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藥企業於亂市尋方向:水質改良劑大多成忽悠

2020-12-20 水產養殖網

漁藥企業於亂市尋方向:水質改良劑大多成忽悠

2014-11-27 09:5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前沿》        瀏覽量: 2319 次 我要評論

漁藥市場的混亂或許可以歸因為養殖市場盲目地追求產量,才會吸引聞利而來的諸多小廠家,對於真正在做漁藥的企業而言,或轉型或專注,各家的特色化正在逐步顯露。

漁藥行業的蓬勃和混亂,某種程度上跟水產養殖產量的提升不無關係。之中的邏輯是,養殖戶追求效益,想方設法提高養殖密度,勢必需要增加飼料投餵量,直接的後果便是造成水質變差,魚病增多,此時的主要解決辦法離不開漁藥——這是廣義上的說法,包括治療魚病的藥品,因為疾病較多,過去幾年也讓漁藥企業得到發展的機會;另一種就是非藥品範疇的漁藥,比如水質改良劑等調水產品。

漁藥按照傳統被劃分為殺蟲製劑、消毒殺菌劑、內服藥和水質改良劑四個方向。對於殺蟲製劑和消毒殺菌劑兩個板塊,武漢中博水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李遠國認為對症下藥是一件麻煩的事,因為養殖品種多,不同養殖品種對藥物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樣。「指環蟲種類不一樣,每一種對藥的敏感程度不同,中博在車輪蟲和指環蟲上面已經做了許多探索工作,積累了很多經驗但依舊不能夠保證做到藥到病除。」李遠國表示。

在消毒殺菌劑方面,李遠國表示現在海淡水養殖品種致病菌的病原太多,同一種消毒殺菌製劑能不能對不同致病菌有同等的殺傷力值得思考。「我天天關注的問題就是這種殺菌製劑用下去效果怎麼樣。」李遠國提出必須關注殺菌劑對病毒的作用有多少,因為病毒具有水平傳播的特性,應該明確哪種藥物對水平傳播的病毒有殺傷作用。

2004年新的《獸藥管理條例》開始實施,2005年地標升國標,明確了漁藥的定義,這也讓很多漁藥企業只能走水質改良劑一條路可走。

水質改良劑大多成忽悠

「水質改良劑這一塊,如果對市場上的產品抽檢的話,會發現70%都是騙人的。」武漢一位從事漁藥多年的行業人士表示,如果想要真正做到調水質,最少需要三種東西,但是市面上很多水質改良劑裡面的成分是沒有效果的,比如說真正的日本EM菌是85種菌複合而成,而市場上只含有2-3個菌種的也叫做EM菌。

對於為何水質改良劑能夠發展迅速,各家持有的觀點大同小異。「養殖戶現在的用藥意識比以前加強了很多,所以說漁藥的銷量一年比一年大,大大小小的非藥品公司成立了很多。」湖北泱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趙宇江分析道,現在的養殖戶認為不用藥,產量就高不起來,賺不到錢,這也是漁藥銷量一年比一年大的原因。華揚動保水產事業部總經理王波則認為,傳統的養殖戶都是以治療為主,而這兩年養殖戶的保健和預防意識比以前加強很多。

「水質改良劑發展快,根本在於國家沒有一個衡量標準。」武漢九州神農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華稱,甚至認為水質改良劑市場已被做亂,大部分成了忽悠養殖戶的工具。李遠國對此持有相同的看法,他認為所有的藥物要解決的都是讓生態系統平衡的核心問題,如果把生態系統搞好了,魚就不會得病。現在大家都關心水質改良劑的原因在於批准一個獸藥太難,所以只能走非藥品這條路,而非藥品全部劃分在水質改良劑裡面,這就搞得養殖戶不知道買的到底是殺蟲製劑、殺菌劑還是抗生素。

「你只要用我的改水劑就行了,這句話已經成為很多非藥品企業忽悠老百姓的口頭禪,實際上殺寄生蟲、殺藻、抑菌等都可以改良水質,但是老百姓對其就不清楚。在高密度養殖下,肯定會有各種不良的水質表現出來,用同一種辦法不能改變所有不良水質,能治百病的藥肯定是假藥。」李遠國對市場上的忽悠表示揶揄。

