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先行:讓每個生命自由生長

2020-12-12 環球網

「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全國教育大會強調指出,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在這個方向目標之下,教育現代化要在培養學生的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情懷、品德修養、知識見識、奮鬥精神、綜合素質上下功夫;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

陵西小學秉承「嘗試先行,求真求成」的辦學理念,以高品位的學校文化為導航,以嘗試課程體系為平臺載體,以精緻化管理為護航,建構高端精品名校。

嘗試「興」生,讓學生做最美的自己

嘗試教育,是一種教育方法,更是一種教育理念。嘗試教學法和嘗試教育理論的創始人為全國教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兼職教授邱學華先生。學校在2013年11月,由王險峰校長主導引入嘗試教學法,進行嘗試教學課堂改革和嘗試教育理論的探索實踐,在「嘗試是學習的基本形式,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是嘗試」的核心理論指引下,重視以人為本、激發生命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享有高品質的教育」。

536特色校本課程體系: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校本課程是學校實現教育目標的主要載體,是學校極重要的產品。學校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嘗試教育」特色辦學思想作為建構校本課程體系的理論依據和指導文件;由校長掛帥,副校長、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師共同組成課程研發團隊,建構536嘗試特色校本課程體系。

5,即涵蓋五大領域:生活與人文、體育與健康、藝術與審美、生命與科學、道德與公益。3,即三種實施方式:必修課程、選修課程、活動課程。6,即六個展示平臺:個性化提高平臺、個性化問題解決平臺、自主管理平臺、自主展示平臺、社會實踐平臺、階梯校本課程平臺。

科學類校本課程「我和植物寶寶的成長故事」是引導學生嘗試種植研究小植物,探求科學奧秘,培養科學閱讀及寫作能力的課程;在這一課程的成果展示和評價環節上,讓學生結合植物寶寶成長記錄,對所種植物的名稱、特徵、品種、萌發的過程、條件等,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展示交流,學校對班集體和個人進行評比,授予「嘗試小標兵」等榮譽稱號……

走班社團獨具特色:給學生廣闊的精神田野

2016年4月,學校依託現有的師資條件,先後成立了閱讀經典社團、古箏社團、足球社團、街舞社團、管樂社團、航模社團、版畫社團、豎笛社團等近40個學生社團,以走班這一培養交際能力、合作意識的有效方式,在全校啟動。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參加社團,如有50多名學生參加了舞蹈社團,有100多名愛好航模的學生參加了航模社團等。一方面,學生們在社團活動中收穫了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教師們在社團課程的實施中收穫了育人的幸福與快樂。

7門校本課程:實施課程的新時空

7門面向全體的校本課程,包括書法、圍棋、植物研究、機器人、豎笛、國學、習慣禮儀。校本教材有:《書寫評價記錄卡》《國學小讀本》《讀書護照》《行為習慣養成手冊》《我和植物寶寶的成長故事》《昭陵那些事》等。其中,《昭陵那些事》通過讓學生探尋校門口的清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讀書護照》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的課外閱讀指導教材;《國學小讀本》是引領學生傳承國學文化精髓的校本補充教材;等等。

在「植物研究」這一課程的實施中,先讓學生和家長共同閱讀校本教材中的《嘗試研究活動指南》,接著共同種植蔬菜、花卉等植物;種植過程中,學生親手澆灌、照料植物秧苗,每星期記錄植物寶寶的生長過程……將科學閱讀、科學觀察、科學探索、科學寫作植根於家庭生活中。

系列品牌活動為載體:彰顯立德樹人思想

學校遵循「嘗試教育」理念,以「文明禮儀小天使」「講英雄故事」、端午節包粽子等系列品牌活動為載體,充分彰顯立德樹人的思想。

學校組織端午節包粽子活動,讓食堂提前採購糯米和粽子葉,並進行浸泡且掌握好程度;然後,邀請會包粽子的家長到學校指導孩子們包粽子,讓每一個孩子真正鍛鍊到位,踐行了「生活即教育」,成為瀋陽市中小學德育工作傳承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引路活動。

嘗試「興」校,打造高端精品名校

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榮獲「嘗試教育全國示範實驗學校」「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示範校」「全國最具辦學特色示範校」「全國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示範學校」、瀋陽市皇姑區先進單位等諸多榮譽稱號;並成為全國嘗試教育實驗學校、全國新教育實驗學校、中國航空學會學生會員科技教育活動基地。已結題的教育科研課題有「目標嘗試教學法的實踐與研究」「運用嘗試原理提高課堂效率」,正在進行、尚未結題的有「嘗試教學與開發右腦的研究」等。

