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故事中的「蛋」和「母雞」

2021-02-19 圖靈教育
















本文作者:殷堰工,江蘇省中職首批正高級講師、蘇州大學碩士生導師、蘇州科技大學兼職教授。曾結集出版個人已發表的論文 20 萬字的《數學解題策略精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4)及發表過的數學科普作品 20 萬字的《數壇英才錄》(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數學家哈爾莫斯如是說。數學問題歷來是數學中最具魅力的部分之一,極端點講:沒有數學問題,也就沒有數學這門科學。事實上,任何學科都是在提出和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中發展完善起來的。
因此,數學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講是數學史上許多重要思想的源泉。最典型的論證是大數學家希爾伯特在上世紀初第二屆國際數學家代表會議上提出的著名的 23 個數學問題,猶如向數學界吹響了進軍數學的甜蜜笛聲,在美妙動聽的笛聲誘惑下,眾多的數學家、數學愛好者紛紛把解決 23 個問題作為終身奮鬥的目標,義無反顧地跳入了數學的瀚海,為見奇珍、得蛟龍而不懈努力,給 20 世紀數學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極大地推動了數學發展的進程。一個更加直接的例子是被希爾伯特稱為「會下金蛋的母雞」的費馬大定理,這是因為,人們在研究費馬大定理的過程中,提出並解決了一個個有價值的新問題,為我們打開了一片片知識的新天地。比如,在攻克費馬大定理的努力中,數學家們不斷使用新穎的方法,擴充了「整數」概念,產生了「理想數」概念,開創了代數數論,建立了「橢圓曲線」與「模形式」之間的對應,揭示了現代數學中不同領域之間存在的深刻聯繫。這種創立和發展新的數學分支,正是推動數學發展的顯性標誌。值得指出的是,在數學史上類似這種「經常生出金蛋的母雞」還有很多,被美國克萊數學研究所列為千禧年七大數學難題之一的黎曼猜想便是舉世矚目的一個,因為成功解決其中的任何一個難題都將獲得 100 萬美元的獎金。

然而,解決黎曼猜想的意義,顯然不僅僅是將獎金攬入囊中。更重要的是,黎曼猜想跟諸多數學命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據統計,當今數學文獻中至少有 1000 條以上的數學命題是以黎曼猜想或其推廣形式的成立為前提的。

《下金蛋的數學問題》 作者:韓雪濤

《下金蛋的數學問題》一書正是基於數學中的「蛋」和「母雞」的角度思考,從漫漫的數學歷史長河中精選出 6 個經典的數學問題,作者謂之「好的數學問題」,也就是能為數學「下金蛋」的數學問題,用他那傳神的文筆為讀者講述了「蛋」和「母雞」以及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引人入勝的數學故事。筆者看後,以為以下的三個特點是值得稱道的。

一是信息量非常大。 

首先是洋洋灑灑 35 萬多言,使得全書顯得內容豐富而飽滿;

其次是作者在佔有充分參考資料(主要參考文獻多達 35 本,其本人的 2 本沒有計入)的前提下,以「數學問題」為主線,突出了由此所生的「金蛋」,緊扣了書名「下金蛋的數學問題」這個主題;

第三是介紹了許多數學家的成就和貢獻,如,代數學之父包括古代的丟番圖、花拉子密,近代的韋達、高斯;數學天才阿貝爾、數學神童哈密頓、數學獨行俠塞爾伯格、女數學家熱爾曼等數學家的形象有血有肉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而且這些數學家的名字還僅僅是出現在章節目錄上的一部分,根本沒有列全,至於書中有描寫或涉及的其他數學家則是舉不勝舉了。但有一點必須說明,凡是書中提到數學家,都是具有代表性的。

二是突出數學思想方法這個數學的「靈魂」。 比如,年輕數學家伽羅瓦的關於代數方程的根式求解,方法新穎獨特,簡潔完美,委實是「光輝的證明」;再比如,幾何三大問題的歷史解答中所羅列的 10 種方法,無一不是數學家們精心而又巧妙所架設的「智慧之橋」,令人回味無窮。

三是充滿正能量。數學家們為了數學事業刻苦鑽研、鍥而不捨、拼搏奮進的感人事跡躍然紙上。比如,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有「數學家之英雄」美譽的歐拉,在雙目失明後,仍然百折不撓地堅持數學研究,催人淚下,激人奮發。誠如 18 世紀法國著名數學家拉普拉斯所說:「學學歐拉,他是我們的老師」。

最後還想說一下該書的附錄,感覺在全書的體例上不太順暢,似乎有點衝淡主題(6 個數學問題,6 章)。儘管附錄也是在數學問題的框架下展開的,而且內容與第二章幾何三大問題有關,故不如把附錄的故事內容放在第二章中出現,可以採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或者作為專門的一節,處理這個問題,對於本書作者、一個科普作家來說,應該是輕而易舉的。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孔之見,不一定正確,敬請不吝指教。

