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分數"高低來判斷孩子是否進步,對家長是一種誤導

2020-08-28 菓姨媽育兒經

先舉個例子,小芳在讀小學時,每學期的考試成績總在前三名,她還是少先隊的中隊長,父母為她感到自豪。可是,當小芳進人中學後,學習成績卻是很平常,一般只有80多分,從未列入前10名。在初中一年級時還當班委,可是到了初中二年級時只當了個小組長。這時小芳的父母就埋怨女兒不爭氣、學習不夠努力,認為女兒學習退步了。但小芳卻感到十分委屈,也偷偷地流過淚,因為自己確實比小學時努力多了。

小芳的這種現象在初中學生中並不少見。孩子在小學時名列前茅,到了中學就不一定了。中學中集中了若干所學校的小學畢業生,特別是在重點學校、名牌中學,更是薈萃了眾多的小學優秀生,在小學時的尖子在這裡也就成了普通一員,失去了原來的優勢。況且中學的評分標準跟小學也不同,難得有個100分,有些學科能得個80分也就不錯了。所以家長對待已升上中學的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能用小學時的分數來作比較,不能再要求孩子像小學時那樣總是名列前茅。

其實,少年期的初中生與兒童期的小學生不同了,初中生由於獨立性的增強,社會活動的增多,知識面的擴大,交往的日益廣泛,已不像小學生那樣單純地投入學習。他們的這些活動對於豐富他們的社會經歷,增長見聞,提高獨立生活能力和增強社會適應性都是不可缺少的。他們在更廣泛的活動中學會了生存,學會了生活,學會了做人,學會了發展,這是不能用分數來衡量的。所以對孩子的評價不能僅以學習成績單為準,還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

另外,家長也必須注意到初中二年級確實是一個&34;。這不僅反映在學習成績上,而且在行為表現上也會出現分化。這是因為有的在初中一年級時學習有困難的孩子到這時已跟不上;有的孩子由於獨立性增強但缺乏必要的指導而成為難以約束的&34;。到這時孩子才算是真正退步了。


所以,家長對孩子是否退步了要有全面的分析,不能簡單地以分數為標準,但必須注意防止孩子出現分化現象。這就要在孩子剛進人中學,就十分注意引導孩子獨立性發展的趨勢,促使他們健康地發展。在學習上不要只是關注分數,而是要注意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是否適應中學的要求。

因為分數和能力不一定是同步的,暫時的高分也可能掩蓋了學習能力的不足,當學習內容和要求提高時,學習就會出現困難,以至跟不上。如小芳在學習成績上能維持80多分,雖未進人前10名,也算是中上水平了,只要她能夠維持這個水平就是進步,因為學習的內容和要求越來越高,要維持這個水平也越來越難。至於她從班委&34;到小組長,這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也許小組長更適合她。以&34;高低來判斷孩子是否進步,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誤導。