部分改水劑或將走向原料化

水質改良劑企業泛濫成災,在養殖一線的漁藥技術員張明(化名)講道,一個廠家的年銷售額能達到30-40萬元,但成本只有5-10萬元,這個廠家實際上是只有一個人在負責採購、生產、銷售。「原料簡單,個人就能生產,這是最基本的原因。」王建華對地方性小企業佔了市場大份額的現象如此點評。

對於王建華所說的地方性小企業能夠生產大量的水質改良劑的原因在於原料簡單,王波也表示認同並認為有些水質改良劑最終會走向原料化的結局。他用過去常規用來改水的硫代硫酸鈉舉例分析,硫代硫酸鈉原料僅是1元/公斤,而經過工廠包裝後賣價多為7-10元/公斤,如果客戶不知道這之間的差價,小廠家會以低於市場平均價的價格銷售從而對市場造成一定的衝擊,王波分析這種衝擊發展到最後會出現客戶選擇直接進購原料的結局,小廠家在那時便會失去市場。對於小廠家在市場上為何能以低價銷售產品,王波認為原因之一是小廠可以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如果在一個地方被發現質量虛假,小廠家還可以換一個地方繼續賣虛假產品;其次小廠家沒有研發、管理和稅務成本。「藥廠是真正的有科技含量的做下去,搞點東西分裝是做不長久的。」王波表示這種沒有科技含量的企業最終不會長久,如果行業不監管,這種企業必定會在客戶最終購買成產品原料時消失。

藥企經營出現特色化

雖然從目前的漁藥市場來看是外相混亂,從走訪的情況來看,武漢的漁藥企業都已經有了自己發展的方向,各家的特色化正在逐步顯露。

「漁藥企業該做的事情是治魚,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李遠國從「漁藥」二字的含義上分析,認為漁藥的作用是治療魚病,漁藥企業也應該做這件事。武漢中博水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艾桃山認為漁藥是一個必須的存在,但是技術服務才更能夠體現中博的價值。艾桃山將「中博一直在弱化藥的概念,中博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服務」一直掛在口頭來表達技術服務是中博非常看重的一個方面。

「現在藥實際上是在等病用。」王波認為自從國家將地標升為國標,漁藥就跟保健品的區分開始明確,如果沒有魚病的出現,漁藥便沒有銷量,而保健品則在養殖過程中一直被需要,這是漁藥企業向保健轉型的原因。王波表示,華揚目前更為關注常規的保健、如何改善養殖環境、提高養殖動物免疫力。

