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教育部等五部門發文:支持引導社工人才參與農村留守兒童...

2020-12-27 華龍網

    民政部、教育部、財政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日前聯合印發《關於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中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作用的指導意見》。《意見》圍繞「引導家庭盡責、充實基層力量、注重因地制宜、強化專業作用」的原則,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引導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參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政策措施。

    《意見》明確了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中的主要任務:一是協助做好救助保護工作。協助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家庭隨訪,協助做好對無人監護或遭受監護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疏導,幫助農村留守兒童及其家庭連結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公益慈善資源。二是配合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協助開展農村留守兒童監護法制宣傳和家庭暴力預防教育,配合調解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矛盾,引導外出務工家長關心留守兒童等。三是積極開展社會關愛服務。協助中小學校和農村社區做好安全教育,協助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社會融入服務,協助做好農村留守兒童不良行為臨界預防等。

    針對農村地區社會工作專業力量薄弱和留守兒童社會工作服務機制不完善的問題,《意見》提出以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為重點,加大農村地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使用力度。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積極培育發展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推進鄉鎮(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點建設。記者 李澈

相關焦點

  • 民政部對「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的答覆
    經商教育部、衛生健康委,現答覆如下:《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實施以來,民政部充分發揮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牽頭職能,會同相關部門大力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工作。一是推動完善政策法規體系。
  • 民政部 教育部 公安部部署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_部門新聞...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國發〔2016〕13號)精神,切實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日前印發《關於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民發〔2016〕
  • 關於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中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作用的指導意見
    從各地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需要和社會工作發展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區域差異,因地制宜確定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參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的範圍、程度和方式,確保其有序參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四是強化專業作用。培育發展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和服務機構,推廣應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參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的經驗模式,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專業優勢,促進提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成效。
  • 我國持證社工達44萬人 社工機構7500多家
    在人才培養方面,承擔全國社會工作專業學位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相關工作,部領導擔任該委員會主任,配合教育部支持全國近500所高校通過學歷學位教育每年培養4萬名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依託民政部本級社會工作培訓項目、中央組織部支持的黨政領導幹部培訓項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支持的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推動社會工作的政策宣貫、知識普及和實務培訓,全國平均每年培訓社會工作從業人員50萬人次。
  • 民政部調研組來郴調研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工作服務示範項目
    「你們這項工作非常有意義,一定要堅持做下去,幫助更多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12月11日上午,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陳小勇一行來到宜章縣湘南紅軍學校,調研郴州市羅霄山片區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工作服務示範項目,對該項目的推進給予了充分肯定,並提出了寶貴建議。
  • 民政部對「關於加強民政服務機構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的...
    以領域政策為延伸,聯合有關部門印發了促進社區服務、社會救助、留守兒童關愛保護、災後服務、禁毒戒毒、社區矯正、心理健康、脫貧攻堅、職工幫扶、青少年事務等領域社會工作發展的專門文件,推動社會工作從民政領域延伸拓展到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重點領域。
  • 新華社聚焦松滋:從「五缺」到「五有」 ,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溫暖港灣
    「下一步將引導和扶持專業社工組織、社會組織到鄉鎮(街道)、村(居)建立兒童服務站,讓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更貼近更貼心,更專業更專注,以點帶面,逐步全覆蓋。」松滋市副市長劉豔表示。作為全國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試點縣市,劉豔表示,近年來,松滋將關愛保護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從試點啟動到全面實施,逐步形成有政策保障、有平臺支撐、有溫暖關懷,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體系,全方位解決農村留守兒童「五缺」問題,讓留守兒童從「情感上缺關愛」到「有溫暖愛護」、從
  • 社會工作宣傳周(五):溫州市兒童社工機構和項目推介
    各級兒童福利機構、公益社會組織、專業社工機構、項目社工充分發揮社會工作專業優勢,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一起關愛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為兒童營造安全快樂的成長環境。機構青少年項目:「活力心課堂」青少年成長項目獲得2015年度中央財政支持,"碰撞、交融、傳承"——"甌越文化"促城市流動兒童融合示範項目獲得2017年度中央財政支持。
