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風俗——和你們不一樣的過年習俗

2020-12-15 美術素描水彩畫經驗

過年了,所以早幾天就回到老家了,說早,其實也不算早,都臘月27了。

每年的回老家都是一個過程,忙忙碌碌的回家幾天,然後和父母在一起待幾天,此後,就是是年後的分開,再回到各自的位置,思考和解決接下來的一年的事。

在過年這幾天,或許,每一個地方都有與眾不同的風俗習慣。

我就分享一下我們山西這一個地區的風俗吧。

說起風俗,其實,是一個地方與一個地方就有一定的差別,這個差別或許就相隔十公裡,或許比十公裡還近,就會有差別了。

在臘月除夕那天,忙綠的就是貼對聯,包餃子,這些,其實和哪裡都一樣,不同的是初一開始。

在我們這裡,初一是不出遠門的,我所說的遠門就是不出去這個村子,或許初一這一天有往家裡趕的,但是一定沒有出去的。

開始是發旺火,就是用炭堆的火,雖然汙染很大,但是也從沒見那個地方查,甚至,你去環保局單位的門口,那裡碳堆的火或許比個人家的還大。這個火是一定要在天亮前點上的,一般也就說說的早上。

雖然在大家說的新年中,是12點以後就算,但是我們這裡內心總是感覺他還是晚上,還沒過年,過年是睡一覺以後的事,4到6點才算是早上。

旺火點火後,會有很大的火升起,同時也有一股烏黑的煙霧升起,然後就是點炮,一個接一個的,過年的炮一定是要隆重的,因為,聽說是要接神了。還要把大門開開。

每年,我父親都會親自去端著我母親準備好的貢品,在院子裡整座房子中間的牆壁下,點香火,貢獻,磕頭,然後再端會家裡去,放在家裡的灶王爺旁邊。也點上一注香。

此後,大家起來,洗臉。洗臉也是有講究的,

在太陽升起來以前,水是不可以往地上滴的,具體是為什麼,不清楚,最少是你不可以故意的滴下,在我們這裡在過去沒有自來說的時候,就習慣的家裡有一個大甕,然後挑水裝滿的,所以用說都是用瓢舀水了,所以也就容易滴下,現在雖然是自來水了,但是也是舀水。讓自來說流甕裡舀水。

太陽下來以後,就可以滴下來了。

然後就是一家人的團圓飯後的出行,出行是要放炮的,就是很多,都到街道,拿一柱炮,放了,就算是出行,此後就是新年裡或許有一年沒回家的人,或許是平時都很難見到的人,都聚到一起,開始聊天,或是幾個相約去打牌,打麻將等等,都是娛樂一下。

這一天當中都是吃飯,外出娛樂,或是到一年沒見的朋友,發小家中坐一下。

日落西山,這一天就算是結束了。

這一天很重要,重要的是,這一天不要鬧不開心,不要生氣,不要做一些其他不好的事,因為,聽說這一天如果不順,這一年就會不順,所以,每一個人都是開心,悠閒的過了。

到了初二,就可以出門了,初二有時候,會去看一下親戚。此後,就是連續不斷的相互走親戚,你帶禮物去他家,他們帶禮物去你家,如同相互的換禮。來來去去,走走,吃吃飯。說的都是,一年了,也看望一下長輩。

