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過年風俗 - 百度經驗

2020-12-20 百度經驗

彝族稱過年為「庫史」。「庫」是年或歲之意。「史」即是「新」。「庫史」就是過新年。每當深山初雪,秋山紅葉,太陽回歸時,谷黃米熟,莊稼收進糧倉,便到了彝族過年的時候。彝族一年一度的年節是在農曆十月底,有的地方是把過年日固定在農曆十月三十日為除夕之日,冬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始。在涼山大部分地區是按區域選擇吉日過年,但都在農曆十月之內。

「庫史」是彝族民間傳統節日中最受重視的一個節日。過新年的前一個月,就在做準備工作了。過年歌裡唱道:「計算著月份養豬怕豬長不肥,摻合精飼料來催,肥豬肥得站不起來;計算著天數釀酒,怕酒釀不好,蓋上蓑衣壓上石板發酵,酒味濃鬱芳香;砍柴堆成垛,過年柴垛堆成巖。」

彝族過年地板上要鋪一層草。選割巖子上的草,那裡的草是純潔的草、乾淨的草,羊嘴沒有沾過的草;是獸蹄沒有踏過的草;是豐美的草、茂盛的草。芳草欣榮,鋪青疊翠,綠草茸茸如綠氈鋪地,象徵子孫的榮華富貴。

彝族過年,祖靈下面鋪松針。松樹青幽幽,象徵永遠常青。寒冬臘月裡大雪壓青松,青松照樣青;青松堅忍不拔,象徵子孫個個勇敢堅強。青松表粗皮厚,樹心裡有芳香的松脂,象徵著人要象青松樣要有善良心。彝族對松樹評價特高。

