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厲害了!海峽兩岸,花都聚集千名學子用這種方式致敬經典!

2021-02-19 花都早晨


海峽兩岸千名學子

用直笛致敬經典

 

6月8日下午,廣州市花都區秀全外國語學校「致敬經典·2018」直笛音樂會在花都區委大禮堂舉辦。這場為音樂經典發聲的直笛音樂會,主角為秀全外國語學校直笛團,以及從寶島臺灣飛臨花都的新竹市關西國中直笛團。

音樂會嘉賓

右起依次為臺灣清華大學木笛教授陳孟亨博士

關西國中直笛團指揮陳採燕老師

花都區藝術教研員葉芬老師


6月8號大雨一直在下,下午更是暴雨傾盆,直笛音樂會能否如期舉行面臨著巨大挑戰。學校從行政到全體教師到所有家長,群策群力、排除萬難,用學校超然的凝聚力和對直笛教育巨大的支持力量,與颱風、暴雨賽跑,以讓音樂會可以如期進行。

音樂會的小主持人

七年級二班的石芷嫚和餘家程

百年不遇的暴雨讓直笛音樂會被迫向後推延了近三十分鐘,但暴雨並沒有阻擋住人們對這場直笛音樂會的熱情,不足以容納千人的花都區委大禮堂「遭遇」一場兩岸學子攜手的直笛音樂會時,竟然吸引了近1200名觀眾,其中還有頂著滂沱大雨從深圳、東莞、惠州等地以及廣州兄弟城區、廣州大學城趕來花都觀摩音樂會的熱情觀眾。

區委大禮堂座無虛席


下午三時許,秀外的啦啦操社團和武術社團開始了暖場表演。

秀外啦啦操社團表演


秀外武術社團表演


在秀外湯勇軍校長與臺灣新竹關西國中郭雅玲校長互贈禮品以及湯勇軍校長的致辭後,直笛音樂會正式拉開序幕。

兩校互贈禮品

左為新竹關西國中校長郭雅玲女士

右為秀外湯勇軍校長 

湯勇軍校長致辭

音樂會以秀外七八年級全體學生和關西國中直笛團攜手表演的千人直笛大合奏《絨花》拉開序幕。在指揮的雙手起落之間,音樂頓時悠然而起,觸動聽者的靈魂深處,這種獨特的感受、這種秀外直笛音樂會獨有的千人壯美演繹,唯有震撼可以形容。

秀外和關西國中的開場千人大合奏《絨花》

編曲及指揮龔國毅老師

全場大合奏之後,秀外直笛團第七屆的40名同學演奏了經典名曲《西班牙鬥牛士》《G弦上的詠嘆調》《經典名曲主題聯奏》《綠袖子》(龔國毅編曲)等。

直笛重奏《綠袖子》

左起依次為徐卓琳(大低音木笛)

鄧伍康(次中音直笛)、曾詩然(低音直笛)

胡志黔(倍低音木笛)

在秀外教師直笛團演奏的《白色戀人》之後,秀外合唱團演唱的《送你這對翅膀》和古箏社團合奏的《時間都去哪兒了》,無疑是這場直笛音樂會中的一股小清新。

秀外教師直笛團合奏《白色戀人》

左起依次為音樂老師邵靜怡、龔國毅

信息技術老師梁妙祥 地理老師徐素麗

數學老師唐洪琴 地理老師黃春媚

武術老師魏開源 英語老師葉松

秀外合唱團演唱《送你那對翅膀》

指揮邵靜怡老師

秀外古箏社團合奏《時間都去哪兒了》

指導鍾雪溪老師

音樂會的下半場由一首改編自好萊塢經典名曲的千人直笛大合奏《跨越彩虹》開啟。

秀外和關西國中第二首千人大合奏《跨越彩虹》

編曲及指揮龔國毅老師

隨後,秀外直笛團第七屆與第八屆的47名同學攜手,依次演奏了《The Fipple dance(口哨舞曲)》《梅花三弄》(龔國毅編曲)《G大調弦樂小夜曲》《天鵝湖》(龔國毅編曲)《土耳其進行曲》(龔國毅編曲)《森林狂想曲》(龔國毅編曲)六首樂曲,每一首樂曲都贏得觀眾熱烈的掌聲。

