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MOOC?
MOOC即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2012年,美國大學陸續開設線上免費網絡課程,Coursera、Udacity(優達學城)、edX是三大MOOC供應商。截至17年底,MOOC已經發展到包含9,400門課程,500多種證書,以及超過12個研究生學位。
圖片來源:EdSurge (by Scott Robertson)
刷新用戶定位:專業的終身學習者
MOOC起源於高等教育課堂,因此初始的用戶定位為在校大學生。然而經過五年多的探索,MOOC供應商發現真正的用戶其實是那些「專業的終身學習者」,MOOC真正觸動的不是教育市場,而是勞動市場。Coursera CEO Rick Levin將「專業的終身學習者」定義為那些年齡在25-45歲,離開學校多年,希望通過線上課程獲得專業和事業成長,不斷適應勞動力市場需要的人。
在正確的用戶定位基礎上,MOOC一直探索可持續的盈利模式。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起源於優質課程資源的獲得、滿足用戶需要的學分和證書,盈利於用戶所需的課程模式。
可持續的盈利方式
1.資源獲得:課程、受認證的學分和證書
MOOC在資源獲得方面主要來自高校間的合作以獲得課程和學生所需要的學分,MOOC發布的證書也是通過高校或聯盟進行認證。
到現在,MOOC在提供大學學分方面的努力聚焦於參加本校學位項目的學生身上。學生通過MOOC的線上課程,而不是實地去教室上課,獲得學分。除了線上學分,高校的虛擬交換項目使得學生可以同時接觸不同高校的課程,打破時空局限。如在荷蘭,TU Delft率先讓他們的學生在edX的慕課中學習其他大學的課程以獲取學分。2017年底,TU Delft與其他8所大學籤訂了協議。現在,這個大學聯盟中的學生可以在這個體系提供的任何慕課中獲得學分。
證書方面,現在基於MOOC發布的證書有超過500種,許多都是文憑認證的一部分。Coursera的專項課程領先群雄,有超過250種證書;接下來是有大約170種證書的edX,這些認證分為4類:微碩士、X系列、職業認證和職業教育。學堂在線也推出了8個「微學位」。
基於優質資源,MOOC如何更好地實現變現?
2.價值變現
a.導向付費用戶
在對2017年的MOOC盤點中我們第一次看到了新學習者數量的減少,這是因為供應商們逐漸將重點導向了付費用戶。根據Class Central收集的數據表明,在2017年第一次註冊他們課程的用戶大約有兩千萬,而2016年為兩千三百萬。雖然新學員數量的增速在下降,但是付費用戶的數量有所增加。Coursera今年付費用戶增加70%,同時優達學城(Udacity)在17年有超過五萬付費用戶加入了它的納米學位項目。
b.分層次的課程模式
正如MOOC平臺一直在尋找可持續的盈利方式,他們開始不僅向資格認證或其他證書收取費用,也開啟了內容付費模式。大型MOOC供應商們開發包含各級價位的產品,從免費到可與僱主進行交易的百萬美金量級,從各個價位滿足用戶的需要。單看目前學生參加主流慕課平臺開發的線上學位項目,總的潛在收益就超過了六千五百萬美金。
當然價位不同,根據價位設計的課程也不同。增加新課程的速度略微加快,這也許是因為許多供應商在提供一些更短的課程,並把它們捆綁起來形成一個系列的一部分。迄今為止,全世界超過800所大學都推出過慕課。正式推出的慕課數量從16年的6,850增長到現在的9,400.
c.在線碩士項目
在MOOC供應商開發的各種課程產品中,線上研究生學位項目絕對是意義絕佳的變現機會。計算機科學的線上理學碩士項目(優達學城和Geogia Tech)已有大約6,000學生加入。iMBA(Cousera和伊利諾州立大學)有超過800名學生加入,線上分析碩士項目(Online Masters in Analytics)(edX和Georgia Tech)在2017年年初有650名學生加入。基於現在參與的學生人數,經過粗略計算,這三個學位項目的潛在收益超過65,000,000美金。Cousera計劃在2019年前發布15-20個學位,FutureLearn宣布他們將與考文垂大學(Conventry University,位於英國中部)合作發布50個學位。學堂在線同樣發布了與鄭州大學合作推出的三個線上碩士學位。
總的來說,學科課程的分布與去年大致相似,除了技術類課程(計算機科學、變編程和大數據),這個類別增長了2.5%。工商和技術類課程佔了所有課程的40%。很好理解,這些課程類別對於慕課供應商來說是最好變現的。而這些課程的目標聽眾就是那群「專業的終身學習者」。
經過五年多的探索,MOOC好像終於找到了它的立足之處和可持續的盈利模式。他們沒有讓大學教育陷入混亂,反而是讓更多人獲得專業進修,得到學習和事業進步的機會。
參考文章:
問卷調查: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正在做一項關於「當下在線開放課程教學情況的調研分析」課題,研究對象主要是使用在線教學的老師,希望大家多多參與,~留下聯繫方式可得到後續研究進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