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憑血常規白細胞高低就可以決定是否用抗生素?

2020-12-17 兒科醫生李博士

千萬不要僅憑血常規白細胞高低來判斷是否需要吃抗生素!!!

網上看到有科普視頻或文章,告訴大家,白細胞高代表細菌感染,需要抗生素;白細胞低就沒有細菌感染,不需要抗生素。事實果真如此嗎?

其實,通過白細胞高低判斷是否有細菌感染,是一個初級方法,很多時候,如果只看白細胞高低,是會延誤診治的,分析如下:

1.川崎病,白細胞很高,C反應蛋白也非常高,但是,不是細菌感染,不需要抗生素,是免疫性疾病,需要丙種球蛋白或者免疫抑制劑。

2.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EB病毒感染,白細胞高,淋巴細胞為主,不需要抗生素。

3.白血病,白血病的某個階段,血常規提示白細胞很高,但也不是細菌感染,不需要抗生素。

4.白細胞低反而需要抗生素的情況。有的細菌感染,尤其是革蘭氏陰性桿菌敗血症的時候,或者重症感染的時候,白細胞會降低,這個時候是需要抗生素的。

5.支原體感染,支原體肺炎,白細胞可以是正常的,但這時候是需要抗生素的。

6.大葉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的肺炎的某個階段,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可以是完全正常的,但是由於肺炎的存在,是需要用抗生素的。

所以,不能僅憑白細胞高低就來決定是否用抗生素!臨床醫生一定要結合臨床病例的實際情況,再結合化驗單,綜合判斷,決定是否用抗生素。家長朋友們也一定不要被一些不完美的科普文章帶偏方向,看病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相關焦點

