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數學小故事——農婦賣蛋

2020-12-11 容寶的生活學習時光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經典小故事,很多數學愛好者都很感興趣,內容是這樣的:

有一個農婦去市場上賣雞蛋,第一次賣了全部雞蛋的一半又半個;第二次又賣了剩下雞蛋的一半又半個;第三次賣去前兩次所剩下雞蛋的一半又半個,最後又賣去所剩下雞蛋的一半又半個,這時雞蛋恰好賣完。問原來有雞蛋多少個?

很多人都解答過這個問題,解法也是多種多樣的,而且步驟也很繁瑣。

小編也解答了一下:

其實瑞士著名的數學家歐拉也對這個問題給出了別具一格的解法:第三次賣完後所剩下的就是第四次賣出去的,數量為1個,第三次賣出去的雞蛋為(1+0.5)*2=3個,第二次賣完後所剩下雞蛋數為(3+0.5)*2=7個,因此,農婦原來雞蛋有(7+0.5)*2=15個

相關焦點

  • 數學故事中的「蛋」和「母雞」
    值得指出的是,在數學史上類似這種「經常生出金蛋的母雞」還有很多,被美國克萊數學研究所列為千禧年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的黎曼猜想便是舉世矚目的一個,因為成功解決其中的任何一個難題都將獲得 100 萬美元的獎金。然而,解決黎曼猜想的意義,顯然不僅僅是將獎金攬入囊中。更重要的是,黎曼猜想跟諸多數學命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數學故事中的"蛋"和"母雞"
    值得指出的是,在數學史上類似這種「經常生出金蛋的母雞」還有很多,被美國克萊數學研究所列為千禧年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的黎曼猜想便是舉世矚目的一個,因為成功解決其中的任何一個難題都將獲得 100 萬美元的獎金。然而,解決黎曼猜想的意義,顯然不僅僅是將獎金攬入囊中。更重要的是,黎曼猜想跟諸多數學命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數學故事中的「蛋」和「母雞」
    比如,在攻克費馬大定理的努力中,數學家們不斷使用新穎的方法,擴充了「整數」概念,產生了「理想數」概念,開創了代數數論,建立了「橢圓曲線」與「模形式」之間的對應,揭示了現代數學中不同領域之間存在的深刻聯繫。這種創立和發展新的數學分支,正是推動數學發展的顯性標誌。
  • 賣桔子的故事告訴你:比學數學更重要的是為什麼學數學!
    很多人怕數學,包括數學老師也怕,因為他們知道再怎麼讓學生做題,教多少遍加減乘除,不會的還是不會。其實,根本原因是我們父母沒有給孩子做好數學啟蒙!現在,不妨聽聽一個賣橘子的故事,你就知道原來…數學啟蒙so easy!
  • 一個賣桔子的小故事,讓數學啟蒙so easy
    只要父母做個有心人,有時可能只是講一個小小的賣桔子的故事,孩子的學習熱情就能被輕鬆點燃。本文自微信公眾號ABC微課堂,imath。轉載內容僅供參考。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的華人經濟學家張五常,曾在經典之作《賣桔者言》中深入淺出地剖析了價格分歧的原理。  張五常有個「小」習慣——從生活中最常見的經濟學現象,發現經濟學的大道理。他曾說,要作經濟研究,我們生活的地方就是一個金礦,俯拾皆是。要了解玉石市場的運作,他就去賣玉。在美國研究原油價格時,他又跑到油田及煉油廠調查了好幾個月。
  • 我的農婦媽媽(推薦)
    這位樸素的農村小夥幾乎是一字一淚地為我們講述了他的母親哺育他成長的故事:1997年9月5日,是我離家去北京大學數學研究院報到的日子。炊煙一大早就在我家那幢破舊的農房上升騰,母親在為我擀麵,這麵粉是母親用5個雞蛋向鄰居換來的。端著碗,我哭了。我撂下筷子跪到地上,眼淚一滴滴地滾落……我的家在天津武清縣大友垡村,我有一個天下最好的母親,她今年47歲,名叫李豔霞。我家太窮了。
  • 七隻小母雞 都下雙黃蛋
    七隻小母雞都下雙黃蛋 2002年10月1日10:17  揚子晚報   2002年09月30日  哈爾濱電 普通的農家本地雞,飼料也沒有什麼特別,農婦張琴家的七隻當年小母雞個個都下雙黃蛋
  • BBC 經典紀錄片《數學的故事》03
    你可能會感興趣的往期文章:BBC 經典紀錄片《數學的故事》01BBC 經典紀錄片《數學的故事》02幾何學在數學領域中的地位無疑不低
  • 喜茶又搞事情,賣茶葉蛋卻被???
    9月28日,喜茶推出了5元1個的茶葉蛋,金鳳茶葉蛋。現在在喜茶小程序的推薦位還可以看到這個「驚世駭俗」的茶葉蛋,據官方發布稱,這顆蛋歷經14道工序,搭配了7種辛香料,有著美麗裂紋和剛剛好的口味。有不少網友表示看不懂喜茶這波操作,一臉問號,搞不懂為什麼要賣茶葉蛋,為什麼不賣豆漿油條;也有不少網友認為5元1顆蛋有點貴,真的吃不起了;還有的說喜茶現在在走高端定製便利店路線,售賣品類可以對標樓下便利店了,當然也有不少喜茶的鐵粉表示支持
  • 經典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和《酒幹倘賣無》創作背後的故事
