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返場」:一場官方活動與私域流量的暗戰

2020-12-18 懂懂筆記

雙十一「千億」購物狂歡節落下帷幕後,另一場蠶食餘熱的節目——由商家自行發起的「返場」活動又開始了。

近幾年雙11之後的「返場」似乎已經成為商家促銷的重頭戲,這也讓一些消費者不再沉浸在「錯過一天,再等一年」的懊悔當中。有部分業內人士透露,近幾年「返場」活動的優惠力度,甚至不亞於雙11活動當天。

今年的雙11非官方「返場」活動持續到了19日左右。截至20日,還有部分電商店鋪依舊掛著「返場」招牌,發放著和活動當天折扣力度優惠一致的「優惠券」。

不斷更的優惠,原本對消費者是一件好事。但是,今年的「返場」活動裡也有著大量不和諧的聲音,不少渾水摸魚的商家和灰產混跡其中,各種鬼蜮伎倆讓這一輪返場凸顯了弔詭的氣氛。

狂歡「返場」 不斷,「野外」下單頻現

「返場這幾年都有,但今年時間特別長,形式也特別亂。好多促銷都是通過社交軟體發送的。」

「感覺前幾天又收到了很多返場優惠活動的廣告,有的優惠力度比雙11當天還大。」

剛剛在雙11活動中「剁手」超過萬元的消費者雅麗告訴懂懂筆記,這幾年各種電商活動前總有朋友邀請她加入一些「返利群」、「內購群」、「優惠群」,今年雙11更是格外的熱鬧。

購物前之前,這些群裡都發布了大量內購優惠券、活動抵用券,在雙11結束後,還陸續有商家「返場」推送優惠券,力度相當誘人。

「不過最近幾天推送的返場活動很多都不是口令,儘是些連結和二維碼。」雅麗表示,儘管這些「廣告內容」的話術、圖片都含有主流電商平臺的圖標或名稱,但是點擊或者掃碼進入之後,都是一些陌生平臺或小程序店鋪的購買頁面和連結,「手機頁面看著和大電商平臺的頁面差不多,但仔細一看還是能發現,不是正規軍。」

某內購群裡大量碰瓷雙11活動的宣傳連結

好奇的雅麗按照這些頁面上所顯示的商品、商家名稱,在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搜索了一下,均查無結果。只有零星的幾個商家,在淘寶平臺上開了企業店。她很快就發現,這些企業店沒有參加任何優惠活動,也沒有優惠券領。

這就怪了,那些大量發放的返場活動優惠活動,為何查證後卻是幾家毫無優惠活動的企業店?

由於這些優惠商品的頁面,乍一看都有京東、天貓的名稱,但是點擊去都非官方電商平臺,群裡有好幾位群友也頗有微詞,開始質問發布宣傳推廣、購物連結的群管理員。然而對方卻理直氣壯的回覆:商品都是真的,「假一賠十」。

「不是一個群在發,很多(內購)群都在發類似的返場優惠連結。」雅麗告訴懂懂筆記,除了內購群裡有這種所謂的返場信息外,身邊不少朋友也都在朋友圈、私信裡轉發了一些「碰瓷」正規電商平臺的返場優惠宣傳。

這種碰瓷電商平臺的商品雖然價格超低,但是連自己的平臺或者店鋪都是虛的,賣的東西會不會更不靠譜?

「問過身邊的朋友和群裡的群友,還真有人買過這些連結裡的商品,也能收到貨,感覺也不是假的。」雅麗詢問了一圈發現,收到貨的朋友表示這些商品大多陌生或者不太知名,質量也相對一般。

這些產品沒有參加雙11各大電商平臺的購物活動,甚至在主流電商平臺上連店鋪都沒有,純粹靠碰瓷在推廣所謂的特惠商品。那麼,發布宣傳連結的那些群管理員,為何敢向群友承諾商品「假一賠十」呢?