教育,不僅是匡正個體的標尺,更是奠基國家的堅石。瀋陽市皇姑區陵西小學將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重任扛在肩上,以「嘗試教育」為抓手,構建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新型育人模式,讓學生練就一副好體魄、寫一手好字、練一副好口才、寫一筆好文章、修一身好氣質。

(劉建華)

相關焦點

  • 青島第六十五中學教師徐曉菲:讓每一個生命自由而全面地生長
    三尺講臺,一站一生,恰逢2020年教師節來臨之際,鳳凰網青島特別策劃系列報導「師者為師亦為範」,本期帶你走近這位心懷夢想,用愛讓每一個生命自由而全面生長的「引路人」徐曉菲。讓每一個生命自由而全面地生長古希臘著名教育家、哲學家柏拉圖曾說:「一個人從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裡引導,能決定他後來往哪裡走。」
  • 青島第六十五中學教師徐曉菲:讓每一個生命自由而全面地生長
    三尺講臺,一站一生,恰逢2020年教師節來臨之際,鳳凰網青島特別策劃系列報導「師者為師亦為範」,本期帶你走近這位心懷夢想,用愛讓每一個生命自由而全面生長的「引路人」徐曉菲。讓每一個生命自由而全面地生長古希臘著名教育家、哲學家柏拉圖曾說:「一個人從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裡引導,能決定他後來往哪裡走。」在徐曉菲看來,教師是神聖且不摻雜任何水分的職業,而學生就如同一張白紙,需要教師引領他們去描繪五彩的未來。
  • 合肥市華山路小學:踐行生長教育,讓每個生命都閃光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是我們的初心,創建「新優質學校」是華山路小學師生共同的使命,是全體華山人踐行生長教育,讓每個生命都閃光的必然選擇。8月5日,合肥市華山路小學迎接市第四批創建新優質學校中期督導評估。餘燕來校長帶領團隊以《踐行生長教育,讓每個生命都閃光》為主題分別從「創建理念」「項目推進」「名師工作室和創新實驗室建設」「發展努力」四個方面詳細匯報了華山路小學關於創建工作和自評工作的情況。之後,督導專家們開始分頭落實各自負責的督導事項,對提供的創建指標相關材料進行了查閱。最後,專家組成員分別對創建工作的查閱情況進行了現場反饋,華山路小學團隊聆聽了各位專家和領導的反饋意見和指導要求。
  • 生命、自由和幸福對教育意味著什麼?
    我們知道,只有孩子的生命是醒著的,孩子的未來才有無限的可能性和潛力。每個孩子本身都是醒著的,但後來他們就慢慢地被催眠了?睡著孩子的狀態是怎樣的?學習沒興趣,遊戲上癮,無限拖延症,生活無趣(宅),熬夜晚起,喜甜食不運動……這一切,基本都源於我們成人對孩子生命的「入侵」和「控制」。
  • 生命自由的唯美句子
    我渴望自由,就像一尾無名的小魚,在叫做快樂的溪流中跳躍,嬉戲,偶爾和魚群一起去深海探險,尋找生命的自由。我是否獲得了自由呢?難道我是個自由快樂的人?這是海浪子嗎?然後問自己。每天都有一個崇尚自由的人在祈禱,祈求明天自由的天空會開放,天使給他一雙翅膀,帶他飛向自由的樂土。
  • 自由生長,心有所依——《自由作家》
    通過書寫和分享,愛林老師逐漸發現,班裡每個學生都有玩世不恭外表背後的一段傷痛,而表面的張牙舞爪只是為了保護自己那顆破碎的心。孩子們的傷一張侮辱黑人的漫畫、一次課堂遊戲,她發現學生們對於暴力、拉幫結派和力量有著自己片面的認知,而他們還深信不疑。
  • 生命自然豐盛|讓自然自由生長,讓人們自在生活
    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正在福州溫暖呈現——讓生命自然生長,讓人們自在生活。12月5日,登雲湖發布會圓滿舉行,人們在遍地驚喜的冬日樂活市集上悠遊,在打動人心的發布會上感受著時間「生長」的力量,聆聽那些有關「生長」的故事......
  • 人民觀點:教育,如何讓生命蓬勃生長
    讓精神生長、讓靈魂發育,才會有朝氣蓬勃的生命,才會有不斷出彩的人生。回歸精神家園,回到人性本真,轉型期中國行色匆匆的徵程上,整個社會都需要這樣的覺醒           新的一年,承載新的期盼,開始了新一季的生長。
  • 擁抱「自然之子」成都泡桐樹幼兒園楊敏讓每個生命自然生長
    成都市泡桐樹幼兒園園長楊敏認為,每一個兒童都是有生命力的發展個體,他們的生長有各自的節奏,是本能的生長。而兒童本能的生長總是在生活中展開的,生活是生長的條件,生長是生活的內容。對兒童而言,生活是最適合的學習與發展的途徑,是自然生長的本源。而「順應天性 適宜發展」是「讓每個生命自然生長」的內涵。
