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藝術品市場 中國排第三

2020-12-16 新民晚報

來源/視覺中國

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連建明)瑞銀集團和巴塞爾藝術展近日發布了第三版《巴塞爾藝術展和瑞銀全球藝術品市場報告》,該報告由著名文化經濟學家克萊爾·麥克安德魯博士(Dr Clare McAndrew)撰寫,並整合了瑞銀集團的研究成果。報告從宏觀角度全面分析了2018年全球藝術品市場,並結合更宏觀的經濟變化,探討了主要市場趨勢。

報告顯示,2018年總銷售額達到約674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6%,高端市場進一步整合。這使得該市場銷售額創下10年來第二高,在2008年至2018年的十年間,銷售額增長了9%。

從銷售額來看,美國再次成為全球最大市場,市場佔有率達44%。美國市場銷售額達到299億美元,為迄今為止的最高記錄。儘管存在圍繞英國脫歐的政治不確定性,但英國2018年的藝術品銷售仍相對強勁,進出英國藝術品市場的銷售額目前由非歐盟交易所主導。英國銷售額增長8%至略低於140億美元,佔全球總銷售額的21%,重新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中國為第三大市場,2018年銷售額佔比達19%,達到129億美元,同比下降3%。

該報告包括Art Economics和瑞銀在2018年對英國、德國、新加坡、香港和日本的高淨值藏家進行的調查結果。此前對美國藏家進行的調查,作為瑞銀投資者觀察(UBS investor Watch)對投資者人氣進行的持續調查的一部分,顯示絕大多數受訪者的年齡在50歲及以上,然而,在新市場亞洲,2018年出現了一個非常不同的年齡結構:在新加坡,46%的藏家為千禧一代,在香港39%為千禧一代。千禧一代藏家在高端消費者(100萬美元以上藝術品)中所佔比例略低於一半(45%),凸顯了這一人群消費能力的重要性。

從線上銷售來看,2018年,線上藝術品市場估計創下60億美元的新高,同比增長11%。線上交易佔全球銷售額的9%,略低於全球在線零售業。2018年,電子商務佔到全球零售總額的12%。瑞銀和Art Economics對5個市場的高淨值人士藏家進行的調查顯示,大多數人(72%)的線上成交價均未超過50,000美元。然而,有證據表明,一些藏家越來越願意在線上交易中出高價。樣本總數的17%曾以100000美元或以上的價格購買過一件藝術品或物件,4%曾在網上花費100萬美元或更高的價格購買過一件藝術品。

拍賣方面,2018年,公開拍賣美術作品、裝飾藝術品和古董的銷售額達到291億美元,同比增長3%,並較2016年增長近30%。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售價超過100萬美元的藝術品佔總成交額的61%,佔拍賣品比例的僅1%。美國的拍賣成交額增長最為強勁,增長18%,達到118億美元。