堆柴垛:就是在房前屋後堆一垛又高又整齊的柴垛,過年前要用一兩個月的時間去砍柴來完成這項準備。寨子裡家家戶戶堆柴垛,互相攀比,柴垛堆得高,顯示勤勞、康樂。

撣塵:過年這天的清晨,全家老少齊出動,撣塵掃屋,要把病魔、禍害、黴氣一齊掃除門外,乾乾淨淨、清清潔潔迎新年,祈盼來年清淨平安、人體安康、風調雨順。

相關焦點

  • 河南農村有什麼風俗?過年的風俗是什麼?身在豫北說豫北風俗
    河南農村的風俗是很多的,基本上,從過年到臘月,幾乎每個月都有。所以我們在講農村風俗時,不可能一下子全講完,只能一個一個講。另外,由於各地生活習慣的不同,這些風俗其實是有變化的,並不完全一樣。從紅白喜事到過年過節,這些都會稍有不同。
  • 彝族傳統節日:火把節——追求光明的象徵
    大家好我是朱賢敏,彝族的節日大體有信仰性節日,如祭龍節;物候性節日,如插花節、馬櫻花節等;時令性節日,如火把節、彝族年等。前兩類規模有限,涉及面較小,而後一類則已近形成全民性的盛大節日。今天跟大家講一講彝族的火把節。
  • 涼山脫貧了第一次過上最熱鬧的彝族年
    彝族年快要到來的時候,按照彝族的風俗要提早砍柴火,而且一層層地堆滿房前屋後。那個時候我們雖然小,還在讀書,父母就騙我們快要過年了,看哪個找了好多背柴,哪家的孩子找得最多? 誠然找得最多的那個,過年豬宰殺後就拿一隻豬前腳煮熟了作為獎賞給最勤快的孩子。
  • 彝族過新年有三個習俗,不僅鋪草,鋪松針,還要比一下水的重量
    但由於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地域環境,也造就了彝族人與其他民族不同的喜慶風俗。其中,有三個喜慶風俗就與其他民族截然不同,您知道都是什麼嗎?就讓小編來給您詳細說一說。(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農村過年,各地風俗都有哪些不同?你家鄉有哪些風俗?
    農村過年各地的風俗都有哪些不同?我的老家農村過年的風俗習慣與很多地方都不大相同。我老家過年的風俗分三步走,三個階段,即辦年、過年和拜年三個環節。二十三這天是送灶神的日子;二十四這天過小年,是接祖人回家過年,都要去上祖墳;二十五是打年豆腐的時候;二十七日是洗舊疾,也就是搞好個人的衛生和家裡的環境衛生;二十八是打餈粑、做年糕等等過年的糕點美食;二十九是煮年肉、年雞、年鴨等等熟肉類美食。第二個環節,過年。
  • 農村風俗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請問你那裡有這個風俗嗎?
    最近有人在網上和我說他們那裡過年的風俗是嫁出去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請問你那裡有這個風俗嗎?都有什麼風俗?其實你說的這種情況,嫁出去的女兒除夕夜不能回娘家過年,在我的老家也有。這可能是各個地方的一種風俗習慣吧。在我小時候家裡還是很重視這件事,那個時候爺爺奶奶還在,可能是老一輩的人更重視這件事。我的姑姑就嫁在鄰村,大年三十那天上午來爺爺家裡待一會,中午不吃飯就回去了,至於晚上更是從來沒有在爺爺家吃過飯。到了我這一輩,其實已經不在乎這件事了。
  • 彝族民間文學,日常經驗的事實變為神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那麼身為少數民族的彝族,民間神話也是以語言述講的方式進行,那麼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彝族的民間神話吧彝語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兩個重要的時期,一是歷史上隨著中央王朝對彝區直接控制的加強,彝漢文化交流增多,彝語不再是彝區唯一的交流工具,隨著明朝漢族移民運動及清朝改土歸流措施的進行,彝族人口由多變少,彝族文化由彝區主流文化變為邊緣文化
  • 盤點各地過年的那些不一樣的風俗
    相信每年過年,所有沒有結婚的年輕人都遭到過催婚,無論在外工作,還是在家鄉工作,每年過年催婚都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七大姑八大姨的給你圍在一起給你介紹這家女兒,那家姑娘的,煩不勝煩,但又不敢聲張,無可奈何,所以天津的這個風俗是不是特別讓人羨慕,正月過完人就溜了,聽不到這些嘮叨。
  • 過年了,老家有哪些你接受不了的風俗習慣?
    過年了,很多人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們在忙碌了一整年後,終於有時間可以回家跟親人們好好團聚了,但是卻有越來越的年輕人表示,在城市呆的時間長了,回到老家後,有些風俗習慣感覺接受不了。所以很多在城市生活的年輕人都不願意提早回家或者在家呆太長的時間,只是短暫地跟自己的至親相聚片刻,然後就會儘快趕回城市,因為他們想儘量享受一下專屬於自己的輕鬆時光,可事實上就是為了躲開那些落後的、俗套的過年風俗。你的老家,有哪些你接受不了的風俗習慣嗎?
  • 蒲江過年那些特色風俗
    ▲民國時期過年放鞭炮的人們 守歲 據《蒲江縣誌》記載,除夕夜,大人、小孩沐浴更衣,兒孫向長輩行禮「辭歲 ▲民國時期的過年廟會 隨著時代的發展,觀念的轉變,那些過年的風俗,記憶中的風俗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今天的蒲江人,更多崇尚環保、簡約、健康的過年方式