一直到初六,就開始漸漸的走入正規了,有的開始上班了,有的開始補課了,此後,就慢慢的走出年了。

不過,在農村,真正的走出年是正月16後,十六以後就該找工作的,該開學的,都真正的開始了。

相關焦點

  • 盤點各地過年的那些不一樣的風俗
    1.坐標天津,正月不說媒。相信每年過年,所有沒有結婚的年輕人都遭到過催婚,無論在外工作,還是在家鄉工作,每年過年催婚都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七大姑八大姨的給你圍在一起給你介紹這家女兒,那家姑娘的,煩不勝煩,但又不敢聲張,無可奈何,所以天津的這個風俗是不是特別讓人羨慕,正月過完人就溜了,聽不到這些嘮叨。
  • 過年了,老家有哪些你接受不了的風俗習慣?
    所以很多在城市生活的年輕人都不願意提早回家或者在家呆太長的時間,只是短暫地跟自己的至親相聚片刻,然後就會儘快趕回城市,因為他們想儘量享受一下專屬於自己的輕鬆時光,可事實上就是為了躲開那些落後的、俗套的過年風俗。你的老家,有哪些你接受不了的風俗習慣嗎?
  • 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過年春節的傳統民俗簡單介紹
    每每節日降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區總會踐行一些春節習俗來傳遞過年的紅火意味與熱鬧氛圍。這些年俗,大多傳統且歷久彌新,在今日仍被廣泛使用。那麼春節有什麼風俗習俗呢?傳戒的傳統民俗介紹。春節的習俗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1、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 山西春節習俗
    生活中有節日,節目中有民俗;風俗使節日代代傳承,節日使生活五彩斑斕。舊時,太原地區月月有節日,而最隆重、最熱鬧,風情最濃厚的要數過年了。舊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間稱過年,為區別於公曆元旦,後來又稱過大年。
  • 過年習俗和禁忌 !萬用萬靈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最近大街上的年味也越來越濃,還有十來天就到了我們盼望已久的春節了,想想是不是還有點小激動呢。那麼你知道我國春節都有哪些習俗呢?小編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
  • 東北過年習俗,這些你可能都不知道,哪些和你們習俗是一樣的呢
    我們在說東北過大年的習俗的時候,大部分的東北人第一反應肯定就是非常熱鬧,好多東北的習俗在別的地方是沒有的,而且有這樣一首民謠叫做小朋友小朋友不要太饞,過了臘八之後接著就是過年年。東北人的口中一般春節就是過大年。
  • 古代人過年,老百姓一般吃什麼比較多?各個朝代過年風俗一樣嗎?
    過年的腳步是越來越近了,但是很多小夥伴們發覺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感覺都沒有過年的氣氛了。王安石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想風俗大概未變,不同的是年味越來越淡了。對於吃貨們來說,過年還是很有樂趣的。
  • 潮汕地區過年的習俗有什麼?
    中國春節歷史悠久,在五千年傳承發展中每個地方早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在歷史的發展中相傳至今,子孫世代相傳,像辦年貨、掃塵、貼年紅、團年飯、守歲、壓歲錢、拜歲、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燒炮竹、燒煙花、摜春盛、年例、祈福、逛廟會、上燈酒、賞花燈等這些習俗。
  • 南方過年的風俗有哪些 地域風俗臨沂人還真沒見過
    無論是北方的小夥伴還是南方的小夥伴都將迎來新年,但是在過新年的傳統風俗中南北可能不太一樣,下面小編就來介紹幾個南方地區比較有特點的風俗。   江蘇:   江蘇各地過年習俗都有一些獨特之處。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淮陰人還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之習俗。   是夜帶孩子到田頭空地點燃火把,為孩子驅除病邪,邊烤邊唱:「烤烤頭,醒醒腦,烤烤腳,步子矯,烤烤肚皮不拉稀,滿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見。」
  • 年的由來和風俗習慣,若干年後,過年的習俗會消失嗎?
    2019年過得很平靜,沒有小時候一到快過年的時候那麼熱鬧。那時候快過年了,家家戶戶買年貨,買對聯,買新衣,買鞭炮……好像要吧一整年辛辛苦苦贊下的積蓄都花在過年上一樣。小孩子尤其喜歡過年,那樣不僅意味著能穿新衣,吃好多糖更能一群人聚在一起放鞭炮。提起放鞭炮那都是每個男孩的最愛了吧。
  • 過年習俗之紅包利是壓歲錢
    每年過年都少不了給小孩派紅包利是壓歲錢,這習俗由來已久,你知道最初習俗是怎麼形成的嗎?相傳,古代有種叫祟的小怪獸,性情十分古怪,專喜歡在過年的時候摸小孩子的頭偷取他們的思想。八仙聽說了,便化身為八枚銅錢來到人間。此時恰逢年關,有一家窮人,夫妻倆老來得子,喜歡得不得了。