相關焦點

  • 孩子的頭型暗示智商高低?了解一下真實答案,別被誤導了
    文|文兒智商高的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往往有更加出色的表現。有的家長想知道孩子的智商如何,可能會忍不住從一些瑣碎的細節去驗證。比如,孩子說話的早晚、額頭大不大、眼神是否伶俐等等。最近,我聽說一種驗證孩子智商高低的方法,就是看孩子的頭型——「腦勺高,聰明包」。猛的一聽,這種說法好像很有道理,腦勺高的孩子,腦容量大,孩子自然聰明。所以,很多人信以為真,還當成事實去宣揚。
  • 體溫高低並不是孩子病情輕重的判斷依據
    我們在急診經常會遇到一些家長著急忙慌的抱著孩子衝進擁擠不堪的診室大聲對醫生說:「醫生,我的孩子高燒39℃,快點給俺用藥吧」,緊張焦慮的語氣中透露著要先看診的渴望。這時周圍很多家長都圍上來七嘴八舌的說「醫生,我們的39.5℃!」「醫生,我們的40℃!」大家都開始比誰的體溫高,要求優先用藥。這時我不得不站起來對大家說:「各位家長,大家別著急,大家都有沒有退熱藥?
  • 高考後一件事困擾很多家長,家長:有一種禮貌叫別問我家孩子分數
    高考後一件事困擾很多家長,家長:有一種禮貌叫別問我家孩子分數每年高考後總會有一件事情讓一些家長和學生煩惱,「高考分數出來了,你家孩子考了多少分?」有些家長和學生對於這樣的問題還是比較敏感。還有就是大學畢業,你家孩子做什麼工作,薪資待遇怎麼樣,以及以後的你家孩子結婚了嗎?等等一系類問題,這些問題在生活中處處可見,也是很讓家長和學生比較頭疼的一件事情。
  • 孩子做夢大哭:「活著好累」,被分數羈絆的家長們,早該清醒了
    一些父母喜歡以孩子成績高低,作為判斷孩子學習好壞的標準,父母看到孩子學習成績提高了,就非常高興地誇獎孩子努力,聰明,給予孩子很多的物質獎勵,作為繼續努力的動力,甚至有了父母,因而放鬆了對孩子的管束,對孩子的毛病,也就是認為是小毛病而不去在意。
  • 孩子情商的高低,與父母是否積極回應有關,做情緒訓練管理型家長
    01孩子情商的高低,與父母是否「積極回應」關係很大1)父母的積極互動能讓孩子的神經快速發育3)迷走神經發育時間早,情商啟蒙也就更早孩子們能夠感知到父母的情緒變化,父母可以根據不同的情緒變化,讓孩子做出更多的反應。再反過來,根據自己做出的反應,去判斷父母情緒的變化,孩子就會進入到一個學習的狀態。
  • 【育兒百科】只要3分鐘,讓你判斷出孩子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
    一項116位專家和特級教師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95%以上的孩子在智力上並無多大差異,可智力水平相近的孩子卻呈現了不同的學習效果,從而影響終身,形成了不同的人生命運,而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學習方法。您家孩子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嗎?家長應該如何指導孩子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
  • 孩子考試後讓家長籤字,除了分數,家長更應該做這件事
    特別是高中時期的孩子,周考,月考,其中考,期末考還有各個學科的單元考。開學的這幾天我姐姐家的兒子就經歷了一次考試,據說是根據考試排名來分配班級。結果開家長會念到她兒子的分數和排名後,姐姐回到家就開始發飆:「叫你平時多注意看書學習,把上個學期的知識鞏固一下,把不懂的在找出來問問老師,你的老師都告訴你們新學期要考試測驗,結果你倒好天天玩遊戲,不看書。」
  • 讓你根據成長曲線來判斷孩子是否長成好人
    可選用立尺或軟尺,軟尺通常使用較多,家長在測量時儘量將軟尺拉直,同時也要避免過度拉伸。二是測量體重。體重相對來說一天中的變化比身高更明顯,因此在體重測量方面,家長們最好在孩子早晨空腹時測量。同時在量體重時也要儘量少穿衣服,以免影響測量體重。小孩站在體重秤上時,不要隨意搖晃,體重秤上的讀數要保留一個小數。
  • 怎麼判斷孩子是否有疝氣?
    臍疝氣:通常在嬰兒時期出現 咳嗽和哭鬧的時候會特別明顯。腹股溝疝氣:最為常見 腹股溝疝氣是一種相當常見的小兒疾病,發生率約為3%,男孩發生的機會約為女孩的5-10倍。而早產兒與腹腔內壓高的寶寶更容易出現腹股溝疝氣,例如經常便秘的寶寶。在腹股處發現有隆起腫塊,有些甚至會腫至陰囊部位。
  • 孩子犯錯能不能知錯就改,取決於家長的情商高低,您是哪種家長?
    孩子犯錯了能不能知錯就改,取決於家長的情商高低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父母的情商高低直接影響孩子的知錯領悟能力,如果孩子不能知錯又何來就改之說呢?每一個孩子的成長,他們都會經歷無數次錯誤,倘若父母不能將每一次錯誤正確應對的話,那麼孩子的錯誤就像是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 左撇子的孩子更聰明嗎?這三個指標,才是判斷孩子智商高低的關鍵
    兩個人僵持了很久也沒有做出一個結果,如果你是曉麗孩子的家長,你會怎麼做呢?會讓他堅持自己還是選擇跟從主流?現在很多人都在說,左撇子是智商高的一種體現,這是真的嗎?