享受正版低價折扣

相關焦點

  • 數學故事中的「蛋」和「母雞」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數學家哈爾莫斯如是說。數學問題歷來是數學中最具魅力的部分之一,極端點講:沒有數學問題,也就沒有數學這門科學。事實上,任何學科都是在提出和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中發展完善起來的。因此,數學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講是數學史上許多重要思想的源泉。
  • 數學故事中的"蛋"和"母雞"
    數學問題歷來是數學中最具魅力的部分之一,極端點講:沒有數學問題,也就沒有數學這門科學。事實上,任何學科都是在提出和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中發展完善起來的。因此,數學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講是數學史上許多重要思想的源泉。
  • 從「奧數」、「費馬最後定理」到「數學之美」
    ,看到了數學資優生的特質和數學之美。我有感而發,於2010年11月27日發表了一篇《漫談「數學奧林匹亞競賽」》。近日重讀《費馬最後定理》和《難以企及的人物》二書,心中更是澎湃不已,遂改寫舊作以紓解胸懷。 何謂「國際數學奧林匹亞競賽」?
  • 一個關於「死丫頭」和「茉莉」的故事 (上)
    1978年,於正在浙江嘉興海寧市出生,這個城市也是徐志摩和金庸的故鄉。於正從小就喜歡金庸,用他自己的話說「是金庸先生的鐵粉」。他曾省下一個月的早餐錢只為了去買一本《天龍八部》,也因為對金庸小說的痴迷和崇拜,向同學構建過自己「總有一天要做金庸的學生」的夢想。
  • 「女生學不好數學」?
    彼時,王慰慈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讀電影學碩士,她在拍一部有關「親子教育」的紀錄片,漢語班上一個「出口成章、熟背百詩、年少沉穩」的黃皮膚小男孩引起了她的注意。在跟拍男孩家庭的過程中,王慰慈發現,男孩的母親是一位非常嚴格的家長,也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數學老師,「她留著短髮,精精神神的,態度很和藹。」
  • 魔鬼數學 | 意外有趣的故事合集,一本書改變你對「數學」的認知
    好,我這裡舉個例子,是亞伯拉罕 · 瓦爾德(Abraham Wald)的故事。他是一個數學天才,「二戰」的時候他加入了哥倫比亞大學的「統計研究小組」,這是一項為「二戰」服務的計劃,類似於曼哈頓計劃。在這個問題中,瓦爾德實質上運用了數學期望、相關性等數學概念,我會在後面具體解釋。《魔鬼數學》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就是幫助大家理解「線性關係」、「顯著性檢驗」、「期望」、「回歸平均值」等等陌生的數學概念,是如何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具體應用的,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例子和故事,讓數學增加我們認識世界的維度。
  • 「離散數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
    學習的中心內容有兩個:「語言」 — — 「 一階語言」;「結構」 — — 數學中關於「結構」的思想、概念、種類、實例以及「結構」和「語言」的關係。與數學的主流分支不同,離散數學看上去似乎沒有一個確定的中心話題,內容很龐雜。
  • 日語動詞中的「自動詞」和「他動詞」
    正如我們在動詞的講解中提到的,日語動詞,按照其文法功能進行劃分的話,分成自動詞和他動詞。(日語中的動詞)簡言之,自動詞相當於英語中的不及物動詞(不能帶賓語的動詞,即沒有賓語絲毫不影響句子的意思);他動詞就是及物動詞(必須接賓語的動詞,否則意思就不完整)。自動詞,按照日語來解釋就是【〈「を」+動詞〉の形にならない動詞】不能構成「を」+動詞 這種形式的動詞。
  • 在《壞血》的故事裡,學會辨別行騙的「夢想」和真誠的「謊言」
    這幾乎是一個難分「夢想」和「謊言」的時代。九零後的幣圈明星一邊創造了「巴菲特午餐」的新競拍紀錄,一邊又順手「還擊」了當年看他如同「打量騙子的眼神」的舊日宿怨。他引以為傲的「高市值」為他帶來了比當年更加「寬容」的環境,輿論關鍵詞從「欺騙」變成了更加政治正確的「有爭議」。除非是再現當年「生態化反」的大潰敗,不然,這種「寬容」還將一直持續下去。
  • 日語中的雞蛋,「玉子」和「卵」的區別