「目前真正做藥的都不局限於病,現在跟養殖戶談保健他們都能理解。」在談到動物保健品市場情況時王波這樣說道,並表示2014年華揚動保在內服藥和環境調理板塊銷量增幅大於20%。武漢華揚動物保健集團董事長張金林對於為何將華揚未來的方向定位於動保事業時稱,只有保健,養殖戶用藥的成本才會最低。張金林認為養殖戶隨著養殖技術的提高,他們會主動思考如何降低養殖成本,而使用保健品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王建華表示目前魚病多是因為消費市場盲目追求讓魚如何長得更快。「養殖戶為了提高長速而投餵過多的飼料,導致魚體的免疫力下降,這就容易出現魚病。」王建華分析認為水質改良劑市場繁榮,也是養殖戶為了提高養殖成活率大量使用,又容易被虛假宣傳和編故事欺騙的緣故。在這種背景下,王建華強調九州神農會專注於國標藥物的生產,並認為目前已經不能把改水劑列為漁藥的概念中。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漁藥連鎖店利洋好潤幫成的亮點與痛點在哪裡?
    漁藥連鎖店利洋好潤幫成的亮點與痛點在哪裡?傳統漁藥銷售大多依賴經銷模式,主要受限於漁藥企業規模偏小,技術力量薄弱,企業的管理機制不完善,導致專業的技術人員匱乏,而經銷模式可以緩解漁藥企業人手不足的壓力。但當漁藥企業的銷售渠道高度重合之後,競爭帶來的生存壓力迫使企業有自建或聯合渠道的必要,也就是連鎖藥店(通常包含直營店或加盟店兩種形式)。
  • 淺談過氧化物水質改良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淺談過氧化物水質改良劑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出處:水產前沿 作者:艾桃山 水產養殖網 2014-08-06 00:04:00   文/武漢中博水產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湖北省漁用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高祥林、李遠國、艾桃山  含有過氧基、 具有氧化能力且能改良養殖水環境的化學製劑通稱為過氧化物水質改良劑,常見的有過氧化氫、過氧化鈣、過碳酸鈉、過氧化尿素、過一硫酸氫鉀等,它們的主要特點是對水環境不產生二次汙染
  • 水產品再曝安全問題 禁用漁藥怎麼還在用?
    採訪對象供圖「這類禁用漁藥禁止使用的原因,主要體現在人食用含有禁用漁藥的水產品後,會產生過敏、炎症等症狀,此外還會產生毒性作用,並對胃腸道微生物產生影響等。」胡鯤表示。而對於已批准的漁藥,依舊要遵守劑量、休藥期等相關規定。
  • 漁藥使用中各種誤區,如果不注意,將事倍功半!
    從生產企業資質講,有通過GMP的獸藥生產企業,還有非GMP獸藥生產企業,現在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GMP企業正在換包裝,將殺蟲劑、消毒劑等獸藥產品標註成非獸藥甚至調水的產品來銷售,因為一旦標註為獸藥,執法部門就會經常檢查,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醫療事故的話,後果也相當嚴重,而一旦標註為非獸藥後,幾乎沒有監管。3、飼料企業強勢進入。
  • 理性看,辯證用——亂象之中談漁藥(一)
    》        瀏覽量: 3370 次 我要評論   本以為從2005年實行GMP認證以後,漁藥生產企業會徹底洗牌,沒想到原本只做畜禽類獸藥的企業名正言順地大舉進軍漁藥行業
  • 養殖塘投了水質改良劑 第二天魚死蝦亡螃蟹反常
    養殖塘投了水質改良劑 第二天魚死蝦亡螃蟹反常2010-08-13 09:2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現場遺留的「碧水安」空瓶子&nbsp&nbsp&nbsp&nbsp為了改善水質,溶解水中的有害物質,南京市高淳縣一水產養殖戶在塘裡投放了一種名為「碧水安」的水質改良劑
  • 水產漁藥及微生物企業需要戰略嗎?
    水產漁藥及微生物企業需要戰略嗎?筆者在《漁藥市場的營銷之殤》(詳見2009年8月刊),曾經談到過,即使在養殖業迅猛發展的近十年內,在銷售額上有大幅度增加,並且能超過2000萬元的企業都極少,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狀,因此很多高層管理、中層管理開始探討起「戰略」,甚至我們有些業務主管也將老闆的戰略思想當作一項經常念叨的事情。
  • 高密度水產養殖成為主流後,水質改良成為可持續健康養殖核心問題。