  • 教育的目的:生命、生活、生長
    教育的目的:生命 生活 生長 《教育的目的》是英國教育家弗雷德·諾思·懷特海關於教育的經典著述,成書於1929年,全書每個篇章都是精品,可謂字字珠璣,博大精深,其中蘊含的深刻教育思想,即便在今天看來,仍然閃耀著不朽的智慧光芒。
  • 概述生命主體的生長過程
    生命主體的生長過程具有共性和特性。任何植物、動物、人類的生長發育,都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歷程。但是植物、動物、人類各自的發育過程又都有自身特性,比如植物基本是靜態發育,動物基本是動態發育,而人類基本是立體發育。在此,我們只探討生命主體發育的共性,以找出其中的規律,特性方面不展開分析。
  • 教育的目的:生命生活生長
    [教育大家談]教育的目的:生命,生活,生長作文|
  • 《讓天賦自由》 gift,讓生命成為禮物
    而這種找到天賦的狀態,讓他們的生命爆發出最大的能量,他們也由此活在自由、豐盛的狀態中。讓工作成為自己深刻喜悅的來源。        倘若曾經有一件事,可以讓你進入到一個興奮、忘我的境界,完全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那麼你一定希望能夠再次體驗,因為這是一種與時光共舞的美妙狀態。          讓自己真正生而為人。
  • 知美術館以生物藝術展「生長」探討生命形態
    擴展閱讀:雅昌藝術網關於「以冒用'雅昌'名義騙取藝術品等犯罪行為」的聲明圖片由知美術館提供2019年9月27日下午,知美術館2019國際生物藝術大展「生長」展示來自五個國家共八位藝術家/藝術家組合的作品,在技術幻想的濾鏡下進一步剖析生命與生長之怪誕且躁動的界域以及活體與潛意識之間的邊界,預示了一個既令人著迷又使人不安的未來。
  • 捧在手心、自由生長修枝剪葉還是施肥養根?
    養育這顆樹,是捧在手心、自由生長修枝剪葉還是施肥養根?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壓迫式的方式就像我們使勁地把樹根上面的土踩緊,自然會導致樹根往下生長,但是也會導致樹根缺氧。孩子的內心世界也和樹根是一樣的。他需要適當的自由去嘗試不同的方向,以確定哪個方向是正確的。我們要適當的允許孩子犯錯,只有犯錯了才可以找準方向。
  • 上海楊浦:創新因子自由生長
    經過先行先試的探索,雙創示範基地充分聚合雙創資源、構建雙創生態、激發雙創活力,資本、人才、技術政策等優勢資源在這裡加快集聚,逐步形成了創新創業推動經濟轉型的新局面,探索出一套創業創新制度體系和經驗。  從上海地鐵10號線江灣體育場站到楊浦大學路創業街區,大約有1公裡左右的路程,以往創客們都是步行過去,如今出了地鐵站騎上摩拜單車,三五分鐘就到了。
  • 讓每一個生命自由生長 | 記小學部低段課堂展示活動
    他認為小學教育就應該尊重生命的成長規律,還孩子一片自由的天地。王炯副校長說小學部的學生是幸福的,優秀師資的教育必將培養出優秀的學生,為我們初中部輸送更為優秀的生源。他高度評價我們的課堂現代媒體使用恰到好處,學生參與度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自然和諧。辦公室主任周發榮老師誇讚我們的老師素質高,教師教學思路清晰,語言乾淨凝練。
  • 兒童每個階段生長發育的特點
    兒童生長發育是由量變到質變的複雜過程,有連續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一般規律性和個體差異性四大特點。出生後第一年體重和身長增長很快,出現第一個生長高峰;第二年以後生長速度逐漸減慢,到了青春期生長速度又開始加快,出現第二個生長高峰。
  • 自由生長的她,散發著自己獨特的光芒
    有人認為還未成年的孩子染髮、打耳洞、塗口紅,有點太放任自由、早熟、沒底線……好像在世俗的標準裡,她背離了一個所謂乖乖孩的人設,應該被學校「教育」。但小編卻覺得,黃磊和孫莉開明自由、不過分幹涉孩子的教育觀念,很讓人感到「欣慰」。
  • 是什麼讓西方在「自由」和「生命」之間選擇了「自由」
    5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從近段時間來看,中國政府同美國政府至少有一個非常明顯的不同,就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把人民的生命安全看得重於一切,珍惜每一個生命,不惜一切代價去搶救和維護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