參保人員因急診搶救到市內非定點的醫療機構及異地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發生的醫療費用,先由個人或單位墊付,急診搶救終結後,憑醫院急診病歷、檢查、化驗報告單、發票、詳細的醫療收費清單等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辦理報銷手續。
(三)異地安置人員結算程序
1、異地安置異地工作人員由其所在單位為其指定1-2所居住地定點醫療機構,並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備案。
2、異地安置異地工作人員患病在居住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本人或所在單位先行墊付,治療結束後,由所在單位持參保人員醫療證及病歷、有效費
用票據、複式處方、住院費用清單等在規定日期到社會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結算。
(四)轉診轉院結算
1、參保人員因定點醫療機構條件所限或因專科疾病轉往其它醫療機構診斷治療的,需填寫轉診轉院審批表。由經治醫師提出轉診轉院理由,科主任提出轉診轉院意見,醫療機構醫保辦審核,分管院長籤字,報市醫保中心審批後,方可轉院。
2、轉診轉院原則上先市內後市外、先省內後省外。市內轉診轉院規定在定點醫療機構間進行。市外轉診轉院須由本市三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提出。
3、參保人員轉診轉院後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個人或單位先用現金墊付,醫療終結後,由參保人或其代理人持轉診轉院審批表、病歷證書、處方及有效單據,到醫保經辦機構報銷屬於統籌基金支付範圍的住院費用。
醫療保險的報銷範圍:
基本醫保統籌基金以及個人帳戶的支付範圍是不同的,報銷的核算也是分別進行的。滿足醫保基金支付範圍的醫療費用,依據規定的基本醫保藥品目錄、服務設施範圍以及診療項目目錄和支付標準來補償。
個人帳戶支付下列醫療費用:
到定點零售藥店購藥所花的錢;門診、急診所花的錢;沒達到基本醫保統籌基金起付標準的醫療花費;在醫保統籌基金起付標準以上,依據比例要參保者自己承擔的費用;個人帳戶不足支付部分由參保者自己承擔。
基本醫保統籌基金支付以下醫療費用:
住院治療的醫療花費;急診搶救留觀並收入住院治療的,其住院前留觀不超過7天的醫療花費;腎透析、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藥的門診醫療花費。
基本醫保基金對以下醫療費用不承擔責任:
由於交通事故、醫療事故或別的責任事故導致傷害的;在非定點零售藥店買藥的;不在自己選擇的定點醫院就醫的,不涵蓋急診的情況;由於本人吸毒、打架鬥毆或者因其它違法行為造成傷害的;由於自殺、自殘、酗酒等原因而導致的治療費用;在國外或者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臺灣地區就醫的花費,這些都是要參保者自己承擔的。
企業職工因工負傷、發生職業病而需的醫療花費,依據工傷保險的有關規定執行。女職工生育的醫療費用,按照相關的政策規定執行報銷。
社保醫療保險報銷比例如下:
一、住院報銷比例
1. 一級醫院,超過起付標準到最高支付限額的部分可報銷九成;
2. 二級醫院,起付標準以上到1萬元的部分可補償85%;超過1萬 元到最高支付限額的部分可補償九成;
3. 三級醫院,超過起付標準到五千元的部分可補償8成;五千元到1萬元的部分可補償85%;超過1萬元到最高支付限額的部分可補償九成。
4. 退休人員在以上報銷比例的基礎上可再增加 5%。
二、住院報銷起付線
1、一級醫院兩百元;
2、二級醫院五百元;
3、三級醫院八百元;
4、惡性腫瘤患者,在一個醫療年度內多次由於放、化療發生的醫療費用,只計算一次起付線。
三、慢性病門診報銷比例
門診慢性病分為甲類慢性病以及乙類慢性病。
1、甲類慢性病患者因病導致的滿足規定的門診醫療費用,由統籌基金補償85%。慢性腎功能衰竭(腎衰竭期)患者的門診血液透析費用、腹膜透析費用及器官移植後服用環孢素 A 的費用在上述基礎上報銷再增加10%。
2、乙類慢性病起付線標準:三百元。乙類慢性病患者因病導致的可報銷門診醫療費用,超過起付線標準的部分可補償八成,一個醫療年度(或有效期)內不可以比慢性病最高支付限額高。
3、參保人員可同時認定兩種乙類慢性病,並依據最先認定的雙病種管理,每個病種單獨進行起付線的計算。慢性病病種的認定管理、最高支付限額將按照統籌基金收支狀況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適時調整。慢性病鑑定標準、細則及程序,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另行制定。
四、醫保報銷最高限額
在一個醫療年度內,統籌基金對參保者發生的住院醫療費用、慢性病門診醫療費用不超過最高支付限額25萬元的部分進行補償,最高支付限額有需要的話,有關部門可以按照規定調整的。
綜上所述,社保的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帳戶劃定各自支付範圍,分別核算,其住院報銷比例依據醫院級別的不同而不同,起付線也不同,一個醫療年度內統籌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額為 25 萬元。
看了以上的內容,你知道醫療保險的結算、報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