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製造業的疲軟正蔓延 美國消費者不可能永遠支撐經濟

2020-12-25 和訊

  近日,海外知名財經網(博客,微博)站SHTFPlan.com的專家Mac Slavo發文稱,雖然消費者信心可以提振經濟,支出可以推動增長,但消費者不可能永遠支撐經濟。此外,製造業的疲軟也會打擊到消費者。

  圖片 | Pixabay

  雖然消費者信心可以提振經濟,支出可以推動增長,但消費者不可能永遠支撐經濟。工資跟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所以在某種程度上,「必須有所付出」。While consumer confidence can boost the economy and spending can drive growth, the consumer cannot prop up the economy forever. Wages are not keeping pace with price increases, so at some point, 「something has to give.」儘管貿易戰和關稅推高了價格,但密西根大學上周五公布的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美國消費者並沒有意識到衰退可能即將到來。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3個月高點96,超出市場普遍預期,仍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儘管經濟增長放緩,商業投資和信心在持續的中美貿易爭端面前搖搖欲墜,但美國消費者繼續花錢,並在調查中反映出信心。In spite of the trade war and tariffs driving up prices, the latest evidence that the American consumer is unaware that a recession could be on the way i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s consumer sentiment survey released Friday. Consumer sentiment rose to a three-month high of 96, beating consensus expectations and remaining near record levels. Even as economic growth abates and business investment and confidence have faltered in the face of an ongoing United States-China trade dispute, the U.S. consumer has continued to spend money and reflect confidence in surveys.根據美國金融信息網站Market Watch,這種不斷蔓延的消費主義不會永遠持續下去。這一解讀對美國股市有利,因為它預計美國消費者將繼續以非常高的消費速度進入假日季。然而,這也與其它經濟指標形成了鮮明對比,包括製造業和服務業的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最近的調查,以及企業高管信心指數,後者在10月份降至2009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According to Market Watch, this rampant consumerism can’t last forever. The reading is bullish for U.S. equities as it predicts the U.S. consumer will continue to spend at a very high rate headed into the holiday season. However, it also stands in stark contrast to other measures of the economy, including recent surveys by the 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 of th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sectors and measures of business executive confidence, which fell to the lowest level since the first quarter of 2009 in October.道富環球顧問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Michael Arone對Market Watch表示,"我不確定,我們是否在這一水平上已經看到了積極的消費者信心和消極的商業信心之間的不同。在我看來,必須有所付出。要麼企業必須更有信心,要麼消費者數據可能會出現更大幅度的變化。"「I’m not sure if we』ve seen this disparity between positive consumer sentiment and negative business confidence at this level,」 Michael Arone chief market strategist at 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 told Market Watch. 「From my perspective, something has to give. Either businesses have to be more confident, or you’re likely to see more rollover on the consumer data.」但也有人說,這未必是件壞事。正如Sundial Capital Research的創辦人Jason Goepfert在其推特上指出的那樣,以往的高消費者信心和低高管信心情況實際上對股市有利。But others say this isn’t necessarily a bad thing. As Sundial Capital Research pointed out on Twitter, previous instances of high consumer confidence and low executive confidence have actually turned out well for stocks.

  經紀商TD Ameritrade首席市場策略師JJ Kinahan表示,短期內,美國消費者不太可能會放慢支出,減少消費。 「人們是有工作的,當他們有工作的時候,他們就會花錢,」他說。「進入假日季,我看不出消費者會放緩的原因,除非發生一些災難。」JJ Kinahan, chief market strategist at TD Ameritrade said that in the near term, it’s unlikely that American shoppers will slow their spending and cull their consumerism. 「People are employed and when they are employed they spend money,」 he said. 「Heading into the holiday season, I see no reason why the consumer would slow barring some disaster.」但在某種程度上,製造業的疲軟將打擊消費者。But the weaknes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will, at some point, hit the consumer.

  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首席投資策略師Liz Ann Sonders對MarketWatch表示,儘管一些分析師急於將製造業疲軟視為無關緊要的問題,因為該行業在美國經濟中的作用正在減弱,但「領先經濟指標的指數依賴於製造業是有原因的。」這是因為該行業的乘數效應(Multiplier Effect,是一種宏觀的經濟效應,也是一種宏觀經濟控制手段,是指經濟活動中某一變量的增減所引起的經濟總量變化的連鎖反應程度)。她補充道:「製造業的疲軟往往會影響到消費者。」Liz Ann Sonders chief investment strategist at Charles Schwab told MarketWatch that while some analysts are eager to write off manufacturing weakness as inconsequential due to that sector’s shrinking role in the American economy, 「there’s a reason why indices of leading economic indicators rely on manufacturing. It’s because there’s a multiplier effect from the sector that filters through to others.」 She added:  「Manufacturing weakness often tips over into the consumer side.」 (完)

  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人民幣交易與研究。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

