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部門聯合發文,助推中國藝術品市場成全球主流市場

2020-12-23 騰訊網

自從十八大以來,國家修訂及出臺了一系列文化政策和法規來促進文化發展,弘揚文化遺產。這些政策法規給傳統文化和新文化產業的發展和振興提供了實力的支持。

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公報,標誌著國家首次將「文化命題」作為中央全會的議題,文化在戰略層面意義凸顯。因此,文化體制改革引發文化藝術品投資熱潮,藝術品的定價機制和交易平臺正迅速成長中,中國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近些年國家倡導古玩藝術品熱潮不是偶然的,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資源開始資本化,並且資本的價格迅速膨脹。古玩藝術品作為稀缺資源;也就成為了具有重要投資價值的金融產品「軟黃金」和「吸金池」!

文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和國家文物局發布了《關於促進文物機構文化和創意產品的建議》,後來於2016年5月16日由國務院發布。文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國家文物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並於2016年5月16日由國務院轉發。它旨在以創造性的方式探索中國的文化資源和產業,以更好地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並充分調動相關機構和社會力量的熱情。《意見》旨在探索中國文化資源和文化產業的發展,並以更好的地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並充分調動相關機構和社會力量的積極性。

正如藝術品市場的高價經常出現一樣,2020年也是一個差異化的市場。除了價格,全球藝術品市場發展的不平衡也可以看出。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個市場的交易量已佔世界總量的80%以上。

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藝術品已經是必要的投資目標。它是繼股票和房地產世界三大投資項目之後的「財富的第三極」。它是一種高附加值的資產,其回報率已遠遠超過股票和房地產。義大利收藏家貝利尼曾說:「只有藝術品才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東西,股票的平均增值率為40%,藝術品的增值率為95%。

中國民生銀行《藝術銀行業務發展研究報告》提出:中國高收入人群中有20%以上有收藏習慣,可以將其財產的1%以上用於藝術品收藏。假設國民總儲蓄的16萬億元中的50%屬於高收入階層,這意味著理論上每年至少有800億元可用於藝術品。

根據一些行業統計,巴克萊銀行分析指出,「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潛在需求超過6萬億元,而目前的規模只有幾千億元。文化藝術品投資佔藝術品總投資的20%。,「金融證券的平均年回報率為15%,房地產為21%,藝術品收藏為26%。」這似乎證實了這一市場的「胃口」。

隨著視力和經濟收入的提高,業餘收藏家的數量將增加,其收藏品的級別和等級將逐漸提高。從收藏類別的角度來看,書法,繪畫,瓷器,玉器等文物收藏目前是收藏投資的主流,但由於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文物和藝術品數量有限,一些收藏家將目光投向了中國當代書畫,油畫,雕塑,攝影,手工藝品等。

藝術品市場發展迅速,交易數量驚人。一方面,中國高淨值人士更喜歡投資。他們的總財富中約有19%用於藝術品投資,投資的複合年增長率超過25%。文化藝術消費欲望的增加為文化藝術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投資空間。另一方面,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尋找新的投資方向所需的大量資本也促進了藝術品市場的快速增長。

此外,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轉變,國內消費結構也進入了快速轉變時期。精神消費逐漸取代了物質消費,成為一種剛性需求,成為文化藝術市場的新支撐。隨著全球藝術品市場規模的持續穩定和迅速增長,市場將進一步擴大,尤其是在亞洲。因此,市場對藝術品融資的需求也在增加。

藝術基金,藝術信託投資,藝術抵押,藝術產權交易和其他金融工具與價格,財富管理,增值保值和投資活力等金融服務融為一體。儘管這個行業在中國還不成熟,但它應該對藝術品的金融化和證券化前景充滿信心。

藝術金融包括三個主要部門:一個是金融部門,例如私人銀行家,財富管理,家族辦公室和藝術投資者等。它是對藝術品本身的投資或對相關金融技術公司的投資;第二是文化部門,例如私人博物館和公共博物館以及文學和藝術界人士;第三是商業部門,包括拍賣行,畫廊,藝術博覽會等。這三個部門相輔相成,連通性越來越強。

從地域上看,藝術金融呈現出融合的趨勢,跨界,跨文化的合作日益頻繁,藝術市場正在向全球化發展。隨著中國近年來的迅速崛起,當前藝術品市場的主流已不再只是歐美,人們對藝術品和文化也越來越感興趣。

德勤盧森堡董事Adriano Picinati di Torcello

德勤盧森堡董事Adriano Picinati di Torcello預測,2026年,亞洲金融市場的規模將會達到2.7億美元,屆時將與美國等量齊觀,甚至會超過美國,對私人銀行家和家族企業,以及金融機構來講,是進入藝術品金融市場的良機。此外,社會變化、藝術與技術的革新也會促進藝術品金融的發展。