  • 血常規白細胞高 是細菌感染嗎?要用抗生素嗎?
    點擊查看 很多兒科醫生都有這樣的經歷:家長抓著一張血常規化驗單,急吼吼的闖進診室,「醫生,我家娃細菌感染了,要不要吃抗生素啊」?接過化驗單一看,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偏高,孩子精神狀態良好,也沒感染的症狀和體徵。
  • 孩子血常規檢查 白細胞高就是細菌感染嗎?
    當血常規檢查中的白細胞較高時,很多人會認為自己感染了,真的是這樣的嗎?我們來看看美國著名的梅奧醫療中心(Mayo Clinic)是怎麼說白細胞的。白細胞升高的常見原因:1、身體在和感染鬥爭,需要更多的白細胞。2、有些藥物會使白細胞增高。3、骨髓出現問題,使白細胞的製造增加了。4、有些免疫疾病會使白細胞質造增加。
  • 孩子感冒為什麼總要扎手指 兒科醫生告訴你血常規報告怎麼看
    感冒後用不用抗生素扎完手指就知道        以前衛生條件不好的時候,一些醫療機構特別是偏遠農村的醫療衛生圈流行著一些醫療法寶——「三素」。何為三素?即抗生素、激素、維生素。        「對於常見病,一遇到發燒就輸液,因為沒有驗血報告去判斷是病毒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只能下『三素』應對,這就帶來了抗生素的濫用。」戴汝均認為,扎手指看血常規化驗的一項重要意義就是指導感冒用藥。導致孩子感冒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有細菌、病毒和支原體這幾大類。若孩子是細菌感染導致的感冒,則需要用抗生素進行治療,而如果只是病毒感染導致的感冒,則沒有必要用抗生素。
  • 孩子發燒,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是否有必要檢查?
    2.血紅蛋白(Hb)、紅細胞計數(RBC):這兩項結合起來看是否存在貧血,以Hb為主要判斷依據。03為什麼要檢查血常規+c反應蛋白?1、能鑑別感染類型血常規+全血CRP檢查作為常規檢查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血常規能詳細看出患者的感染程度,通過分析血常規中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指標,可以提示究竟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 血常規,真的可以區分細菌或者病毒性的感染嗎?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血常規的檢查是身體體檢檢查裡面最基本的一項體檢檢查,血常規檢查可以發現許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跡象,當然也可以診斷是否患有貧血,血液系統的疾病,反應骨髓的造血功能等一系列的問題。但是血常規的檢查卻很難明確區分是細菌感染或者還是病毒的感染,血常規檢查裡面一些項目可以提示,這可能和病毒感染或者是細菌感染有一定的關係,這只是一種輔助的檢查!病毒感染的時候,血常規的表現為白細胞數目正常,而中性粒細胞比例也是正常,淋巴細胞比例升高。
  • 查了血常規,為什麼還要查CRP
    血常規和CRP,這是臨床上用於檢查各種炎症性疾病的常用檢查項目。什麼是血常規血常規是臨床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檢查項目之一。炎症性疾病時我們主要觀察血常規中白細胞計數和白細胞分類計數。外周血中白細胞主要由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組成,其中又以中性粒細胞為最主要。
  • 血常規報告白細胞升高是什麼意思?小編帶你讀懂血常規!
    小編今天去複查了,醫生給小編開了血常規。由於久病成醫的原則,小編對這個總去檢查的血常規表示了極其濃厚的興趣。所以小編就苦學一番,和大家分享一下血常規中的各個血項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你的血項不正常又能說明什麼呢?
  • 兒科醫生教你:如何正確看寶寶「血常規化驗單」
    很多寶寶感冒發燒去醫院,經常要做這一項檢查:血常規。面對滿是數字的化驗單,家長們往往是一頭霧水:化驗單上的數字說明了什麼?白細胞升高是不是說明有細菌感染?是不是就得用抗生素了?……雖然並不太推薦家長自己去試圖解讀化驗單上的數字,但鑑於諮詢這方面問題的家長有很多,所以,今天還是來跟大家聊聊:如何正確解讀寶寶的血常規化驗單。化驗單上的箭頭說明了什麼?
  • 你也可以看懂血常規,別再亂用藥了
    孩子感冒了,媽媽著急,尤其是孩子發燒時,很多媽媽想著肯定有炎症了,趕緊用消炎藥,其中絕大部分是抗生素。而抗生素就是抗細菌的,對病毒就沒用了。其實通過血常規就可以分清是病毒還是細菌了。那怎麼看血常規呢,大大的一張紙,那麼多的項目,咱沒有學過醫,也不懂啊。今天就教大家一招,普通人也能分清是病毒性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
  • 血常規在兒童常見發熱性疾病中的應用——尿路感染篇(上)
    好在,多數情況下尿常規檢查就可提供尿路感染的線索(比如,尿常規出現白細胞酯酶陽性或顯微鏡下白細胞數目超標,或亞硝酸鹽陽性),如果尿液又培養出有意義的致病細菌,就基本可確診。在我的門診遇到低齡兒FWS時,管理難度不大,畢竟我們有足夠安排留尿化驗;在線上諮詢遇到時,我則會強烈建議在使用抗生素前化驗小便。