相關焦點

  • ...美股開市速報——股市下跌、美國抗議活動蔓延、ISM製造業指數...
    股市  中國政府建議大型國有農業公司暫停購買美國的農產品,美國股市因此下跌。此前受到歐洲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歷史低點反彈的推動,美國股市一度走高,目前美股已跌去了這些漲幅。  由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死引發的抗議正在全美各地迅速蔓延。
  • 美國製造業pmi強勢回暖,美國經濟真的復甦了嗎?
    首先,製造業PMI數字確實是一個相對高頻的經濟指標,能夠反映出來經濟的實時變化,所以54.2這個數字自然意味著美國經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復甦。第一,從4月16日美國結束國家緊急狀態以來,美國經濟重啟一直在進行當中,由於刻意忽視了疫情的蔓延復工,進展還是比較快的,因此在製造業指數當中,復工的進展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 疫情致斷供頻發,美國製造業PMI跌破半年來最低水平
    ISM製造業調查委員會主席Tim Fiore表示,總體而言,PMI 維持在50.1%,表明2月的製造業活動與1月持平,支撐美國經濟的主要行業(包括電子行業和化學行業)的表現大致相同。不過,自2020年1月以來,各類指數、製造商評論和企業經營情緒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美國經濟筆記|新冠肺炎疫情讓美國製造業心涼涼
    新華社華盛頓4月1日電(記者許緣 高攀)新冠肺炎疫情正逐步衝擊美國經濟多個領域。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停工和供應鏈中斷,美國製造業開始體會到疫情帶來的痛楚。3月份,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再現萎縮,這可能僅僅是整個行業衰退風暴的開端。
  • 全球製造業衰退仍在蔓延 主要出口訂單都在下滑
    隨著10月份國慶假期因素和貿易環境不確定性等綜合影響,10月製造業PMI恐仍將回落。   環顧全球,越來越多的信號表明,出口導向型製造業的衰退正在蔓延到整個經濟領域。9月30日當天,日本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日本工業產出環比下降1.2%,降幅遠超市場預期,並幾乎完全抵消了7月份1.3%的增長。這是日本經濟及其製造業因全球貿易衝突而面臨壓力的最新警告信號。
  • 黃金T+D收盤大漲,美國和日本經濟刺激計劃的樂觀預期支撐金價
    金價大幅度攀升,主要受到美國財政刺激政策的樂觀預期支撐,同時日本推出新一輪大規模刺激的預期也支撐金價。此外,英國硬脫歐的擔憂情緒增加市場避險支撐金價,但美國不斷蔓延的疫情形勢可能會限制金價上漲。金價大幅度攀升,主要受到美國財政刺激政策的樂觀預期支撐,同時日本推出新一輪大規模刺激的預期也支撐金價。此外,英國硬脫歐的擔憂情緒增加市場避險支撐金價,但美國不斷蔓延的疫情形勢可能會限制金價上漲。
  • 黃金交易提醒:短線存在獲利拋盤,關注1715支撐,但長期通脹風險仍利...
    同時隨著封鎖措施解除,美國的製造業和服務業均出現溫和復甦的跡象,因此引發了黃金的部分拋售,較日內高點回落20美元,刷新一周低點。同時國際貿易擔憂情緒以及歐系貨幣承壓也推動了美元的買需,因此也部分施壓金價。但是總體而言,由於疫情二次蔓延的風險,同時美國的續請失業金人數創紀錄新高凸顯就業壓力有增無減,因此仍部分支撐金價。
  • 11月份全球製造業PMI為53.9% 經濟復甦態勢未變
    綜合指數變化,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的情況下,美洲和歐洲及非洲的主要國家製造業增速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帶動全球製造業復甦勢頭出現波動。在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情況下,中國製造業復甦態勢進一步增強,市場供需加快增長,有效支撐了亞洲製造業的穩中趨升。
  • 11月全球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53.9% 經濟復甦態勢未變
    來源: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分析,綜合指數變化,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的情況下,美洲和歐洲及非洲的主要國家製造業增速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帶動全球製造業復甦勢頭出現波動。在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情況下,中國製造業復甦態勢進一步增強,市場供需加快增長,有效支撐了亞洲製造業的穩中趨升。
  • 美國消費者信心和房價改善 但芝加哥PMI不佳 黃金大漲