不知名小品牌,引流「抗衡」規則

「只是說商品假一賠十,這樣的承諾怎麼不敢說呢。」

就以上問題,懂懂筆記諮詢了幾位電商運營領域的專業人士。從事電商代運營近十年的禤毅告訴懂懂筆記,每當電商購物節臨近,就會有不少代運營、商家拉起所謂的「內購優惠群」,為的只是創造更多的私域流量。

通過內購群分享優惠,讓更多消費者能夠通過優惠券到相關商家店鋪裡消費,參與方都是各取所的。近幾年,大量中、小電商門店因為得不到官方流量傾斜,都青睞通過內購群的方式推廣引流,「這幾年,很多在電商平臺花錢辦活動效果不佳的商家,也都開始加入建群引流了。」

一些「李鬼」APP電商頁面完全複製知名電商平臺

無論是代運營機構還是中小商家,建群分享所謂的內購優惠券,都是為了和獲得「公域流量」傾斜的官方平臺進行抗衡。所以,其發布的推廣商品大多是真的,「即便通過第三方電商工具或小程序購買,也有一定機率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因為有的商家是真的想賣東西盈利。」

這些連結或者宣傳廣告的宣傳圖上,為何都要「碰瓷」打著正規電商平臺的名號或Logo?

禤毅解釋稱,一部分原因是一些小品牌在主流平臺上經營的店鋪,因為資金有限無法參與雙11活動;有的小商家則是沒有在這些電商平臺上開店,只是想在電商節期間清庫存。

「他們都明白雙11的營銷宣傳影響力巨大,因此有不少不入流的小商家,就想通過碰瓷大平臺的方式,為自己商品背書。「據禤毅了解,多數小商家都是通過代運營機構發布、宣傳自己的商品,而這些代運營機構擁有不少微信群,通過假借「優惠返場」等名目發布「碰瓷」連結,能引導大量消費者購買。

「雙11大家都剁手剁紅了眼,有時候用戶一看到返場優惠就會點,就會下單。他們根本不會注意到底是天貓、京東的官方店還是其他平臺,甚至不會留意成交和付款是不是通過微信支付、支付寶。」禤毅強調,儘管從支付方式就可以鑑別是否為主流電商平臺,但還是有一些消費者為了優惠願意嘗試,「有些商家還會做成助力鏈,鼓勵消費者轉發,賺取贈品。」

消費者曬出的所謂9.9元「高品質」核桃,空殼空心居多

據QuestMobile發布的2019雙11洞察報告顯示,雙11活動當天,就有6.6億網民活躍在移動購物行業中「剁手」。哪怕裡面有5%的人是通過私域流量進行了購物行為,這就是近3000萬消費者。

「大家都在買買買,有多少消費者在購物的過程中是被碰瓷的私域流量套路了,無從知曉。」禤毅分析,這些碰瓷主流平臺的優惠推廣和連接,利用的就是消費者的「慣性思維」。因為其宣傳的優惠商品大多是小品牌的真實貨品,代運營機構自然敢在宣傳過程中承諾「假一賠十」。

那麼,這些碰瓷宣傳連結的商品是不是百分之百可以放心呢?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那些打著主流電商平臺旗號給消費者「送禮」的活動,有不少是灰產的伎倆。

誘惑宣傳的背後,滿滿套路和騙術

「說是返場活動,只要購買指定商品,就送精美行李箱。」

雙11活動結束之後,家住惠州的張女士收到了一位微信好友發送的促銷圖片信息。內容顯示某品牌商家正在舉辦雙11促銷「返場」活動,前300名參與的消費能免費得到一個20寸鋁鎂合金行李箱。

內容說明的旁邊,附有電商平臺的二維碼,提示要掃碼後購物。有些心動的張女士長按屏幕識別圖片中的二維碼,之後微信非但沒有跳轉至購買詳情,反倒彈出了添加好友的請求頁面。

某內購群裡碰瓷知名電商平臺的「免費贈送」活動

「說是要添加一個叫新品贈品的助手,我就問他參與什麼購物活動,才能得行李箱。」張女士心想,如果購買的商品剛好是家裡需要的,且價格合適的話可以考慮,畢竟購物後還能白得一個鋁鎂合金行李箱。

這位助手似乎「讀懂」了張女士的想法,詢問她有什麼「心水」商品想要購買的嗎?由於家中抽紙剛好用完,張女士便告訴對方,想購買、囤積一些家用的抽紙。

「助手馬上給推薦了一款抽紙,品牌從沒聽過,但是說絕對為原木漿紙。六包只要13.99元,比市面上很多品牌都便宜。」張女士回憶,當時助手表示只要在購買頁面上下單十提六十包抽紙,在收貨後點擊確認並好評,憑截圖就能領取鋁鎂合金行李箱一個。