在熱切的企盼中,臺灣地區新竹市關西國中直笛團走上舞臺。《馬戲團組曲》《小小世界》《非洲組曲》讓現場的觀眾真切感受到直笛(木笛)的專業性,以及專業化發展後直笛(木笛)音樂的臺灣高度。血濃於水的親情以及非同凡響的演繹,關西國中直笛團把音樂會的氛圍推向了高潮。

關西國中是臺灣地區唯一一間專門招收直笛特長生並致力於打造直笛特色的學校,在直笛教育高度專業化的臺灣地區獨樹一幟。他們把每年招收的直笛特長生編成直笛班,進行類似音樂學院附中一樣的專業教育。一個直笛班就是一個直笛團,直笛團每天都有合奏訓練。直笛團由臺灣清華大學木笛教授陳孟亨博士及其團隊精心打造,經過六年運行,這支直笛團成為臺灣地區學生直笛團中的一匹黑馬,在全臺學生直笛合奏比賽中,關西國中都是特優第一名的得主。

最後,音樂會以一曲頌讚母愛、呼喚親情的千人直笛大合奏《夢中的額吉》謝幕。

秀外和關西國中第三首千人大合奏《夢中的額吉》

編曲及指揮龔國毅老師

相比臺灣地區直笛教育的高度專業化,整個內地的直笛教育基本還在起步階段摸索。秀外自2010年開辦以來,就確立了「人手一支直笛、人人學習直笛、人人學好直笛」的音樂教育理念。八年來,學校行政一直大力支持課堂直笛教學和課外直笛團訓練。2016年,秀外因直笛項目被廣州市教育局認定為重點藝術基地學校,秀外成為廣州市唯一被認定的直笛特色學校。2012年起秀外開始舉辦年度直笛音樂會,「致敬經典.2018」為秀外的第七場直笛音樂會。2013年秀外成立了教師直笛團。師生同奏直笛、校園處處笛聲,是廣州市花都區秀全外國語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

全體學生的直笛大合奏是秀外直笛音樂會中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表演。從2012年第一場直笛音樂會中不足500人的大合奏,逐步發展到2018年的千人大合奏,預期2019年將迎來1200人的直笛大合奏。畢業於美國波士頓大學專修木笛的陳孟亨博士在現場全程觀看了音樂會。音樂會後,陳博士特別談到她對秀外直笛大合奏的感受:在直笛高度專業化發展的臺灣,也沒有一個學校可以做出如此規模的直笛音樂會,尤其是全校學生人人參與的大合奏。

湯勇軍校長與陳孟亨博士(左)

陳採燕老師(右)合影

詠唱經典,經典永流傳。廣州和新竹的兩間直笛特色學校攜手,19首經典名曲的傾情演繹,暴雨傾城中的秀外第七屆直笛音樂會「致敬經典·2018」, 毫無懸念地留在了大家的記憶中。

兩校校長親切合影


秀外學生為陳採燕老師獻花


前排右五為臺灣清華大學木笛教授陳孟亨博士

右六為關西國中郭雅玲校長

右四為秀外湯勇軍校長

左三為秀外徐惠嵐副書記

左五為關西國中直笛團指揮陳採燕老師

左四、右三分別為關西國中蔡玉惠老師和王煜愷老師

左二、右一分別為秀外邵靜怡老師和龔國毅老師

合影

民謠盛典.2019——再會

來源:直笛達人

推廣

關注【花都安監】,為您提供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最新的法律政策、工作動態、安全知識...關於安全,我們一直很用心!