  • 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讓每一位老人和兒童都能感受到...
    切實發揮好村民委員會、為老服務組織在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中的作用。充分利用和發揮市場機制,通過政策保障、資金支持、完善服務、激勵表彰等,引導各類資源要素向農村傾斜,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事業,加快探索和建立適用於農村留守老人的社會支持、社會化服務體系。三要因地制宜,構建健康支撐體系。老齡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健康老齡化至關重要。
  • 河南省社工人才總量突破3萬人 社工機構在省轄市全覆蓋
    3月19日是第十三個國際社工日,當天上午,河南省、鄭州市2019年社會工作暨《河南省志願服務條例》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鄭州市二七區升龍廣場舉行。記者從現場了解到,我省現有各類社會工作人才32799人,人才總量首次突破3萬人;共有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213家,初步實現了社會工作機構在省轄市全覆蓋的目標。  活動現場,來自全省的42家社工機構、志願服務組織的社工和志願者,不僅帶來精彩的文藝節目匯演,還積極開展體驗式遊戲等,吸引圍觀的群眾參與互動。
  • 民政部就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作出解讀
    經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審議通過和中央領導同志同意,近日,中央組織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19個部門和群團組織聯合發布了《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社工規劃》)。
  • 民政部等12部門出臺《關於加強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與人才激勵...
    民政部等12部門出臺《關於加強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與人才激勵保障的意見》社工任務、崗位、薪酬、上升通道被明確 2016-11-08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勇 社工在養老院開展服務 11月2日,民政部網站公布了中央12部門聯合出臺的《關於加強社會工作專業崗位開發與人才激勵保障的意見》。
  • 瑞安社工慈善事業溫暖千家萬戶 
    瑞安市黑眼睛公益發展中心(以下簡稱黑眼睛)就是我市專業社工機構的典型,該中心獲評浙江省青少年事務社會工作示範機構,其參與的「扶貧攻堅·甘肅省榆中縣誌願組織支持計劃」 更是浙江省唯一獲評的2019年全國青年社會組織『夥伴計劃』五星優秀項目。2018年,民政部啟動第二批「牽手計劃」,當年12月,黑眼睛與甘肅鴻澤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牽手成功。
  • 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回顧與反思
    二是指時間上存在的管理失控,那就是到了周末,學校對所有留守兒童的管理都失去控制,由於留守兒童的監護人無法在此時對留守兒童繼續進行有效的監管,在學校接受了五天嚴格監管的留守兒童在心理和行為上的緊張感驟然鬆弛,利用周末上網、打遊戲,參與其他不利於其成長和發展的活動增多,五天在校的管理和教育成效因為缺乏連續性而大打折扣。這就是所謂的「五減二等於零」現象。
  • 《關於支持社會工作專業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指導意見》出臺 史柏年...
    近日,民政部、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出臺了《關於支持社會工作專業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公益時報》特別邀請國家開放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執行院長史柏年對《指導意見》進行解讀,史柏年表示《指導意見》令人振奮,並給出了上述評價。
  • 黑龍江:父母就地過年 留守兒童有專人監管
    楊曉光介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困境兒童和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保護工作,近日,按照民政部的部署要求,省民政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寒假春節期間父母就地過年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工作的通知》,就相關工作作出具體安排,明確提出要做好底數排查、落實監護責任、開展關愛服務、暢通救助渠道、落實疫情防控 5 個方面工作。
  • 發展社區社會組織,民政部推出四大計劃,2023年社區社工人才培訓...
    注重發現培養農村社區社會組織骨幹人才,加強農村社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力爭到2023年,全國普遍開展社區社會組織骨幹人才培訓,社區社會工作人才培訓累計達到245萬人次。結合編制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制定本地區社區社會組織發展專項規劃,部署、實施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提高社區社會組織服務能力項目;明確優先發展領域和重點扶持對象,加大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區社會組織支持力度,提升社區社會組織在地域分布、服務對象、業務領域等方面的覆蓋面和志願服務參與度;細化培育扶持、發展質量、內部治理、服務開展等方面工作目標,落實相關部門、街道(鄉鎮)、村(居)民委員會工作責任
  • 全國第二批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發布 兩地留守兒童關愛模式獲認可
    近日,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和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在京發布全國第二批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記者注意到,福建三明「三聚三化」精準關愛呵護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湖北松滋從「五缺」到「五有」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溫馨港灣入選典型案例。
  • 留守兒童電影《正正的世界》榮獲湖南「五個一工程」獎
    近日,在湖南省委宣傳部組織的湖南省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評選工作中,由嶽陽市委宣傳部、長沙市委宣傳部聯合申報的關注留守兒童電影《正正的世界》,感動所有評委,榮獲湖南省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並報送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 民政部、教育部關於統籌推進兒童福利領域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復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民政部官網今天發布《民政部辦公廳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統籌推進兒童福利領域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復學相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為原文:各省、自治區要指導各地鄉鎮(街道)兒童督導員、村(居)兒童主任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關愛力度,重點關注復工復產後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愛保護需求,督促監護人或受委託照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責任,著重做好復學前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要在做好疫情期間特殊兒童群體心理疏導工作基礎上,繼續發揮兒童臨時救助或心理援助熱線作用,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救助保護銜接、心理撫慰等工作,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常態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