相關焦點

  • 有關部門聯合發文,助推中國藝術品市場成全球主流市場
    正如藝術品市場的高價經常出現一樣,2020年也是一個差異化的市場。除了價格,全球藝術品市場發展的不平衡也可以看出。美國,英國和中國三個市場的交易量已佔世界總量的80%以上。文化藝術消費欲望的增加為文化藝術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和投資空間。另一方面,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和尋找新的投資方向所需的大量資本也促進了藝術品市場的快速增長。 此外,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轉變,國內消費結構也進入了快速轉變時期。精神消費逐漸取代了物質消費,成為一種剛性需求,成為文化藝術市場的新支撐。
  • 巴塞爾藝術市場報告:中美英三國逐鹿全球藝術品市場
    Arts Economics  【2016年藝術市場】 美國、英國、中國,世界三大藝術市場  報告顯示,去年全球藝術市場銷售總額達到566億美元,比2015年下滑11%。美國、英國與中國是最主要的三大市場,佔總銷售額的81%。其中,美國約佔比40%,英國佔比21%,中國佔比20%。
  • 2021年中國藝術品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1年中國藝術品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下降也和**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整體下滑有關。**年全球藝術品市場相比**年474億歐元的成交額有所上升,超過510億歐元。但是**年中國市場佔全球藝術市場的份額從24%下降至22%,雖然中國藝術市場總額只是略微下降了1億歐元,但是在全球藝術市場提升的時間內,國內藝術市場總額下降具有內部的特殊性。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與反思!
    回首往昔,展望未來,「四十不惑」,中國藝術品市場依然在不斷前行的路上……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經過培育、發展,正在逐步建構起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價值發現平臺。中國藝術品市場在市場規模、結構與業態的不斷發展的同時,也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與發展的新機遇。總結與分析、反思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可謂是恰逢其時,非常必要。
  • SGS為藝術品提供檢驗、鑑定 藝術品狀況報告服務已登陸中國市場
    上海2017年9月21日電 /美通社/ -- 隨著2017第四屆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國際論壇在滬成功舉辦,全球領先的檢驗、鑑定、測試及認證機構SGS的藝術品服務受到中國文物藝術品界關注
  • 《中國藝術品金融市場年度研究報告》發布
    、雅昌藝術網聯合主辦的首屆「藝術品財富管理」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中國藝術品金融市場年度研究報告——藝術財富管理》(2017)同期發布。 關鍵詞:《中國藝術品金融市場年度研究報告》;發布 作者簡介:   中國藝術報訊 11月18日,由中國藝交所、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藝術品金融研究所、雅昌藝術網聯合主辦的首屆「藝術品財富管理」高峰論壇在京召開,《中國藝術品金融市場年度研究報告——藝術財富管理》(2017
  • 上海觀察之一|如何成就全球藝術品交易市場的「上海時間」?
    以上海藝術品市場為例,真正地「復甦」至10月中旬才顯露。即使打出「全球藝場·上海時間·藝術西岸」主題,但在全球旅行禁令背景下,是否能成為「上海時間」依舊是未知。
  • 見證誠信的力量——中國藝術品市場數字保護論壇
    見證誠信的力量——中國藝術品市場數字保護論壇 2020-12-13 15: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西沐:正確認知當下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中的熱點問題
    現在發展到IP的第三階段,即整個IP是內容生產的一個靈魂了,當產業有了這種內容後便迅速跨界,什麼影視、音樂、動漫、包括出版,包括一些其他的東西,迅速的跨界,形成一個完整的產品鏈,這就進入了IP驅動的階段。  8、中國藝術品市場國際化進程加快。
  • 20餘位國內外嘉賓解讀:面對當下全球藝術品市場,行業大咖都在探討...
    「藝術市場經常被喻為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他表示,隨著全球經濟與文化藝術的快速發展,藝術品市場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中國的藝術市場在進入21世紀後也迎來了騰飛期,並成為躋身全球前三的藝術品交易體。在此語境下,此次全球藝術品市場研究國際研討會在中國藝術品市場面臨轉型升級、中央美術學院迎來新百年之際於央美舉辦,對於中國乃至全球藝術市場的研究而言,將成為一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交流與探討。
  • 2018年沃爾沃全球銷量增12.3%,中國市場排第一
    新京報快訊(記者 蔡妍霏)沃爾沃公布的最新銷量數據顯示,2018年沃爾沃全球汽車銷量64.2萬輛,首次突破64萬大關,同比增長12.3%。中國市場成沃爾沃2018年全球銷量最高的單一市場,美國則成為沃爾沃2018年全球銷量增長最高的單一市場。
  • 藝術品領域漸現保險意識 市場仍處培育期
    對於國內藝術品保險市場,泰康在線藝術品保險有關負責人認為尚存在用戶觀念不足、風險保障供給不足的問題,同時受到藝術品行業規範和配套設施的影響。首先,在需求端的相關主體的投保觀念方面,國內拍賣行、畫廊、中間商等藝術品從業者的投保分布不均、比例不高;頂級收藏家投保比例較全球平均水平低,部分頂級藏家選擇在海外投保,普通藏家幾乎不會為自己的藏品購買保險。
  • 收藏我國傳統文物藝術品是否還有意義?未來,收藏市場將如何走向
    自1978年改革開放後,中國藝術品市場已經迎來了三次周期性「機遇」波動:第一個機遇是在1995年至1997年,第二個機遇是在2003年至2005年,第三個機遇是在2009年至2011年。一、那麼,新的機遇什麼時候開始呢?根據國內外經驗,藝術品市場一般也有周期性,大約一個周期為5-10年。
  • 中國影子銀行規模,在全球排第二名?那第一,第三是誰呢?
    這個概念源自西方,尤其是上世紀60到70年代,影子銀行在歐美十分盛行——各種金融產品、金融工具、金融組織及金融經營方式等層出不窮,在促進美國金融市場不斷繁榮的同時,也加劇了信貸危機。通俗的說,影子銀行通常從事放款,也接受抵押,是通過槓桿操作持有大量證券、債券和複雜金融工具的金融機構。
  • 拍賣:究竟誰說了算 中國藝術品市場四問(圖)(全文)
    「億元時代」,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一個標記性話題。6月初,業內廣泛關注的保利春拍相繼誕生3件億元中國書畫藏品。北宋書法家黃庭堅的書法長卷《砥柱銘》更以4.368億元成交,創下中國藝術品拍賣價國際紀錄。從去年以來,中國藝術品已經在國內外拍賣市場陸續誕生了13件億元藏品。
  • Artprice 2019藝術市場報告:藝術市場持續增長,藝術品交易數量創新高
    2000年才在藝術市場展露頭角的中國,現在已集中了近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法國加入四大藝術市場  法國拍賣成交額增長 18%,有史以來表現最佳:2019 年總成交額為 8.3 億美元,在主要藝術市場的排名躍升至第四位。但它與排名第三的英國仍有較大差距,後者藝術品年度拍賣成交額比它高出 2.5 倍。
  • 全球藝術品收藏被逐步數位化
    網絡技術的發展已經使檔案信息化建設走入了藝術品收藏領域。藉助數字出版的幫助,存世量有限的藝術收藏品進入公眾審美視野,市場交易也將走向信息對稱和透明化。不過,由於牽涉到收藏家、收藏機構、拍賣行、交易商等眾多市場主體,藝術品數字檔案建設似乎還要走過一條漫長而複雜的道路。
  • 不在第三排座椅糾結,家用MPV市場才有希望?
    一臺第三排放倒後備廂很大的車?這些只是表象,如果僅以全場景多人出行作為產品出發點,那麼家用MPV市場將會無可避免走向內捲化。家用MPV市場,是國內車市中「內捲化」最嚴重的細分市場,沒有之一。2018年,宋MAX一款車型年銷量超過14萬輛;2020年1-10月,國內10-20萬元9款MPV車型總銷量不過13萬輛。
  • 高爾夫鼻祖中國捶丸復原藝術品全球限量發行
    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六日電 (記者高凱)被稱為「現代高爾夫的源頭鼻祖」的中國捶丸復原藝術品今天在此間正式發行,  捶丸是中國古代球類遊戲的一種,最形象、最完整反映古代「捶丸」活動情形的是現存於山西省洪洞縣廣勝寺水神廟壁畫中的元代捶丸圖,其場景與今天的高爾夫幾無二致。
  • 訪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黃雋
    11月18日,首屆國際「藝術品財富管理」暨《中國藝術品金融市場年度研究報告》(2017)發布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報告認為, 藝術品財富管理是藝術品金融新未來。日前,就此報告的理念,記者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黃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