相關焦點

  • 【聚焦】臺灣關西國中、花都秀外,海峽兩岸千名學子用直笛致敬經典!
    海峽兩岸千名學子用直笛致敬經典近日
  • 【驚嘆】花都秀外攜手寶島,海峽兩岸千名學子用直笛致敬經典!
    上周五(6月8日)是個特別的日子高考結束、花都大水浸還有……海峽兩岸千名學子用直笛致敬經典  6月8日下午,廣州市花都區秀全外國語學校「致敬經典·2018」直笛音樂會在花都區委大禮堂舉辦。「遭遇」一場兩岸學子攜手的直笛音樂會時,竟然吸引了近1200名觀眾,其中還有頂著滂沱大雨從深圳、東莞、惠州等地以及廣州兄弟城區、廣州大學城趕來花都觀摩音樂會的熱情觀眾。
  • 聯合大學聚集海峽兩岸學子同堂上課 學分互認促進高等教育融合發展
    聯合大學聚集海峽兩岸學子同堂上課 學分互認促進高等教育融合發展 2018-07-12 16:54:00來源:央廣網
  • 七百餘少年參加國學經典會考 海峽兩岸孝親文化節昨舉行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記者 詹文)朗朗誦讀聲,經典育德行。昨日,第五屆海峽兩岸(廈門)孝親文化節暨2017年經典文化推廣會演活動在市老年活動中心音樂廳舉辦。來自廈門、漳州、金門等地的七百餘名少年,以背誦百孝篇、禮運大同篇、三字經等國學經典的方式參加會考。
  • 兩岸「農博會 花博會」在東南花都開幕
    (原標題:兩岸「農博會 花博會」在東南花都開幕)
  • 情牽海峽兩岸,「楚才作文」成就港澳臺學子「文化情緣」
    經過多年耕耘,「楚才」已成為海峽兩岸青少年交流中持續時間最長、覆蓋範圍最廣、參與人數最多的國家級平臺,更是不少港澳臺學子一年一會的老朋友。兩岸楚才心靈契合同遊武漢「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7月12日上午,天空飄著小雨,黃鶴樓下,響起朗朗誦讀聲,這是臺灣明道中學的10名「小楚才」正滿懷激情地吟誦唐代詩人崔顥的千古名篇《黃鶴樓》。現場的武漢學子應聲附和,臺腔融漢腔,書聲入雨聲,別具風味。
  • 海峽兩岸舞蹈學子在臺灣交流展演
    人民網臺灣花蓮9月10電(記者王連偉 陳原)今天傍晚,臺灣花蓮原住民文化館氣氛熱烈,來自大陸的北京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舞蹈學院的舞蹈學子登上舞臺,與當地的原住民組成的「原舞者藝術團「一起,為花蓮觀眾表演了精彩的節目,一出出韻味濃鬱的民族舞和意象悠遠的現代舞,將人們帶入了遼闊的草原和想像中的未來,引發了觀眾熱情的掌聲。
  • 2014年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策劃書
    在此背景下,由湖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聯手武漢大學、共同推出,由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承辦「首屆海峽兩岸微電高峰論壇」,將以「微電影」為切入點,促進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與融合。「首屆海峽兩岸微電影高峰論壇」在近期以青年大學生團隊合作的方式為主,逐步面向兩岸社會各階層,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兩岸文化交流的高端平臺和嶄新品牌。
  •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農博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博會在馬口花博園...
    11月18日上午,第十一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第二十一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在東南花都花博園開幕。  本屆博覽會由農業農村部、國臺辦、中國貿促會、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共設置有5大室內展館,涵蓋花卉展區、觀賞魚展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展區、文化旅遊展區、「一帶一路」展區、臺灣展區、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展區、新疆西藏寧夏展區、海峽兩岸人才與項目對接會展區、現代農業展區、綜合展區等系列特色主題展區,面積達3.9萬平方米。
  • 詩文誦讀、茶道古琴,書香墨韻潤童年,海峽兩岸誦經典
    ,共有來自海峽兩岸11所中小學的300多名師生、家長參加了活動,兩地選送的9所學校的百餘名中小學生同臺誦讀與展演中華經典詩文,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比賽中,在誦讀以外,展演師生還加入了創意無窮的生動表演,搭配服裝、道具、才藝、音樂,給觀眾呈現了一場立體經典詩文秀。兩岸學子以文會友,在賽場上一決高低,張家港東渡實驗學校、蠡口實驗小學、臺北市大同區大龍國小、臺北市松山區民權國小等學校獲得最佳造型獎、最佳編排獎、最佳吟誦獎、最佳創意獎等獎項。
