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一步將引導和扶持專業社工組織、社會組織到鄉鎮(街道)、村(居)建立兒童服務站,讓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更貼近更貼心,更專業更專注,以點帶面,逐步全覆蓋。」松滋市副市長劉豔表示。資料顯示,松滋地處鄂西南,人口近100萬,其中農村留守兒童12214人,孤兒36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85人。圖為街河市鎮為留守兒童完成「微心願」
工作伊始,補齊制度短板是關鍵。記者了解到,2018年,松滋市委、市政府出臺《松滋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鬆滋市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依法保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合法權益為目標,建立了監測預防、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幹預「五位一體」的救助保護機制。為保障責任落實,松滋明確分管副市長擔任召集人,市教育局、公安局、衛健局等21家單位為成員的聯席會議制度,構建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聯動、家庭盡責、社會參與的關愛保護組織體系。如何打造全方位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讓更多的留守兒童感受到關愛?據松滋市民政局局長秦一雄介紹,松滋市構建了市—鄉鎮(街道)—村(居)等多層次的留守兒童關愛保護體系。在市級層面,松滋市設立市未成年人社會保護中心,配套建設生活、學習、健身、娛樂設施,常年對留守兒童開放,聘請專業社工組織入駐中心為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提供全方位服務,同時市未保中心與共青團聯合打造「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建立「12355」服務熱線,將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延伸為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專職機構,指導、督促鄉鎮(街道)、村(居)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協調市級職能部門履行職責,為分類管理困境兒童提供精準服務和保障;在鄉鎮(街道)層面,松滋市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設立兒童工作站,配備兒童督導員,協調政府、學校和社會各界力量為留守兒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法治宣傳、身心健康、道德培養、安全自護等服務;在村(居)層面,松滋市建立「留守兒童快樂之家」、娛樂廣場和親情連線室,配備兒童主任。每逢周末和大型節假日,社工、志願者會到「留守兒童快樂之家」,為留守兒童提供課業輔導、安全教育、心理疏導等服務。針對不少留守兒童父母均在外務工,無法履行監護職責的問題,松滋市不間斷開展農民工就業技能培訓和大型招聘會,面向15000名外出務工人員開展宣傳,成功促進數千名返鄉人員與本地用工企業達成就業意願。以街河市鎮為例,鎮長彭勇表示,為實施「家燕歸巢」創業就業工程,全鎮初步形成生豬養殖、優質稻種植、紐荷爾臍橙種植、油茶種植和蔬菜種植等特色產業,各村「一村一品」初具規模,共吸引返鄉創業就業人員1200餘人。針對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松滋市健全控輟保學機制,建立學校與留守兒童家庭溝通聯繫機制,每名農村中小學老師至少結對幫扶1名留守兒童。鄉鎮(街道)建設寄宿式學校,常年聘請「愛心媽媽」照料留守兒童日常起居,讓留守兒童感受學校溫暖。圖為專業人員在松滋市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室外籃球場培訓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不搞千篇一律,鼓勵百花爭豔,突出地方特色,彰顯品牌效應,每個鄉鎮(街道)都要有亮點村(居),有典型案例,以先進帶後進,用亮點促弱點。通過有序推進和不懈努力,實現政府貼心、社會關心、兒童開心、家長放心。」劉豔補充道。
編輯:小青松
來源:松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