張女士多少留了些心眼,為了防止被騙仔細看了對方推薦的購買頁面,從域名和頁面設計上確認是某主流電商平臺無誤,就放心的下單購買了,「前兩天拿到了快遞來的抽紙,感覺也沒問題,我就確認收貨並且好評了。」

截圖給了助手之後,卻發現對方不回復了,也不提贈送的鋁鎂合金行李箱。朋友告訴她,這估計是已經被對方拉黑或刪除好友了。她立刻找到所購抽紙的賣家客服,對方卻表示根本沒有發布過這個促銷活動,對此完全不知情。

張女士在對方網店頁面仔細查看,確實沒有任何字眼提及贈送行李箱。自認倒黴的她,將這個經歷發在朋友圈裡,希望提醒身邊的朋友提防類似的「返場」騙局。沒想到不少朋友留言表示被類似的「返場」活動套路了,「有朋友在『山寨』商城上買了幾樣東西,現在都還沒到貨呢,更別說贈品了。」

消費者曬出的可溼水「大包」抽紙

懂懂筆記近日在12315和黑貓投訴平臺上發現,已經有不少消費者投訴,自己被不良商家、灰產機構矇騙,購買了「碰瓷」連結和圖片宣傳中的商品,要麼是沒有得到贈品,要麼是完全沒有收到商品。

有業內人士分析,這些案例中所謂的領獎助手,和網店的商家可能是一夥的,通過假借贈品信息引導消費者購物,為商家引流,但是消費者索要贈品時卻翻臉不認人。

即便是正規平臺上的正規賣家,也會以助手是「第三方」為由,表示對買贈活動完全不知情,在賺了流量、銷量後,推脫相應的承諾以及責任。類似張女士這樣的情況還算好的,至少買的還是正規電商平臺店鋪的商品,有的消費者在點擊連結(掃碼)後,甚至連十提抽紙都拿不到。

【結束語】

雙11讓幾億消費者剁手之後盡開顏,但也讓一些消費者被混跡其中的套路、騙術所矇騙。很多消費者為了「實惠」,在和主流電商平臺層出不窮的優惠玩法鬥智鬥勇時,也被大量碰瓷營銷甚至是誘導騙局所傷害。

儘管這樣的伎倆平時也偶有發生,但在雙11期間借勢而為之(尤其藉助碰瓷手段),的確讓部分在購物狂歡中殺紅眼的消費者失去了理性,從而衝動上當。要麼買到了庫存積壓商品,要麼竹籃打水一場空。

無論優惠多麼巨大,贈品多麼誘人,買家在「剁手」的過程中一定要擦亮雙眼。至於那些所謂內購群、親友團購群裡的連結和二維碼,咱就別亂點、亂掃自尋苦惱了吧。

——————————————————————————————————

微信關注公眾號「懂懂筆記」每天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最熱的科技圈資訊~

多年財經媒體經歷,業內資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眾多,信息豐富,觀點獨到。

發布各大自媒體平臺,覆蓋百萬讀者。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微信思維》、《微信力量》三本暢銷書的作者。

