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全國教育大會強調指出,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在這個方向目標之下,教育現代化要在培養學生的理想信念、愛國主義情懷、品德修養、知識見識、奮鬥精神、綜合素質上下功夫;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
陵西小學秉承「嘗試先行,求真求成」的辦學理念,以高品位的學校文化為導航,以嘗試課程體系為平臺載體,以精緻化管理為護航,建構高端精品名校。
嘗試「興」生,讓學生做最美的自己
嘗試教育,是一種教育方法,更是一種教育理念。嘗試教學法和嘗試教育理論的創始人為全國教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兼職教授邱學華先生。學校在2013年11月,由王險峰校長主導引入嘗試教學法,進行嘗試教學課堂改革和嘗試教育理論的探索實踐,在「嘗試是學習的基本形式,真正意義上的學習是嘗試」的核心理論指引下,重視以人為本、激發生命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享有高品質的教育」。
536特色校本課程體系: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校本課程是學校實現教育目標的主要載體,是學校極重要的產品。學校把「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和「嘗試教育」特色辦學思想作為建構校本課程體系的理論依據和指導文件;由校長掛帥,副校長、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師共同組成課程研發團隊,建構536嘗試特色校本課程體系。
5,即涵蓋五大領域:生活與人文、體育與健康、藝術與審美、生命與科學、道德與公益。3,即三種實施方式:必修課程、選修課程、活動課程。6,即六個展示平臺:個性化提高平臺、個性化問題解決平臺、自主管理平臺、自主展示平臺、社會實踐平臺、階梯校本課程平臺。
科學類校本課程「我和植物寶寶的成長故事」是引導學生嘗試種植研究小植物,探求科學奧秘,培養科學閱讀及寫作能力的課程;在這一課程的成果展示和評價環節上,讓學生結合植物寶寶成長記錄,對所種植物的名稱、特徵、品種、萌發的過程、條件等,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展示交流,學校對班集體和個人進行評比,授予「嘗試小標兵」等榮譽稱號……
走班社團獨具特色:給學生廣闊的精神田野
2016年4月,學校依託現有的師資條件,先後成立了閱讀經典社團、古箏社團、足球社團、街舞社團、管樂社團、航模社團、版畫社團、豎笛社團等近40個學生社團,以走班這一培養交際能力、合作意識的有效方式,在全校啟動。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參加社團,如有50多名學生參加了舞蹈社團,有100多名愛好航模的學生參加了航模社團等。一方面,學生們在社團活動中收穫了學習的樂趣;另一方面,教師們在社團課程的實施中收穫了育人的幸福與快樂。
7門校本課程:實施課程的新時空
7門面向全體的校本課程,包括書法、圍棋、植物研究、機器人、豎笛、國學、習慣禮儀。校本教材有:《書寫評價記錄卡》《國學小讀本》《讀書護照》《行為習慣養成手冊》《我和植物寶寶的成長故事》《昭陵那些事》等。其中,《昭陵那些事》通過讓學生探尋校門口的清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讀書護照》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的課外閱讀指導教材;《國學小讀本》是引領學生傳承國學文化精髓的校本補充教材;等等。
在「植物研究」這一課程的實施中,先讓學生和家長共同閱讀校本教材中的《嘗試研究活動指南》,接著共同種植蔬菜、花卉等植物;種植過程中,學生親手澆灌、照料植物秧苗,每星期記錄植物寶寶的生長過程……將科學閱讀、科學觀察、科學探索、科學寫作植根於家庭生活中。
系列品牌活動為載體:彰顯立德樹人思想
學校遵循「嘗試教育」理念,以「文明禮儀小天使」「講英雄故事」、端午節包粽子等系列品牌活動為載體,充分彰顯立德樹人的思想。
學校組織端午節包粽子活動,讓食堂提前採購糯米和粽子葉,並進行浸泡且掌握好程度;然後,邀請會包粽子的家長到學校指導孩子們包粽子,讓每一個孩子真正鍛鍊到位,踐行了「生活即教育」,成為瀋陽市中小學德育工作傳承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引路活動。
嘗試「興」校,打造高端精品名校
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榮獲「嘗試教育全國示範實驗學校」「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示範校」「全國最具辦學特色示範校」「全國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示範學校」、瀋陽市皇姑區先進單位等諸多榮譽稱號;並成為全國嘗試教育實驗學校、全國新教育實驗學校、中國航空學會學生會員科技教育活動基地。已結題的教育科研課題有「目標嘗試教學法的實踐與研究」「運用嘗試原理提高課堂效率」,正在進行、尚未結題的有「嘗試教學與開發右腦的研究」等。
教育,不僅是匡正個體的標尺,更是奠基國家的堅石。瀋陽市皇姑區陵西小學將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重任扛在肩上,以「嘗試教育」為抓手,構建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新型育人模式,讓學生練就一副好體魄、寫一手好字、練一副好口才、寫一筆好文章、修一身好氣質。
(劉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