    6月30日周二美股開盤前後,美國發布的多份經濟數據顯示,民眾和投資者對該國經濟「V型反彈」的預期似乎有些過於樂觀,經濟重返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仍前路漫漫。消費佔據美國經濟體量的2/3。美國6月諮商會消費者信心指數從上月前值的85.9反彈至98.1,創2011年下旬以來最大月度增幅,也超出預期的91.5,不過仍顯著低於疫情前。其中,消費者現況指數從68.4升至86.2,創1974年以來最大月度漲幅。基於消費者對收入、商業和勞動力市場前景的預期指數也升至四個月新高106。
  • 美國製造業回歸不能解決其就業問題
    德國西門子將位於加拿大的燃氣渦輪工廠遷移到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在那裡啟動新生產設備;美國卡萊爾公司已經準備將輪胎生產從中國遷回美國國內的新工廠……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將國外的生產移回美國國內。    美國本身就擁有增長潛力極大的市場,故從運輸成本與消費者需求等角度考慮,在美國本土生產確實存在一定優勢。同時,在經常引領高端市場的美國開展業務,也意味著有了一塊進軍國際市場的敲門磚。
  • 耶魯大學教授:中國經濟強勁復甦與美國經濟持續疲軟「鮮明對比」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史蒂芬·羅奇:中國經濟強勁復甦與美國經濟持續疲軟呈現「鮮明對比」【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妍】「中國那令人印象深刻的第三季度GDP報告,與美國經濟停擺後岌岌可危的狀態形成了鮮明對比。」紐西蘭知名財經媒體利益(Interest)網站10月27日刊登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教授史蒂芬·羅奇的文章,深入比較中美兩國在抗疫理念、措施、效果等方面的差異,並高度評價了中國在疫情防控和經濟復甦上取得的成效。文章認為,中國將引領後疫情時期的全球經濟復甦,而美國混亂的抗疫措施及疲軟的經濟狀況則令人擔憂。羅奇在文章開篇直接將中美兩國的現狀進行了對比。
  • 美國6月ISM非製造業PMI大幅好於預期,金價短線回落之後延續日內升勢
    機構評美國6月ISM非製造業PMI指出,美國服務業在6月大幅反彈,幾乎恢復到新冠病毒大流行前的水平,而服務業佔美國經濟活動的三分之二以上。但疫情的再現迫使一些餐館和酒吧再次關門,這對正有所進展的復甦造成了威脅。分析人士指出,該數據表明美國經濟出現進一步改善的跡象。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消費者財務難有起色零售商年關難過
    分析認為,最新數據可能反映了人們對疫苗的期待,但由於美國疫情仍在惡化,疫苗至少在短期內難以產生顯著效果,而國會就新一輪紓困措施仍然僵持不下,這些因素令消費者對自身財務狀況的展望基本沒有變化,這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年底消費季不容樂觀。
  • 匯市月評:本月美指回升非美承壓,美國經濟前景逐趨樂觀
    周六(11月30日)本月美元指數維持震蕩上行,良好的美國經濟數據和美聯儲官員的鷹派姿態支撐了美元。英鎊兌美元維持震蕩整理,波動幅度非常有限,在英國大選的不確定因素之前市場保持謹慎。下周市場又會迎來一系列重磅數據,其中包括歐洲和美國製造業PMI、非製造業PMI、甚至還有非農就業報告,此外加拿大央行和澳洲聯儲還會公布最新的利率決議。接下來,我們為大家解讀本月外匯市場的幾個主要品種的走勢。
  • 衣索比亞或將成為下一個中國經濟,越南經濟可能將成新玻璃六國
    目前,新冠狀病毒在美國的持續蔓延正在給全球經濟和市場需求增長帶來壓力,IMF已經警告稱世界經濟將會出現新一輪蕭條,不過,世界銀行在稍早前其發布的2021年度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預測在接下去的二年間,世界上經濟增速最快的三個國家將依次是蓋亞那、衣索比亞、盧安達,這其中,衣索比亞和盧安達均為非洲國家。
  • 疫情下的美國經濟:消費者財務難有起色 零售商年關難過
    分析認為,最新數據可能反映了人們對疫苗的期待,但由於美國疫情仍在惡化,疫苗至少在短期內難以產生顯著效果,而國會就新一輪紓困措施仍然僵持不下,這些因素令消費者對自身財務狀況的展望基本沒有變化,這預示著即將到來的年底消費季不容樂觀。
  • 2019年美國、歐盟28國、中國的經濟實際增速、GDP、人均GDP預測
    來源:南生今世說與其他地區相比,2019年全球宏觀經濟下行,國際貿易疲軟對歐洲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度不小,給正在進行結構調整的歐盟GDP帶來了不小的負面影響。數據顯示,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已經連續三個季度的經濟增長萎靡。
  • 麥當勞首次在中亞地區開店 經濟疲軟跨國餐飲品牌首當其衝
    麥當勞首次在中亞地區開店 經濟疲軟跨國餐飲品牌首當其衝  misswang • 2016-03-09 16:47:41
  • 金道環球投資:小非農數據可能不樂觀
    備受投資者關注的美國2月份非農就業報告將於本周五公布,然而在與美國2月份非農就業報告見面前,投資者將明天見到有小非農之稱的ADP就業數據。ADP就業人口是對大約50萬美國商業客戶的就業狀況進行匿名調查後得到的數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