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金融證券的年平均投資回報率為15%,房地產為21%,藝術品收藏的平均年投資回報率為26%。與其他現有的投資工具相比,收款的風險無疑較小,但前提是不能購買假貨。

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魂,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相關焦點

  • 見證誠信的力量——中國藝術品市場數字保護論壇
    2019年度全球純藝術市場拍賣總成交額為133億美元,中國純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總額為41.02億美元。同時,大眾「收藏熱」的不斷升溫。無論是藝術品拍賣市場還是大眾收藏市場,但在市場結構、管理政策等方面都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越來越需要亟待問題就是藝術品市場誠信問題,造假、賣假等誠信缺失現象層出不窮,嚴重阻礙了我國藝術品市場的良性健康發展。
  • 全球藝術品市場 中國排第三
    來源/視覺中國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連建明)瑞銀集團和巴塞爾藝術展近日發布了第三版《巴塞爾藝術展和瑞銀全球藝術品市場報告》,該報告由著名文化經濟學家克萊爾·麥克安德魯博士(Dr Clare McAndrew)撰寫,並整合了瑞銀集團的研究成果
  • 巴塞爾藝術市場報告:中美英三國逐鹿全球藝術品市場
    延續克萊爾·麥克安德魯博士於此範圍內的廣泛研究,該份報告開篇討論了環球銷售情況估算,包括全球成交價格、交易量和地域市場佔有率的關鍵基準數據。在其後的章節中,報告又分析了藝術商和拍賣市場、網上銷售、藝術部門(按時代)、以及國際財富趨勢和經濟影響指標。這份全新報告尤為強調了藝廊行業,對比了一手市場和二手市場的銷售情況,也對盈利能力、債務、展覽和藝術展進行了探討。
  • 《中國藝術品金融市場年度研究報告》發布
    、雅昌藝術網聯合主辦的首屆「藝術品財富管理」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中國藝術品金融市場年度研究報告——藝術財富管理》(2017)同期發布。 關鍵詞:《中國藝術品金融市場年度研究報告》;發布 作者簡介:   中國藝術報訊 11月18日,由中國藝交所、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藝術品金融研究所、雅昌藝術網聯合主辦的首屆「藝術品財富管理」高峰論壇在京召開,《中國藝術品金融市場年度研究報告——藝術財富管理》(2017
  • 英媒:愛國收藏家助推中國古董市場熱潮興起
    英國《金融時報》11月18日文章,原題:愛國收藏家助推中國古董市場繼購買西方藝術品和經典手錶的熱潮後,如今中國古董正成為該國富有收藏家的「必備品」。他們正在搶購那些被外國人持有的數百年前老地圖、書籍和其他物品。
  • 藝術品領域漸現保險意識 市場仍處培育期
    對於國內藝術品保險市場,泰康在線藝術品保險有關負責人認為尚存在用戶觀念不足、風險保障供給不足的問題,同時受到藝術品行業規範和配套設施的影響。首先,在需求端的相關主體的投保觀念方面,國內拍賣行、畫廊、中間商等藝術品從業者的投保分布不均、比例不高;頂級收藏家投保比例較全球平均水平低,部分頂級藏家選擇在海外投保,普通藏家幾乎不會為自己的藏品購買保險。
  • 專家解說 | 疫情下的2020年藝術品市場迎來大機遇
    沈山《太古》自2000年以來,我們目睹了全球藝術品市場的潮起潮落:從金融危機到市場頂峰,再到回落。在這個過程中,高淨值人群財富管理模式逐步向「整體化」過渡,而藝術及其他可收藏財富所扮演著角色也隨著轉變。
  • 2021年中國藝術品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1年中國藝術品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下降也和**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整體下滑有關。**年全球藝術品市場相比**年474億歐元的成交額有所上升,超過510億歐元。但是**年中國市場佔全球藝術市場的份額從24%下降至22%,雖然中國藝術市場總額只是略微下降了1億歐元,但是在全球藝術市場提升的時間內,國內藝術市場總額下降具有內部的特殊性。
  • 20餘位國內外嘉賓解讀:面對當下全球藝術品市場,行業大咖都在探討...
    「藝術市場經常被喻為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他表示,隨著全球經濟與文化藝術的快速發展,藝術品市場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中國的藝術市場在進入21世紀後也迎來了騰飛期,並成為躋身全球前三的藝術品交易體。在此語境下,此次全球藝術品市場研究國際研討會在中國藝術品市場面臨轉型升級、中央美術學院迎來新百年之際於央美舉辦,對於中國乃至全球藝術市場的研究而言,將成為一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交流與探討。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與反思!
    回首往昔,展望未來,「四十不惑」,中國藝術品市場依然在不斷前行的路上……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經過培育、發展,正在逐步建構起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價值發現平臺。中國藝術品市場在市場規模、結構與業態的不斷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與發展的新機遇。總結與分析、反思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可謂是恰逢其時,非常必要。