  • 血常規到底可以檢查出什麼病?你或許真的不知道,看專家的理解
    血常規是最常規、最普及的一種檢查,可以說在當今社會的每一個人都可能做過,那麼通過血常規,我們或許可以大致的判斷出哪些問題哪?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說一說這個問題,我們說這個問題,主要是針對老百姓的大部分情況,不深入做專業的探討,儘自己最大努力通俗易懂,好學好用。
  • 教你看懂血常規報告單,和常見異常
    如果HGB確實明顯低於參考值,醫生會結合其他指標或檢查,判斷是否存在貧血,是何種類型的貧血,並實施針對性的治療方案。2. 白細胞計數(WBC)和中性粒細胞比率(N%)——判斷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的常用指標白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血常規中的白細胞計數是指血液中白細胞的總數,而白細胞分類計數是指各類白細胞的數量和百分比。
  • 如何自己看懂血常規化驗單
    血常規的化驗單在發燒的時候醫生基本上都讓做的化驗,如何自己大概看懂這個化驗單,判斷自己是否健康呢,就需要跟著學習專業知識啦。有了知識就不會吃錯藥和亂吃藥防止出現意外情況。白細胞是血常規的第一項:白細胞的正常範圍是(4.0~10.0),常年低於低於正常值說明正常,平常白細胞數值在正常範圍內,偶爾降低同時伴有中性粒細胞增多說明身體內有炎症。青黴素和頭孢類的抗生素主要是抗細菌的作用而病毒入侵則需要自身的抵抗力來抗擊病毒。病毒感冒的特徵:清鼻涕,白痰,低熱<38度,2,3天內症狀就會減輕。
  • 體內有癌,做血常規能發現異常嗎?醫生:如果是這種癌症就能
    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等)組成,因此血常規化驗單也分為3大塊,分別是白細胞、紅細胞(包括血紅蛋白)和血小板。 (1)白細胞 白細胞不是一種細胞,是嗜中性粒細胞、嗜鹼粒細胞、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嗜酸粒細胞共五種細胞的總稱,其主要作用是對抗細菌、病毒入侵
  • 血常規解讀:血象高就是細菌感染?
    血象高,通常指的是白細胞增高。有些家長在給孩子化驗完血後,會有疑問:孩子血象明明不高,為什麼還發燒呢?發燒不是因為有細菌感染嗎?其實普通的呼吸道感染,多半是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柯薩奇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等病毒引起的,所以寶寶出現了發燒的症狀,血象也不一定高。
  • 3分鐘教您看懂血常規化驗單,到底血常規是查什麼的
    1、白細胞 白細胞是5種細胞的總稱,包括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嗜酸細胞和嗜鹼細胞。孩子生病通常是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通常醫生主要看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的變化情況。我們看血常規化驗單,首先看白細胞數量的高低,結合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分數和百分比看,分辨是細菌性感染還是病毒性感染。
  • 手把手教家長讀懂血常規化驗單(上)
    家長經常有疑惑「為什麼每次帶寶寶去醫院看發熱,醫生老是讓我們化驗血常規?」「幾天不好,為什麼又讓我們複查血常規?」「我看化驗單沒有異常符號,為什麼醫生讓我們吃抗生素?」「健康體檢時,化驗單上上下下的箭頭那麼多,醫生為什麼說沒事?」……對於血常規上一排排的英文縮寫字母和數字在家長眼裡就像天書一般,總是很讓人頭疼。
  • 健康測查,血常規指標異常就說明人得病了嗎?
    血常規就是觀察這3種細胞的數量及形態,主要的項目是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白細胞分類,這是幫助輔助診斷的最基本的血液檢測。在拿到化驗單的時候,咱們最關心的問題的是,檢查值是否正常。需要指出的是,在過往,化驗單上的確標註的是「正常值」,而現在,則已經改為「參考範圍」。 這種改變,有何意義?血常規的檢測值能說明哪些疾病情況呢?
  • 感冒發燒需要用抗生素嗎?
    抗生素殺滅的是細菌而不是病毒,它對病毒沒有作用,有一些朋友經常會說,一發燒就吃抗生素,吃了感覺就好了,其實不吃藥也該好了。回答是否定的。絕大多數的感冒發燒是由病毒引起的,而對於健康人群來說,大多數的病毒性感染又是可以自愈的,也就是說普通感冒的處方就是睡覺、喝水,慢慢自己就好了。抗生素殺滅的是細菌而不是病毒,它對病毒沒有作用,有一些朋友經常會說,一發燒就吃抗生素,吃了感覺就好了,其實不吃藥也該好了。最新的研究數據表明,世界上每年因抗生素耐藥性而導致100萬人死亡,在未來抗生素的耐藥性將是一個全球性問題。
  • 抗生素一般是什麼感染才會用呢?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沒有效果哦
    隱約記得二十年前藥店都可以給患者進行吊水,但是近兩年國家對於藥品的管制非常的嚴格,首先所有的藥店一定要有執業藥師在崗,第二個處方藥一定是需要醫生處方才能購買。而你說的抗生素也是屬於處方藥,為什麼這個抗生素需要醫生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