相關焦點

  • 惠氏啟賦:對品牌而言,雙11是一場內容智造的溝通盛宴
    玩轉古裝內容,提前佔據消費者心智眾所周知,雙十一電商大戰實際上是一場流量爭奪大賽,但是對於競爭最為激烈的品類之一「嬰幼兒奶粉品牌」而言,如今的客流爭奪不再只是「價格巷戰」,更是一場品牌之間產品研發、營銷策略和打法、物流、消費者溝通與服務的全方位對抗賽。
  • 2019雙11洞察報告:全網6.6億人剁手,私域流量崛起、直播加入戰局
    這當中,用戶玩兒法是明修棧道,全渠道、全景生態流量才是暗度陳倉:私域流量、小程序、社交關係鏈,成了不可說的秘密,直播帶貨、短視頻更是成了電商分發邏輯的大變局。為什麼這麼說呢?傳統電商本質依舊與線下類似,是人找貨,到了直播、短視頻和社交關係鏈,將這個本質顛覆了,變成了貨找人。
  • 田柯:微信私域流量運營方案!
    現有哪些私域流量可以轉化成微信私域流量(淘寶客戶聯繫人、銷售人員清單、客戶群、公眾號粉絲等) c. 最後我們是否適合做MGM裂變活動:在公域平臺做活動,在微信平臺(公眾號、個人號、微信群)做活動,帶來一些裂變流量。
  • 私域流量是什麼意思?品牌企業如何把公域流量轉私域流量?
    近兩年,私域流量的概念不斷被提起。至於私域流量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私域流量更容易被轉化?企業怎麼把公域流量轉化成私域流量?很多人都是雲裡霧裡,今天,JINGdigital與大家具體分析一下關於私域流量的常見問題,希望能為大家答疑解惑。
  • 以雙十一活動為例,淺談寶島眼鏡私域流量建設
    今天這篇內容,我們來談談寶島眼鏡是如何轉型數位化並組建私域流量池的,也歡迎大家進卯尚交流群發表你的看法。一、驗光服務寶島的驗光是需要收費的,相較於大部分眼鏡零售店而言,可能是個不利因素?實則影響並不大。
  • 雙11難+難,13條營銷指南讀懂雙11
    一方面在微博平臺,通過官微帶話題官宣,為話題帶去較多流量,另外藉助明星效應助力提升品牌話題影響力;在抖音平臺,官方發起視頻挑戰活動吸引網民參與話題互動;在小紅書平臺,KOL親測產品效果展現產品功效,評價產品對消費者具有較強吸引力,通過分享護膚、美妝攻略自然融入產品信息也是宣傳產品的一種有效方式。
  • 馬化騰首次聊「私域流量」,真香!
    結果書到了一看,裡面很大篇幅都是在講企業做私域流量。在序言中,馬化騰寫道:針對流量困境,騰訊智慧零售團隊聯合業界夥伴,提出了「.com 2.0」私域業態,通過小程序官方商城、官方導購和超級社群三類典型的思域業態,組建基於微信生態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掌握在零售企業手中的自有流量,實現以連接驅動增長
  • 搭建了「私域」還是沒有流量?你真的了解私域流量嗎?
    在網際網路經濟時代,流量兩個字牢牢牽動著企業的動向,有流量才有利潤是不少網際網路公司信奉的理念。而近幾年開始,「私域流量」這一詞被反覆提及,各家公司都開始搭建自己的私域流量陣地,想要從中攫取利益。
  • 你知道什麼叫「私域流量」嗎?
    業界一度盛傳一則小道消息,說微信一夜封禁三千萬個號——後微信官方澄清,截止2019上半年,共計對上百萬明確使用外掛的帳號,進行了短期或永久限制處理。這已足以令許多從業者震驚。也是做「群控」軟體的公司微群管家對36氪埋怨,都怪虎贊這樣的公司太高調了。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虎贊在滬杭、廣深等地辦了多場線下培訓和宣傳活動。
  • 什麼是私域流量?怎麼做私域流量?
    那麼企業該如何做好私域呢?《超級連接》這本書主要給到了關於「小程序商城」、「官方導購」和「超級社群」的方法論。這 3 個模塊,是經過實踐和打磨的,並且可複製、可規模化、可持續。具體怎麼做,我們來看看。1)小程序商城2019 年,小程序交易總額超過 8000 億。可以說,小程序商城已經是消費者的重要購物渠道之一。
  • 雙11難+難!13條營銷指南讀懂雙11
    一方面在微博平臺,通過官微帶話題官宣,為話題帶去較多流量,另外藉助明星效應助力提升品牌話題影響力;在抖音平臺,官方發起視頻挑戰活動吸引網民參與話題互動;在小紅書平臺,KOL親測產品效果展現產品功效,評價產品對消費者具有較強吸引力,通過分享護膚、美妝攻略自然融入產品信息也是宣傳產品的一種有效方式。
  • 直播電商市場破萬億,快手抖音瞄準私域流量
    本次2020直播電商大會是新榜自疫情平穩以來舉辦的第一場大型線下活動,通過線下參與、線上直播的方式共同進行,由中國企業直播頭部梯隊服務商微贊全程進行直播。據悉,本次大會有上千位行業精英現場參與,在微贊直播平臺上累計在線觀看也高達23.54萬,可見直播電商熱度不減。
