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自貿區房價一個月漲了兩成
4月27日,前海蛇口自貿區掛牌。自貿區「掛牌效應」再次催熱了樓市,記者4月27日採訪了解到,一個月來,前海蛇口片區二手房竟然漲了兩成,前海路一帶已經沒有4萬元/平方米以下的房源,並有投資客巨資買下數套單位。自貿區真能給區域樓市創造神話嗎?受訪業內人士稱,「新概念」催生短期效應明顯,在炒作風過後以及巨量供應下,自貿區房價將回歸理性。
前海路房價告別「3字頭」
4月27日,記者在前海踩盤了解到,這裡的房價較一個月前,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鼎太風華一套78平方米的學位房,3月初的價格尚在300萬元,現在已經賣到了400萬元,漲幅約三成。星海名城129平方米的四房一個月的價格由460萬元跳漲到570萬元,漲了21.7%。陽光玫瑰園78平方米的單位售價則由340萬元升至408萬元。即使是像瑞景華庭這樣的「小個頭」樓盤,單價也由2.8萬元/平方米漲到4萬元/平方米。
「前海路一帶已經找不到『3字頭』的二手房源了,」美聯物業大南山前海F區副總經理王龍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一個月以來,前海房價漲了兩成,是近幾年漲幅最大的一波,而且成交量同步放大,部分緊俏名校房源缺貨。」
蛇口房價同樣漲幅驚人。
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蛇口4月二手房價為4.3萬元/平方米,環比上漲10.3%。中原地產和安居客成交數據顯示,愛榕園住宅樓4月均價為5.2萬元/平方米,較3月的4.2萬元/平方米,漲幅23.8%。四海公寓目前售價為4.3萬元/平方米,一個月漲了9000元/平方米,漲幅26.5%。高端盤半島城邦的房價也在近日首次突破6萬元/平方米,環比上漲了兩成。
掛牌短期效應明顯
「自貿區對蛇口和前海帶來豐厚的政策紅利,掛牌對區域房價產生了較強的短期刺激作用。」深圳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經理王飛如是說。
上海自貿區掛牌當月,自貿區輻射區域如高橋板塊、川沙板塊及臨港新城板塊內商品房均實現爆發式增長,商、住、辦等不同物業形態也均呈現不同程度的量價齊升。自貿區未掛牌之時,其輻射區域內眾多樓盤已開始大打自貿區概念。距離掛牌還有一周的時候,臨港和外高橋地區的住宅價格上漲了將近兩成,外高橋的辦公樓價格也有15%以上的漲幅,當地倉庫、廠房更是有價無市。從克爾瑞機構監測數據可以看出,外高橋、川沙以及臨港新城板塊2013年9月商品房成交量環比分別大漲281%、97%和210%,成交均價也開始逐步上揚。
深圳商報記者採訪了解到,投資客也在積極入市。一投資客連續買入前海路6套剛需盤,總價達2500萬元。福田、坂田一些投資客也在近期購買了多套二房單位。
王龍表示,現在全市的置業者都把眼光和資金投向了這裡,房價在短期內得以快速上漲。
克爾瑞機構研究員楊科偉認為,就上海自貿區的前車之鑑,自貿區概念所帶來的樓市提振作用僅在短期內存在,長期更有賴於產業的導入和區域人口的增加。
自貿區房價將回歸理性
楊科偉認為,自貿區建立後對區域經濟、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並非如最初預想的那樣,更與一般市民生活關聯相去甚遠,輻射區域房地產市場迅速退燒,表現出明顯的後勁不足。
作為外高橋保稅區的直接輻射區域,高橋板塊將市場火熱勢頭延續到2013年年底,洋山深水港保稅區輻射區域——臨港新城板塊堅持高漲勢頭僅兩個月,川沙板塊更是次月大幅回落。除川沙板塊在迪斯尼輻射效應的支撐下仍時創新高外,其餘兩板塊成交量便一路走低,臨港新城板塊近一年半來的月度平均成交量甚至不及自貿區確立前期。
高力國際認為,儘管短期投機行為活躍,這些地區的長期房價增長仍將受制於基本面因素,如基礎設施、建築品質、通達性和鄰近的配套設施。
第一太平則認為,相比上海自貿區,前海自貿區在地理位置和特區優惠上都有優勢,從輻射周邊經濟的能力上更強。隨著前海開發和交通、商業配套的進一步完善,周邊住宅會有比較大的增值空間。
今年前海周邊有大量住宅樓盤入市。南山預計會有157萬平方米的住宅供應入市,為去年住宅供應面積的兩倍,會對周邊住宅銷售造成一定壓力。考慮前海周邊房價已經不低和今年住宅的大供應量,保守估計未來前海周邊房價會有10%以上的漲幅。(記者 陸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