    「玉子」と「卵」「玉子」和「卵」都讀作「たまご」。你能正確理解「玉子」和「卵」的區別嗎?卵焼き還是玉子焼き,或者ゆで玉子還是ゆで卵,討論這些的人也有吧。無論哪一方都是平時不經意地使用的字,在什麼狀態的情況時使用「卵」,何時又稱為「玉子」其實是被明確的區分的。因為其中有認為是品牌差異的錯認情況,因此在這裡好好理解區別,正確的掌握使用吧。
  • 日語中的「〆」「」「卍」都是什麼鬼?
    表示最後動作的「〆」看到「〆」時,大家都以為是簡寫的符號吧?其實這個字是和製漢字,部首為「丿部」,讀作「しめ」,被收錄在日本的漢字辭典中喔~日本女聲優「〆野潤子(しめのじゅんこ)」的名字裡就有這個字。比較特別的則是菜單中的「〆」,通常是表示最後一道收尾的料理或吃法,像是鍋物中的〆即是在鍋中放入烏龍麵或是米飯煮成雜炊,讓顧客最後填飽肚子用的,甚至日本各地的〆料理還有不同的文化與特色,像是衝繩吃牛排、北海道吃聖代等,相當值得旅人玩味與品嘗哦。
  • 「理性」和「感性」,並非是兩種「對立」的思維
    我們平時習慣把人的「思維」二分為「理性」與「感性」。同時認為「理性」的人「不浪漫」;「浪漫」的人「非理性」。或許也可以這麼說,一般人通常是把「感性」、「浪漫」、「非理性」這三樣東西劃上等號的;同樣地,「理性」也絕對和「浪漫」、「感性」拉不上邊。
  • 「經典英語繪本精讀No.6」Hattie and the Fox
    綿羊說:「管它呢!」馬兒說:「那又怎樣!」奶牛說:「然後呢?」 And Hattie said "Goodness gracious me! I can see a nose and two eyes in the bushes!"母雞Hattie又說:「天哪!我看見草叢裡有一個鼻子和兩隻眼睛! 」"Good grief!"
  • 「睡前故事」不嚇人的
    「你是不是又想我了?」鬼影咬牙切齒地問道。「只是太熱了。」他回到床上,鬼影過來躺在他的懷裡,看著他道:「你快睡吧,我還要回去打麻將,你真的很煩啊,我都死半年了也不找個女人,天天找我幹什麼?」「空調費太貴了。」他喃喃道。
  • 日語中的「は」和「へ」到底怎麼讀
    你好、午安:こんにちは(kon ni chi wa)早上好: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o ha you go za i ma su)一樣是「は」,怎麼一個念「wa」,一個念「ha」呢? 在日文中,當「は」是助詞時發音須改為「wa」、「へ」為助詞時發音為「e」。 (其由來複雜,有機會再跟大家介紹,這裡只要先了解發音即可)例句: 「私は學生です。」
  • 日語中的「〆」「〼」「卍」都是什麼鬼?
    比如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過的表示疊字的「々」,以及地名&數量單位中常見的「ヶ」。今天我們再來看一下其他的文字&符號。看到「〆」時,大家都以為是簡寫的符號吧?其實這個字是和製漢字,部首為「丿部」,讀作「しめ」,被收錄在日本的漢字辭典中喔~日本女聲優「〆野潤子(しめのじゅんこ)」的名字裡就有這個字。
  • 日語中「醫者」「醫師」「先生」的區別是什麼?
    「醫者」和「醫師」的區別 日語中的「醫者」這個詞來自中文,有著很長的歷史。在現代漢語中「醫者」這種表達方式也會時常出現,如「醫者仁心」。但有意思的是,筆者能夠查到的所有中文詞典中都沒有收錄「醫者」這一詞彙。 日語中的「醫師」這個詞同樣來自中文,但最初引入時的中文原意是「古代執掌醫務的官」(《漢語大詞典》)。
  • 觸寶:「隱形冠軍」的新故事
    「隱形冠軍」觸寶和王佳梁面臨的或許是更加複雜的情況:作為輸入法產品,和其他工具類的軟體相比有著本質不同,它所創造的商業價值通常被認為和它帶來的流量體量不符;而現在想要轉型語音社交的觸寶電話,也需要用不同的思路突破微信、陌陌以及 Whats App 等工具已經建立起的市場圍牆。觸寶已經登上「隱形冠軍」的寶座,但王佳梁並不滿足,他們需要繼續演繹新的故事。
  • 日語口語中為何很少出現「你」和「我」?
    其中有一個地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日語句子中「你」「我」的出現頻率比中文及英文低很多。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中文:「你可以拿鹽給我嗎?」■  英文:「Could you pass me the salt?」這三句句子中,中文及英文都包含了「你我」、「you, me」,但日文的「あなた、私」卻消失得無影無蹤。
  • 治癒系短篇動畫「寫真館」「陽光中的青時雨」PV公開
    >2013-09-30 09:25:00   新晉動畫公司Studio Colorido近日公開的兩部短篇劇場動畫「寫真館」和「陽光中的青時雨」,2部作品分別是由曾參與過「機器人嘉年華」「阿基拉」等名作作畫的中村孝和憑藉「文子的告白」及「雨之城」為人熟知的新銳動畫人石田祐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