  • 私域流量+會員卡+分銷萬信科技增長三板斧受熱捧
    01私域流量的多元化價值私域流量是今年運營圈最火的話題,線下門店如何玩轉私域流量?黃天文在演講中指出,線下門店天然就是有流量的,這部分流量成本,已經攤在商戶日常經營的房租等成本中。對網際網路公司來說,流量和用戶都是可觸達的,而線下門店的選址決定了客流,做生意靠天吃飯,營銷沒有抓手。
  • ​中國移動旗下泛智能終端直銷系統,「和助力」和私域流量很搭
    從字面解釋,公域流量,公就是公眾,意思是粉絲是屬於公眾平臺,和你個人無關;私域流量,私,相對於公而言,是你自己的,粉絲是因為你這個人來的,與平臺無關。劉潤老師有個比方:「抖音,更偏向於培養的是公域流量;而快手,更偏向於培養私域流量。」 如果從銷售角度來講,可以用天貓在2019年提出的「旗艦店2.0升級計劃」來看,天貓商家從對「貨」的運營全面轉向對「人」的運營。本質可以說是針對私域流量的運營。
  • 私域流量的構成解讀
    相信大家從去年開始對於私域流量這個詞彙就已經覺得非常的不陌生了,因為都在提私域流量。很多人認為私慾流量就是在微信生態裡面的,這個觀點相對來說比較片面,今天我們來講講私域流量到底該如何進行解讀。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運營區別在做整個的全域會員部署的時候,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沒有絕對的說法,而是兩個相對的概念,某些情況下的私域流量當中也有著公域的成分,在公域流量中的某些場景下也有私域的成分,所以私域和公域不是一個絕對的概念,而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更多的是基於我們在不同的場景下面來對於用戶的不同的行為習慣來做不同的區分度。
  • 私域流量是什麼意思?一文解釋私域流量變化史!
    中國網民數量超過10億,趨近於人口總數,網際網路上的公域流量已經逐漸飽和,但隨著網際網路企業的不斷增加,流量出現求大於供的情況,流量獲取的成本也水漲船高。因此私域流量對企業有更大的價值。那麼,私域流量到底是什麼意思?私域流量有著這樣的變化發展史呢?一、私域流量是什麼意思?
  • 企業數位化轉型,都開始做私域流量轉投小程序直播了?
    遭受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處於冰封狀態的零售業,自救回血就是首要目標,於是轉投直播獲取流量賣貨,成為了順理成章的重要選擇。2019 年雙11,淘寶直播帶貨銷售額 1 天就突破 200 億元,這讓所有商戶都看到了直播帶貨的威力和潛力。而且,有權威機構指出,預計 2020 全年主流直播電商平臺,全年帶貨金額將突破 4000 億元。
  • 企業微信私域流量如何運營
    「私域流量」對企業來講,不就是自己的「地攤」嘛,又該如何經營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呢,之前做私域流量的企業運營們大多都是做在微信個人號進行裂變,但是微信的各種打壓限制,想在個人微信號上做好私域流量是越來越難,在前段時間微信官方突然之間對wetool這個第三方工具進行封殺,在微信被封號的同時,又少了一個輔助運營工具,這一下是讓運營人們紛紛叫苦不堪,騰訊官方這一番操作下來即使對第三方工具的一個打壓
  • 私域流量有多重要?超盟U品如何打造專屬商家的私域流量?
    【編者按】吳曉波在2018年底就說過:2017年以來所形成的私域社交流量,我認為會在2019年出現井噴,平臺流量變得越來越貴,消費者在平臺上獲得信息的成本變...吳曉波在2018年底就說過:「2017年以來所形成的私域社交流量,我認為會在2019年出現井噴,平臺流量變得越來越貴,消費者在平臺上獲得信息的成本變得越來越高,企業通過平臺獲得消費者的成本也越來越高。所以,社交的私域電商在2018年已經被證明是今天效率最高的電商模式。」這是「私域流量」第一次被作為概念性詞彙提出。
  • 李佳琦、完美日記如何玩轉微信私域流量
    今天我想和大家簡單聊聊,李佳琦、完美日記是如何通過私域流量這個新渠道,來獲取和維繫自己用戶的。一、關於私域流量的定義私域流量屬於網絡熱詞,並無官方釋義,但市面上有著各種各樣的定義。普遍來說,私域流量就是相對公域流量而言。比如個人頭條號之與頭條,個人快手號之與快手,企業微信號之與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