    繁華喧囂的世界裡,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各種各樣的故事,有的轟轟烈烈,有的默默無聞,有的有苦難言,有的撕心裂肺。而這些故事,有的人把它寫成了書,流傳世人閱讀。有的人把它寫成了歌,千古絕唱。第一首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是朱哲琴原唱的歌曲,由陳雷和陳哲作詞,解承強作曲。此首歌曲講述了一個叫徐秀娟的女孩。在1986年,徐秀娟受江蘇鹽城自然保護區的邀請,前往一個不遷徙的丹頂鶴野外種群。徐秀娟帶去了3隻丹頂鶴的蛋,並用她的體溫孵育出3隻小丹頂鶴。
  • 一個經典的童話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講給心愛的人聽(中英)
    賣火柴的小女孩 (中英文對照翻譯)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寫的一個動人的故事。書中描寫了一個小女孩,因爸爸負工傷被資本家辭退,為了掙錢買麵包,小女孩不得不在大雪紛飛的新年那天賣火柴。她坐在牆角下,划起了火柴。
  • 享受加長版假期 學習休息兩不誤 我有阿爾法蛋
    ,也可以收聽英語經典讀物,或者藉助阿爾法蛋A10、阿爾法蛋S蛋、阿爾法蛋伶俐豬跟讀英語繪本。英語經典讀物的選擇比較多,比如:《伊索寓言英文版》《黑貓有聲名著階梯閱讀》《木偶奇遇記 The Adventures of Pinocchio》《小王子英文版》《女巫溫妮英文故事》等
  • 什麼樣的數學問題可以「下金蛋」?
    在這次演講中,希爾伯特提出了 23 個當時未解決的難題——後來以「希爾伯特問題」著稱,而對這些難題的研究激勵推動了 20 世紀整個數學的發展。1985 年,美籍華裔數學大師陳省身在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成立時指出,「一定要做好的數學」「有好的數學和不好的數學之分」「要從年輕時就懂得欣賞好的數學」。
  • 農婦街邊賣「黃金」芝麻球,1元3個,現炸現賣,2小時賣光兩大鍋
    農婦街邊賣「黃金」芝麻球,1元3個,現炸現賣,2小時賣光兩大鍋!就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關心最多肯定是吃啊,很多人可能不注意,在他圈子了,每天總要不經意的聊一些關於吃的話題,很多人都戲稱自己是吃貨,談到吃總是孜孜不倦,滔滔不絕。
  • 阿爾法蛋課程表 幫你合理安排時間 學習休息兩不誤
    ,也可以收聽英語經典讀物,或者藉助阿爾法蛋A10、阿爾法蛋S蛋、阿爾法蛋伶俐豬跟讀英語繪本。英語經典讀物的選擇比較多,比如:《伊索寓言英文版》《黑貓有聲名著階梯閱讀》《木偶奇遇記 The Adventures of Pinocchio》《小王子英文版》《女巫溫妮英文故事》等
  • ※ 我的農婦媽媽,她是我人生最好的導師!(含淚讀完)
    1997年7月28日,天津一中高三學生安金鵬,在阿根廷舉行的第三十八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喜獲金牌。這位樸素的農村小夥幾乎是一字一淚地為我們講述了他的母親哺育他成長的故事:不能讓「窮」字耽誤了娃的前程1997年9月5日,是我離家去北京大學數學研究院報到的日子。
  • 果粒媽媽講故事-會生金蛋的雞
    寶寶一歲多了,每天睡覺是個大難題,好吧,講故事!寶寶也愛聽,媽媽只有自由發揮了!今天講一個會生金蛋的雞。會生金蛋的雞在一個小山村裡,一間破舊的茅草房裡住著一位老奶奶和一位老爺爺,他們養了六隻老母雞,每天他們都會到集市上去賣雞蛋,再用賣雞蛋的錢買糧食吃,他們沒有多餘的錢買好吃的糖果和漂亮的衣服,日子過的很是貧苦。
  • 數學小故事(二)
    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幾個數學小故事,看看大家能從中學到什麼?小熊開店小熊不喜歡學習,只想做生意,於是在學校旁邊開了個水果店。 數學優秀小故事有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來找劉先生,並自我介紹說:「我叫於江,這次我帶領了一個旅遊團到香港旅遊,聽說您的大酒店環境舒適,服務周到,我們想來住你們酒店。」
  • 尋找經典甜點背後的故事 泡芙塔象徵喜慶與祝賀之意
    相傳很久以前,每當黑森林區的櫻桃豐收時,農婦們除了將過剩的櫻桃製成果醬外,在做蛋糕時,將櫻桃塞在蛋糕的夾層裡,或是裝飾在蛋糕上。而這種以櫻桃與鮮奶油為主的蛋糕,從黑森林傳到外地後,也就變成所謂的「黑森林蛋糕」了!3. 拿破崙蛋糕
  • 九四年,山東農婦撿到鑽石賣了27萬,卻被告上法庭,最後歸誰?
    九四年,山東農婦撿到天然鑽石賣了27萬,卻被告上法庭,最後歸誰?看過一篇報導,講到鑽石其實是最不值錢的東西,世界產量也很大,但因為被一家公司壟斷,這才有了如今昂貴的價值。其實很有道理,鑽石是「碳」的同素異形體,大自然很普遍,只不過是時間侵蝕的產物。現如今,新人結婚都要花大價錢購買作為信物,微小的一克拉就是上萬,其價值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