  • 孩子是否聰明,看看小手就知道,智商的高低可以從小手上看出
    擁有一個聰明的小孩是每個家長都期望的,但要怎樣才能正確了解自己的小孩聰不聰明呢?有些家長認為小孩子性格活躍,活潑好動便是聰明的體現。活潑好動的小孩大腦會比其他小孩要活躍善於思考。雖然這也是有一定道理,但光是否活潑就判斷一個小孩的聰明,是否太片面了一點呢?其實曾經有過著名教育家書霍姆林斯基提出,可以通過小孩的指尖來判斷小孩的智力發展水平,這也不無道理。
  • 如何判斷1周歲的孩子發育是否正常?家長可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文|秘籍君家裡孩子馬上就一周歲了,想知道孩子身體各方面的發育是否正常,除了帶孩子去醫院體檢,家長還可以根據這幾個方面,結合孩子的情況,自己來判斷孩子的發育是否正常。這裡要強調,現在有的孩子剛剛1歲,體重就已經30多斤了甚至更重,這就是肥胖,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能讓孩子太胖,太胖的孩子更容易生病,抵抗力也更低。
  • 別再讓孩子「取長補短」了!家長的「平均思維」,傷害孩子一生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與這些標準相接觸,比如孩子的學校會在每次考試以後,出示各種分數分析的數據,諸如平均分數、最高分數、最低分數,它們都是「平均思維」的衍生物,用來幫助家長判斷,自己的孩子處於哪個階段。除此之外,家長們還有一個普遍的思維,那就是孩子這方面的能力不行,就通過其他的方面來彌補,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不被人落下。
  • 怎麼判斷鋼琴老師的水平?3個方法,教你判斷鋼琴老師教學水平
    家長花大價錢請來的鋼琴老師只會 「打醬油」?只會陪自己孩子玩?到底怎麼才能判斷一個鋼琴教師的優劣的?掌握下面幾個小技巧,讓你請的鋼琴教師個個都是行業精英!1、孩子學習結果其實對於已經入門的孩子來說,判斷一個鋼琴教師的水平還是比較簡單的,判斷鋼琴教師是否是專業人士,可以從孩子的學習結果上來判斷,現在的孩子都比較早慧,如果教學方法是正確的,那麼孩子學習鋼琴的進度肯定不會太慢,即使每個孩子的天賦都不一樣,但是以孩子自身做對比還是比較科學的,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的超越以往的自己,掌握以前所沒掌握的知識,孩子對自己的進步與否是比較明確的
  • 語文成績是否真實?不是看分數,而是全靠小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
    不少家長在關注孩子的語文學習時,往往以試卷分數為標準。在三年級以前,語文成績不能低於95分則為優秀。三年級以後,不能低於90分。如果考了80分,那一定是語文沒學好,家長的焦慮被分數所指導,儘管語文老師也強調,小學階段的成績歧視有一定成分的「虛假」,家長需要更關注的是學習能力而不是分數,但是關於語文成績,家長們還是會經常問老師:我孩子上二年級,語文考92分是不是很差?班上100分的有好幾個呢,老師,該怎麼辦呀?判斷語文成績的真實性,家長的付出有很大的功勞。
  • 孩子是否需要白天小睡?這份判斷標準家長收好,孩子小睡時間表
    我家大寶一直不喜歡睡午覺,有時候我強行讓孩子睡覺,孩子一臉不情願,有時候還會衝我發脾氣,你是否也遇見過這樣的情況,然後我就去看了看關於孩子睡眠相關的知識,這才知道,孩子不是不願意睡,只是沒有掌握時間表,所以才會導致不僅孩子睡不著,而且孩子脾氣也會變大。
  • 僅憑血常規白細胞高低就可以決定是否用抗生素?
    千萬不要僅憑血常規白細胞高低來判斷是否需要吃抗生素!!!網上看到有科普視頻或文章,告訴大家,白細胞高代表細菌感染,需要抗生素;白細胞低就沒有細菌感染,不需要抗生素。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通過白細胞高低判斷是否有細菌感染,是一個初級方法,很多時候,如果只看白細胞高低,是會延誤診治的,分析如下:1.川崎病,白細胞很高,C反應蛋白也非常高,但是,不是細菌感染,不需要抗生素,是免疫性疾病,需要丙種球蛋白或者免疫抑制劑。
  • 家長應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患上哮喘?
    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一般過敏還是哮喘……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近日特邀北京兒童醫院過敏反應科主任向莉博士,為哮喘患兒家庭答疑解惑。記者:請問目前中國兒童哮喘發病的趨勢、特點和原因都有哪些?向莉:最近30年來我國兒童哮喘發病呈明顯上升趨勢。
  • 你真正地懂孩子嗎?與其過於關注分數,倒不如陪孩子一起進步
    而在孩子的個人成長曆程中,父母是先入為主的關鍵存在。那麼,作為家長的你,又是否真正地懂你家的孩子呢?是否也是只關注孩子的分數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作為父母一定要注意方法,切忌揠苗助長,要多記得陪伴孩子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