    在行業面臨著層層洗牌,許多中小企業都漸漸退出市場的情況下,廈門斯爾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卻迎難而起,在短短時間內迅速發展成為水產養殖行業值得信賴的品牌,產品暢銷江蘇、浙江、廣東、湖北、福建、雲南、四川等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並在江蘇、上海和安徽設有辦事處,其做「可持續健康養殖的倡導者」的經營理念有何獨到之處,未來水產動保企業又將朝著什麼樣的方向發展,我們來聽聽斯爾特生物總經理武小連的分析。
  • 涉案近200萬 「水質改良劑」 依標籤判定為獸藥
    涉案近200萬 「水質改良劑」 依標籤判定為獸藥2020-11-03 09: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質改良劑」&nbsp依標籤判定為獸藥山西省永濟市人民法院刑&nbsp事&nbsp判&nbsp決&nbsp書(2020)晉0881刑初12號公訴機關永濟市人民檢察院。
  • 禁用漁藥屢禁不止,這鍋到底是誰的?
    在養殖動物的生產過程中,動物出現各類與養殖最終目的——「得到可上市規格產品」相違背的狀況時,大多需要獸藥登場。獸藥並不可怕,使用合規準許、合法劑量、嚴遵規則出產的各類家畜(包括水產品)是安全、可放心食用的。
  • 梅雨季節易發魚病的防治措施及漁藥的正確使用
    &nbsp控制密度,加強管理,防止凍傷&nbsp控制池塘成魚或魚苗密度,避免因密度過大引起缺氧;查看養殖魚類活動狀況、攝食情況、水質變化情況以及天氣變化情況,防止疫病的暴發與流行。3.&nbsp及時投喂,加強營養,恢復體質&nbsp水溫逐漸上升時,根據吃食魚的數量、魚體大小和攝食能力,逐步增加投餵量。
  • 7成職場人被忽悠獎金難兌 被「晃點」者3成跳槽
    近日,智聯招聘展開了一項為期兩周的僱主誠信調查,有5000餘名職場人參與,結果顯示,有超過70%的職場人曾被僱主忽悠,其中提成和獎金無法兌現成為投訴最多的問題。  超過七成職場人被忽悠  調查顯示,70%的職場人曾經被「畫餅充飢」過。提成和獎金是被「忽悠」最多的內容,比例達到了25.3%。
  • 魯迅:尋什麼烏煙瘴氣的鳥導師!
    小時候看小品《賣拐》,覺得好笑是好笑,就是太過誇張了,人怎麼可能那麼傻,被人如此容易地忽悠了。等到經歷些許世事,才知道,小品並不是很虛。很多人,並不大願意動腦袋。很多大忽悠的手法,並非有多麼高明,只要人認真過一下腦,就會發現出問題。教別人成功學,他自己成功了嗎?
  • 讀懂這篇報告,你的水產動保企業銷量就能快速過千萬
    獸藥企業較多開始關注水產漁藥及非藥品行業應該在2012年前後。但是高密度的增加勢必帶來諸多的問題:&nbsp三角形分割線第一、水質劣化程度上升,尤其是很多不可控的養殖模式會將此壓力進一步增加;第二、水體富養化程度加劇,即有的水質調控手段越發變得不匹配,尤其是理念的更新上面;第三、有害微生物的變異、傳播變得更加迅猛,疾病的不可控風險增加,日本對蝦上世紀90年代在國內一病而倒的現象極有可能再次發生;
  • 屬於水產人自己的展會,100多家動保設備飼料企業齊聚華中,帶來新...
    廈門水貝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為江西聚龍灣現代漁業發展公司安裝的現代漁業數位化智能管理系統,是目前國內智能化管理較為先進的水產養殖企業之一。增氧機實現無人化管理,按需增氧。投料機能根據水質參數、視頻參數、氣象參數實現智能精準投餌。
  •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陳學洲處長一行來萬州調研漁藥市場整治情況
    同時聽取了市、區相關負責人關於萬州區魚藥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惑、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開展和利用生物措施調節漁業養殖水域水質減少魚病做法等相關情況匯報。    在魚藥市場,陳處長一行詳細詢問了標有產品批准文號和標有「非藥品」無產品批准文號魚藥的生產廠家、藥品種類和銷售等情況;在養殖基地,查看了生產用藥記錄。
  • 玉環:抽檢淡水養殖 禁用漁藥
    除了檢查有無違禁漁藥,執法人員還檢查了這些企業的飼料堆放倉庫,查看飼料的生產廠家、出廠日期以及有無黴變等情況。執法人員要求養殖戶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按相關標準採購飼料等投入品,嚴把投餌和用藥關,不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杜絕使用禁用藥物。
  • 麵包好吃首先,區分水質就能讓甜麵包抗老化才可以
    他說很多人將日式麵包口感不夠綿軟的主要原因放在了水質上,我個人覺得,水質主要影響歐包,關於甜麵包的柔軟度則可以通過添加「蜂蜜」和「蛋黃」等「天然防腐劑」來獲得。很多人問陳耀訓,水質對於日式甜麵包綿軟口感究竟有沒有影響?