  • 【城事】花都這所投資過千萬的幼兒園開園了
    【城事】花都這所投資過千萬的幼兒園開園了 2020-12-03 1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第九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暨海峽兩岸電視論壇今天在福州舉行
    你好臺灣網福州11月23日消息(記者張子亞、郭婕妤)為推動海峽兩岸電視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促進兩岸電視藝術的合作交流,2020年11月23日第九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暨海峽兩岸電視論壇在福建福州舉行。開幕式現場(主辦方供圖)本次論壇主題為「合作·創新·共贏——新時代兩岸電視藝術新空間」。兩岸電視人圍繞短視頻與影音加值,探索了短視頻時代下的媒體新力量,分析了媒體未來的發展趨勢。因疫情影響,臺灣專家無法訪問大陸,本屆論壇採用了線上形式,讓兩岸電視界同仁進行溝通與交流。
  • 第七屆海峽兩岸學子牽手絲綢之路行活動在蘭州啟動
    中國臺灣網7月11日蘭州消息 7月8日,第七屆感受西部——海峽兩岸學子牽手絲綢之路行活動在蘭州大學正式啟動。活動期間,甘肅省臺辦主任趙少智、蘭州大學副校長景濤會見了臺灣清華大學主任秘書王茂駿、新竹教育大學教務長鄭淵全一行。
  • 海峽兩岸邀請賽獲央視報導 認同體育電競促進兩岸交流
    12月4日至6日,首屆《英雄聯盟》海峽兩岸邀請賽在上海拉開帷幕,這一由上海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臺灣國立交通大學、臺灣國立師範大學四所高校聯合舉辦的海峽兩岸交流賽共有超過
  • 海峽兩岸青年學子科技交流團來玉門油田參觀訪問
    近日,正值中秋假期,由中國國際科技會議中心,臺灣財團法人中技社聯合舉辦的第五屆海峽兩岸青年學子科技交流團一行38人來油田進行參觀訪問
  • 兩岸情牽視界融合——第九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在福建舉辦
    開幕式現場  第九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內容豐富,包括聲耀平潭•第十二屆海峽兩岸電視主持新人大賽、「情深藝長」第六屆海峽兩岸藝術家書畫作品展、海峽兩岸電視論壇等系列活動海峽兩岸百餘名電視專家、藝術家、從業者及上萬名高校學子參與活動,展現了電視人追求藝術理想的活力,彰顯了他們不斷攀登高峰、與時俱進的文化自信,也充分體現了藝術節的綜合性、藝術性和群眾性特點。由於疫情原因,藝術節在多場活動中採用大陸與臺灣「雲連線」「雲比賽」的形式,讓因疫情阻隔無法來到大陸的臺灣電視專家、藝術家、從業者、高校學子與大陸共享此次盛事。
  • 一個清華學子的兩岸情緣
    一個清華學子的兩岸情緣來源:新華網 2013-8-16 李嬌陽  「要做真正的兩岸交流,不能只是組織一兩次沙龍和講座,我們希望做兩岸青年學子之間深度的交流。」剛剛卸任清華大學學生海峽兩岸交流協會會長的何松在接受採訪時如是說。
  • 海峽兩岸青年結下「冰雪情緣」 助力北京冬奧會
    1月27日,「青春兩岸,助力冬奧」2018臺灣青年北京冬奧體驗營活動在國家體育場鳥巢舉行,來自臺灣的30餘名青年學子與北京的青年學子一同體驗冰雪運動,既增進了兩岸青年之間的友誼,也為北京冬奧會助力。據悉「青春兩岸,助力冬奧」2018臺灣青年北京冬奧體驗營活動是由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組織委員會指導,由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主辦,北京市朝陽區臺灣事務辦公室協辦,由國家體育場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冰雪運動體驗活動,給予海峽兩岸青年人了解冰雪,增進友誼的平臺。
  • 海峽兩岸思維方式差異在哪?
    從寄希望於臺灣人民,到意識到大陸自身所肩負的特殊責任,大陸方面在處理海峽兩岸關係方面戰略思路逐漸清晰。海峽兩岸的政黨交流,不可能促進海峽兩岸統一,其中的道理非常簡單,因為臺灣民進黨的政治綱領是臺灣獨立。海峽兩岸執政者的交流可能會解決事務性的問題,但是,由於臺灣民進黨堅持維持現狀,不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因此,海峽兩岸執政者的交流不可能促進海峽兩岸早日統一。
  • 海峽兩岸青年學子永和僑村振興工作營 5天9場活動 成果頗豐 收穫...
    晉江新聞網5月22日訊 經過5天9場調研、交流、設計與成果展示匯報,19日下午,2019海峽兩岸青年學子光明之城僑村振興工作營的成果匯報會在晉江市永和鎮永和村進行,17個小組的調研設計作品精彩亮相,也為永和村的鄉村振興匯聚了「閃亮的金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