  • 南北方過年風俗的差異,竟然這麼大,簡直就是兩個世界!
    北方季節分明南方四季如春,所以導致很多的生活習慣很不一樣,尤其是過年的風俗更加的不相同了,中間耳朵差異性是非常的大的。今天小編就告訴大家南北方過年風俗的差異,一起來看看吧!春節是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日子,所以講究的習俗也特別多,這些習俗蘊含了我們幾千年來博大精深的文化。並且中國地大物博,文化博大精深,各地風俗、習俗也不盡相同。在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以南北為代表的習俗差異也是有的,現今社會流動、南北交流頻繁,讓很多人不得不了解、適應、融入當地的習俗,也是過年一大看點。
  • 農村風俗:出嫁女不能在娘家過年,是陋習嗎?只有一個女兒該咋辦
    對於已經結婚的夫妻來說,每年為了過年該在誰家過年,很多夫妻還會因此爭論不休。不過在農村,老一輩們常說:出嫁女不能在家過年,否則娘家破財不興旺。這樣農村的女孩是不是就少了這樣的煩惱呢?其實不然,尤其是現在80後、90後有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現在結婚以後,過年也都想陪陪自己的父母,熱熱鬧鬧過年,但是面對這樣的風俗,該不該遵守呢?有人認為:農村講究出嫁女不能在娘家過年,是有根源的,這也是之前重男輕女思想在作祟。
  • 那些被淡忘的過年習俗
    人經歲月愈見成熟,處事越來越淡然,那些歡樂的幼時活動也隨著時代的改變在慢慢消失,那些90之前的過年習俗,你還記得多少。二,放鞭炮年獸是過年由來的主要生物,和平精英裡存在的年獸保留了人們關於過年的神話色彩,然而隨著國家對環境管理和監督的嚴格,各村各寨過年禁止燃放煙花炮竹已經落實到鄉村。
  • 那些不合時宜的春節習俗
    陋習一:除夕不能回娘家  家住山西晉中市的詹女士覺得這個年過得很憋屈。詹女士去年離婚後帶著3歲的兒子回娘家與父母住在一起。「但按老家的風俗,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父母雖沒把話挑明,但還是希望我能過了初一再回家。」大年三十,詹女士帶著孩子住進了賓館。  記者發現,出嫁的女兒不準在娘家過年的風俗在山西、山東、河南、陝西、天津等許多地方都存在。
  • 臘八節的來歷和風俗習俗簡單介紹 臘八節的由來起源故事
    歷十二月初八,即臘八節,俗稱「臘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俗語有云,「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是過年開始的標誌。  究竟臘八節從何而來,這天為什麼要喝臘八粥?讓我們從民間傳說、習俗,以及名家筆下的文章中尋找答案。
  • 春節過年,各地習俗您知道嗎?
    春節的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子、大拜年等和全國一樣的習俗外,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如南京的夫子廟燈會、高淳的跳五猖、大馬燈、打水滸,還有梵剎聽鍾。中飯過後,又將在門口「祭祖」,食物和上午相差不多,家中老小手持香火四方朝拜完後,準備年夜飯。年夜飯必須有魚(象徵年年有餘)、生畜、雞蛋(圓圓滿滿)、餃子、米糕和米酒。年夜飯過後,家人開始洗澡,以除去過去一年的塵土。湖南過年習俗
  • 農村過年上墳有何習俗?為何現在農村上墳不讓燒紙放炮?你知道嗎
    中國是一個講究仁義孝悌的國家,逢年過節和祖宗忌日祭祀祖先,是中華民族一直以來的傳統美德。所以,在我國農村裡面過大年的時候上墳祭祖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但是由於農村地區天高地遠,所謂五裡不同風,十裡不同俗,各個地區的祭祖的風俗習慣有所不同。
  • 過年了,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農村這些奇葩習俗,你那邊有嗎?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過年了,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農村這些奇葩習俗,你那邊有嗎?如今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和進步,這些年農村在國家的支持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如今農村人的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了,農村隨處可見的漂亮樓房和小汽車,不難看出現在農村家庭的生活條件和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 北方過年的那些傳統風俗
    風風火火過大年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那麼北方地區過年有哪些傳統習俗呢?一、買年貨中國各地過年都少不了炸年貨。炸肉丸、炸蓮素丸子、炸酥肉、炸紅肉……都是年貨中的主打菜色,幾乎每種年貨都少不了豬肉。臨近過年時,各家都會提前買好豬肉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