  • 走近彝族 認識彝俗
    彝族十月太陽曆以十二屬相輪迴紀日,三個屬相周期為一個時段(月),三十個屬相周期為一年;一個月三十六日,十個月為三百六十天,十個月終了,另加五至六日「過年日」,習稱「過十月年」,平年「過年日」五天,全年為三百六十五天;每隔三年即第四年多加一天,即閏年(閏日)為三百六十六天。如此調正歲差之後,每年平均為三六五.二五天,此與回歸年(太陽年)密近。
  • 成都市資訊|說說成都過年有哪些有趣的風俗?
    成都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說說成都過年有哪些有趣的風俗?四川過年,年30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飯,是做一大桌年夜飯,特別豐盛,但不吃餃子。成都這個城市,在過年期間還是挺熱鬧的,自己就是一個成都人,但是現在有些習俗也漸漸的淡化了。但是準備豐盛的年夜飯是必不可少的。成都的風俗就是看花燈,吃湯圓,年夜飯也是非常講究的,要在敬神,祭祖之後在吃年夜飯。最有趣的風俗還是放煙花爆竹,成都這個地方的煙花爆竹也確實非常有名。成都過年要吃餃子哎,之前在成都呆了半年,正好是沒回去過年。成都這個地方過年我覺得還是非常不錯的,還有這個餃子可以吃。
  • 過年祭祀風俗
    《春節小景》豐子愷 過年祭祀風俗 整個春節期間,離不開大快朵頤的美食享受,大年夜的年夜飯更是一頓美食盛宴,而祭神祀祖,也是過年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 古代人過年,老百姓一般吃什麼比較多?各個朝代過年風俗一樣嗎?
    過年的腳步是越來越近了,但是很多小夥伴們發覺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感覺都沒有過年的氣氛了。王安石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想風俗大概未變,不同的是年味越來越淡了。對於吃貨們來說,過年還是很有樂趣的。
  • 山西風俗——和你們不一樣的過年習俗
    過年了,所以早幾天就回到老家了,說早,其實也不算早,都臘月27了。每年的回老家都是一個過程,忙忙碌碌的回家幾天,然後和父母在一起待幾天,此後,就是是年後的分開,再回到各自的位置,思考和解決接下來的一年的事。
  • 列車上的「歡樂彝族年」
    央廣網西安11月18日消息(記者劉濤 通訊員周博倫 張雁南)11月18日,西安至昆明K165次列車上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彝族年聯歡活動。由列車乘務員精心準備的文藝節目,在列車穿山越嶺間精彩上演,返鄉過年的彝族旅客身未到家,就已經提前感受到了濃濃的節日氛圍。
  • 北方過年的那些傳統風俗
    風風火火過大年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那麼北方地區過年有哪些傳統習俗呢?一、買年貨中國各地過年都少不了炸年貨。炸肉丸、炸蓮素丸子、炸酥肉、炸紅肉……都是年貨中的主打菜色,幾乎每種年貨都少不了豬肉。臨近過年時,各家都會提前買好豬肉備著。
  • 南方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地域風俗臨沂人還真沒見過
    無論是北方的小夥伴還是南方的小夥伴都將迎來新年,但是在過新年的傳統風俗中南北可能不太一樣,下面小編就來介紹幾個南方地區比較有特點的風俗。   江蘇:   江蘇各地過年習俗都有一些獨特之處。   福建:   福建閩南農村的過年習俗有著自己的特色。在農村,農戶房多門多,除了貼春聯外,房門兩側還要擱置兩株圈貼紅紙的連根甘蔗,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的意思。
  • 快過年了,過年趕大集每家必買的風俗物品,幾樣東西是啥?
    今天就來說一下農村每家過年必備的幾樣年貨。第一樣就是瓜子和糖。在農村大年初一,起大早拜年。貼對聯放鞭炮是以前過年的習俗,貼對子是每家對於明年美好的願景,寓意明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還會在出門正對大門的地方貼上出門見喜,都是農村人對明年有個好的開始的期盼,貼上對聯,一家人在一起包餃子,一般都是在除夕的時候貼對聯,吃完午飯開始貼對聯,男人負責貼對聯,女人負責包餃子,晚飯吃上餃子,在看著春晚,年味就全來了。
  • 古代春節過年有什麼風俗
    古代的春節是一年中的大節,到春節的時侯一切都要停工,就算要打戰,也會在春節休戰,那古代人在古代春節過節都有些什麼風俗?古代春節為一年中的大節日,一般一進去臘月裡就要開始準備過年的物資了,臘月到就要開始舂米,給小孩子準備縫紉新衣服了臘月二十三:做糖瓜和麵條供給灶王爺,然後焚香燒掉灶王爺的舊畫像,送灶王爺上天臘月二十四:掃房、打掃房間衛生;男人剃頭,女人洗頭洗澡,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