  • SGS為藝術品提供檢驗、鑑定 藝術品狀況報告服務已登陸中國市場
    上海2017年9月21日電 /美通社/ -- 隨著2017第四屆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國際論壇在滬成功舉辦,全球領先的檢驗、鑑定、測試及認證機構SGS的藝術品服務受到中國文物藝術品界關注
  • 2016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年度峰會全程實錄
    )國際收藏產業博覽會組委會承辦,湖南省拍賣行業協會、雅昌文化集團、長沙天心文化產業園協辦的2016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年度峰會正式啟幕。他介紹,我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經歷了23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家文化產業和中華文物保護事業中的一顆明珠,更是成為國際藝術市場備受關注的領域,成功邁入世界藝術品市場第一方陣。他表示,堅信未來中國藝術品市場潛力將進一步釋放,國際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在世界舞臺上將發揮更多、更大、更重要的作用,對此我們充滿著信心與祝願。預祝本次峰會取得圓滿成功。
  • 文化部規範藝術品市場:禁止藝術品類證券化交易
    一方面,從管理職能來說,一級市場毫無疑問是文化部門的管理職責所在,是對藝術品市場進行管理的基礎。另一方面,一級市場的發展和繁榮是整個藝術品市場發展和繁榮的基礎。但相對二級市場來說,當前一級市場的基礎較薄弱,社會關注度也沒有那麼高,這種一二級市場倒掛的現象並不利於整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對一個行業來說,基礎不牢固,再多的成績也只是表象。
  • 西沐:正確認知當下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中的熱點問題
    >中國藝術品市場規模的萎縮及傳統金融業態銀行業、信託業、保險業等介入的滯後,並沒有成為中國藝術金融迅速發展的不可逾越的障礙,顯示出了中國藝術金融迅速發展的巨大創新發展動力;四是以藝術品「資產化、金融化、證券化(大眾化)」為主線,以「網際網路+文化+金融」為機制的中國藝術金融生態,在創新發展中不斷發育形成,並逐步成為全球藝術金融及其產業發展的引領者。
  • 2013中國汽車修補漆主流市場分析
    2013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再創新高,雙雙邁過2200萬輛關口,連續5年全球產銷第一;而狹義乘用車的保有量也跨過1億的整數關口,增速前無古人。  汽車修補漆是極為專業的細分市場,一直沒有權威的統計數據;行業玩家作為利益主體,出於市場營銷目的,大都選擇性地發布信息。
  • 上海觀察之一|如何成就全球藝術品交易市場的「上海時間」?
    以上海藝術品市場為例,真正地「復甦」至10月中旬才顯露。即使打出「全球藝場·上海時間·藝術西岸」主題,但在全球旅行禁令背景下,是否能成為「上海時間」依舊是未知。
  • 收藏我國傳統文物藝術品是否還有意義?未來,收藏市場將如何走向
    自19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藝術品市場已經迎來了三次周期性「機遇」波動:第一個機遇是在1995年至1997年,第二個機遇是在2003年至2005年,第三個機遇是在2009年至2011年。一、那麼,新的機遇什麼時候開始呢?根據國內外經驗,藝術品市場一般也有周期性,大約一個周期為5-10年。
  • 最高檢與食品藥品有關部門聯合發文 加強協作配合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最高檢與食品藥品有關部門聯合發文 加強協作配合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2020-10-10 19:56:51 發布來源:新華社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央網信辦、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有關部門近日共同印發《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意見》,就各部門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更好地保障食品藥品安全達成共識。
  • 拍賣:究竟誰說了算 中國藝術品市場四問(圖)(全文)
    「億元時代」,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一個標記性話題。6月初,業內廣泛關注的保利春拍相繼誕生3件億元中國書畫藏品。北宋書法家黃庭堅的書法長卷《砥柱銘》更以4.368億元成交,創下中國藝術品拍賣價國際紀錄。從去年以來,中國藝術品已經在國內外拍賣市場陸續誕生了13件億元藏品。
  • 布局億級VR市場 中國移動聯合竟盟打造5G+VR品牌店
    2019年9月20日,杭州竟盟與中國移動咪咕公司在中國移動5G+創新合作大會現場正式籤約,竟盟旗下大運營管理的大空間VR連鎖品牌頭號玩咖在引進中國移動優質資源的同時,也把優秀VR品牌的優質娛樂體驗輸出。雙方強強聯合,共同構建新型多維權益生態體系,必將為5G+創新發展貢獻力量,更好地滿足大眾對於美好數字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